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C
Hong Kong
Monday, April 28,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90

Lexus RZ300e 續航力達 599km!


Lexus宣布推出新款電動車型「RZ」,並新增具有599公里行駛距離的2WD版本「RZ300e」。這次部分改進的車型包括4WD版本「RZ450e version L」售價為880萬日元,以及2WD版本「RZ300e version L」售價為820萬日元。

這款新增的2WD(前輪驅動)車型「RZ300e」延續了RZ450e所提出的「The Natural」駕駛理念。與4WD版本的RZ450e一樣,該車型採用了電池電動車專用平台「e-TNGA」,實現了理想的慣性特性、輕量化和高剛性的車身素質。此外,為了堅持RZ的駕駛理念,他們特別為2WD版本開發了新的後懸掛組件。新加入的2WD車型「RZ300e」搭載最大功率150千瓦(203.9匹馬力)、最大扭矩266牛米,並裝有總電力為71.4千瓦時的電池。


為提升駕馭舒適性,他們專為2WD版本開發了能夠抑制噪音和令人不快的振動的後懸掛組件。同時,他們對2WD版本進行了適當的設置,包括彈簧、穩定杆和減震器。由於車輛重量減輕約100公斤,相較於RZ450e,實現了更輕快和線性的車輛操控。在驅動前輪的變頻器中,採用了功耗較低的碳化矽(SiC)元件,實現了599公里的行駛距離(WLTC模式:裝有18英寸輪胎的車輛)。

這次RZ的部分改進還包括在電動車專用大容量電池中採用電池急速升溫系統。通過改進將空調加熱器的熱量傳遞到車輛地板下的電池,最小化熱能損失,迅速提高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溫度,實現了充電速度的提升。這有助於縮短低溫環境下的快速充電時間,提高了用戶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Lexus還宣布將在包括中南美在內的9個國家和地區推出RZ,並通過將RZ300e納入RZ系列,進一步推動基於電池電動車的品牌變革,以滿足用戶多樣的需求。

許建德第二次獲 GT 歐洲耐力賽年度錦標


對於香港車手許建德(Jonathan)而言,2023年的賽季肯定是非凡的一年。這名香港賽車運動員於上週末出席於倫敦舉行的 2023 SRO Motorsport Group Awards 的年度頒獎禮,正式從大會手上接過本年度的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銅盃車手總冠軍的獎盃。許建德與他的兩名隊友,英國車手 Chris Froggatt 及意大利車手 Eddie Cheever III ,與他們三人所屬的 Sky Tempesta Racing 車隊於今年的賽季共 5 站比賽中,4 次取得三甲名次,表現可謂非常出色。 該名港將現時亦在另一項由 SRO 所舉辦的世界巡迴賽的車手榜上領先,於下月初將進行最後一站比賽的洲際 GT 挑戰賽(Intercontinental GT Challenge,IGTC),許建德正以 11 分在該項賽事的獨立盃車手榜帶出。Jonathan 希望奪得此項大賽錦標以完結他精彩的 2023 年賽季,他將續與兩名合作無間的隊友並聯同謝榮鍵(Kevin),以四人組合駕駛 93 號的麥拿侖 720S GT3 Evo 戰車,出戰在亞斯碼頭賽道(Yas Marina Circuit)上舉行的本賽季 IGTC 最終戰,阿聯酋海灣 12 小時耐力賽(Gulf 12 Hours)。

Gulf 12 Hours
Abu Dhabi
許建德、Chris Froggatt 和 Eddie Cheever III 這個強大的三人組合,於 GT 歐洲耐力賽的冠軍賽季上已充分證明他們非一般的實力。在競爭激烈的該項賽事中,他們在合共 5 站的比賽中,成功在當中的 4 站打入前三登上頒獎台,最終他們以 4 分的優勢成功拿下年度錦標。他們在這個奪冠賽季的最重要一仗,是在艱苦的比利時斯帕 24 小時耐力賽(Spa 24 Hours)中獲得銅盃季軍,這三人在該仗上儘管面對多次的技術問題,但車手們仍堅持不懈逐一拆解,最終逆轉劣勢並成功登上銅盃榜首佔得先機,成為贏得年度錦標的關鍵一戰。Jonathan 在整個賽季中展示出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這種高水準的表現完全是建基於車手過人的體力和心理質素。由此可見,這位香港車手的成功絕非僥倖。


迄今為止,許建德在 2023 年的 IGTC 賽季中的發揮極為理想,分別在澳洲巴瑟斯特 12 小時耐力賽、比利時斯帕 24 小時耐力賽,以及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 8 小時耐力賽中均成功登上領獎台。他目前在 IGTC 獨立盃車手榜上領先 11 分,賽季最後一站將於 12 月 8 至 10 日在阿布扎比舉行。Jonathan 對這場冠軍爭奪戰充滿信心,他在今年賽季中與車隊一起展示出極具競爭力的速度,再加上他曾在去屆的同一站比賽上獲得 Pro-Am 組別季軍,更增添他的爭勝信心。這名港將渴望奪得第二項錦標來結束今年賽季,目前已在全力備戰,為出戰這場於中東地區舉行的決定性 12 小時耐力賽作好最充分準備。曾與許建德合作出賽的另一本土戰將謝榮鍵(Kevin)也將加入出賽陣容上,Kevin 今年亦與 Sky Tempesta Racing 一起在本季的英國 GT 錦標賽上大放異彩,與 Chris Froggatt 一起榮獲所屬組別年度亞軍,有此子加盟他們勢必如虎添翼。


許建德是首位奪得歐洲大賽冠軍的香港賽車運動員,他於 2021 年贏得 GT 歐洲耐力賽歐洲賽 Pro-Am 組別車手總冠軍,是該項歐洲大賽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此殊榮的香港車手。Jonathan 期望繼續代表香港征戰世界各地的 GT 錦標賽,並與全球最頂尖的好手角逐,吸取經驗增強他的實力。許建德參加的阿聯酋海灣 12 小時耐力賽將透過 SRO 官方網站以及 YouTube 頻道進行直播。

許建德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麥拿侖 720S GT3 Evo 車手
「這是一個漫長的賽季,我期待取得更好成績來結束這一年。在贏得 GT 歐洲耐力賽銅盃後,我的目標是要贏得 IGTC 獨立盃冠軍;如果我們能像去年一樣,成功在這場12小時的比賽中取得三甲名次,那麼就足以獲得這個冠軍。能夠在同一年內贏得兩項大賽冠軍絕對是我夢寐以求的事。」

Goodyear 電動車輪胎將加入「ev」標誌


近年電動車興起,各輪胎廠都推出相關產品,以提升車主駕駛體驗。Goodyear 宣布在 2024 年推出 EV-Ready 標誌在輪胎上,為消費者更加易識別。當中包括 AM 輪胎,它們都適合 BEV 或 PHEV 等車型。輪胎上會印有 ev 加剔號標誌,相當易認。新款 EV 胎都針對靜音性、載重性能和慳電表現設計,為駕駛里程愈來愈多的電動車車主帶來更好用更安全的輪胎。

避免購買水浸車!潛在隱患影響駕駛體驗


香港夏季的豪雨帶來的洪水可能對車輛造成嚴重的水浸風險。然而,購買水浸車可能意味著未來可能的損害和安全隱患。這篇專題將深入探討水浸對引擎機件、電子部分、安全部分和日常使用的潛在影響,以提醒消費者謹慎選擇,避免購買可能存在潛在風險的車輛。

引擎機件
水浸對車輛引擎的損害可能比我們所見更為嚴重。即便車輛在水中停留的時間很短,引擎內部很快會出現生銹,潤滑系統影響,進而影響引擎性能。水份會引起引擎內部的生鏽,影響深遠,這是一種隱藏的損害。應注意的是,即便短時間的水浸也可能導致引擎的潛在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購買後才顯現。購買者在購車前應該進行仔細的引擎檢查,以確保引擎運作正常,並尋求專業的檢測服務,以防止未來的損害。

電子部份
車輛的電子系統對水分非常敏感。即便是輕微的水浸也可能導致電子系統的故障。這可能包括控制單元、感應器、儀表板和娛樂系統。購買水浸車後,常見的問題可能包括無法正確讀取車速、引擎燈或ABS燈的故障。這些問題可能對駕駛安全造成潛在風險。在購買車輛前,應該進行仔細的電子檢查,確保所有系統正常運作。

安全部份
水浸可能對車輛的安全性造成衝擊。煞車系統和懸掛系統可能因為水浸而受損,這可能影響行車安全性能。購買者應該定期檢查車輛的煞車系統,並尋求專業的檢測,以確保所有安全系統正常運作。這包括煞車片和煞車盤的檢查,以及懸掛系統的檢查,確保避震器和彈簧沒有損壞。

水浸車影響日常使用
即使經過修復,水浸可能在日常駕駛中引起問題。車輛可能出現電器問題、引擎啟動困難、隨時死火、甚至是漏水。這些問題可能對車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產生負面影響。購買者應該注意定期檢查車輛,特別是在潮濕的季節,以及在發現問題時及時進行修復,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害。

購車建議
在購買車輛時,應該謹慎選擇,特別是在暴雨季節。辨識水浸車的方法包括檢查車輛內部和外部的跡象,例如濕漉漉的地毯、發霉的氣味。此外,建議在購車前進行專業檢查,以確保車輛沒有潛在的水浸問題。這可以通過尋求資深的車輛檢測專家進行全面檢查,以保證購買的車輛符合安全和性能標準。

購買水浸車可能帶來未來的損害和安全風險。消費者應該謹慎選擇,定期檢查車輛,確保所有系統正常運作。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都需要消費者的謹慎判斷,以確保車輛的長期可靠性和安全性。

Tesla Cybertruck 現身陳列室


Tesla 電動農夫車 Cybertruck 突然在陳列室出現,成功吸引大批觀眾。早前在美國各地的陳列室已經有展示早期的 Cybertruck 車輛。當時,只有兩家店鋪有展出,但預測到在未來幾天內將有更多店鋪參與。不到一個星期,Cybertruck 已經出現在北美十多家 Tesla 陳列室。Tesla 可能試圖利用 Cybertruck 即將推出的關注度,吸引更多人進入陳列室,希望這種關注能夠轉化為對 Tesla 現有車款的關注。如果這是他們的目的,那麼它確實取得了成功。在 Tesla 展示 Cybertruck 的陳列室,人群熙攘,熱鬧非凡。目前還難以斷定這是否有助於 Tesla 在季末實現銷售,但毫無疑問,它成功地吸引了大批人進入展廳。Tesla 可能會繼續在店鋪中展示 Cybertruck,讓有心預訂新車的車主有機會親身體驗這款電動農夫車,試圖在 11 月 30 日的正式推出後,將他們轉化為實際訂單。

香港國際汽車博覽 (IMXpo) 2023年12月14日至17日舉行


香港國際汽車博覽 (IMXpo)今年的展會規模為歷屆之最,將佔據四個展館,並設有七個主題區域,展示九大亮點。今年的活動更將聯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和中華文化學院(CCI)共同主辦。致力推廣汽車文化、歷史、教育和汽車技術,為行業領導者、製造商和消費者提供優秀的綜合平台,讓他們相互聯繫及交流,同時向市場展示香港獨特的汽車文化,以及其他相關產品和服務。本屆汽車博覽總面積達21,000平方米,共有100多家展商,展出不同品牌、不同產地、不同時期的乘用車、商用車、摩托車等共約200輛。

為給觀眾提供卓越的展覽體驗,展會分為七個主題展區:
(1) 超級跑車專區:展示豪華和高性能汽車;
(2) 香港汽車文化節:以經典Mini、日系改裝車和汽車維修博物館作重點介紹;
(3) 零件、配件和服務大街:為汽車服務供應商提供展示其售後產品的平台;
(4) IMX 親子嘉年華:呈獻一系列精彩活動,如模型車館、國際電子競技賽、遙控車大賽,
三輛來自越南的手工木制超級跑車亦將亮相;
(5) 中國內地電動汽車館:展示電動汽車車型和技術的最新發展;
(6) 國際展廳:由國際汽車品牌作主打;
(7) 電單車館:照顧摩托車車迷的各種期許。

Toyota 豐田減持 Denso 股份套現


近日,豐田汽車公司(以下簡稱豐田)宣布將出售其持有的豐田集團旗下公司 Denso Corporation(以下簡稱 Denso)的部分股份。這項交易將使豐田持有 Denso 的股份從之前的24.2%下降到預計的20.0%。這次的舉措是為了推動豐田朝向移動性公司的轉型,加速對專業性高的集團公司進行成長性投資,彼此協同並相互切磋,以實現集團整體業務的再構建。

在這個過程中,豐田一直以「主場與客場」的觀點,積極與集團內的核心公司,如 Denso、豐田自動織機公司和愛信公司等進行討論。最終,他們達成了一致,首先決定出售 Denso 的部分股份。這一舉措旨在保持豐田與 Denso 之間良好的資本關係,同時通過售股獲得的資金,更有效地支持豐田集團的進一步發展,提高資本效益。 Denso 將繼續在豐田集團中擔任軟體引領的角色,為整個集團的競爭力提供貢獻。

這次售股所籌得的資金將被用於支持豐田集團的成長投資,包括電動化、智能化和多元化等領域的努力。豐田表示,希望通過資本關係的重新評估,確認各公司在人才、運營、企業文化和業務方面的現狀,並在未來以個別而精細的方式仔細考慮如何強化競爭力。他們承諾集團成員將緊密合作,共同努力推動豐田朝向移動性公司的轉型,並為此而不懈奮鬥。

G-SHOCK 40 週年碳纖維限量版全錶僅重 65 克


G-SHOCK 自推出以來,在功能、性能和物料各方面不斷保持創新,為延續品牌 40 週年誌慶,迎來全新碳纖維限量版系列,推出兩款型號 GCW-B5000UN-1 及 GCW-B5000UN-6,外觀沿用初代型號 DW-5000C 經典方形設計,採用多種碳纖維物料製成,整個手錶僅約 65 克,實現無負擔佩戴,打造堅韌輕巧兼備的錶款。


憑藉 G-SHOCK 對「絕對堅韌」的追求和不斷突破的挑戰精神,製作物料曾作多方面嘗試,手錶曾以樹脂、金屬或碳纖維等材料製作,甚至在同一款式中結合多種材料。而當中的碳纖維物料更為堅固耐用的固有概念開創了全新境界。近年越來越多的 G-SHOCK 手錶亦採用了碳纖維物料,其硬度及強度分別是不銹鋼的 7 倍及 10 倍,同時又具有輕巧的特點,重量僅是不銹鋼的四分之一。GCW-B5000UN 在錶殼、錶圈、錶帶和錶扣上均使用了不同類型的碳纖維材料,以適應複雜的結構,實現了約 65 克的輕巧重量,相比重 167 克、以不銹鋼製造的全金屬 GMW-B5000D 輕 61%,完美展現碳纖維高硬度、高強度及重量輕的特性。


碳纖維限量版系列 GCW-B5000UN 的錶圈和錶帶採用鍛造碳製成,可以塑造成複雜的形狀。錶扣的摺疊臂桿以多重碳纖維製成,具備出色的縱向和屈曲能力。碳骨架錶殼則採用碳纖維增強樹脂製成,充分利用其輕盈感和堅固達至出色的堅韌性與剛強度,同時保持最佳的抗震形態。手錶的外觀靈感取自於銀河夜空壯麗的微茫之光,打造出以黑色和灰色混合成圖案的 GCW-B5000UN-1,及運用黑色碳纖維、藍色和粉紅色樹脂以及蛋白石斑點結合的 GCW-B5000UN-6,設計充滿神秘感,帶來獨特的視覺效果。

手錶款式創新風格兼具全面的實用功能,可下載專屬應用程式,透過 Bluetooth 與智能手機配對,配備 Multiband 6 無線電控功能自動精確計時、Tough Solar 充電系統、高亮度全自動 LED 背光、世界時間、六種語言的星期顯示以及防刮藍寶石水晶。

PAGANI 於香港展示 Utopia 車型


Pagani Automobili歡慶成立25周年,宣布慶典將於遠離繁囂市區的淺水灣舉行。此次活動的焦點是Pagani Automobili三款標誌性車型,它們代表著一段旅程的里程碑,始於C8項目(Zonda),續於C9項目(Huayra),並在C10項目(Utopia)的第三階段登峰。Pagani Utopia首次在亞太地區亮相,車型擁有簡潔而獨特的設計,同時展現了具有遠見卓識的反潮流汽車理念。這款超級跑車秉承了最純粹的Pagani精神,靈感來自達文西的藝術與科學原則。Utopia雙門跑車的生產量僅有99輛,首批產品已被車迷搶購一空。在Utopia旁邊展示的還有另外兩款Pagani標誌性車型:Zonda S和Huayra Tempesta,共同代表了Pagani 25年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


活動同時展示了限量版BC系列的全新Tempesta 組件,Huayra BC Absolute。這次升級包括重新設計的帶中央翼片的尾翼、全新的六管排氣管以及經過改良的Pagani V12發動機,總動力達到816匹馬力,扭矩達到811磅英尺。另一款著名車型Huayra R也將在Arte in Pista區域展示其卓越性能,彰顯其獨一無二的存在。

Pagani Huayra R的產量極為有限,其中包括專為左舵國家設計的版本。繼Zonda R之後,Pagani推出了Arte in Pista計劃,讓客戶在專業車手的支持下,駕駛自己的R車型參與最負盛名的國際賽道比賽,同時由Pagani工程師提供實時反饋和建議。

Horacio Pagani及其亞太區團隊將出席此次盛會,重點展示Pagani超級跑車的永恆美感與前衛技術的完美融合,以及加深意大利品牌Pagani與亞太地區車迷之間的深厚情誼。

Lotus 推出 450 千瓦電動車充電技術


Lotus 推出了一款與 Tesla 競爭的450千瓦電動車充電器,能在五分鐘內增加 128 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該充電器將於明年初投入歐洲市場,主要針對「充電點運營商、車隊提供商和經銷商」而設計。這項技術可能會在選定地區推出,每個地點都會設置多個充電器;高速公路服務站是其中的重要目標。

這個系統不會鎖定只供 Lotus 車主使用,能同時為四輛車充電,但通常限制為兩個快速充電口。雖然任何電動車都可以使用,但Lotus 表示該系統在配備800V充電硬體的車輛上將「特別有效」。每個系統包括一個「市場領先」的450千瓦直流(DC)充電器、電源柜和充電單元。目前,英國最強大的電動車充電器由 Gridserve 經營,最大充電速率為360千瓦,充電 160 公里需要15分鐘。冷卻液通過充電連接器,以實現更高的溫度和因此更快的充電速度,這是 Lotus 認為可以未來使其充電器具有競爭力的技術。

在新的 Lotus Eletre R SUV 上進行測試時,這款 DC 充電器在五分鐘內將88.5英里的續航里程添加到電池中,使其成為當今市場上最快的電動車充電器之一。相比之下,特斯拉的 Supercharger 在同樣的時間內只能增加75英里的續航里程。Lotus 系統還可以在20分鐘內將電池從10%充至80%。該公司表示,將為已經安裝了充電器的現有客戶提供充電器升級。

該基礎設施計劃將在2024年第二季度安裝在英國和整個歐洲,並已在中國投入使用。目前尚不清楚該技術是否會像特斯拉最近向英國 EG 集團出售的那樣,向第三方提供購買。

Smart #1 融入電車發展大局


曾佔據小車市場重要一席的 Smart,沉寂了幾年時間後,今天以全新後台、全新包裝、全新設計投入電動車市場。平治與中國吉利汽車於 2019 年宣佈以 50:50 的「Europe and China “dual-home” business strategy」歐、中雙家長合作模式,共同將 Smart 發展為一個融入電車發展大局的環球品牌,令吉利控股名下除吉利汽車、Proton、Volvo、Polestar、與 Volvo 合作的 LYNK、Lotus、ZEEKR、LEVC(London Electric Vehicle Company)倫敦的士之外加入這個在 90 年代由平治和 Swatch 手錶合作成立的獨特品牌。


新一代 Smart 會由平治負責設計,吉利提供機械部件,在中國全新工廠製造;首部概念車 Smart Concept #1 方尾 SUV 於 2021 年在 Munich 車展展出,亦即 2022 年正式推出的這部 Smart #1 的前身,其斜尾款 #3 亦已於今年 3 月在上海車展推出。新 Smart 在香港繼續由仁孚行經銷,發售的兩個型號有「一換一」賣 $299,000 的 #1 Premium 和 $339,000 的高性能 #1 BRABUS,這個御用改裝品牌版本,價格相當吸引。


#1 雖然仍屬細車一部,但其 4,300mm 長度就如 MINI Countryman 般大小,2,750mm 的軸距比平治 EQA 還長,即所謂長軸距、短外懸、大車廂這是許多電動車都同時擁有的優點。車子採用「Sensual Producty」外形設計,高半級的方尾線條有點像 Kia Soul 那種古怪模樣,有色的車頂像個假髮般蓋在車上,稱為「CyberSparks」的 LED 頭燈有「Y」形日行燈加循例的光條串連,尾燈也是類似這樣,懂彈出的門手柄內有「Smart」字。BRABUS 款的下身包圍有紅邊和「BRABUS」徽章,頭泵把有 Air Curatin 入風口,鬼面罩格格有紅色裝飾,頭冚有兩個鼻孔,尾泵把有不同的 Diffuser,車頂有尾翼凸出,19 吋輪圈是專有款式,前後制動卡鉗紅色,「#1」標誌啞黑。


同樣充斥著「玩味」的車廂,錶台連中橋有一整幅「T」形有色飾件將前排分開左右獨立空間,冷氣風口有光條包圍,座椅的頭枕和腰墊有橢圓形裝飾圖案,64 色的氣氛燈可玩單色、雙色和數個主題色調;漂亮的中台屏幕顯示,有圖案,有字體,每頁都像設計精美的海報般;扁扁的儀錶板倒沒有甚麼顯示主題或顏色可變,一幅「車仔跟線」永在中央,左邊盡處有條窄得不太起眼的「踩電/充電」錶,趣味性反而不大;雙層的中橋,上層有無線充電座,下層有膠兜,兩側有膝蓋墊,膝蓋墊也有氣氛光條圍繞,手枕內的載物箱有冷氣吹出;後排有平地台、中橋出風口,後排腳位一如所說是闊落的。BRABUS 版本則特有鋁腳踏、Alcantara 猄皮覆蓋軚盤和座椅、軚盤「BRABUS」標誌、Beats Audio 13 聲道音響、紅色安全帶、紅色縫線、模擬引擎音效,頭枕有「B」字的前座,圖案和弧度其實與#1的一樣。  


車子的駕駛感覺與其他電動車無異,單摩打後驅的 #1 Premium 有 272 匹/343 牛頓米運輸出,0-100km/h 加速需已算頗快的 6.7 秒,電動式扭力誰也易踩易去,66kWh 電池容量有 440km 續航距,用 DC Super Charging System 超高速充電可於 30 分鐘將電池充至 80%。改變反應的地方,軚盤有 Light、Medium、Heavy 三種重量和 Auto 自動調節,Heavy 時重得有點虛假;拖慢充電控制有 Standard 和 Strong 兩個強度,另可啟動 E-Pedal 玩單腳踏控制,好像沒有齋滑行;身為 SUV 落山有 HDC(Hill Descent Control)自行慢爬控制,不過一一要從屏幕內揀選一番才可改動,就連調校門邊鏡、開關天窗窗簾都要以「多撳 Mon、少撳制」這全世界也盲目跟隨的「Tesla 模式」來進行,如果初接觸可能會覺得「麻麻煩煩」,我們的應對方法是將「Quick Control」頁面全時將它們「攤出來」讓跟隨車身浮動的食指看準機會時才能按動;唯一有制可撳的踩電反應,有 Eco、Normal 和 Sport 模式。車子由吉利的 SEA(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底盤搭建出來,採用前支柱、後五連杆懸掛,行車舒適寧靜,沉重的車身同有「贅吓贅吓」的懸掛反應,急彎易響胎。主動安全系統有側鏡閃燈的盲點有車警示 BSD、前後橫向障礙預警 FCTA 和 RCTA、離線扭軚輔助 LKA、懂自動停車/開車/跟速/跟距的主動巡航系統 ACC、全自動泊入 45 度/「L」形/「S」形位的泊車輔助 APA、司機昏睡監察、360 度鳥瞰式監察鏡頭。


另一部雙摩打四驅的 BRABUS 版有 428 匹/543 牛頓米運輸出,0-100km/h 加速需癲癲的 3.9 秒,與比亞迪 Seal 差不多,有壓胸的加速力,續航距 400km。屏幕控制的玩意一樣,踩電反應 Normal 時有自動四驅,Sport 時全時四驅,特有的第四個 BRABUS 模式有特強踩電反應,稍硬的跑化懸掛系統對操控有明顯作用,電動車中算較難響胎,四驅分動和穩定系統 Cut 電的反應就如一般電車般電光火石的快,亂踩也是難響胎。 


重投車壇的新 Smart 除了車身標誌與前一樣外,你不會從它身上找到任何與舊 Smart 仔的聯繫,你或許會覺得它怪,覺得它得意,覺得它科幻,就是不會找到它與以往我們所認識那雙手可以環抱、單手可舉起、踩至拆天也不怎肯去的小 Smart 子有甚麼關係,而是變了一部貼上任何 Logo 也可以存在和出售的「另一部」奇特電動車。昨為電動車,Hashtag 1 是合格有餘的,電動車可做和應做的,它也做足,電動車應有的,它也有齊,只是作為 Smart,感覺有點陌生。


新一代 Smart 由平治負責設計,吉利提供機械部件,#1是由後者的 SEA 底盤搭建出來。


錶台連中橋有一整幅「T」形有色飾件將前排分開左右獨立空間。


後排有平地台、中橋出風口,後排腳位一如所說是闊落的。


#1 的 4,300mm 長度就如 MINI Countryman 般大小,2,750mm 的軸距比平治 EQA 還長。


BRABUS 款的包圍有紅邊和「BRABUS」徽章,尾泵把有不同的 Siffuser,車頂有尾翼,「#1」標誌啞黑。


64 色的氣氛燈可玩單色、雙色和數個主題色調;冷氣風口有光條包圍。


#1 Premium 電池容量有 66kWh,續航距 440km,BRABUS 有 400km。


軚盤有三種重量和 Auto 自動調節,拖慢充電控制有兩個強度,不過要從屏幕內揀選一番才可改動。


BRABUS 版本特有鋁腳踏、猄皮覆蓋軚盤和座椅、軚盤「BRABUS」標誌、Beats 音響、紅色安全帶、紅色縫線、模擬引擎音效。


唯一有制可撳的踩電反應,有 Eco、Normal 和 Sport 模式,BRABUS 版本特有的第四個 BRABUS 模式,有特強反應。


BRABUS 前座頭枕有「B」字標誌,座椅圖案和弧度其實與 #1 的一樣。  


儀錶盒沒有主題或顏色可變,「車仔跟線」永在中央,左邊有條不太起眼的「踩電/充電」錶,趣味性反而不大。


APA 泊車輔助系統可全自動泊入 45 度/「L」形/「S」形位。


中橋上層有無線充電座,下層有膠兜,兩側有膝蓋墊,膝蓋墊有氣氛光條圍繞,載物箱有冷氣吹出。

Smart #1 Premium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後置 PSMS 永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66 kWh
最大馬力:272 匹
最大扭力:343 牛頓米
體積:4,270 X 1,822 X 1,636mm
重量:1,800kg

Smart #1 Premiu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299,000「一換一」計劃

Smart #1 BRABUS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 PSMS 永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66 kWh
最大馬力:428 匹
最大扭力:543 牛頓米
體積:4,300 X 1,822 X 1,636mm
重量:1,900kg

Smart #1 BRABUS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339,000「一換一」計劃

網址:http://hk.smart.com
查詢:2895 7288(smart Hong Kong)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Fiat 推出五輛 Topolino 特別拉花紀念迪士尼百週年


由迪士尼藝術家Giorgio Cavazzano特別合作設計的Topolino一款特製車型。這款獨特的車型是FIAT為慶祝迪士尼成立100周年而製作的五輛Topolino特製車型之一。Fiat Topolino是一款電動四輪車,開發旨在延續品牌提供城市可持續移動性的使命,讓電動駕駛對所有人變得輕鬆易行。

Fiat Topolino具有實現城市可持續自由所需的所有基本特點:減少碳足跡、減小空間佔用、減少噪音。它的到來將促使人們以一種新的方式理解城市移動:可持續、寧靜、安全和無壓力。

對於城市微型移動,MAUTO博物館展示的“500 Iride”是一款eScooter,靈感來自500系列,由Fiat Centro Stile設計,旨在直接放置和充電在新500的行李箱中:迅速,舒適,便攜,500 Iride是一種提供個人且無排放電動移動的方案。

BMW 首款電動 M 車型將會是 iM3


寶馬 M3 將來會搭載電動馬達推出新車都是大家預期之內,多虧歐洲聯盟知識產權局(以及德國專利和商標局的另一份相同申請),我們現在可以確認該車的名稱可能會是:iM3。iM3 之後應該很快就會有 iM4 這部跑車。不過為了滿足不同車主和國家法規,新車會引擎、電動版同步推出。可是 iM3 應該不會那麼快現身,大家還是需要等多一陣子。

【單季第 19 場勝利】紅牛韋斯塔本勇奪 F1 2023 阿布札比尾場冠軍


F1 2023 賽季第23站,阿布札比大獎賽在亞斯島的亞斯馬力諾賽道舉行。由使用 Honda 引擎的紅牛車隊韋斯塔本取得本季第19場勝利,並創下領先超過1000圈的紀錄,他的隊友佩雷斯名列第四。


韋斯塔本賽後感想:這是一個難忘的賽季。最後一次駕駛 RB19 的入場圈令人感動,這輛車和車隊給了我很多。我要向紅牛車隊的每個人說一聲感謝,我們度過了難以置信的一年。要複製這樣的一年會很難,但我們總是想要做得更好,取得進步,所以讓我們期待明年能有什麼表現。與此同時,我想整個車隊和站在賽道上的每個人都需要休息,花點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這是一年,簡直美好極了。

佩雷斯賽後感想:總的來說,我們今天賽得不錯。我認為我可能能夠堅持到單次進站,這是值得一看和回顧的事情。這可能是可能的,但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我誠實的看法是,我和蘭多之間只是一場比賽事故,但不幸的是,裁判不同意這一點,我因此受到處罰,在賽季最後一場比賽中失去了第二名。我學到了這個賽季永不放棄,我們經歷了一些困難時刻,跌宕起伏,但只有在本季結束時你最終站在哪裡才真正重要。我對整個車隊感到滿意,他們做得非常出色,我們今天以及本季的某些時候應該得到更多,這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季。非常感謝韋斯塔本,他表現出色。明年我們有另一次機會,我們會全力以赴。


金牛車手 – 角田裕毅賽後感想:感謝大家選我為本場比賽的最佳車手。這是一場激烈的比賽。有一刻,我以為我們可以躋身前六名。雖然未能實現,但我們不後悔待在賽道上嘗試單次進站的策略。我付出了我的全部,對自己感到滿意。整個賽季都很愉快。我們在開始時面臨車輛性能的困難,但在整個賽季中我們得以提升。儘管我們未能在車隊錦標賽

中取得第七名,但在賽季的最後階段,我們從第十名提升到第八名,這完全歸功於在 Bicester 和 Faenza 的團隊。同時,我犯了一些錯誤,成本不小,尤其是在墨西哥。感謝 Franz。我享受過去的三年,我肯定會想念他。如果沒有他在如何提高方面的建議,我在我的一級方程式生涯中不會進步這麼多。我感激他,我知道我們會保持聯繫。


金牛車手 – 歷卡度賽後感想:這不是一場糟糕的比賽。我們有一個不錯的節奏,但一旦進入了一點雜訊區,就很難。就像今天一樣,有一些比賽,如果我們多一點時間,我感覺我們本可以拿到更多的積分,但從更遠的地方出發讓我們稍微處於不利地位。很高興角田拿到了一些積分,但我們需要更多,所以如果我也能拿到一些分數就好了。有一部分我很高興能休息一段時間,為一個完整的賽季做準備,但我也希望繼續比賽。知道我想要在這裡是一種興奮感。我對我參加的比賽感到滿意。向 Franz 致敬。他一直是團隊的重要成員,顯然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很高興能夠一起渡過他的最後幾場比賽。我祝他一切順利,我知道整個團隊都會想念他。即使在今天,每個人都在為他慶祝,而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參加比賽,這顯示了他的品格。我希望他能享受他離開賽道的時光,就像他一周又一周地享受比賽一樣,充滿了同樣令人驚嘆的激情。

Hyundai Elantra N 2024 正式登場


焕然一新的 2024 年款 Hyundai Elantra N 增添了源自賽車競技的升級科技,以提供更精準的性能、改進的穩定性和舒適性。Elantra N 在 2021 年首次亮相,已成為駕駛愛好者中受歡迎的運動四門轎車,推動 Hyundai N 在美國市場的品牌吸引力。焕然一新的 Elantra N 將於 2024 年 1 月開始在經銷商處上市。


新的 Elantra N 具有從賽車競技轉移的升級技術,提供更銳利的操控、增強的安全性和改進的舒適性,以實現基於 N 車輛開發的三大支柱── Corner Rascal(彎道狂人)、Racetrack Capability(賽道性能)和 Everyday Sportscar(日常跑車)的情感參與駕駛體驗。


2024 年 Elantra N 的更新功能:
– 經過重新設計的前保險槓前飾板和格柵
– 經過重新設計的雙投影式 LED 頭燈
– 經過重新設計的 19 英寸鍛造合金輪毂,搭配 Michelin Pilot Sport 4S 夏季輪胎
– 經過重新設計的後保險槓前飾板和擴散器


賽車衍生的增強功能提升了舒適性和安全性,同時提高了性能,懸掛和操控方面的增強功能包括加固的發動機支撐膜以減少振動並提高敏捷性,用於改善偏航響應和轉向精度的 G 形狀軸套加強,以及一個新的後懸控 S/ABS 絕緣墊(從橡膠更改為尿素)以提高阻尼和偏航響應。電子控制懸掛(ECS)採用針對硬體更改進行優化的更新軟件。


對於轉向系統,增強了變速箱容差以提供更好的轉向反饋和直接感覺。還使用了一個新的低摩擦萬向節,以提高精確感。馬達驅動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軟件經過更新,經過優化,以適應新的底盤和轉向變化。新的標準鍛造合金輪毂相比之前的輪毂設計,減輕了驚動重量,增強了操控響應和行車舒適性。前後輪胎的胎壓也有所提高,以補償更高的前軸載荷,同時保持行車平衡。


新的 Elantra N 在不影響空氣動力效率的情況下獲得了更好的冷卻效果。為了最大程度的冷卻,一種類似導流式的氣流護罩更有效地引導空氣流向散熱器,改善了在極端條件下的空氣動力學、效能和冷卻能力。一個新的賽車衍生的前保險槓空氣導向器通過直接將空氣引導到制動系統上,提高了散熱效果。通過升級的電子穩定控制(ESC)軟件以及在前制動管路上增加的熱保護,進一步提升了制動性能,增加了耐久性。

新的 Elantra N 的 2.0T 直噴引擎是專為 N 型車型開發的。它配備六速手動或八速雙離合器變速器,將預估的 276 匹馬力和 289 磅-英尺的扭矩輸送到前輪。

2024 年 Elantra N 的前部配有強化的黑色飾條。當與更大膽的保險槓設計和修訂後的頭燈結合在一起時,新的外觀呈現出充滿動感和攻擊性的面孔,體現了 N 品牌高性能精神。N 專用的紅色飾條出現在前後保險槓上。

BMW 電池未來的看法:Kurt Vandeputte 和 Peter Lamp 談電池趨勢


問:Lamp 先生,我們現在在 BCCC – 靠近 FIZ。這裡看起來很像一個高科技研究機構。BMW 集團在電池技術方面的現狀如何?
我相信我們處於一個非常良好的位置。正如你所說 – 我們在我們的 BCCC – 靠近 FIZ,我們剛剛在 Parsdorf 開設了我們的 CMCC(電池製造競爭中心)。結合 BCCC 用於電池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以及 CMCC 用於理解和確立電池生產工業化的專業人員,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使我們能夠與世界上最優秀的電池製造公司保持同等水平。回想一下我們在 2008 年首次推出 MINI Cooper BEV 原型車的開始 – 我們已經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你為什麼認為你能夠達到這種專業水平?
我堅信我們很早就為 BMW 找到了正確的戰略。而且這個策略相當簡單:在兩個關鍵領域內快速而一致地發展自家的能力,即電池電芯技術和大規模電池生產。通過這樣做,使 BMW 能夠將最優秀的電池應用於其電動車輛中。

問:Vandeputte 先生,在 Umicore 工作了 25 年以上後,您剛剛加入 BMW 集團 – 您對 BMW 電池戰略有何看法?
當我在 Umicore 時,我們喜歡與 BMW 在電池技術上合作,因為其明確的戰略專注於對電池技術和電池生產進行深入了解和掌握,因為這確實是汽車電池業務的核心。鑑於 OEM 今天面臨的行業轉型挑戰 – 並考慮到 BMW 承諾向客戶提供 “極致駕駛機器”:我認為 BMW 的方法非常令人信服和明確。

問:從“材料技術公司”轉向德國高端汽車製造商 – 這感覺如何?
實際上感覺非常好並且充滿活力。成為這個標誌性的 BMW 大家庭的一部分是一種榮譽,而每個人的熱情好客態度當然也很有幫助。展望未來的項目令人興奮且具有挑戰性。無論我們的重點是電池性能、成本競爭力、最低環境影響還是這些的結合,我們都需要找到電池中所有材料的最佳相互作用,因此這回歸到我熟悉的活性材料。在 Umicore,我在一個非常國際化且技術驅動的環境中工作 – 這在我在 BMW 的新角色中也是如此。

問:Lamp 先生,談到項目和挑戰:客戶可以期待 BMW 電氣化動力系統的下一個重大步驟是什麼?
在我們的 NEUE KLASSE 模型中,2025 年將迎來一個非常重大的步驟。這將是我們所謂的 Gen6 eDrive 技術的起點。這項技術的核心將是我們的新圓柱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高 20%,充電速度提高 30%,與採用 Gen5 技術的相應型號相比,續航里程提高 30%。

……但是從 Gen5 的方形電池轉向 Gen6 的圓柱電池是一個重大的轉變:是什麼促使了這個決定?
在過程的開始,我們確實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對所有電池格式和尺寸都持開放態度。但是在我們追求雄心勃勃的性能和安全目標時,我們很快得出結論,即圓柱電池是我們下一代的最佳格式。它也最適合我們 NEUE KLASSE 的集成方法:電池到電池包,電池包到開放式車身。

問:Vandeputte 先生,ASSB 經常被認為是“下一個大事”。BMW 的立場如何?這項技術的潛力是什麼?
我相信我們走在一條非常好的道路上。與我們的合作夥伴 Solid Power 一起,我們正在我們 Parsdorf 的 CMCC 中建立一條新的工藝開發線。在這條生產線上,我們將與我們在美國的合作夥伴平行進行工作,以採取下一步將這項先進的電池技術應用於汽車。該生產線將於 2024 年第二季度運行。這項技術的潛力是存在的:更高的能量密度,並且至少與今天的安全水平相等。但實際上,我們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來使技術成熟,使其適應工業化 – 至少在本十年末之前。

問:看著今天的汽車電池格局 – 媒體經常討論新趨勢甚至創新。您如何跟上所有的發展?
KV: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觀點 – 同時也是我多年來一直看著 BMW 做的事情的一件事:BMW 電池團隊與初創企業界以及大學之間的密切聯繫 –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優勢,也是保持技術領先地位的絕對必要條件。

PL:我同意,讓我補充一點:我相信這是一種雙重的優勢。首先,它確保我們作為 BMW 在所有新趨勢、發現和發展中都處於最前線。其次,它幫助我們找到行業中最優秀的人才 – 這是我們對 BMW 未來幾年的電池電芯技術感到非常樂觀的許多原因之一。

日產 Formula E 車隊隊經理 Francesca Bardani 分享賽事工作

Francesca Valdani became Nissan Formula E Team Manager ahead of Season 9. The Italian reveals exactly what her job entails and what she does behind the scenes to keep the squad organized and mov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oth at the racetrack and away from it.


日產汽車將於2024年1月參加開幕的第10屆Formula E世界錦標賽。在為開幕賽做準備的日產Formula E團隊中,隊經理Francesca Bardani分享了她的工作內容。2024年1月13日,將在墨西哥城開幕的第10季將是Formula E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季,共計17場比賽。並且,於2024年3月30日,將在東京舉行比賽,這將是日本舉辦的第一場Formula E比賽。

賽事週末的工作內容是?
「當然包括了賽事本身,也緊密地與賽事總監、FEO(Formula E運營)以及FIA(國際汽車聯盟)的體育部門合作,以確保能向團隊傳達重要信息。此外,作為團隊,確保一直符合法規也是重要工作之一。」

賽事結束後的工作是?
「賽事結束後,我們會與工程師進行回顧會議,討論其中的亮點和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等。此外,我們會與團隊協調員和旅行協調員合作,確保所有運輸安排等準備工作妥善安排,花費許多時間為下一個活動做好準備。」


最令你喜悅的部分是?
「我熱愛賽車,所以我總是享受那些讓人興奮的時刻。當我們在賽事中取得好成績,或者看到團隊的努力得到回報時,我會感到非常高興。此外,因為比賽遍布世界各地,我可以前往許多城市,體驗不同的文化,這也是一個令人期待的部分。」

在Formula E工作與其他賽車運動有何不同?
「Formula E和其他賽車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練習、排位賽和決賽都在賽事當天進行。早上的時候我們會進行會議和簡報,然後很快比賽就開始了。整天都充滿了各種情感,對我們來說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但對粉絲來說,這將是美好的一天。」

Formula E的吸引力是什麼?
「我很喜歡挑戰新事物的感覺,也喜歡通過可持續的賽車來展示電動出行的未來。我認為Formula E是為下一代而設的賽車運動。我希望繼續傳達對賽車未來的積極信息。」

在賽車運動中,作為女性,你面臨了什麼樣的挑戰?
「每天都會面臨挑戰。但許多女性在這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日產團隊中也有多名女性成員。我希望能支持那些想要參與賽車運動的女性,這也是我擔任的其中一個角色。」

FIA WEC 首批車手確認!BMW M Team WRT 以 M Hybrid V8 和 M4 GT3 開啟 2024 賽季


BMW M Motorsport在FIA 世界耐力錦標賽(FIA WEC)的處女賽季即將到來。正式參賽名單的發佈確認了BMW M Team WRT將同時參與Hypercar和LMGT3兩個級別。這支比利時車隊將派出兩輛BMW M Hybrid V8和兩輛BMW M4 GT3。

BMW M Motorsport在FIA 世界耐力錦標賽(FIA WEC)的處女賽季即將到來。正式參賽名單的發佈確認了BMW M Team WRT將同時參與Hypercar和LMGT3兩個級別。這支比利時車隊將派出兩輛BMW M Hybrid V8和兩輛BMW M4 GT3。首批車手陣容也獲確認,Dries Vanthoor(比利時)和Sheldon van der Linde(南非)將駕駛兩輛LMDh車。Augusto Farfus(巴西)和Valentino Rossi(意大利)將參與兩輛BMW M4 GT3。


這位九屆摩托車世界冠軍將在他的標誌性46號車上迎接BMW M4 GT3的新挑戰。已經在上一賽季的“路向勒芒”比賽中首次亮相並立即贏得其中一場比賽。兩輛BMW M Team WRT BMW M Hybrid V8將分別以15號和20號車型亮相,而第二輛BMW M4 GT3將搭載31號。

BMW M Team WRT在2024 FIA WEC賽季的額外車手將在以後公布。兩位車手Vanthoor和van der Linde將分別與兩位BMW M工廠車手搭檔,參與兩輛BMW M Hybrid V8。對於LMGT3級別,規定必須包含業餘車手。


BMW M Motorsport主管Andreas Roos表示:“隨著我們在Hypercar和LMGT3級別的確認,以及首批車手,我們在FIA WEC的歸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BMW M Team WRT在原型和GT3領域都是全球最佳車隊之一。出於運動和物流原因,Vincent Vosse的車隊是同時派出BMW M Hybrid V8和BMW M4 GT3的合理選擇。我們提名的BMW M工廠車手擁有必要的駕駛技巧和經驗。Sheldon van der Linde已經熟悉了BMW M Hybrid V8,Dries Vanthoor在測試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他以前在LMP2原型上曾參加過勒芒比賽。 Valentino Rossi在本賽季的勒芒贏得了BMW M4 GT3的強勁首秀。總的來說,他作為BMW M工廠車手的第一個賽季印象深刻。我相信他將在FIA WEC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觀眾的最愛。 Augusto Farfus以其經驗和駕駛技巧將成為LMGT3項目的關鍵支柱。”

BMW M Team WRT的領隊Vincent Vosse表示:“作為一支車隊,我們有幸能夠在FIA WEC為BMW M Motorsport派出兩輛BMW M Hybrid V8和兩輛BMW M4 GT3!雖然我們為兩個項目分別有兩支工作人員,但這對WRT來說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我們喜歡挑戰!與我們合作的車手們,我們在之前的合作中已經非常了解。從在FIA WEC開始與瓦倫蒂諾·羅西(Valentino Rossi)一起合作是非常特別的。我們在我們的第一次會議上就談到了這一點。現在,這個循環正在結束,感覺我們已經完成了當時討論的大部分事項。”


Dries Vanthoor(#15 BMW M Hybrid V8)表示:“能夠參與BMW M Motorsport WEC項目,我感到非常高興。能夠在耐力賽的頂級級別中參賽對我來說是一個夢想成真,因此我自然希望取得好成績。我們已經進行了測試,到賽季開始時,我們將完成大量工作。我們非常有動力,希望成功開啟賽季。能夠成為這個重要項目的一部分,我感到非常自豪。我要感謝BMW M Motorsport和所有幫助我在職業生涯中達到這個里程碑的人。現在我們正在不懈努力,希望為慕尼黑贏得一些美麗的獎杯。”


Sheldon van der Linde(#20 BMW M Hybrid V8)表示:“能夠在勒芒賽道上駕駛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現在我有機會搭乘BMW M Hybrid V8實現這個夢想,真是太棒了。這將是我第一次參加正式的FIA世界錦標賽,對我來說也是非常特別的事情。在明年卡塔爾揭幕之前,我們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非常期待與BMW M Team WRT和其他車手一起工作。 FIA WEC比賽的賽道很棒,其中許多我需要從頭學習。不過,我迅速適應新賽道是我力所能及的優勢。我已經熟悉IMSA系列的LMDh車型,這是一個優勢。 BMW M Hybrid V8的動力和空氣動力學讓我有點想起舊的DTM車型。駕駛它真的非常有趣。我對這個挑戰感到非常興奮,儘管它非常重要,但我們當然會努力爭取冠軍。”


Augusto Farfus(#31 BMW M4 GT3)表示:“被BMW M Motorsport選中參與FIA WEC項目是一個巨大的榮譽。對此我感到非常感激。我認為明年FIA WEC將是全球最大的賽車平臺,與一級方程式並列。我們現在對BMW M4 GT3非常了解,這肯定會對我們有所幫助。以及BMW M Team WRT在這個系列中已經獲得的經驗。就個人而言,在勒芒的過去比賽中我運氣不太好。希望我們可以改變這一點!除了勒芒24小時賽外,我特別期待我在聖保羅的主場比賽。”


Valentino Rossi(#46 BMW M4 GT3)表示:“能夠參加FIA WEC賽事,對我來說是迈向參與世界冠軍的下一步,不僅僅在歐洲,還在全球賽事中競爭。在這個賽季之後,我已經熟悉了車型,但與來自三個不同性能類別的三位車手的賽車形式對我來說將是新的。總的來說,我相信我們將處於非常好的位置。”

全新 Mercedes-AMG GLS 63 4MATIC+ 香港正式推出


全新 Mercedes-AMG GLS 63 4MATIC+ 添加了各種標準設備。憑著各種專屬配備再加上進一步提升的道路駕駛動力,令 GLS 63 成為 AMG SUV 系列中最頂尖的汽車產品。設計新穎的 LED 特色車尾燈,使這款全新車型別樹一格。車身漆面新增了兩種全新顏色,分別是 MANUFAKTUR alpine grey non-metallic,以及 sodalite blue metallic。此外,車頭以 AMG 徽章取代了平治的星型標誌,展現出品牌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同時紅色的制動鉗令汽車更顯動感。當打開前門時,全新的標誌投影器會在車身上投射出 AMG 獨有的動態燈光。車輪方面,客戶可選配標準的 21 吋十輪輻輕盈合金車輪,或者直徑達到 22 及 23 吋的款式,亦有其他精心鑄造的車輪可供選擇。


車廂中的 AMG 座椅以及儀表板等功能組件,在裝飾上均採用了獨家的納帕皮革,並且提供了巴伊亞棕色/黑色或瑪奇朵米色/黑色的全新顏色搭配。內部飾邊方面,客戶現在亦可以選擇亮光的棕色椴木,以及要求選用帶有流線型飾條的全新 MANUFAKTUR 亮黑色鋼琴漆。另外,全新的Mercedes-AMG GLS 車款亦內置最新一代 MBUX,透過 AMG 獨有的屏幕設計和功能,為駕駛者和乘客帶來不同凡響的品牌體驗。

相比過往擁有豐富配備的型號,全新 GLS 的標準設備涵蓋更多功能,其中包括電動式全方位滑動天窗、具有保暖及溫度調節功能的前排座椅、能按需要適度調節的高燈輔助系統,以及與智能手機整合的功能。除此之外,全新車型還提供了可銜接的 AMG Performance 排氣系統、Burmester音響系統、座椅記憶、360 度泊車輔助系統、KEYLESS-GO 免匙系統,以及盲點輔助系統。


車內亦配備了全新 AMG Performance 軚盤,圓形的 AMG 軚盤按鈕,不僅外型精巧奪目,操作更是簡單方便。只要運用這些按鈕,駕駛者便能在雙手無需離開軚盤下,控制各項重要的駕駛功能。全新車型亦將會為客戶帶來各種設備特色,例如 MBUX 增強實境功能、MULTIBEAM LED 車頭燈,以及 AMG 駕駛者設備。其餘功能還包括 AIR BALANCE 香氛套件、設有多種不同外型的前排座椅,
以及投射式儀錶板。MBUX 車廂助手和溫度控制杯架亦會作為標準設備提供。

在 GLS 63 型號中,具有 450 kW(612 匹馬力)輸出的 AMG 4.0 公升 V8 雙渦輪引擎經過再三驗證,確保能夠為汽車提供強勁的推進力。Mercedes-AMG 的 4.0 公升 V8 引擎經過完善的電氣化程序,配備了 48 伏特的輔助車載電機系統,以及具有增速功能的整合式起動交流發電機(ISG)。爆發力十足的推進力再加上精密控制的功率輸出,令引擎的表現傲視同儕。為了達到更出色的效果,雙渦輪增壓器安裝在氣缸蓋之間可提升反應表現。相反,當以較低功率行車時,氣缸關閉系統能夠大幅減低能源消耗。


透過整合式起動交流發電機(ISG)以及 48 伏特車載電機系統,令 V8 引擎得以電氣化。安裝在引擎和變速箱之間的 ISG,將起動機和交流發電機同時結合在一部強勁的電動馬達中。此外,ISG亦具備各種混合功能,包括增速、動能回收、負載點轉移、滑行,並且能透過起動/停止功能,以不著痕跡的方式重新啟動引擎。


具有無段式可調吸震器的 AMG RIDE CONTROL+ 懸掛是全新車型的標準設備。AMG ACTIVE RIDE CONTROL 主動傾側穩定系統,會與兩個分別位於前軸和後軸的電子機械式調節器一同運作。這個系統可減低汽車在轉彎時車身傾側的情況,以及能夠在入彎時更精準地調整負載變化和精確度。此外,系統亦可以抵消路面單側不平坦的狀況,提高駕駛舒適性。至於傾側穩定系統和空氣懸掛系統,亦由於軟件更新和新設定而有所提升,因此即使在更為顛簸的路面上行駛,亦能保持平穩舒適。針對 ESP 設定、電子控制後軸鎖定差速器、全可變的 AMG Performance 4MATIC+ 四輪驅動,以及懸掛控制系統的的軟件更新,為駕駛者帶來更富動感的駕駛體驗。

平治 2023 聖誕精品系列現已推出


聖誕節將至,平治推出期待已久的聖誕精品系列,為節日送禮帶來豐富的時尚選擇。系列涵蓋男士、女士和兒童的款式,共超過 40 件產品。其中精選產品包括各款 1:18 精緻模型、Handpresso 手提咖啡機、AMG 無線耳機、AMG 7R Master 行李箱,還有全新男、女、兒童服飾及香水等產品。由即日起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凡於平治品牌中心或經平治精品網站選購指定產品,並使用優惠碼 MBC20% ,可尊享八折優惠。

銷售點:
香港:平治港島品牌中心 – 柴灣嘉業街 60 號
平治九龍品牌中心 – 紅磡寶來街 50 號
Mercedes-Benz Lab – 大圍車公廟路 18 號圍方 2 樓 201 號舖
澳門: 平治汽車特許維修中心 – 氹仔北安前地 88-88D 新南工業大廈地下

查詢熱線:香港 +852 2504 6140 / 澳門 +853 2885 0138

網站:http://www.mercedes-benzcollection.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