26.2 C
Hong Kong
Monday, April 28,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94

Mercedes-AMG 與 IWC 推出 AMG G63 飛行員腕錶

Big Pilot’s Watch AMG G 63 Big Pilot’s Watch AMG G 63


平治的G-Class車型與沙夫豪森IWC萬國錶的大型飛行員腕錶有著相似的歷史,兩者最初的設計目的都是為了滿足純粹的功能標準,它們多年來保留其實用主義的特點,同時逐漸發展成現代設計的典範。全新大型飛行員腕錶AMG G63(型號 IW501201)的設計靈感來自於近期推出的Mercedes-AMG G63 「Grand Edition」。

這款特別版腕錶以黑金對比配色為特點,錶殼和錶冠採用18K Armor Gold®製成。這種創新物料具有改良的微結構,相比以傳統紅金製成的錶殼更加堅硬和耐磨。噴砂表面和拋光邊緣的結合,賦予這款大型飛行員腕錶高雅而現代的風貌。黑色錶盤汲取Mercedes-AMG高性能車款的鬼面罩和進氣口設計,飾以浮雕般的技術結構。不同於印有數字和時標的傳統大型飛行員腕錶,AMG G63特別版採用鑲貼方式,並覆以黑色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一種真空鍍膜技術)塗層,再塗上夜光物料。除了大型飛行員系列特有的3點鐘位置動力儲備顯示外,9點鐘位置設有小秒針,兩個相對的小錶盤外側飾以白色圓環,令人聯想起G-Class車頭的典型頭燈。沙夫豪森IWC萬國錶首席設計師Christian Knoop表示,「在與 Mercedes-AMG 的合作迎來第二十年之際,我們將為傳奇系列的特別版大飛行員腕錶增添一個新的版本。大型飛行員腕錶 AMG G63的設計靈感源自G-Class車型的經典元素,並融入了最近推出的「Grand Edition」的大膽配色,使
其設計既奢華又充滿活力。」


大型飛行員腕錶 AMG G63 即日起於香港及澳門地區的IWC萬國錶專賣店或IWC.com官方網站發售,售價$269,000。此外,腕錶只要註冊 My IWC計劃,就能享有標準兩年國際有限保證期額外延長六年的禮遇。

最近推出的Mercedes-AMG G63「Grand Edition」展現了高性能越野車的卓越地位。這款車型自2002年以來一直是傳奇越野家族中的經典之作。這款特別版車型限量生產1,000輛,採用了獨特的MANUFAKTUR夜黑車漆,搭配金色作點綴,營造出令人驚豔的視覺對比。特定的設計元素追溯到1979年的第一代G-Class車型,彰顯了現代越野傳奇的血脈傳承。

日產將在巴西生產兩款新型SUV和渦輪引擎


日產在巴西宣布將投資額擴大至最多28億,用於該地區在2023至2025年期間的業務計畫,以生產兩款新型SUV和渦輪引擎。日產汽車的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表示:「基於我們引領的長遠願景『Nissan Ambition 2030』,我們已制定了一項地方戰略,考慮到巴西和南美地區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以確保未來幾年的變革變得確定無疑。通過開展新的努力,我們將為實現全球目標進一步發展,並為之作出貢獻,並建立堅實的基礎。」

這次大規模的投資將使日產在雷森迪工廠引進和改進設施,以生產兩款新型SUV。其中一款將成為取得全球成功的「Nissan Kicks」的後繼車型,而動力總成工廠將生產品牌整體使用的先進渦輪引擎。


此外,該工廠還計劃將在未來將生產的車輛出口至20多個國家。同時,作為引進新車型的一部分,強調生產品質,該工廠於2022年引入了第二班次,創造了578個就業機會。此外,日產還擴大了當地供應鏈,並在活動前宣布有四家新的供應商加入現場供應鏈。


這次對巴西日產的新投資旨在持續強化該公司在巴西市場和整個南美地區的策略。在建造雷森迪工廠時,總投資額達到了26億巴西雷亞爾,這是巴西汽車製造商建造生產工廠的最大投資之一。在投入運營的前幾年,公司進一步投資以提升員工福祉,重點放在引進新的生產技術和基於人體工程學的改進措施上。包括這次針對兩款新型SUV和渦輪引擎的生產的投資在內,日產對雷森迪工廠的總投資額在過去十年中達到了62億。

Volvo EM90 全電動 MPV 正式發布

Sophie Li at the Volvo EM90 Reveal

 
Volvo透過EM90,目標是為MPV領域帶來一個新的時尚標準。在內部,EM90被設計成車主的移動起居室。在後端,照亮的字樣和時尚的尾燈設計使EM90在現代高級設計中脫穎而出。標誌性的Volvo垂直尾燈也進化了。受現代城市天際線的啟發,尾燈的簽名向上和向下延伸,金屬條代表了核心水平線。EM90提供四種外觀顏色,色調溫暖,靈感來自自然與光的交互作用。


作為一輛全電動汽車,EM90在CLTC測試週期下提供長達738公里的行駛里程。該車配備116千瓦時的電池,從10%充電到80%的時間預計不到30分鐘。 EM90由功率輸出為200千瓦的e-馬達驅動,可以在8.3秒內加速從0到100公里/小時。像Volvo的EX90旗艦SUV一樣,EM90配備了實現雙向充電所需的所有硬件。這個功能允許車主將EM90的電池用作電動汽車和家電的電源。EM90配備19或20英寸的空氣動力學輪,其中工程藝術與空氣動力學效率相結合,進一步有助於優化行駛里程。

在安全功能方面,EM90配備了Volvo的安全空間技術,旨在幫助保護車輛內外的每個人。它將他們96年的安全DNA和基於真實世界事故研究的豐富知識引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EM90內部的一整套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是通過先進的計算能力和全方位感測器組實現的,其中包括高清攝像頭、全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閱讀有關EM90安全功能的更多信息,請參閱此博客帖子。額外的舒適性來自一流的隔音和道路噪音消除技術,雙腔氣囊懸掛和靜音輪胎進一步平滑了EM90中所有乘坐者的駕駛體驗。所有這些功能共同作用,以減小道路噪音,這意味著車主可以充分享受嵌入在EM90中的21個Bowers&Wilkins揚聲器的最佳音質。語音助手使車主更輕鬆地以一種互動和有趣的方式與汽車連接。它在15.4英寸的司機信息娛樂屏幕中以更新的Volvo頭像形式可視化,受到美麗的斯堪的納維亞自然的啟發。

另外,一個高清15.6英寸的屏幕安裝在車頂上,每當車主想要為家人提供一些娛樂或進行業務視頻會議時,它就會摺下來,即使在需要時還帶有攝像頭。該屏幕還支持移動屏幕投射和各種各樣的第三方應用程序。


車頂屏幕是一套多功能屏幕和智能表面的一部分,可實現各種車內場景。通過翻動開關或對語音助手的命令,車主可以輕鬆將EM90的內飾轉變為劇院、會議室或後排座位的臥室。屏幕、座椅、窗戶、空調和照明都將相應調整。

與所有新的Volvo汽車一樣,由於通過空中軟件更新,EM90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好。通過Volvo Cars應用程序提供的數字密鑰和遠程功能可輕松訪問和控制汽車。

“VolvoEM90是一輛極其舒適的電動汽車,擁有智能的車廂、快速充電、有競爭力的行駛里程、Volvo獨特的設計語言以及在每一個細節中都具有高水平的豪華感,”Jim Rowan說。”但更重要的是它為車主做了什麼。它給車主連接的空間。創建的空間。放鬆的空間。為車主和周圍的人提供空間。”

VolvoEM90首先將在中國上市,目前中國的客戶已經可以預訂。

Nio 蔚來電池交換站真的會成功?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電動汽車的電池交換,但這個想法一直被認為難以實現。然而,中國汽車製造商蔚來 Nio 最近在其Power Swap Stations網絡中完成了3000萬次的電池交換,這主要發生在中國,未來在歐洲和英國市場也有機會引進。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於節省時間。交換一顆蔚來電池只需2分30秒,因此整個過程從進站到離開所需的時間大致與加油泵的使用時間相同,遠比最快的電池充電要快。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駕駛者將車輛停放在充電站的充電區域,並點擊出現在車輛觸控屏幕上的“自動停車”選項。

然後,汽車將自主停放在充電站內,並停放在一組滾筒上,使機械能夠微調其位置,以便進行交換。接下來,機構將打開固定電池的10個“bayobolts”,卸下電池,將其移至充電站右側的存儲區,並使用鎖定槍將一顆新電池安裝在原位。交換完成後,車輛將進行健康檢查,如果通過檢查,駕駛者就可以離開。

蔚來的最新(第三代)充電站可以存放21顆電池,比前一代多8顆,使其能夠進行30%更多的交換,每天總容量達到408次。該站使用了兩個激光雷達傳感器和英伟达的Orin處理器,以及蔚來自己的ADAS功能,以準確將車輛對準“閘口”,然後由充電站的機構進行最終對準。在中國,存儲的電池在夜間低價能源費率下充電,低成本會在白天傳遞給用戶。

蔚來的電池交換服務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它花了1506天才達到第一個1000萬次交換,但只用了273天就達到了下一個1000萬次,而第三個1000萬次則在短短的189天內實現。盡管這項技術已在所有市場擴展並與所有蔚來車型兼容,但目前這家車廠是唯一能使用這項技術的。

然而,蔚來已經與 Shell 簽署了戰略協議,共同建設和運營電池充電和交換設施,並願意分享這項技術,也已與其他車廠進行了談判。如果業界能夠克服相互衝突的標準障礙,讓每輛車都使用相同類型的電池,就像家用設備使用AA或AAA電池一樣,這個想法可能會在整個行業中奏效。

蔚來駕駛者不僅依賴於電池交換,還可以像使用其他電動汽車一樣使用公共快速充電站和家用充電器。現在這一經過驗證的電池交換概念也可能適用於更大型的商用車輛,甚至是長途運輸車輛,因為它們無法花費時間來充電龐大的電池組。

Toyota 四部 Off-Road 風格車款現身 SEMA 2023


豐田在2023年的SEMA展覽中,以其迄今為止在拉斯維加斯每年一度的SEMA展覽中的最大規模亮相,展示了針對標誌性越野車型的狂野和奇妙版本。在充分擁抱展會主題“賽道或足跡,您的刺激即將到來”的同時,豐田展示了一系列獨特的特殊打造,擺放在包含19輛不同車型的展示中。

北美區豐田行銷副總裁Mike Tripp表示:“SEMA展覽為豐田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台,可以展示旨在深化與尋求冒險和追求性能的車迷之間聯繫的產品和策略。”他補充:“我們希望展示豐田是一家令人興奮、創新的公司,能夠將我們的現有車輛打造成可以完成不可思議事情的車輛。”

FJ Bruiser:向Land Cruiser的根源致敬,這款獨一無二的“King of the Hammers”靈感概念從一輛1966年的FJ45皮卡開始,經豐田轉變成一輛越野怪獸,準備征服世界上最嚴峻的地形。


FJ Retro Cruiser:Rod Millen Group的1967 FJ45 Land Cruiser Wagon,被稱為Retro Cruiser,是有史以來最酷和最著名的Land Cruiser項目之一。現在已經接近25歲了,豐田對這個傳奇進行了翻新,首次帶到了豐田的SEMA展區,以激發新一代Land Cruiser愛好者的熱情。


Tacoma X-Runner Concept:豐田的設計和工程團隊展示了豐田的TGNA-F產品平台的潛力,將今年的SEMA年度中型卡車 – 一輛堅固、耐用且升高的工作馬車,改造成一輛值得擁有X-Runner標誌的拖地街機。


The Blue Beetle Tacoma:從大螢幕到SEMA舞臺,這個打造將屢獲殊榮的Tacoma融入其中 – 就像Blue Beetle中的Jaime Reyes一樣 – 從英雄轉變為超級英雄,外觀圖形包由華納兄弟影業的設計團隊提供,超能力則由豐田的Calty Design Studio和Special Parts and Accessories Development(SPAD)部門提供。

香港車手歐陽若曦成功締造個人澳門東望洋賽道第五冠!


香港車手歐陽若曦成功締造個人澳門東望洋賽道第五冠!該位香港好手以壓倒性姿態從頭帶到尾首名衝線。Darryl 在比賽首圈曾受到後車挑戰,但他於內線以嚴密的防守成功保持著領先。

比賽及後一度曾因事故由安全車帶領,但這名新科澳門五屆GT冠軍於比較繼續後,再一次於葡京彎上擊退對手,並逐漸將優勢擴大。最後歐陽若曦順利將車帶回終點,取得個人第五個澳門GT賽冠軍,亦成功協助香港Craft-Bamboo Racing賽車隊取得澳門GT賽三連勝。他們將於下週的澳門大賽中,繼續尋求車隊的GT賽連續第四冠!

歐陽若曦 | 55號 Craft-Bamboo Racing 平治AMG-GT3 戰車
冠軍 – 最佳時間:2分20.606秒

Johan Kristoffersson FIA WRX 世界賽六度封王


統一以全電動Zeroid X1賽車參與爭逐之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2023,第二日比賽在陽光普照下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圓滿結束。經過星期六濛濛細雨天氣後,星期日天氣轉晴,入場觀眾除了觀賞各場沙塵滾滾的賽事之外,亦可近距離觀看各車隊在比賽休息期間進行的繁忙維修工作,與及車手們即場進行的傳媒訪問。而場外由賽會安排的模擬賽車遊戲和其他活動亦各有特色。


以大熱門氣勢來港的五屆世界冠軍約翰.克里斯托弗森(Johan Kristoffersson),雖然在星期六賽事失利無緣進身三甲,但星期日比賽重見水準發揮,由預賽到決賽均能夠表現出冠軍車手的本色,除了輕鬆贏得星期日比賽的冠軍、能站在背向中環商廈的頒獎台最高點之外,並從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手上接過2023 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世界冠軍獎盃,登上終極王座。


於星期六鬥得難分難解的約翰.克里斯托弗森(Johan Kristoffersson)和凱文•漢森 (Kevin Hansen) ,經過三回合預賽後,已成功六奪世界冠軍頭銜之Volkswagen Dealerteam BAUHAUS車隊卅四歲瑞典車手約翰.克里斯托弗森,再度與星期六比賽冠軍的Hansen World RX Team車手凱文•漢森同在第一輪半準決賽並列頭位。雖然起步一刻曾被另一瑞典車手蒂米•漢森 (Timmy Hansen) 在第一個彎位巧妙地從外線切入搶佔頭位,但二人亦一直緊隨其後,加上其後的兩位女將克拉拉安德森(Klara Andersson) 及米凱拉 • 奧林-科圖林斯基(Mikaela Åhlin-Kottulinsky)的進迫,爭持激烈,互有先後。戰至最後一圈,約翰.克里斯托弗森藉著駛入「小丑路段」的凱文•漢森的時段全速發力,最後以3分09.221秒首名衝過終點,較次名蒂米•漢森 (Timmy Hansen) 快0.0512秒。而在較早前第三輪預賽取得第一名,成為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歷史上首位贏得預賽的女車手克拉拉安德森則以第三名完成半準決賽。稍為可惜的是週六賽事贏得冠軍的凱文•漢森,在這場半準決賽因戰車性能問題只能名列第四,未能出線決賽。

至於另一場半準決賽,賽程比較平淡。由於德國車手雷諾 • 梅尼殊(René Münnich)因賽車故障被迫退出,只剩下四位車手爭奪三個出線決賽的席位。起步領先之芬蘭車手尼克拉斯.格倫霍爾 (Niclas Gronholm) 在五個圈的賽程一直處於領先位置,最後以3分11.453秒率先返回終點,隨後的奧萊.克里斯蒂安.韋比(Ole Christian Veiby) 和帕特里克·奧多諾萬 (Patrick O’Donovan) 分別獲第二及三名,同蕧決賽資格。


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2023終極之戰約在下午四時半展開。比較起週六賽事,星期日決賽可以說是六屆世界冠軍約翰.克里斯托弗森的大舞台。為爭取個人第三十三個場地越野車世界賽分站冠軍,他的戰術顯得比較謹慎,並逐步拉開距離至兩秒之多,最後輕鬆以3分09.300秒衝線,在香港車迷面前贏得星期日賽事錦標。至於他的隊友奧萊.克里斯蒂安.韋比,只能以3.641秒距離屈居亞軍。而首次參加場地越野車世界賽之英國車手帕特里克·奧多諾萬,亦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場地取得不俗成績,以0.958秒之差緊隨奧萊.克里斯蒂安.韋比之後衝過終點,獲得一席季軍。


以141分高踞本屆世界賽車手榜頭位的約翰.克里斯托弗森在賽後興奮地說:「經歷了星期六不入三甲的失望成績,車隊上下都收拾心情備戰最後一場決賽。雖然決賽在觀眾眼中可以說有點輕鬆,但其實在五個圈的賽程都先後感受到其他車手的壓力。幸運的是全程能發揮穩定,一直帶領至終點旗,取得最後勝利。」

至於未能晉身決賽的凱文•漢森,全年世界賽以一冠三亞一季分站賽績,總成績以104 分位列車手榜第二名,亦是他進軍場地越野車世界賽以來最佳成績.而讓香港車迷留下美好印象的克拉拉安德森,在本季世界賽亦獲得總成績第七名。而她在昨(十二)日第三輪預賽以3分11.006秒時間壓倒其他九位參賽車手名列第一,亦是歷來首位場地越野車世界賽女車手能締造此佳績。

攝:Jeff / Richard

Audi 奧迪開始在匈牙利生產電動車馬達

In Győr, Hungary, around 700 Audi employees manufacture electric motors for the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 (PPE). Pictured: fastening of the oil tank


奧迪在匈牙利吉爾市展開了新的動力生產篇章,開始生產為豪華平台電動車(PPE)製造的電動馬達。這種新開發的電動馬達將首次搭載於奧迪 Q6 e-tron 系列車型上。第一款完全電動奧迪車型的生產計劃於年底在英戈爾斯塔特總部啟動,該車型將以 PPE 為基礎。為了迎接這一步驟,公司已在英戈爾斯塔特建立了自己的電池裝配設施。在匈牙利的吉爾,奧迪匈牙利在一個全新的1.5萬平方米生產區域內生產定子和變速器零件,同時也在這裡組裝 PPE 的軸件。吉爾也是進行產品測試的地點。

奧迪首席執行官格諾特·德爾納表示:“吉爾是生產這種高度緊湊和高效電動馬達的理想之地,用於 PPE 車型。”“這個高素質的團隊自2018年以來已經製造了超過40萬個電動驅動系統,這是無價的經驗。”除了為驅動奧迪 Q6 e-tron 系列的 PPE 電動馬達外,吉爾還生產奧迪 Q8 e-tron 的驅動系統。此外,他們還正在為大眾集團基於 MEBeco(模塊化電動驅動工具包)的車輛建立一個額外的電動馬達生產區域。

為了生產 PPE 的電動馬達,奧迪安裝了三條新的生產線。定子的生產線包括28個工作步驟,變速器零件的生產線則包括15個步驟。單獨組裝一個軸需要進行190個獨立步驟。大約有700名員工參與了生產過程。在批量生產方面,吉爾的員工們通過三個班次工作,每天為 PPE 生產高達2,000個電動馬達。這個工廠為奧迪和保時捷提供零件。與之前的電動馬達裝配設施相比,生產的垂直範圍再次得到了擴大。奧迪生產和物流董事會成員格爾德·瓦克表示:“吉爾的生產開始標誌著奧迪 Q6 e-tron 生產進程的重要里程碑。”


“我從個人經歷中深知奧迪匈牙利團隊的熱情工作態度,以及他們如何有系統地推進全球最大引擎工廠進一步實現電動化。憑藉其在動力系統方面的豐富專業知識和淨碳中和的生產,吉爾工廠是奧迪全球生產網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瓦克補充道,他曾在2012年至2016年擔任奧迪匈牙利車輛生產的總經理。

奧迪生產正在利用向電動出行的過渡全面改造其全球生產網絡,並擁有對未來製造的清晰愿景,這是 360factory 的一部分。作為這種全面可持續方法的一部分,奧迪正在對現有工廠進行現代化、數字化和轉型改造。吉爾的生產自2020年以來一直是淨碳中和的;該工廠擁有歐洲最大的屋頂光伏系統,也是匈牙利最大的工業地熱能消費者。為了實現從吉爾將電動馬達運送到英戈爾斯塔特的淨碳中和,奧迪依賴於運輸和物流公司 DB Cargo。


與 PPE 的生產同年,奧迪匈牙利將回顧其 30 年的成功歷程。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總成工廠,也是匈牙利第一家生產高端汽車的製造商。隨著 CUPRA Terramar 的生產將在這裡進行,吉爾將進一步提升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協同效

益。技術開發部門為奧迪和大眾集團提供產品開發服務。除了生產,該公司還利用員工的豐富專業知識,為其他集團品牌提供廣泛的服務。

為了擴大為奧迪、藍寶堅尼和賓利等進階品牌組裝獨特系列的車身零部件,奧迪匈牙利去年剛剛擴建了其模具製造設施。這裡生產複雜的車身零部件,如後蓋、前蓋、門、擋泥板、車頂和側板框架——主要是鋁製的。

奧迪匈牙利自成立以來已經投資了約 120 億歐元,使其成為匈牙利工業中最大的投資者之一。奧迪匈牙利目前僱用約 12,000 名員工。

FIA WRX 香港站 Round 1 Kevin Hansen 奪冠


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M 」Mark 大型體育活動認證之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2023,Round 1 在細雨濛濛天氣下正式上演。儘管賽會因安全考量將賽道縮減部份路段,但微微濕滑的賽道亦幫助加強了車手和其全電動戰車的技術難道考驗,加上現場車迷的歡呼聲,無減賽事熾熱氣氛。

這項首度於香港舉行、於維港岸邊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現場搭建的場地越野車賽道之車壇盛會,乃本屆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之最後兩回合大戰,成績將決定今屆世界總冠軍誰屬,故此參賽十位車手均全力以赴,力爭每場初、決賽名次。

第一天比賽經上午練習賽後約於下午一時半展開首日頭兩輪預賽,車手以五圈賽程時間決選兩輪半準決賽各五位車手排位。在賽前被列為本屆奪標頭號熱門之大眾汽車經銷商Dealerteam BAUHAUS車隊瑞典車手約翰.克里斯托弗森(Johan Kristoffersson),在準決賽差點失手,於起步直路被車手榜第二位的標緻漢森世界RX車隊凱文•漢森 (Kevin Hansen) 力迫,一度失位跌落第三位。幸好在包括一圈「小丑路段」的五圈比賽憑技術成功力壓隨後兩車手,以第三名完成半準決賽,驚險晉身決賽。而凱文•漢森則以3分17.010秒勝出半準決賽,與隨後的德國車手蒂莫.謝德 (Timo Scheider) 及約翰.克里斯托弗森出線決賽。


而另一場準決賽的五位車手,暫列世界賽車手榜第四位的芬蘭車手尼克拉斯.格倫霍爾姆 (Niclas Gronholm) 的表現可人,在第二輪準決賽由起步一直放領至尾,以3分20.285秒完成五圈賽事。至於參賽兩位女車手之中,目前在成績榜暫居第7位的廿三歲瑞典新星克拉拉安德森(Klara Andersson) 則獲得第三名,隨奧萊.克里斯蒂安.韋比(Ole Christian Veiby) 躋身決賽。

中國香港站年終賽首回合決賽在下午四時半進行。與尼克拉斯.格倫霍爾姆並排頭位的凱文•漢森隨着綠燈起步即搶進頭位,沿路力拒進佔至第二位的約翰.克里斯托弗森的進迫。比賽到第四圈進入高潮, 約翰.克里斯托弗森之Zeroid X1戰車出現故障減慢,在靠近大會堂的彎位被迫停下,即使其後戰車能再度開行,唯已無力追回較佳名次,是六位決賽車手中最後衝刺的一位。而凱文•漢森在輕鬆拋離後,最後以3分17.820秒衝線,贏得首回合冠軍。而全日表現穩定的尼克拉斯.格倫霍爾姆則以2.29秒之差位列亞軍,而以0.986秒落後的蒂莫.謝德則獲得季軍。賽後隨即在背向高廈林立中環都會背景的頒獎台上進行首回合頒獎儀式。

能夠贏得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場地越野車世界賽之凱文•漢森高興地說:「真的是一場美妙的比賽,沒想到有這麼多的香港車迷在現場不停歡呼鼓勵,氣氛熱鬧。這條跑道給每一位車手相當高的技術考驗。場地隨着天氣不斷變化,由預賽較為泥濘到決賽較為乾爽,大家都要不停適應。決賽的乾爽場地亦大大幫助我發揮,我極度期望最後一天的賽事能夠保持同樣水準,以最好成績完成今年世界賽。」


雖然這位廿五歲年青車手能夠取得首回合冠軍,在本季車手排名榜增添23分至94分,但由於榜首的約翰.克里斯托弗森在決賽最後仍能以第六名完成比賽,在車手榜上已增至118分,令約翰.克里斯托弗森保持24 分優勢,成功蟬聯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盟主王座,亦完成個人六屆世界冠軍頭銜美夢。而他所屬的大眾汽車經銷商Dealerteam BAUHAUS車隊.亦成功奪得本屆世界賽車隊總冠軍寶座.大會亦於賽後同時舉行本屆世界賽車隊總冠軍頒獎禮。

對於未能在首回合爭取三甲成績,現年卅四歲的約翰.克里斯托弗森亦表示失望。「當然有點不滿意自己的表現,但比賽便是這樣。我們車隊技術人員會在今晚進行仔細檢查,希望戰車可以在次回合有穩定性能,我個人極期望可以在香港賽站爭取一回合錦標。」

儘管世界車手冠軍塵埃落定,經過 Round 1 比賽,獲得亞及季軍的尼克拉斯.格倫霍爾姆和蒂莫.謝德現以81分並列車手榜第三位,與第二位的凱文•漢森僅落後13分,為了爭取本季最佳車手排名,預計會有另一番激烈競爭,亦將是星期日最後一回合賽事的焦點之一。

今(十二日)日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最後一回合賽事將於上午九時展開練習賽,十位歐洲頂級車手將會再次參與排位賽、三場預賽及半準決賽,決賽約於下午四時半舉行,隨後隨即舉行中國香港站年終賽次回合及本屆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世界車隊總冠軍頒獎禮。

尚餘少量門票的次回合賽事,市民及車迷車迷可在 Ticketflap https://www.ticketflap.com/worldrxhk2023及Alipay HK App公開發售。星期日門票HK$390。市民在參觀賽事或出行中環海濱一帶時亦敬請留意運輸處的封路及特別交通安排。

攝:Jeff / Richard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香港站周六賽果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香港站星期六由 Kevin Hansen 拿下香港站 Round 1 分站冠軍。而 Volkswagen Dealerteam BAUHAUS 拿下年度冠軍。

詳盡報導即將更新。

攝:Jeff / Richard

Gold Coast Motor Festival 正式揭幕


一連兩日的GCMF獲多位嘉賓主持開幕典禮,為活動正式揭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先生致辭時表示,感謝主辦單位再次舉辦這個以汽車為主題的活動,邀請一批家長與小朋友免費參觀,部分門票收入亦將捐贈給香港公益金,支援社區服務。他又指,今次活動約有100輛經典名車公開亮相,歡迎特別來港出席的各位嘉賓,期望大家透過在港的所見所聞,把香港熱情、好客和安全城市的真實一面,推介給外地朋友認識,展現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旅遊及活動勝地。


信和集團非執行董事黃敏華女士表示:「適逢香港黃金海岸30周年,我們再次舉辦Gold Coast Motor Festival,正好為香港人及來自中國內地及世界各地的旅客帶來歡樂。是次活動不只是為汽車及遊艇愛好者而設,亦是度假旅客、年青人及一家大小的好去處。我們十分感謝Gold Coast Motor Festival特別顧問及榮譽委員會成員的投入和貢獻,以及多位尊貴嘉賓專程來港支持,包括英國皇家汽車俱樂部(Royal Automobile Club)主席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Michael of Kent、世界知名經典車收藏家Max Girardo先生,以及DK Engineering 總監 James Cottingham先生。同時亦非常感謝各機構及夥伴的支持,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公益金、汽車和遊艇生產商、收藏家及社區夥伴,一同成就這個頂級車壇盛事。我們亦於戶外購物商場提供現場娛樂、遊戲和表演,希望訪客能夠欣賞海岸優美風光的同時,享受歡樂的氣氛,度過一個難忘的周末。」


今年GCMF繼續與香港公益金合作,並舉辦慈善駕駛活動,以關懷社區及支持社會共融。慈善駕駛活動起步禮於今日早上由香港公益金特別籌款項目籌劃委員會主席楊傳亮先生,BBS,JP和信和集團非執行董事黃敏華女士主持,30部參與的車輛由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出發到香港黃金海岸。慈善駕駛活動所籌得的款項及車展門券部分收益將捐贈予香港公益金,進一步支援其本地社區服務。同時,多個慈善機構亦邀請基層家庭參與這個別具意義的活動部份更乘搭開篷巴士前往GCMF歡度愉快周末。


香港黃金海岸在活動期間,化身為一系列融合時尚生活與娛樂的汽車主題專區,包括黃金海岸鄉村俱樂部.遊艇會、香港黄金海岸酒店及黃金海岸商場。小朋友可盡情在汽車主題充氣樂園、幼兒碰碰車及汽車駕駛體驗玩樂;大人則可在風光如畫的臨海地段欣賞奢華汽車及遊艇。大人和小朋友亦可沉醉在現場音樂和娛樂表演,以及在香港黃金海岸酒店和黃金海岸商場享受多元化的美食,讓所有來賓樂而忘返。

承蒙多家汽車和遊艇生產商、收藏家及活動夥伴支持,包括Absolute Yachts、Azimut Yachts、Blackbird Works Supply、Bloomberg Media、BMW、Collecting Cars、Elite Detailing and Protection、Gunther Werks、Klook、Nextwave Yachting、Pagani Automobili、Princess yachts、 Robb Report、Sanlorenzo Yachts、Saxdor Yachts、Simpson Marine、SPS、The Magarigawa Club、 Top Vehicle Management、Watch Collecting、Williams Jet Tenders及多家本地車會,今屆GCMF將展出近百輛萬眾矚目的珍罕名車,包括古董車、經典系列及賽車等等。

是次展覽充分展現出汽車界的豐富歷史、工藝、馬力及高科技。而90年代GT1賽車界的三架傳奇性名車McLaren F1、Mercedes CLK GTR及Porsche 911 GT1亦將首次在香港同台亮相,為場內其中一大矚目焦點。同時,車迷可率先在GCMF一睹由Pagani Automobili及Gunther Werks帶來於亞太區首次亮相的新款汽車。而一系列船身長達8米至29米的豪華遊艇亦在活動中展出,為活動增添亮點。

把握最後機會於明日(11月12日,星期日)入場,參與這個與別不同的精彩活動。立即到Klook購買門票:https://www.klook.com/zh-HK/activity/98341-hk-gold-coast-motor-festival-2023/

門票安排:
成人票價:港幣200元
優惠票價:港幣100元(適用於3至11歲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FIA World RX 香港分站五大必睇重點


在 FIA World RX 世界拉力交叉賽中,全球最快的賽車手將首次在市區的核心地帶展開激烈角逐,而不僅僅是在任何市區,而是在香港中環海濱區,一邊是城市標誌性的摩天大樓,另一邊是維多利亞港閃爍的水面。這是一個壯麗的場景,必定是本賽季結局的一場耀眼經典,十位賽車手都將爭奪榮譽,成為世界拉力交叉最終的「街頭霸王」。

加冕之戰
在香港的街道上,一位世界冠軍將誕生,而由於他本賽季早期的成績,Johan Kristoffersson 已經牢牢地位於輝煌職業生涯的第六次冠軍的有力位置。

大眾汽車BAUHAUS隊的明星將帶著在積分榜上領先最近追趕的 Kevin Hansen 36分的優勢進入比賽——而剩下的僅有46分可爭奪。但隨著所有車手進入未知領域,是否會有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變數呢?

新秀嶄露頭角
本週末的參賽陣容中有兩位新秀,雖然在更廣泛的世界拉力交叉領域中都並不陌生。實際上,Mikaela Åhlin-Kottulinsky(大眾汽車BAUHAUS)和Patrick O’Donovan(Hansen World RX Team)都對所有參賽者所駕駛的ZEROID X1有豐富的了解-前者在今年的FIA RX2e錦標賽中排名第三,而後者在2022年的單車種支援系列中贏得了兩輪。

在他們的肩上沒有太大的壓力,這兩位新秀將渴望在香港表現出色,展示他們在這個領域的實力。


爭奪次席的激烈爭戰
如果說只有一場災難似乎能阻止克里斯托弗森朝著他的第六個冠軍冠軍的不可阻擋的進展,那麼在積分榜上爭奪第二的戰局就沒那麼清晰了-有四位車手僅有12分之差。

Kevin Hansen, Timo Scheider, Niclas Grönholm and Timmy Hansen本賽季都曾踏上頒獎台,而他們完全有能力再次做到。事實上,ALL-INKL.COM Münnich Motorsport的巨星Scheider,在上一站開普敦成為最新的世界拉力交叉冠軍。更令人期待的是,積分榜中僅落後六位的Ole Christian Veiby在香港排位練習中表現最為出色。


驚險賽道
甚至在踏上賽道之前,車手們就完全沒有錯覺,中環海濱賽道有可能會狠狠地咬人。在練習中確認了這一點,當中有一些車手與牆壁輕輕擦肩而過。當比賽開始時,他們可能就不那麼幸運了。在本週末有太多賭注,車手車隊壓力很大。參賽者需要在追求足夠速度的同時,找到推進的平衡,不要過於強硬,以免觸礁於不可饒恕的牆壁,付出沉重的代價。

攝:Jeff / Richard
編:太迪

Hyundai IONIQ 5 獲得 IIHS 頂級安全之選+


Hyundai 現代 2024 年款IONIQ 5獲得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頒發的最高安全評價「頂級安全之選+」。2024年款IONIQ 5進行了額外的B柱和門檻加強,以符合IIHS更嚴格的側面碰撞測試標準。IONIQ 5以獨特和創新的設計為特點,提供多達300英里的全電池行駛里程(視車型而定),以及一系列的現代智能安全功能,為那些尋求另類動力車輛的客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現代汽車全球首席安全官Brian Latouf表示:“屢獲殊榮的IONIQ 5配備了眾多標準安全系統,以及許多在其他電動車上找不到的技術和駕駛輔助安全功能。我們為2024年型的安全改進感到自豪,並將繼續在安全、設計和工程方面不斷創新。”

IIHS主席David Harkey指出:“經過了新版更嚴格的IIHS側面碰撞測試,更新的IONIQ 5獲得了‘優秀’的評級。這款SUV可選配‘優秀’評級的LED投射式頭燈或‘可接受’評級的LED反射式頭燈。其標配前碰撞預防系統在日間的車輛對行人評估中獲得‘卓越’評級,在夜間測試中獲得‘先進’評級。”

為了在2023年獲得“頂級安全之選+”評價,一輛車輛必須在駕駛側小重疊前碰撞、乘客側小重疊前碰撞、原始的中度重疊前碰撞和更新的側面測試中獲得‘優秀’評級。所有車型都必須標配‘可接受’或‘優秀’的頭燈,並且前碰撞預防系統必須在日間和夜間的車輛對行人評估中獲得‘先進’或‘卓越’的評級。

MINI 車型首次在德國生產


BMW Group Leipzig廠啟動MINI Countryman的生產,標誌著該工廠的多項首次和里程碑:MINI車型首次在德國生產,並且與BMW 1系列和2系列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這一切都得益於該工廠的靈活結構和發展。在過去的五年裡,BMW Group已經投資7億歐元,以使萊比錫工廠適應增加的車輛產量並適應MINI特定的要求。到2024年底,生產中的員工將增加超過900人。此外,新的MINI Countryman是可持續生產創新的催化劑。

在新MINI Countryman的生產方面,BMW Group倚重萊比錫工廠的技能和極大的靈活性,開創了製造業的新途徑。MINI Countryman已經無縫集成到生產流程中,現在與BMW 1系列、BMW 2系列Gran Coupé和BMW 2系列Active Tourer一起從同一條生產線上下線。

由於其靈活的裝配結構,萊比錫工廠能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兩個品牌的三種不同驅動方式 – 燃油、插電混動和全電動。第三代MINI Countryman將提供汽油、柴油或全電動動力,MINI Countryman Electric的高壓電池也在萊比錫製造。它將於2024年2月17日抵達經銷商處。


BMW Group已在萊比錫投資約5億歐元,以提高新車型的產量。自2018年以來,車身車間、油漆車間、裝配和物流經歷了大規模的增加和升級,將產能從之前的25萬輛提高到目前的35萬輛。

為了使生產系統適應MINI的特定要求,BMW Group投資約2億歐元。最初,每天約有100輛MINI Countryman汽車將下線,到明年上半年將增至500輛。除了每天已經下線的近1000輛BMW車輛。這不僅將確保現有的工作崗位,還將在車輛生產方面創造多達900個新職位。

萊比錫工廠發展和擴建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向電動車技術的過渡。製造工廠主管Petra Peterhänsel高興地說:“萊比錫仍然是電動的。”“我們在BMW Group的電動車i3和i8中,走在了電動車技術的前沿,從2024年開始,我們將生產我們的下一輛全電動車:MINI Countryman Electric。我們將在工廠內部製造其高壓電池。”

從明年開始,BMW Group萊比錫工廠將全面運營當前第五代高壓電池的整個生產過程。這包括三個階段:電池塗層、模塊生產和電池裝配。五條電池塗層線、三條模塊生產線和第一條高壓電池裝配線正在進行運營,第二條高壓電池裝配線計劃於2024年啟動。


自2021年以來,電子元件生產能力也一直在增加,使得萊比錫工廠成為BMW生產網絡中的一個重要供應商。這些零部件用於BMW iX1、BMW i4、BMW i5和BMW iX等全電動汽車。截至目前,萊比錫的電子元件生產部門已經有800多名員工,並計劃進一步發展,總投資額超過8億歐元。

MINI Countryman Electric是MINI品牌到2030年實現全面電動化的一個重要步驟,將電動賽車感覺與減少環境足跡相結合。在開發新車型時,MINI品牌在材料和生產方面的負責態度成為焦點:室內

和室外都不再使用鉻,輕金屬合金輪毂由多達70%的次級鋁鑄造而成。永磁同步電機極其高效,並且完全不使用稀土礦物。

內飾採用環保的創新高質材料製成。例如,儀表板、門面、地板蓋和地墊都由回收紡織品製成。與傳統材料(如塑料)相比,回收紡織品是一種高質量的替代品,可減少價值鏈上的CO2排放,並且製造過程中需要更少的水。


MINI外觀的一個引人注目的設計特點是對比色車頂,可以使用一種與車身不同顏色的新的、環保的方法進行塗裝,被稱為無飛濺塗裝。無飛濺塗裝目前正在準備進入系列操作,它消除了由傳統塗裝方法產生的多餘的油漆 – 或稱為過多噴漆 – 並且使多彩表面更容易製造,因為它們不再需要繁瑣的遮罩過程。無飛濺塗裝還有助於節省CO2排放,因為來自機艙的排氣需要更少的淨化。此外,它需要的條件空氣(即使是被引導到一定溫度和濕度的空氣)明顯較少,因此需要更少的能量來調節空氣和處理排氣。

萊比錫工廠使用來乾燥對比色車頂油漆的燃燒技術是另一種可持續創新。去年,萊比錫成為世界上第一家試點使用這種新技術的汽車工廠,該技術不僅可以使用天然氣,還可以使用氫氣。這種靈活的燃燒器可以燃燒氫(H2)、天然氣(甲烷 – CH4)或二者的混合物,甚至可以在不停工的情況下在它們之間切換。在成功測試之後,萊比錫工廠現在已經為系列運營安裝了五個能使用氫氣的雙能燃燒器,並且現在正在用於MINI Countryman的對比色車頂。計劃將在車身車間進一步改裝其他燃燒器以進行雙能操作。


自從計劃開始以來,萊比錫工廠一直將效率流程和能源生產和消耗的長期戰略視為重中之重。Petra Peterhänsel解釋道:“可持續性是BMW Group Leipzig工廠的基因。有一個人人都能看到的例子:我們的四座風力渦輪機,為工廠發電。”它們建於2013年,提供10兆瓦的電力(每年約產生25億千瓦時)。第二個里程碑是在2017年,電池儲存農場投入運營。配備多達700個BMW i3車輛的二次使用高壓電池,它為風力渦輪機和其他地方的能源提供中期儲存,有助於優化當地的能源管理並穩定電網。

Petra Peterhansel解釋了該設施的長期重點,即“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綠色氫氣取代化石燃料,以實現生產的脫碳”。這將需要一個充足的來自網格的綠色氫氣。目前正在計劃區域性的氫氣網格,而萊比錫工廠將受益於此計劃。

BMW 2024 年為 7 系房車添加 Level 3 自動駕駛


BMW 7系列即將推出 Level 3 高度自動駕駛技術,該技術允許駕駛者離開方向盤並在特定情況下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路外。BMW Personal Pilot L3是這項新功能的名稱,它在某些情況下為駕駛者減輕駕駛任務,控制車速、與前方車輛的距離和車道位置。這個新選項可以從12月開始訂購,並可在明年三月裝配到新的BMW 7系列車型上,但不包括i7 eDrive50和i7 M70 xDrive。

BMW Personal Pilot L3被設計為符合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定義的 Level 3 能力,這種高度自動化駕駛功能將在德國獨家推出,售價為6,000歐元(含增值稅)。

這項創新技術使駕駛者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最高時速60公里/小時)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車內其他活動上,特別是由於其特殊的先進傳感器,這是第一個可以在黑暗中使用的系統。

引入 Level 3 功能將使BMW 7系列車型成為BMW Group第一家在其產品組合中提供先進的 Level 2 駕駛功能(駕駛者可以隨時離開方向盤並舒適地定位)和 Level 3 系統的汽車製造商。 BMW Highway Assistant已經在所有新的BMW 5系列車型中提供高度創新的SAE Level 2部分自動化駕駛功能。該套件還包括獨特的Active Lane Change Assistant功能,以眼動確認形式呈現。這個功能主要設計用於在新的BMW 5系列車型上進行長途旅行,讓駕駛者可以在方向盤後面保持極度輕鬆的姿勢。在最高時速13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Steering and Lane Control Assistant的這一額外功能可以控制車速、與前方車輛的距離和車輛的轉向。

Level 2和Level 3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在Level 2(部分自動化駕駛)中,駕駛者始終擁有駕駛任務的責任。每當使用BMW Highway Assistant時,駕駛者必須觀察路上的情況,隨時能夠再次承擔駕駛任務。這是通過智能注意力攝像頭持續監控的。


在BMW 7系列中引入Level 3高度自動駕駛功能將使BMW Group成為第一家在其產品組合中提供先進的Level 2駕駛功能(可以隨時離開方向盤並舒適地定位)和Level 3系統的汽車製造商。 BMW Highway Assistant已經在所有新的BMW 5系列車型中提供高度創新的SAE Level 2部分自動化駕駛功能。該套件還包括獨特的Active Lane Change Assistant功能,以眼動確認形式呈現。這個功能主要設計用於在新的BMW 5系列車型上進行長途旅行,讓駕駛者可以在方向盤後面保持極度輕鬆的姿勢。在最高時速130公里/小時的情況下,Steering and Lane Control Assistant的這一額外功能可以控制車速、與前方車輛的距離和車輛的轉向。

Level 2和Level 3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在Level 2(部分自動化駕駛)中,駕駛者始終擁有駕駛任務的責任。每當使用BMW Highway Assistant時,駕駛者必須觀察路上的情況,隨時能夠再次承擔駕駛任務。這是通過智能注意力攝像頭持續監控的。

BMW Personal Pilot L3的Level 3高度自動駕駛功能讓駕駛者有可能將注意力轉移到遠離路上發生的次要車內活動。在啟用BMW Personal Pilot L3的BMW 7系列中,客戶可以在行駛最高時速60公里/小時(37英里/小時)時編輯電子郵件,更深入地進行電話交談。在旅途中,他們還可以使用數字服務,例如在中央顯示

器上從各種提供商流媒體視頻。這使得新的BMW Personal Pilot L3成為在日常高速公路通勤中充分利用擁堵時間的理想解決方案。


相應的符號會顯示在方向盤後面的顯示屏上,以指示BMW Personal Pilot L3是否可用。它通過方向盤上的按鈕啟動和停用。在使用該功能時,客戶仍然必須隨時準備重新承擔駕駛任務,即當道路上的情況需要他們這樣做,或者適合使用BMW Personal Pilot L3的路段結束時。視覺和聲音信號讓駕駛者知道他們必須再次接管控制。如果駕駛者未按要求回應,車輛將被控制性地停止。

具有精確路線的實時高清地圖總是與極其精確的GPS定位保持一致,並且與360度傳感器一起工作,以確保對車輛周圍區域的準確定位和監控。由於定期更新,實時高清地圖始終保持最新。在新的BMW 7系列中,這項功能在技術上由新的軟件堆、強大的計算平台和與BMW Cloud的5G連接支持。除了攝像頭外,配置了BMW Personal Pilot L3的車輛還配備了最新一代超聲波傳感器和雷達傳感器,以及用於監控車輛周圍區域和道路狀況的高度敏感的3D激光雷達傳感器。

這套技術包使BMW Personal Pilot L3即使在黑暗中也能非常可靠地工作。這些各種特性是任何競爭對手都無法匹敵的。SAE Level 3自動駕駛有助於提高公共道路上的舒適性和安全性。

*BMW Personal Pilot L3僅與相應的BMW Connected Drive服務配套使用,該服務的有效期為兩年。

Volkswagen ID.3 首次通過德國 ADAC 10 萬公里測試

The use of the images is permitted exclusively for editorial-journalistic purposes and exclusively for reporting in connection with ADAC. The transfer of the photo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online subscription service for use by third parties is also only possible for the aforementioned purposes. Under no circumstances may the photo be edited or otherwise altered. For this purpose, the photos may only be published if the source reference is given, which must be clearly visible under the photo.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subscription service, the photo may only be offered for download on condition that this source reference is indicated. ©ADAC/Ralph Wagner


歐洲最大的汽車協會德國ADAC給予Volkswagen ID.3高度評價。Landsberg am Lech的測試與技術中心的工程師已經行駛超過10萬公里。最重要的發現是:高壓電池仍然保持93%的淨容量。測試的是搭載77 kWh淨電池能量的ID.3 Pro S,對於這款車型以及ID家族的其他所有車型,大眾公司保證在投入運營8年或行駛16萬公里後,電池仍保有至少70%的初始淨容量。

ADAC的測試人員並未節約對電池的使用。為了盡快達到10萬公里的里程碑,ID.3通常在快速充電站充至100%。此外,儘管與建議相反,該車輛通常在充電站等待下一位測試員時保持100%的電量,有時甚至持續數天。

這項耐久測試對於ID家族的車型來說是首次。在各次測試駕駛之間,ID.3在Landsberg am Lech的測試與技術中心中多次接受了工程師的檢查。ADAC檢查了八個主要標準和300多個子標準,涵蓋了技術、安全、操控、易用性和環境影響等各方面。


對於客戶,ADAC有一個明確的建議:始終應安裝軟件更新。在耐久測試期間,ID.3接受了多次軟件更新。除了各種錯誤修復之外,更新還帶來了充電功率的提升,最高達170千瓦。這些更新也對能耗和續航里程產生了積極影響。特別是新軟件顯著改善了在0至5°C的冬季短距離駕駛時的耗電情況。

ID.3還通過更新獲得了智能電動車路線規劃器,也受到了ADAC測試人員的讚譽。在較長的路線上,它會安排充電停留,以最快地到達目的地。該系統除了考慮電池的充電狀態外,還會考慮當前的交通狀況和預測。充電站的效能會動態評估,並基於充電桩的性能來進行安排。因此,路線規劃可以建議兩個高功率的短暫充電停留,而不是一個低功率的長時間充電。

這次ID.3在德國ADAC的測試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實屬可喜。它不僅通過了十萬公里的嚴格考驗,而且高壓電池的保持率達到了93%,顯示了其優異的耐用性。這給人們更多信心,證明

了ID.3作為一款電動車的可靠性。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軟體更新對於車輛性能的積極影響,使其在充電速度、能耗和續航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這讓我們對於未來的電動汽車發展充滿了信心。

Mazda CX-90 一句總結:夠晒大部 


對 SUV 熱衷得近乎浸迷的萬事得,除 CX-3、CX-5、CX-8、CX-9 這些固有的單位數字系列外,另有新晉的雙位數字車系 CX-30 和剛剛今年夏季推出的 CX-60,現繼而有這部由 CX-60 加大而來的 CX-90,車子高頭大馬,有三排座椅,合需要大空間、大載客量的大家庭用;代理賣的兩個版本,有 $659,990 的 6 座和測試的這部 7 座版,賣$649,990。 


較早前推出的 CX-60 是一頗新穎的萬事得車系,車子採用新的後驅「底」Skyactiv Multi-Solution Scalable Architecture 車架結構、新一輪「KODO」(魂動)外形設計、新款錶板和顯示圖案、新 8 速自動波箱等等。有 9 成與它相似的 CX-90,車身拉長至 5,100mm,軸距有 3,120mm,就如 Volvo XC90、寶馬 X7、Audi Q7、Q8 那類馬車般巨大,有「L」形日行燈的頭燈同是高低燈兩粒燈泡上下擺放,指揮燈放在鬼面罩電鍍框的角尖內,沙板有假風口裝飾,尾燈有「如意」形紅燈;兩車最大的不同,是以「Noble Toughness」為設計主題的 CX-60,車尾小三角窗是向上蹺起的,而以「Dignified Beauty」為主題的 CX-90 小三角窗則斜向下,頭尾泵把、裙腳、沙板假風口有銀色裝飾以帶出大形 SUV 的豪華一面。


與 CX-60 同出一轍的車廂,CX-90 同有筒形儀錶盒和站立式中台屏幕這種錶板設計,座椅、手枕、錶台地方照樣有黃色車線,左右冷氣風口有「有設計味」的黃色內框,門壁、中橋、波棍、電動調校的軚盤等全是一樣,車廂用料豐富,所有座椅加有一條黃色中線來增加「玩味」;全 TFT 顯示的儀錶同有圓錶和「車仔跟線」兩種圖案,圖案會隨反應模式變紅、變灰,用 Offroad 模式時中間會出現羅盤顯示。中台屏幕有動力流程、指南針、耗油量可 Show 出來,其他都是實用性的設定按鈕。車廂夠大自然空間鬆動而且可容下更多裝置,CX-90 設有兩截大天窗,中排在中橋處有冷氣控制板,後門有手拉窗簾,中和尾排也有 USB 插頭;後門開啟角度差點有 90 度,門邊有腳踏,上落很方便,中排座除可大半/細半前後趟動和調校椅背角度外,另有按鈕可將它電動移前讓尾排乘客上落,不過椅背仍要用手摺前,並非全電動;腳位蠻 OK 的後排,在牆壁上有杯格和亦有冷氣風口,但沒有小三角窗窗簾。軚盤有電動調校。只得單色的氣氛燈有三段光暗調校。


一如所說,CX-90 的機械設計與 CX-60 一樣,後者最先採用的全新 3.3T 縱置直六渦輪增壓加微混能引擎,CX-90 的電油引擎有 345 匹 / 500 牛頓米輸出,發電機/摩打提供 17 匹 / 153 牛頓米輔助,平均耗油量 11.9 km/L。Skyactiv Multi-Solution Scalable Architecture 車架採用前雙搖臂、後多連杆懸掛。8 速自動波箱是由多碟式離合器傳動。車子加速有力,引擎聲浪頗為大聲,不過我們不會說是嘈雜。輕混能系統一如同類設計,駕駛中除了稍稍令引擎輸出較平均外並沒有甚麼可以感受得到,只有看中台屏幕的動力流程顯示來得知它在發力還是充電,以及四驅的分動情況,後者可見車子多以後驅先行。Mi-Drive(Mazda Intelligent Drive Select)行車反應系統有 Normal、Sport 和 Offroad 和三種模式來改變油門/波箱反應和四驅分動;落山有 HDC(Hill Decent Control)自動限速控制玩。穩定系統同有 KPC(Kinematic Posture Control)功能,即轉向時會夾內 Brake 將車身「撳低」來減少傾側以及稍為幫車「抝」入彎。軚盤 +/- 轉波可從屏幕設定為暫時或永久手動,到達紅線不會自己 + 波。i-Activesense 主動安全系統同樣有前後自動煞車、LDWS(Lane Departure Warning)偏航警示、LAS(Lane-keep Assist System)偏航扭軚輔助、DAA(Driver Attention Alert)防瞌睡警示、懂跟速跟距的 i-Adaptive Cruise Control(i-ACC)巡航系統、360 度泊車鏡頭。車子行車質感舒適和高質,爛路上偶爾會傳來一小點「砰澎」,雖然「臣高臣大」但操控尚算靈活,整體是一部好力、有空間、有裝備的實用 7 人車。


CX-90 的車尾小三角窗斜向下,頭尾泵把、裙腳、沙板假風口有銀色裝飾以帶出大形 SUV 的豪華一面。


與 CX-60 同出一轍的車廂,CX-90 同有筒形儀錶盒和站立式中台屏幕這種錶板設計。


車長 5,100mm,軸距有 3,120mm,就如 Volvo XC90、寶馬 X7 那類馬車般巨大。


後門開啟角度差點有 90 度,中排座可大半/細半前後趟動和調校椅背角度。


按鈕可將中排電動移前讓尾排乘客上落,不過椅背仍要用手摺前,並非全電動。


腳位蠻 OK 的後排,在牆壁上有杯格和亦有冷氣風口。


電油引擎有 345 匹 / 500 牛頓米輸出,發電機/摩打提供 17 匹 / 153 牛頓米輔助,平均耗油量 11.9 km/L。


全 TFT 顯示的儀錶同有圓錶和「車仔跟線」兩種圖案,圖案會隨反應模式變紅、變灰。


軚盤 +/- 轉波可從屏幕設定為暫時或永久手動,到達紅線不會自己 + 波。


自 XC-60 推出的全新 8 速自動波箱由多碟式離合器傳動;落山有 HDC 自動限速控制。


Mi-Drive 反應系統有 Normal、Sport 和 Offroad 和三種模式來改變油門/波箱反應和四驅分動。


i-Activesense 安全系統同樣有前後自動煞車、LDWS 偏航警示、LAS 偏航扭軚輔助、DAA 防瞌睡警示。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汽缸渦輪增壓配微混能
排氣量:3,283cc
最大馬力:345 匹 / 5,000-6,000 轉時(馬達 17 匹)
最大扭力:500 牛頓米 / 2,00-4,5000 轉時(馬達 153 牛頓米)
波箱設計:8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5,100 X 1,994 X 1,475mm
重量:2,147-2,212 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649,990 起
網址:http://www.mazda.com.hk/
查詢:3768 4888(Vang Iek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yota bZ4X 為英國倫敦警察服務


這款Toyota bZ4X電動SUV被選為皇家肯辛頓和切爾西皇家自治市的應急車輛,現在正巡邏著28多個公園、開放空間和墓地,並在諸如諾丁山嘉年華等活動中為社區提供支援。選擇bZ4X的首要考慮因素是其環保特性,由於其電池電動動力系統,bZ4X不會排放尾氣。之前,警隊使用的是柴油動力車輛。bZ4X也符合工作的尺寸要求,能夠在該自治市的公共公園中輕鬆通過閘道和路線,同時具有足夠的載重空間,可以攜帶團隊的設備和裝備。警隊通過豐田的KINTO租賃和車輛管理業務獲得了這輛車。它的基地是荷蘭公園,專供操作用途。

公園和休閒主管Emma Will議員表示:“我們致力於成為一個更環保的自治市,並在2030年之前成為一個零碳自治市,而Parks Police的新車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又一步。我們所有公園中的車輛現在都是電動的,我們正在計劃在其他地方擴充我們的車隊。豐田與我們的公園警隊密切合作,以確保我們得到了我們所需要的。”

豐田汽車隊服務總經理Neil Broad表示:“憑藉其高質量、多功能性和優異的環保特性,我們相信bZ4X將在自治市的公園警隊以及未來許多其他公共服務車隊中充分發揮其價值。”

Tom’s 推出 Toyota Crown Crossover 裝飾


「TOM’S」於11月8日推出了為新型「Crown Crossover」設計的碳纖維部件,包括「前儀表板套裝」「換擋套裝」售價為39,600日元,「踏板套裝」售價為44,000日元,「門開關面板套裝」售價為51,700日元。TOM’S的碳纖維部件採用了3K平紋編織碳纖維,並考慮了與車內環境的和諧統一。採用了能夠抵禦車內溫度變化的預浸料碳纖維,使得預浸料能夠完美地適應複雜的曲面,呈現出均勻美觀的編織效果。此外,為了提高產品的剛性,製造過程中在背面採用了強固的12K碳纖維,並且在碳纖維表面塗上了耐紫外線的UV清漆,以保證產品具有耐用性並防止黃變。這些產品只需將背面的雙面膠帶揭掉,輕鬆套上安裝位置即可,並且所有部件上都帶有TOM’S的品牌標誌,讓您的愛車瞬間打造成充滿運動感和奢華感的車內環境。

MODELLISTA 為 Lexus LBX 推出改裝套件


以「GRACEFUL URBAN STYLE」為理念,展現了「優雅都會風格的裝扮提案」,呼應了基礎車型,展現出華麗而堅毅的面容。包括前擾流器、側裙和後擾流器在內的「Modellista先進豪華套裝」以銳利而有力的設計營造出低重心和穩定感。通過採用與基礎車型金屬調塗裝相配合的裝飾,實現了與基礎車型設計的和諧統一。此外,還提供了與基礎車型相配套的鍍鉻「頭燈簽名飾條」、「尾門簽名飾條」以及「19英寸鋁合金輪圈套裝」,使Modellista品牌能夠全方位地協調車輛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