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 C
Hong Kong
Tuesday, April 2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9

Red Bull 宣佈 2025 日本站起 Tsunoda 轉戰 ORBR,Lawson 重返 VCARB!


Red Bull 今日宣佈車手輪換決定——由 2025 年 F1 日本站起,角田裕毅(Yuki Tsunoda)將升上 Oracle Red Bull Racing(ORBR),與 Max Verstappen 搭檔,而 Liam Lawson 則將回到 Visa Cash App Racing Bulls(VCARB),與新秀 Isack Hadjar 組成年輕雙人組合!

Red Bull 擁有全場唯一的四個車手席位,這次調動不僅讓表現優異的角田獲得晉升機會,也讓 Lawson 再次證明自己的實力!

VCARB 領隊 Laurent Mekies 表示:「我們為角田感到驕傲!他在 2024 年的進步令人驚嘆,而 2025 賽季初的表現更加證明他值得這次機會!他的正能量感染了 Faenza 和 Milton Keynes 的每一個角落,他永遠都是 Racing Bull 的一員!我們也非常期待與 Liam 再次合作,給予他最好的環境發揮實力!」

這場車手大風吹,會讓 Red Bull 陣營的戰力變得更強,還是會掀起新一輪風暴?你又點睇?

Audi 2024 財政年度回顧:面對挑戰穩步前行


2024 年對 Audi 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經濟變化與市場競爭加劇,讓汽車產業面臨嚴峻考驗。儘管如此,Audi 集團仍展現出穩健的財務表現,全年營收達 645 億歐元,營業利潤為 39 億歐元,營運利潤率 6%,淨現金流 31 億歐元。面對 2025 年,Audi 計劃以強勁的產品攻勢迎接市場變革,確保在各個細分市場中保持年輕且競爭力十足的產品陣容。

2024 年交付量:市場挑戰下的穩健表現
過去一年,Audi 在全球市場環境嚴峻的情況下,交付量有所下降。Audi、Bentley、Lamborghini 及 Ducati 組成的品牌集團共交付 169 萬輛汽車,低於 2023 年的 191 萬輛,其中 Audi 品牌的交付量下降 11.8% 至 167 萬輛,純電車型交付 16.4 萬輛(下降 7.8%)。

年輕化產品策略:燃油、電動與 PHEV 齊發展
Audi 正積極推進電動化與高效內燃機技術,並計劃在 2024 至 2025 年間推出 20 款新車,其中一半為純電車型。2025 年的重點將是 A6 與 Q3 兩大車系換代,A6 Avant 已率先亮相,而全新 Q3 預計在 2025 年夏季發表。此外,Audi 也將在 2025 年底前推出 10 款全新 PHEV 車型,擴大新能源產品線。


市場策略:強化中國與北美布局
Audi 持續深化地區市場策略,特別關注 中國與北美 這兩大核心市場:

北美市場:計劃於 2025 年推出 10 款新車,包括 Q6 e-tron、A6 e-tron、Q5、A5、A6 等燃油與電動車型,擴大市場佔有率。
中國市場:與 FAW(中國一汽)與 SAIC(上汽集團) 深化合作,並在長春新建 Audi FAW NEV 工廠,生產 Q6L e-tron,預計 2025 年中 量產更多中國專屬車型。此外,Audi 也將與 SAIC 共同開發智能電動車,進一步拓展市場。

財務表現:預期範圍內的營收與利潤
總營收:645 億歐元(較 2023 年下降 7.6%)
營業利潤:39 億歐元(2023 年為 62 億歐元)
營運利潤率:6%(下降 3 個百分點)
淨現金流:31 億歐元(2023 年為 47 億歐元)

2024 年的營收與利潤受到了 布魯塞爾工廠停產的重組成本 影響。此外,由於多款新車型仍處於換代過程,其市場貢獻尚未完全顯現,這也是影響財務數據的因素之一。


品牌集團亮點:Lamborghini 再創紀錄
Audi 旗下的 Bentley、Lamborghini 和 Ducati 在 2024 年的表現各異,其中 Lamborghini 再創歷史新高:
Bentley:交付 10,643 輛(同比下降 21.5%),營收 26.48 億歐元,營運利潤 3.73 億歐元,營運利潤率 14.1%。
Lamborghini:交付 10,687 輛(同比增長 5.7%),營收 30.95 億歐元,營運利潤 8.35 億歐元,營運利潤率 27%。
Ducati:交付 54,495 輛,營收 10.03 億歐元,營運利潤 0.91 億歐元(2023 年為 1.12 億歐元)。

2025 年展望:挑戰仍存,但轉型計劃持續推進
Audi 預計 2025 年仍將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但將持續透過 Performance Program 14 來提升營運效率,預計 2025 年的 營收將介於 675 至 725 億歐元,營運利潤率目標為 7% 至 9%,淨現金流則預計達 30 至 40 億歐元。


轉型壓力下的 Audi,能否穩住陣腳?
Audi 在 2024 年面對了全球市場挑戰,儘管銷量下滑,但仍穩住了財務基本盤。然而,新能源轉型的壓力 仍在持續加大,隨著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Audi 必須加快推動 電動化、數位化與智能技術發展,才能保持市場競爭力。

2025 年,Audi 將憑藉 全新 A6、Q3、PHEV 產品擴展與北美、中國市場增長 來推動業務發展,但能否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市場中站穩腳步,仍有待觀察。對 Audi 而言,未來的關鍵不僅是產品更新,更是如何提升品牌競爭力,確保高效轉型並維持利潤增長!

傳奇再進化!Toyota Hilux Hybrid 48V 強勢登場


Toyota Hilux 以堅固耐用聞名於全球,被譽為越野界的「不死戰神」,在世界各地最嚴苛的環境下依然可靠無比。而今次,Hilux 迎來劃時代的變革——首度加入電氣化動力,推出 Toyota Hilux Hybrid 48V。


48V 輕油電系統:強悍與高效兼備
全新 Hilux Hybrid 48V 採用 Toyota 先進的 48V 輕油電技術,將 2.8 公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與 48V 鋰電池、電動馬達發電機及 DC-DC 轉換器無縫結合,不但保留了 Hilux 的強悍越野性能,更進一步提升行車順暢度、靜肅性與燃油經濟性。

這套系統能在標準道路及崎嶇地形上提供更平穩的駕駛體驗,並且完全不影響 Hilux 一向強大的越野實力。最關鍵的是,Hilux 仍能應對 700mm 深度的涉水挑戰,並維持強大載重能力,這要歸功於 Toyota 精心設計的電池與馬達安置位置。


電動馬達發電機:提升操控與舒適性
這款電動馬達發電機不僅在行車時提供額外動力,更配備動能回收系統,在減速時回收能量,進一步降低油耗。與此同時,怠速轉速由 720rpm 降至 600rpm,提升低速操控能力,讓 Hilux 在越野環境下的表現更上一層樓。

此外,這套 48V 混能系統亦改善了起步與減速的平順性,讓 Hilux 在公路上行駛時更加穩定和舒適。電動馬達的輔助亦減輕引擎負擔,使低速行駛時更為節能。


更聰明的起停系統:靜音高效
新設計的 Stop & Start 起停系統讓 Hilux 在塞車時更為寧靜且反應迅速,減少傳統啟動馬達的遲滯感。駕駛者可透過車輛多功能顯示屏選擇 NORMAL 或 LONG 模式,以調整怠速熄火的時間。此外,該系統還會在斜坡上自動維持煞車壓力,確保重新啟動時的順暢度。

強勁動力輸出:2.8L 渦輪柴油引擎
Hilux Hybrid 48V 繼續搭載 2.8 公升 DOHC 16 氣門柴油渦輪增壓引擎,輸出達 201bhp(204 DIN hp / 150kW)及 500Nm 扭力(1,600 – 2,800rpm)。這具動力系統支援 HVO100 再生柴油,展現更環保的燃油選擇。


多地形選擇系統(MTS):應對各種地形
Hilux Hybrid 48V 更首度引入 Multi-Terrain Select(MTS)多地形模式,提供 AUTO、Dirt、Sand、Mud、Deep Snow 及 Rock 共六種駕駛設定,針對不同路況調整驅動力、懸掛與煞車壓力,提升抓地力與操控穩定性。

延續不滅硬派精神
Hilux Hybrid 48V 繼續採用梯形大樑車架及後葉片彈簧懸掛,擁有 310mm 離地距、29 度接近角與 27 度離去角,配合 1,000kg 的載重能力與 3,500kg 拖曳力,無論是越野探險還是商務用途都游刃有餘。


Hilux 一向是硬派越野界的標誌性存在,今次加入 48V 輕油電系統,可說是為 Hilux 帶來更細膩的駕駛體驗,但又不影響它的越野硬朗本質。Toyota 很聰明地確保所有電池及電控元件不會影響 Hilux 的涉水能力,這點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相當重要。未來如果 Hilux 推出更強大的插電式混能版本,甚至純電 Hilux,相信會進一步改變市場對這款「不死戰神」的印象!

Hyundai IONIQ 5 AWD 小改迎戰


Hyundai 的兩部專屬電動車,一部是像個滑鼠的 IONIQ 6,一部是像個「門頂」的 IONIQ 5,後者在推出時我們試過 170 匹的單摩打後驅入門款,車子有勁科幻的外型,環保的車廂用料,超貼身、實用和友善的車廂配置和設備,0-100km/h 加速需不算快捷的 8.5 秒(對此我們完全覺得沒有問題),現有車系有小改更新款推出,依然有的後驅細電池型號「一換一」售價 $348,000,測試的乃較高規格的四驅 AWD Range+ 大電型號,要加多 $117,820,即是要 $465,820。


明明看落是部四門斜尾 Hot-hatch,但 Hyundai 硬要定性為 SUV 的 IONIQ 5,有長輪距、短外懸、大車轆的車身比例,頭尾燈組由一粒粒方格形的「Parametric Pixels」LED 燈砌出來,頭泵把上的全闊「V」形裝飾條有細細行直線像「把梳」的白光滲出,輪拱有「風火輪」圖案裝飾,極富原創性;在 2024 年推出的這個小改款,新的頭泵把有塊較為梯形的頭唇,令車身增長 20mm 至 4,655mm,之前可自動開合的兩塊水箱散熱頁瓣仍在,但收藏在黑色裝飾內,新款尾泵把沒有了之前的五撇橫間,現有較方形的 Diffuser,車頂尾翼加長 50mm,加上新的低風阻輪圈令車身有較佳氣流處理。


座椅、天花、門板、手枕和地毯採用回收膠樽、植物提取物、羊毛、有機染料等可再生物料製造的 IONIQ 5,車廂小改之處最大的不同,是中橋上那可前後趟動的 Universal Island 手枕/載物箱/杯格,上層層架給改大體積,現有杯格、手機充電座和加有前座冷/暖氣、軚盤發熱、泊車鏡頭等實體按鈕;媒體和冷氣控制板的按鈕有新的較就手鋪排;軚盤由兩柱款改為三柱,柱上有銀色飾片,氣袋上有四粒與 IONIQ 6 一樣的 LED 燈,在上落車、入後波、充電、改變反應模式和語音控制時會閃燈作回應;儀錶由之前科幻的「污水渠」圖案改為普通圓錶,中央顯示區可「碌」出四驅分動、車道保持輔助、耗電量/里數等顯示;有新圖案的大屏幕內,有用電報告查看,早前試的一部沒有怪聲怪氣的播出,新版本設有 Active Sound Design,可選擇三種大細的踩電、收電「wee…」的聲效,Car Wash 駐車模式會自動摺鏡、鎖窗。


今次再次接觸 IONIQ 5,再次被它的各項親民設備「嚇親」!有小腿墊伸出的兩張前座同可按制電動攤長至「睇牙」的半躺角度,乘客椅的內側有按鈕可給後排乘客將它「伸走」;後排座椅可電動前後趟動和手動調校各自的椅背角度,亦有兩段暖氣;後門窗有窗簾,B 柱有風口;有電動窗簾的全景天窗,中間沒有橫樑阻擋;全平坦的地台加上闊落的腳位,讓人可左邊入、右邊出;門邊喇叭框也有光條的氣氛燈光,繼續有 64 色,亦可跟 Drive Mode 轉變色;同個 BVM(Blind-Spot View Monitor)盲點監察鏡頭,在打指揮燈時會將左右儀錶變成顯示盲點路況;錶板右方的壁報板有磁力可供貼上想貼的東西;V2L(Vehicle-to-Load)功能可對外提供 220V 電力… 整車實用、好坐之餘,也好玩、好睇。車子除了以上的小改外,車架在 B 柱、車門、後輪下部也經過強化來增強穩定性和防撞性能、減低聲噪,後摩打亦加有較多隔音物料,錶板台橫樑有所加粗,減少軚軸震盪。


相比有 63 kWh 容量的標準電池,Range+ 大電的容量有 84 kWh,續航距離 546 km,快速充電由 10-80% 需 18 分鐘,中速充電充滿 100% 要 7 小時 20 分鐘。四輪驅動的這部 IONIQ 5,加速自然更快,車子的頭摩打有 74 kW/255 牛頓米輸出,尾摩打有 165 kW/350 牛頓米,總輸出有 239 kW(325 匹)/ 61.7 公斤米(605 牛頓米),0-100km/h 加速需 5.1 秒,雖未至於可以將人壓至面容變形,但絕對有飛快感覺。反應模式除 Eco、Normal 和 Sport 外,現加入之前沒有的「My Drive Mode」,可自訂三種踩電反應、兩種軚盤重量,Normal 轉 Sport 是有明顯較「應」的踩電反應。無需從屏幕找尋一番的易用軚盤撥片拖慢充電控制,如常有左手「1…2…3」越拖越慢、右手「3…2…1」,以及可玩單腳踏控制至拖停的「i-Pedal」模式。尾驅的一部在過彎時踩電踩得太大,穩定系統便會截電打斷進程,四驅款明顯有較大循跡力,踩電較為聽話;行車感覺同樣隔音、隔震、高質素,車身受電池牽扯而拋拋浮浮。總括而言 IONIQ 5 繼續是電動車中外形科幻得來設備甚多,且是很實用的一部。


IONIQ 5 的座椅、天花、門板、手枕和地毯採用回收膠樽、植物提取物、羊毛、有機染料等可再生物料製造。


後排座椅可電動前後趟動和手動調校各自的椅背角度,亦有兩段暖氣。


小改款的新頭泵把有塊較為梯形的頭唇,令車身增長 20mm 至 4,655mm。


車頂尾翼加長 50mm 加上新的低風阻輪圈令車身有較佳氣流處理。


有小腿墊伸出的兩張前座同可按制電動攤長至「睇牙」的半躺角度。


新款尾泵把沒有了之前的五撇橫間,現有較方形的 Diffuser;頭尾燈組由一粒粒方格形的「Parametric Pixels」LED 燈砌出來。


頭泵把上的全闊「V」形裝飾條有細細行直線像「把梳」的白光滲出。


可趟動的 Universal Island 手枕/載物箱/杯格,上層層架改大體積,有杯格、充電座和加有前座冷/暖氣、軚盤發熱、泊車鏡頭等實體按鈕。


四輪款的頭摩打有 74 kW/255 牛頓米輸出,尾摩打有 165 kW/350 牛頓米,總輸出有239 kW(325 匹)/ 61.7公斤米(605 牛頓米)。


媒體和冷氣控制板的按鈕有新的較就手鋪排。


相比有 63kWh 容量的標準電池,Range+ 大電的容量有 84kWh,續航距離 546km。


BVM 盲點監察鏡頭,在打指揮燈時會將左右儀錶變成顯示盲點路況;錶板右方的壁報板有磁力可供貼上想貼的東西。


軚盤由兩柱款改為三柱,柱上有銀色飾片,氣袋上有四粒與 IONIQ 6 一樣的 LED 反應燈。


中央顯示區可「碌」出四驅分動、「車仔」跟線、耗電量/里數這些。


有電動窗簾的全景天窗,中間沒有橫樑阻擋。


新版本設有 Active Sound Design,可揀三種大細的踩電、收電「wee…云云…」聲。


現加入之前沒有的「My Drive Mode」,可自定三種踩電反應、兩種軚盤重量,Normal 轉 Sport 是有明顯較「應」的踩電反應。


儀錶由之前科幻的「污水渠」圖案改為普通圓錶。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永磁同步電摩打
電池容量:84 kWh
最大馬力:325 匹
最大扭力:61.7 公斤米
續航距離:546 km
體積:4,655 X 1,890 X 1,605mm
重量:2,165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一換一」計劃:HKD $465,820
網址:www.hyundai.com.hk
查詢:3428 8288(Zung Fu Company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全新 LEAF 和 MICA 出現!Nissan 與 INFINITI 公佈新世代產品及技術


Nissan 宣佈將於 2025 及 2026 財年 推出一系列全新及改良車型,並帶來更先進的電動化技術,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這些新產品不僅擁有創新功能,更將加強客戶忠誠度,吸引新買家,提升盈利能力,並推動可持續增長。


動力選擇更多元化 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面對全球市場對不同動力系統的需求增加,Nissan 未來將推出涵蓋 e-POWER、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次世代純電車(EV)及高效內燃機(ICE) 的多元化產品陣容。Nissan 首席績效官 Guillaume Cartier 表示:「我們重新定義市場策略,通過動力系統多樣化及新車型,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選擇,進一步強化 Nissan 和 INFINITI 品牌的獨特性。」


全新 Nissan LEAF:經典純電車全面進化
新一代 Nissan LEAF 轉型為 時尚家用跨界 SUV,不僅提升空氣動力學設計,還採用更先進的 EV 平台。它將成為 LEAF 車系首款提供 19 吋輪圈及全景天窗的車型,並在北美市場率先採用 NACS 充電規格,可直接使用 Tesla Supercharger 充電網絡。新一代 LEAF 採用與 Ariya 相同的 CMF-EV 模組化平台,搭載 Nissan 最新的 3 合 1 電動動力系統,在電池管理、車內空間及操控表現上均大幅提升,預計續航里程將比上一代大幅改善,詳細規格將於 2025 年中公佈。

第三代 e-POWER:更高效、更靜謐的電驅體驗
Nissan 於 2016 年推出 e-POWER 技術,迄今已生產超過 160 萬輛,新一代系統將帶來更優異的燃油經濟性,並針對 高速行駛時的油耗提升 15%,進一步降低排放及提升靜肅性。新系統的核心包括 1.5L e-POWER 專屬引擎,以及採用 5 合 1 技術 的整合式動力系統,使其在能源利用上更加高效。這項技術將率先應用於 2025 年的歐洲 Qashqai,並於 2026 年導入北美 Rogue 及日本市場的大型 MPV,帶來更接近純電動車的駕駛感受。


各市場重點新車型概覽
北美市場:10 款新車型登場
• 2025 年推出 新世代 Nissan LEAF、Rogue PHEV、Sentra 及 Pathfinder 改款
• 2026 年新一代 Rogue(ICE、e-POWER、PHEV)及 INFINITI QX65
• 2027 年起美國 Canton 工廠將生產全新純電 SUV,INFINITI 亦將於 2028 年推出純電 SUV


歐洲市場:4 款電動車齊發
• 2025 年推出全新 Micra EV、LEAF、Qashqai e-POWER
• 2026 年推出純電 Juke,並強化電動車陣容

日本市場:次世代電動與混合動力
• 2025 年推出全新 LEAF 及改款 K-Car
• 2026 年推出全新 e-POWER 大型 MPV


其他市場
• 拉丁美洲:2025 年 Versa、2026 年 Frontier/Navara 及 X-Trail e-POWER
• 中東:2025 年 Z NISMO、QX60,2026 年 QX65
• 印度:2025 年 MPV,2026 年 5 人座 SUV
• 大洋洲:2025 年 Ariya,2026 年 Patrol、新款一噸貨卡、LEAF、Qashqai e-POWER
• 非洲:2025 年 Magnite、Patrol,2026 年全新 5 人座 SUV


Nissan 全面升級 持續引領市場
透過這場產品與技術更新,Nissan 展現了未來幾年的市場戰略方向,不僅 加強電動化佈局,更透過 多元動力選擇及區域化產品策略 滿足不同市場需求。隨著 LEAF 進化為跨界 SUV、新一代 e-POWER 技術提升、以及純電車型逐步擴展,Nissan 正加快轉型步伐,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產品選擇。未來的 Nissan,將更智能、更高效,並以 創新科技 和 多元產品陣容 在市場上持續發光發熱。

Honda Prelude 及 Honda 0 SUV Prototype 亮相東京「Red Bull Showrun x Powered by Honda」活動


Honda 宣佈將於 4 月 2 日 在東京台場舉行的 「Red Bull Showrun x Powered by Honda」 活動中,提供 Prelude Prototype 及 Honda 0 SUV Prototype 作為遊行車輛,與 Oracle Red Bull Racing 及 Visa Cash App Racing Bulls F1 車手一同登場。

Honda 兩款全新概念車領銜登場
本次活動將由 Honda 全力支持,現場不僅會上演 F1 賽車的動態展示,Prelude Prototype 及 Honda 0 SUV Prototype 亦將擔任遊行車,於台場特設的公路賽道上亮相,預計於 12:30 正式登場,為活動揭開序幕。

這兩款概念車亦將透過大螢幕在 「F1 TOKYO FAN FESTIVAL 2025」 直播,讓到場的 F1 車迷能夠更近距離欣賞 Honda 未來的設計方向。此外,Prelude Prototype 亦將於 4 月 2 日及 4 月 4 日至 6 日 期間,在 F1 TOKYO FAN FESTIVAL 展區內靜態展示,讓觀眾近距離欣賞其設計細節。

Prelude Prototype:傳奇跑車的未來演繹
Honda Prelude 這款經典跑車自 1978 年誕生以來,便以其 前輪驅動(FF)操控性、運動化設計及駕駛樂趣 深受車迷喜愛。這次回歸的 Prelude Prototype,預示著 Honda 將這款經典跑車重新帶入電動化時代,同時保留其駕駛樂趣與運動風格,讓人對正式量產版本充滿期待。


Honda 0 SUV Prototype:新世代純電 SUV 展現未來移動力
Honda 0 SUV Prototype 則是 Honda 進軍純電 SUV 領域的重要作品,採用 Honda 0 系列設計理念,強調 簡約未來感、智能科技與極致空氣力學,展現 Honda 在電動車市場上的全新發展方向。這款概念車的正式推出時間尚未公佈,但在本次活動中,將作為品牌純電技術的展示平台,與 F1 頂級車手同場亮相。

Honda 與 Red Bull Racing 攜手前進
Honda 自 2019 年起便與 Red Bull Racing 建立深厚合作關係,並在 2021 年助力車隊奪得 F1 車手冠軍。儘管 Honda 於 2021 年底退出 F1 引擎供應商角色,但仍透過 Honda Racing Corporation(HRC) 持續支援 Red Bull Racing 及 Visa Cash App Racing Bulls 參賽。今年,Honda 亦宣佈將於 2026 年 F1 新引擎規則 實施後正式回歸,成為 Aston Martin 車隊的獨家動力單位供應商,延續品牌的賽車基因。

這次 Honda 於 Red Bull Showrun x Powered by Honda 活動中展示兩款概念車,除了向全球車迷展現品牌未來的設計與技術方向,也進一步鞏固 Honda 在高性能與純電動力領域的發展決心。Honda 以賽道為試驗場,持續推動技術進步,未來 Prelude 與 0 SUV 量產版將如何進化,值得期待。

Lotus 正式復活 Team Lotus!重燃賽道榮耀回歸全球競技舞台


Lotus 近日正式宣佈 Team Lotus 重出江湖,標誌著品牌對全球賽車運動與競技文化的再次承諾。這支曾經在賽道上寫下輝煌歷史的傳奇車隊,如今將以全新姿態回歸,結合官方支援賽事、合作車隊、Lotus Cup 錦標賽、車手發展計劃與全球賽車迷,打造一個完整的賽車生態圈,讓 Lotus 的賽道基因再度燃燒。

Team Lotus:將所有賽車項目整合為一
Lotus 一直以來都為熱愛駕駛的人而造,不論是在公路上還是賽道上,都秉持著對極致操控的追求。Team Lotus 的回歸不僅是一個品牌象徵,更是對賽車運動的再度深耕,讓 Lotus 的競技精神滲透至各級別賽事,從 GT4、耐力賽到基層賽事,全面支援各地的賽車隊與車手。

Lotus 汽車賽車運動部總監 Gavan Kershaw 表示:「賽車運動自創立以來就是 Lotus 的 DNA,而全球每週都有數百輛 Lotus 賽車參與各類經典、國內與國際賽事。Team Lotus 的成立就是為了凝聚這股熱情,無論是 GT 賽、耐力賽,還是基層競技,我們都將全力支持與我們一同熱愛賽車的人。」

全新賽車陣容:Emira GT4 挑戰全球各大賽事
作為重返賽場的第一步,Lotus 宣佈將在 2025 年透過 Emira GT4 參與多項國際賽事,包括:
• British GT4(英國 GT4 錦標賽)— 由 Mahiki Racing 車隊出戰
• SRO GT Cup Shanghai(上海 SRO GT 盃)— Pegasus Racing 車隊參賽
• Euro Series GT4(歐洲 GT4 系列賽)— PB Racing 參戰
• Italian GT Championship(意大利 GT 錦標賽)

除了積極參與全球賽事,Lotus 也計劃進一步加強車手培訓計劃,發掘與培養新一代賽車手,延續品牌的賽車傳承。

致敬 F1 歷史,打造全新 Team Lotus 賽車塗裝
Team Lotus 不僅在技術層面迎來升級,2025 年也將推出全新的賽車塗裝,融合 Lotus 標誌性的亮黃色調與歷史上最經典的賽車設計,向品牌輝煌的 F1 歷史致敬。這款塗裝不僅展現 Lotus 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象徵著 Team Lotus 的現代化重生。

Lotus 在 F1 賽事歷史上創造了無數傳奇,從 1960 年代的 Jim Clark,到 1970 年代的 Emerson Fittipaldi,再到 1980 年代的 Ayrton Senna,Team Lotus 曾七度奪得 F1 車隊總冠軍,堪稱賽車界的經典車隊之一。如今,Lotus 將這段輝煌歷史帶回現代賽車場,目標是在 GT 與耐力賽領域重新建立競爭力。

未來展望:重建 Lotus 在全球賽車領域的影響力
Team Lotus 的回歸,不僅象徵著品牌對賽車文化的延續,也展現 Lotus 在全球賽車領域的全新戰略。透過官方支援、合作車隊、專業車手發展計劃與世界級賽事的參與,Lotus 再次踏上競技之路,讓這個傳奇品牌繼續在賽道上寫下新的篇章。

Lotus 的回歸意味著什麼?這不僅僅是一次賽車計劃,而是一場對品牌精神的重新詮釋。Lotus 從來不是為了迎合市場而造車,而是為了追求駕駛樂趣、極致操控與賽道榮耀。如今,Team Lotus 正式復活,這不僅是一個新的開始,更是一場對純粹駕駛樂趣的再次宣言。

Cadillac ESCALADE IQL 正式發佈!純電豪華 SUV 再升級續航達 460 英里


Cadillac 宣佈推出全新 2026 ESCALADE IQL,這款純電 SUV 是 ESCALADE IQ 的進階版本,擁有更長的車身、更寬敞的三排座椅與更強的續航能力,為追求空間與豪華感的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選擇。

更長車身設計,提供更寬敞乘坐體驗
ESCALADE IQL 在外觀上延續 ESCALADE IQ 的設計風格,但車身進一步加長,後排座椅與儲物空間均有所提升。後排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間增加 4 吋,達到 36.7 吋,頭部空間亦提升至 38.2 吋,進一步提升乘坐舒適度。此外,車頭下方設有 12.2 立方英尺的 eTrunk,提供額外的安全儲物空間。內裝方面,ESCALADE IQL 配備與 ESCALADE IQ 相同的數碼座艙與豪華配置,可選裝「行政級後排座椅」套件,內含 12.6 吋個人螢幕、雙無線充電座、可收納式小桌板、座椅按摩、加熱與通風功能,進一步提升後排乘坐體驗。

55 吋數碼座艙螢幕與豪華音響系統
ESCALADE IQL 在科技配置方面維持旗艦級水準,搭載 55 吋弧形數碼儀表及娛樂螢幕,整合導航、語音控制與專屬 ESCALADE IQL 介面,提供更直觀的駕駛體驗。音響系統方面,標配 AKG 21 揚聲器音響,並可選配升級至 38 揚聲器 AKG Studio Reference 音響系統,行政版更可達 42 揚聲器。音效方面亦支援 Dolby Atmos,提供沉浸式環繞音效體驗。此外,ESCALADE IQL 亦搭載 Super Cruise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並提供 5G Wi-Fi 連線功能,讓乘客可隨時串流影音或瀏覽網頁。車輛亦具備 V2H(車對家庭雙向充電)功能,可在緊急情況下為家庭設備供電。

續航 460 英里,750 匹馬力強勁輸出
ESCALADE IQL 採用 GM 旗艦 Ultium 平台,搭載 24 模組 205 kWh 電池組,提供 460 英里(約 740 公里)純電續航。使用 DC 快充 10 分鐘即可補充 116 英里(約 187 公里)續航,極大提升長途行駛的便利性。

性能方面,ESCALADE IQL 具備 750 匹馬力與 785 磅呎扭力,啟動 Velocity Max 模式時,0-60 mph 加速僅需 4.7 秒,展現強勁的動力輸出。此外,車輛具備 7500 磅的最大拖曳能力,配合獨立前後懸掛、Magnetic Ride Control 4.0 以及 Air Ride Adaptive 氣壓懸掛系統,提供更穩定且舒適的駕駛體驗。

預計 2025 年投產,售價 132,695 美元起
ESCALADE IQL 共有四款車型,包括 Luxury、Sport、Premium Luxury 及 Premium Sport,售價由 132,695 美元起(不含稅項與手續費)。生產將於 2025 年中在 GM 底特律 Factory ZERO 工廠展開,並於全球市場發售。

ESCALADE 於 1999 年首次亮相,至今已成為豪華全尺寸 SUV 的市場指標,全球累計銷量超過 100 萬輛。隨著 ESCALADE IQ 和 ESCALADE IQL 的推出,Cadillac 進一步拓展純電 SUV 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預計將持續鞏固其在豪華 SUV 領域的領導地位。

Audi A5 e-hybrid 動力、效率與純電續航並重的全新世代

Static photo, Colour: Glacier white


Audi A5 車系迎來全新成員!基於 Premium Platform Combustion(PPC) 開發,全新 A5 e-hybrid 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 車型正式登場,提供 兩種動力輸出版本,結合更高效的電池技術與強化的能量回收系統,純電續航里程可達 110 公里,讓日常駕駛更環保、更高效。

動力表現再升級!電動+燃油兼顧靈活性
A5 e-hybrid 車系包含 A5 Avant e-hybrid quattro(旅行車款) 及 A5 Sedan e-hybrid quattro(房車款),兩者皆提供 220 kW(299 PS)與 270 kW(367 PS) 兩種動力輸出版本。
270 kW 版本:0-100 km/h 加速 5.1 秒
220 kW 版本:0-100 km/h 加速 5.9 秒
極速:全車系皆可達 250 km/h

A5 e-hybrid 採用 2.0 TFSI 渦輪增壓引擎(252 PS)搭配 105 kW 永磁同步電動馬達,並透過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變速箱 輸出動力,提供 Audi 招牌的 quattro 四驅系統,確保動態表現與行駛穩定性。


續航大幅提升,充電更高效
新款 高壓電池(HV 電池) 置於後軸,容量提升 45%,達 25.9 kWh(淨容量 20.7 kWh),純電續航里程最長可達 110 公里。
AC 充電功率提升至 11 kW,僅需 2.5 小時即可充滿
煞車能量回收系統優化,最大回收功率達 88 kW
駕駛可透過方向盤換檔撥片調整回充力度,自由選擇更強的動能回收模式

此外,A5 e-hybrid 具備 智能能量管理系統,可根據 導航數據與路況自動調整駕駛模式,確保最大化電池效能。


智能混動管理,駕駛模式更靈活
A5 e-hybrid 提供 EV(純電模式) 及 Hybrid(混合動力模式):

EV 模式:完全依靠電動馬達行駛,車速最高可達 140 km/h。
Hybrid 模式:智能分配油電輸出,並可透過數位充電滑軌(Digital Slider) 設定目標電量,確保在市區行駛時仍有足夠電能。

全新 Predictive Efficiency Assistant(PEA) 能夠根據即時路況、導航數據、交通狀態 自動調整能量回收與動力輸出,使混動系統運作更高效。


豪華標配,價格與上市資訊
A5 e-hybrid 全車系標配 S line 外觀、黑色套件、隱私玻璃,並提供 18 至 19 吋輪圈、運動座椅、導航系統、無線充電 等豐富配備。
A5 Sedan e-hybrid quattro(299 PS):起價 62,500 歐元
A5 Avant e-hybrid quattro(299 PS):起價 64,150 歐元
A5 Sedan e-hybrid quattro(367 PS):起價 70,900 歐元
A5 Avant e-hybrid quattro(367 PS):起價 72,550 歐元

2025 年 3 月 27 日開放歐洲市場訂購,4 月正式上市。


豪華插電混合動力,會是未來主流嗎?
Audi A5 e-hybrid 的推出,標誌著品牌在 油電混合技術 方面的進一步升級。更長的純電續航、智能混動管理 以及 高效能量回收系統,使其成為日常通勤與長途駕駛皆宜 的選擇。然而,當全球汽車市場逐漸轉向 純電動車(BEV),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是否仍能維持市場競爭力?Audi 透過強化電池技術、縮短充電時間,讓 PHEV 仍具吸引力,但長遠來看,A5 e-hybrid 是否會成為過渡產品,仍有待市場檢驗。無論如何,對於仍有燃油需求但想體驗電動駕駛樂趣的消費者來說,A5 e-hybrid 無疑是 兼顧性能、豪華與高效能源管理 的最佳選擇!

GEELY RIDDARA RD6 電動皮卡正式登陸香港!


宏益集團宣佈成為 GEELY RIDDARA 在香港及澳門的獨家總代理,並正式引入品牌旗下首款 純電動皮卡 RIDDARA RD6,為本地市場帶來創新的新能源商用車選擇,加速推動港澳地區電動車的發展。


GEELY RIDDARA:全球新能源皮卡市場領軍者
作為 吉利汽車 旗下首個專注新能源皮卡的品牌,GEELY RIDDARA 依托吉利強大的技術實力,打造了中國首個 純電皮卡專屬平台——M.A.P 雷達瀚海平台,並累積測試超過 100萬公里,涵蓋高溫、高寒、高濕等極端環境,確保穩定性與安全性。

2024年,GEELY RIDDARA 在全球新能源皮卡市場取得亮眼成績:
全球純電皮卡銷量排名第四
中國品牌全球純電皮卡銷量第一
連續三年奪得中國市場新能源皮卡銷量冠軍


極速性能,超越傳統燃油皮卡
RIDDARA RD6 採用 雙電機四驅系統,搭載 前115kW + 後200kW 電動驅動系統,提供 424匹馬力與595Nm扭力,0-100 km/h 加速僅 4.5秒,動力媲美豪華SUV,全面超越傳統燃油皮卡的表現。

智能四驅,全地形適應力提升
RD6 配備 智能四驅系統,可根據駕駛需求 毫秒級切換兩驅/四驅模式,並具備 七種駕駛模式(舒適、經濟、運動、泥地、越野、涉水、沙地),無論山路、泥濘或沙漠地形,皆能輕鬆應對。其涉水深度達 815毫米,確保車輛可輕鬆應對雨季與溪流等惡劣環境。


超強拖曳與裝載能力,滿足商用與戶外需求
最大載重量:1030kg
拖拽能力:3000kg(可拖動露營車或大型設備)
車身剛性:30300N·m/°,高強度鋼鋁混合結構,提升重載穩定性

極致安全,一體式車身設計
RD6 採用 70%高強度鋼材與一體式車身結構,並搭載 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為駕駛者提供更高安全性。

豪華座艙,SUV級舒適體驗
RD6 擺脫傳統皮卡的「商用工具」印象,提供媲美豪華SUV的舒適性。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 設計可有效吸收顛簸,並採用 NVH降噪技術 與多層隔音材料,確保高速行駛時車內依然寧靜舒適。


限時優惠與售價
RIDDARA RD6 香港零售價:HK$329,990
首20名車主限時早鳥價:HK$319,990

原廠保養服務
電動系統:8年或20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
整車保固:5年或150,000公里(以先到者為準)


宏益集團攜手施耐德電氣,推動香港新能源發展
新能源車的發展需要強大基建支持,宏益集團與全球能源管理專家 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 合作,在香港推廣高品質的電動車與充電設備,為車主提供更可靠的新能源出行方案。

限時購車禮遇(前3位買家可獲贈充電設備):
首位買家:贈 Schneider Charge Pro充電器 + 基礎安裝服務(價值HK$18,174)
第二、三位買家:贈 EVP1CNL32322 7m 32A 3-Phase充電線(價值HK$5,000)

Schneider Charge Pro 充電器 已安裝於 宏益集團品牌中心 及 服務中心,歡迎消費者親身體驗。


過去,皮卡市場一直由燃油車主導,而純電動皮卡則以美國市場的Rivian、Tesla Cybertruck為代表,對香港來說仍屬新鮮事物。然而,RIDDARA RD6 的登場,無疑為本地市場帶來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相比傳統燃油皮卡,RD6 動力強、操控靈活、智能化高,更重要的是 擁有純電低成本運行優勢。不論是商用運輸、戶外探險,甚至是日常駕駛,它都展現出極高的實用性。此外,宏益集團與施耐德電氣的充電合作,讓香港的新能源基建進一步完善,為純電皮卡的普及鋪路。

九龍灣宏益品牌中心
地址:九龍灣常悅道18號周大福保險中心地下1號
查詢熱線:3768 4828

F1 中國大獎賽|賽後技術檢查結果:Leclerc、Gasly、Hamilton 被取消資格!


FIA 在賽後技術檢查中發現 Ferrari 車手 Charles Leclerc、Alpine 車手 Pierre Gasly 及 Ferrari 車手 Lewis Hamilton 均未能符合技術規則,因此三位車手正式被取消比賽資格!

Leclerc & Gasly 因車重不足被取消資格
Leclerc 以 P5 衝線,而 Gasly 則以 P11 完成比賽,但 FIA 代表 Jo Bauer 的技術報告指出,他們的賽車在排空燃油後,重量皆低於最低要求的 800kg:
Leclerc 賽車原重 800kg,但排空燃油後僅剩 799kg
Gasly 賽車原重 800kg,但排空燃油後僅剩 799kg
根據 FIA 技術規則 第 4.1 條,這屬於違規行為,兩位車手因此被取消資格。

Hamilton 因底板磨損過度被取消資格
Hamilton 雖然在週六 Sprint 奪冠,但正賽表現受阻,最終以 P6 完賽。不過,賽後技術檢查發現其 Ferrari 賽車底板(skid block)厚度未達最低標準 9mm(測得 8.6mm – 8.5mm),違反 FIA 技術規則 第 3.5.9 條,因此亦被取消資格。

Ferrari 車隊承認檢測數據正確,並表示這是團隊的「誤判」,無法提供可減輕處罰的理由。

Aston Martin Vanquish Volante 世界最快最強的前引擎敞篷跑車


Aston Martin自豪地宣布,備受期待的Vanquish Volante正式亮相,這款車不僅是迄今為止最快、最強的敞篷量產車,更是與其雙門硬頂同門兄弟一樣,成為現今市面上最快、最強的前引擎生產跑車。這款車毫無疑問地結合了驚人的性能和優雅的設計,並且將以超高奢華的高性能定位在市場上獨樹一幟,慶祝經典Volante名稱問世60周年。

Vanquish Volante搭載Aston Martin最新的5.2升V12雙渦輪引擎,提供835匹馬力和1000牛頓·米的扭矩,最高時速可達214英里(約344公里)。這款車不僅擁有與硬頂版本相同的強悍性能,還提供無與倫比的開放空氣駕駛體驗,將敞篷車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Vanquish Volante搭載的是Aston Martin全新設計的5.2升V12雙渦輪引擎。這款V12引擎的最大扭矩在2500轉時便可達到1000牛頓·米,並且在2500至5000轉區間持續提供最大扭矩,使得這款車可以輕鬆達到214英里的極速。儘管性能大幅提升,Vanquish Volante的總重僅增加了95公斤,動力重量比提升至416匹馬力/噸,性能更上一層樓。

引擎動力通過8速ZF自動變速箱傳遞至後輪,並搭載E差速器(E-diff),能夠在135毫秒內從完全開放狀態切換至100%鎖定,實現更精確的駕駛動態。此外,車輛還配備了先進的電子穩定程序(ESP),在低速和中速轉彎時提供更好的操控性,並在高速換道時提升穩定性。


Vanquish Volante在動態表現上絲毫不妥協,並保留了與Vanquish Coupe相同的駕駛樂趣。車輛採用了Bilstien DTX減震器,能夠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中提供卓越的輪胎控制和明顯區分的駕駛感受。在GT模式下,Vanquish Volante展現出長途巡航的輕鬆感,而在Sport和Sport+模式中,則提供更為激進的反應和更緊密的車身控制。配備碳陶瓷刹車系統,能夠提供適合這款車強大動力的制動能力,同時減輕27公斤的重量,並且提高了刹車系統的耐用性和抗褪色性。

Vanquish Volante的外型設計延續了Coupe的現代優雅,車身線條流暢、姿態強健,並融入了F1®靈感的散熱百葉窗。其80mm的軸距延長,進一步強化了前引擎後駐的造型美學。重新設計的前保險槓和散熱器格柵提供了更多的冷卻空間,而車身側面則配有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的設計元素,如無框門鏡和電動可伸縮車門把手。


內飾方面,Vanquish Volante為駕駛者和乘客提供極致的奢華體驗。車輛配備了全新設計的10.25英寸數位顯示器和純黑觸控螢幕系統,並與Bowers & Wilkins音響系統完美結合,提供無與倫比的聽覺享受。座椅方面,標配運動型Plus座椅,並提供碳纖維性能座椅選擇,為駕駛者提供最佳駕駛姿勢和舒適性。

車內還提供多種客製化選擇,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細節,都可以通過Aston Martin的Q部門進行定制,確保每一輛Vanquish Volante都能夠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無論是外型、性能還是駕駛感受,Vanquish Volante都無可挑剔,絕對是Aston Martin的巔峰之作。這款車不僅擁有頂級的動力和技術,還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敞篷駕駛樂趣,是超豪華跑車領域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是追求極致駕駛體驗的車迷,這款車絕對值得你擁有。

SUBARU Crosstrek「Limited Sun Blaze Edition」期間限定特別版日本登場!


SUBARU 正式發表 Crosstrek 特別版「Limited Sun Blaze Edition」,這款車型在原本的 「Limited」 車型基礎上,增添更鮮明的個性化設計與專屬豪華配置,並採用 限定車色「Sun Blaze Pearl」,帶來更具戶外冒險精神的視覺衝擊力。Crosstrek 一向以 緊湊 SUV 車身搭載高性能四驅,結合運動化造型,適合城市日常與戶外探險。來到第 3 代,SUBARU 進一步提升其駕馭質感與實用性,而這次的特仕版更透過 專屬配色與精緻細節點綴,突顯玩味風格。

內裝方面,「Limited Sun Blaze Edition」導入 橙色縫線真皮座椅,並在 儀表台、換檔區域與門板 運用 Blaze Gunmetallic 碳纖維風飾件,營造 高級感與戶外冒險氛圍。此外,還配備 導航系統與車頂行李架,進一步強化 Crosstrek 的機能性與旅行便利度。


「Limited Sun Blaze Edition」專屬升級重點:
專屬車色:「Sun Blaze Pearl」
內裝細節強化:橙色縫線真皮座椅、Blaze Gunmetallic 風格飾件
駕駛體驗升級:真皮排檔桿、導航功能、車頂行李架

SUBARU 這次推出的 「Limited Sun Blaze Edition」,可說是專為熱愛戶外探險、又喜歡個性化風格的車迷而設計。 亮眼的橙色車漆加上橙縫內裝,完全就是戶外玩家的 Dream Car,不過這次是 期間限定,有興趣的朋友記得 快手預訂,否則錯過了就只能羨慕別人開出去玩了!

小米 2025 年銷售目標大幅提升!突破35萬輛大關


在智慧手機之外,小米正全力進軍汽車市場,並且實現了令人矚目的進展。近日,小米宣布將2025年的交付目標提升至350,000輛,比原來的目標多了50,000輛,顯示出其在電動車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這一目標的提高也標誌著其在北京工廠的產能擴展進展順利,顯示出這家消費電子巨頭不僅僅是打造手機,更是大步邁向全球汽車製造業的舞台。

小米的工廠擴展和生產線全速啟動
小米目前僅銷售一款車型——小米SU7,而這款車也將是它進軍汽車市場的第一步。北京的720,000平方米的生產基地自2023年7月開始建設,並於2024年3月正式啟動大規模生產。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需求,小米在去年5月增設了第二班次,將日常運營時間從8小時延長至16小時,並且每月產能已提升至接近20,000輛。北京工廠的第一期建設完成後,第二期工廠將於2024年9月啟動,並專門生產小米的第二款車型——YU7 SUV。這座工廠的快速建設和生產能力擴展,無疑體現了小米在進軍汽車市場中的高效率和決心。


小米SU7的銷售成績令人驚艷
自2024年3月28日首發以來,小米SU7已經以驚人的速度取得了市場成功。到目前為止,小米已交付了20萬輛SU7,而這一成績僅用了348天,比預期的快了許多。在交付的過程中,前10萬輛的交付用了229天,而接下來的10萬輛只用了119天,顯示出消費者對這款車的需求超乎想像。特別是SU7 Pro型號,已經完全售罄,且2025年的等待時間長達43至46週,無疑成為市場上最熱門的車型之一。此外,隨著SU7 Ultra性能版的推出,小米的SU7系列將進一步擴大其產品線。這款高性能版本的加入,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駕駛樂趣的追求,也讓小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從不同角度看小米的汽車戰略
對消費者來說,小米SU7的成功推出意味著更多智能化和高性價比的選擇。作為一個將智能科技深度融入車輛的品牌,小米能夠將其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技術優勢,轉化為汽車的競爭力。例如,小米的車載系統無疑是智能科技愛好者的福音,提供了與手機生態鏈的無縫連接,這一點在當前的市場中非常受青睞。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小米的進軍無疑為中國和全球的電動車市場注入了新活力。作為一個已有成熟品牌的消費電子公司,小米憑藉其強大的資金、技術支持和品牌效應,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注意力。並且,小米的擴張步伐也反映了其對於未來汽車市場的雄心勃勃。

從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雖然小米在傳統車企中尚屬新手,但其在智能硬件和軟件的優勢,使其有能力迅速進入並占領市場空白。儘管面對來自傳統汽車品牌和新興電動車製造商的激烈競爭,小米憑藉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將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小米汽車,未來可期
作為一個不斷突破界限的品牌,小米的成功絕非偶然。對我而言,小米的汽車業務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進展,正是因為它具備了在智能科技領域的深厚積淀,並將這些技術有效地應用於汽車產品中。隨著其工廠產能的進一步擴展和產品線的多元化,小米未來在汽車市場的表現無疑會更加引人注目。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小米的成功不僅在於其突破性產品的推出,還在於它背後強大的品牌效應和消費者對“智能生活”理念的追求。當消費者逐步轉向更加智能化的生活方式,汽車的智能化程度將成為購車決策中愈發關鍵的因素。而小米無疑已經站在了這一變革的最前沿,未來或將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XPENG X9 登陸馬來西亞!智能豪華 MPV 正式挑戰高端市場


XPENG 宣布旗下智能純電 MPV X9 正式進軍馬來西亞市場,這是繼 G6 在當地取得成功後,品牌短短六個月內推出的第二款旗艦車型。作為一款 超智能七座 MPV,X9 以 太空艦靈感設計、領先科技與家庭導向功能,重新定義高端 MPV 級別。隨著馬來西亞 EV 市場在政府政策推動下實現雙位數增長,XPENG 以 超過 500 億人民幣的 AI 及智能製造研發投資,鞏固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並計劃透過 X9 帶動東南亞市場進一步邁向 可持續、科技驅動的智能出行。X9 的到來,不僅與馬來西亞的「工業 4.0」願景一致,還展示了 XPENG 在 智能製造、自動駕駛及 AI 創新領域 的先進技術。


自 2024 年 1 月於中國發佈以來,XPENG X9 在高端純電 MPV 級別 連續六個月穩坐銷量冠軍,市場佔有率超過 50%,至 2024 年 11 月累積交付量突破 20,000 台,成為該級別最快交付的純電七座車款。在全球市場,X9 亦受到 東南亞、英國、挪威等地消費者的關注,特別受到前瞻性家庭用戶的青睞。

馬來西亞電動車市場正在快速成長,XPENG 選擇在這個時機推出 X9 豪華智能 MPV,無疑是看準了 當地消費者對高端科技與實用空間的雙重需求。從中國市場的成功來看,X9 的智能化技術和市場反應相當強勁,但關鍵還是 當地消費者是否願意為純電高端 MPV 買單。如果 XPENG 能夠提供 合理的定價、完善的充電與售後體系,那麼 X9 極有可能成為馬來西亞市場的新標桿!

Nissan「極光藍金屬色」登場!大海流動的美學


現今車壇充斥著灰、白、黑、銀等 「無彩色系」,根據統計,2024 年全球 約 80% 的新車 都屬於這些色調,而 藍色車款僅佔 9%,可見市場對個性化色彩的需求仍被壓抑。然而,Nissan 決定打破這種沉悶局面,全新推出 「Aurora Blue Metallic 極光藍金屬色」,以 流動的海洋光影為靈感,讓汽車不再只是灰階世界的一部分,而是一種 個性的展現。


這款全新車色的靈感來自於 北極光與海洋波光,設計師透過特殊金屬漆處理,讓車身在陽光下能呈現出 深邃藍色與光影變化,營造出動態流動的視覺效果。這不僅僅是一種顏色,更像是一種藝術,讓每一位駕駛者都能駕馭屬於自己的「流動極光」。在潮流界,個性化正成為主流,從 訂製球鞋、個性化播放清單,到服裝回歸大膽配色,但為何汽車顏色卻仍受限於無彩色系?Nissan 這次的創新選擇,正是為了回應這股 個性表達浪潮,讓駕駛者在車陣中能真正展現與別不同的風格。

現今車市對於色彩的選擇實在過於保守,雖然灰黑白銀有助於 二手價保值,但缺少了個性與驚喜。Nissan 這次推出的 「極光藍金屬色」,不只是增加一種新色,而是對「個性化駕馭」的一種回應。畢竟,車不只是代步工具,也是個人風格的象徵,與其讓自己的愛車淹沒在單調的灰色車流中,不如來點 「極光」,讓路上的你更搶眼!

Renault 5 Turbo 3E:迷你超跑登場,經典傳奇電動重生!


Renault 再次掀起性能浪潮,全新 Renault 5 Turbo 3E 以電動形式復活 80 年代的傳奇 Renault 5 Turbo 及 Turbo 2。這款全新 迷你超跑 不僅延續品牌的創新與競速精神,更由 Alpine 團隊協助開發,確保純粹駕駛樂趣與極限性能兼備。


Renault 5 Turbo 3E 由專屬開發的 電動平台 打造,採用 雙輪內馬達(in-wheel motors),提供驚人的 540 匹馬力與 4,800Nm 扭力,讓這款短小精悍的後驅猛獸擁有極致操控與漂移能力。其動態表現更可媲美傳統燃油渦輪增壓車款,但 沒有渦輪遲滯問題,帶來即時輸出的極速快感。Renault 5 Turbo 3E 採用 800V 高壓架構,支援 350kW 直流快充,僅需 15 分鐘即可將電量從 15% 充至 80%,即使在賽道激戰後,也能迅速補充戰力,隨時準備再戰。


為向 Renault 5 Turbo 傳奇致敬,這款新世代迷你超跑將限量生產 1,980 輛,每台皆擁有 獨立編號,更提供豐富的 車身塗裝與內裝選項,讓車主打造專屬的 Renault 5 Turbo 3E。官方將在 未來數週內開放預訂,勢必引發搶購熱潮!Renault 5 Turbo 3E 由 Alpine 團隊主導開發,結合 A110 E-ternity、A290、A390 等電動性能車的技術,採用 鋁合金專屬底盤,並透過後置雙馬達驅動,實現更強大的動力輸出與車重優化。雙馬達獨立控制系統還能進一步提升靈活性,讓這款迷你超跑在彎道與漂移過程中展現驚人的操控表現。


作為 Renault 5 Turbo 傳奇的延續,Turbo 3E 不僅成功承襲經典造型,還結合最新電動技術,將性能推向全新高度。540 匹馬力、後驅架構、內輪馬達與 800V 快充,讓這款 「迷你超跑」 既保留過去的駕馭樂趣,又能適應現代賽道與公路需求。限量 1,980 台,想入手的車迷可得盡快準備,否則只能在拍賣市場望車興嘆!

XPENG 小鵬香港合和旗艦店盛大開幕!超快充+智能機器人掀起未來出行革命


小鵬汽車正式進軍香港市場!位於灣仔合和中心的XPENG小鵬香港合和旗艦店今日正式開幕,這不僅是小鵬在港首間科技品牌形象店,更象徵品牌進一步拓展智慧出行版圖。全新旗艦店佔地超過11,500平方呎,選址於傳統豪華品牌林立的灣仔皇后大道東,展現小鵬汽車重塑香港市場的決心。店內設有兩間貴賓室、可同時展出最多七款車型的展示區,以及專門展現小鵬自家研發技術的未來科技展示區,為香港消費者帶來更全面的智能電動車體驗。



XPENG X9登場!全球唯一標配後輪轉向MPV,早鳥優惠$59.9萬起!
眾所期待的七座MPV——XPENG X9終於登陸香港!這款號稱「移動家居」的MPV,不僅擁有前衛的星艦設計,更搭載全球唯一標配的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讓大型MPV依然具備靈活操控性能。此外,車內還配備行業首創的冷熱一體式電動冰箱、娛樂顯示屏等豪華家庭級配置,顛覆傳統七人車「笨重、商務」的刻板印象。小鵬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譚志聰在開幕禮上宣布,XPENG X9「一換一」計劃售價為港幣$619,900起,並推出早鳥優惠,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訂購可減$20,000,等於$599,900即可入手這款高科技MPV!


小鵬超快充樁首度登港,推動香港邁向「超快充」時代!
電動車發展離不開充電配套,小鵬此次更帶來了香港首個品牌充電站計劃。官方宣布將聯手森那美集團及其子公司KINETA,在灣仔會展廣場打造小鵬汽車專屬充電站,並與Cornerstone合作,在港九新界擴建品牌充電站。這次展出的XPENG超快充樁功率高達360kW,未來更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正式引入香港,讓小鵬車主享受更高效的充電體驗,加速本地電動車市場發展!



小鵬機器人、AI晶片登場!科技品牌形象店正式啟動
作為首家XPENG科技品牌形象店,旗艦店內不僅展示品牌旗下最新車型,還首次在港公開展出小鵬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及AI「圖靈晶片」,為一系列未來科技展覽揭開序幕。未來,旗艦店將持續展示更多小鵬的科技創新,讓消費者親身體驗智能科技如何改變生活。智能電動車、超快充、AI機器人,XPENG小鵬香港旗艦店已正式啟動,未來出行革命即將展開!

XPENG X9 規格
電池容量 標準版 84.5kWh / 長續航版 101.5kWh
最大續航距離(WLTP)標準版500km / 長續航版 590km
最大功率 235kW
最大扭力 450Nm
車身體積(長x闊x高)5293 x 1988 x 1785mm

早鳥意向價
標準版 HKD$599,900
長續航版 HKD$639,900
以上價錢為「一換一」計劃後的售價

XPENG小鵬香港合和旗艦店詳情
開放時間:
10:00am – 8:00pm (星期一至五)
10:00am – 7:00pm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地點: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合和中心地下 G05A 及 G05B 鋪

Volkswagen GTI 全新特別版現身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


德國最盛大的賽車盛事 ADAC 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2025年6月19日至22日)即將舉行,今年將吸引超過23萬名車迷齊聚這條傳奇賽道。而Volkswagen也準備了一系列精彩活動,其中最矚目的,莫過於一款全新GTI特別版車型的全球首發!

此外,Volkswagen R高性能車系也將現身,包括Golf R、Golf R Variant,以及專為極限駕駛打造的Golf R Black Edition,這些四驅猛獸不僅是Volkswagen旗下最快的量產車,更配備專屬紐布靈賽道模式,讓駕駛能全力挑戰這條惡名昭彰的“綠色地獄”(Green Hell)。


Golf GTI 50週年前哨戰 紐布靈燃點激情
2026年將迎來Golf GTI誕生50週年,Volkswagen選擇在本屆24小時耐力賽提前揭曉一款專屬紀念車型,與全球GTI粉絲共襄盛舉。GTI三個紅色字母象徵著駕駛樂趣、操控與運動性能,而紐布靈正是最能驗證這一理念的地方。當這款新車亮相時,勢必成為全場焦點,吸引無數目光。


兩輛Golf GTI Clubsport 24h 進軍“綠色地獄”!
Volkswagen不僅帶來全新GTI,還要在賽道上再創佳績。去年贏得AT組別冠軍的Max Kruse Racing車隊,今年將派出兩輛Golf GTI Clubsport 24h賽車迎戰。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輛將由專業房車賽車手Benjamin “Benny” Leuchter領軍,他不僅是Volkswagen賽車測試車手,更曾與世界七屆Rallycross冠軍Johan Kristoffersson以及紐布靈好手Nico Otto、Heiko Hammel聯手奪冠。今年,這支黃金陣容將再度攜手,力求衛冕!

另一輛Golf GTI Clubsport 24h同樣話題十足,因為駕駛席將迎來一位熟悉的姓氏——Fabian Vettel,這位F1四屆世界冠軍Sebastian Vettel的弟弟,將駕駛Volkswagen賽車挑戰這場硬仗,為比賽增添更多看點。


賽前熱身!葡萄牙測試+NLS系列賽戰力拉滿
Max Kruse Racing車隊早已展開備戰,在二月於葡萄牙Portimão賽道進行冬季測試,模擬實戰環境進一步優化賽車性能。而在正式挑戰24小時耐力賽前,車隊將參與紐布靈耐力系列賽(NLS),以確保車輛與車手都處於最佳狀態。今年NLS首戰將是3月舉行的第70屆ADAC Westfalenfahrt耐力賽,為24小時耐力賽的巔峰對決提前熱身!賽道、激情、速度與傳奇!Volkswagen GTI特別版與高性能戰將即將點燃綠色地獄,今年的紐布靈24小時賽事,絕對不能錯過!

終章降臨!Toyota GR Supra A90 Final Edition震撼登場


Toyota GAZOO Racing正式宣佈,為GR Supra A90的RZ車型進行小改款,並同步推出全球限量300台的「A90 Final Edition」終極特仕版,象徵這代Supra正式走向最終章。當中,日本市場獲分配150台,售價高達1,500萬日圓,而標準RZ車型則維持800萬日圓,無論6速手排還是8速自排價格一致。


A90的最後進化!GR Supra RZ再度升級
自2019年復活以來,GR Supra不斷進化,2020年與2022年均進行改良,而這次針對RZ車型進一步提升駕駛體驗。工程團隊重新調校車體剛性、懸掛與空力效能,同時強化煞車系統,讓這款車無論在市區、山路還是賽道都能帶來更細膩的駕駛操控感。


A90 Final Edition—GR Supra的終極形態
「A90 Final Edition」作為這代Supra的最終進化版,不僅是對全球Supra粉絲的致敬,更代表Toyota對極致駕馭的追求。動力系統全面升級,3.0L直六渦輪引擎輸出從435PS提升至441PS,扭力則由570Nm微幅增至571Nm。這款終極版還採用了KW高性能懸掛、專屬高抓地力輪胎,以及強化剛性的車體結構與制動系統,確保駕駛者能夠在極限狀態下享受最佳駕控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A90 Final Edition的初步規格在2023年11月已曝光,而這次Toyota則進一步微調性能,讓這款車在馬力與扭力數據上再進一步突破,確保它成為現行Supra家族中最強的存在。



新款GR Supra RZ車型進一步強化駕駛體驗,無論在市區、蜿蜒山路或賽道上,都能帶來更純粹的操控樂趣。工程團隊針對「人車一體」的駕馭感受進行優化,不僅提升煞車效能以確保行車安全,更進一步強化車體剛性、懸掛系統與底盤調校,同時優化空氣力學設計,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保持更穩定的動態表現,全面進化為更純粹、更具操控樂趣的跑車。

告別之前,最後的亮相!
Toyota還宣佈,將在2025年4月12日至13日於岡山國際賽道舉行的「2025 AUTOBACS SUPER GT Round1」賽事中,展出小改款的GR Supra RZ及A90 Final Edition,讓車迷能夠近距離欣賞這款終極之作。

GR Supra A90的誕生源於Toyota前社長豐田章男的堅持,他曾表示自己在紐柏林賽道訓練時,對於無法駕駛新一代Supra感到遺憾,而這份熱情最終促成了A90的回歸。如今,A90 Final Edition的推出,意味著這代Supra的故事即將畫上句號。作為一款經典車型的最後進化,它不只是性能的終極體現,更是Toyota對駕駛樂趣的執著與堅持。不論未來Supra是否會迎來電動化或其他型態,A90 Final Edition已經在汽車歷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對於車迷來說,這無疑是一款值得珍藏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