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C
Hong Kong
Monday, April 28,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5

smart 與 Trek 攜手打造 e-MTB 電動越野單車


在米蘭設計週(Milan Design Week)上,smart 除了全球首發其全新性能旗艦 SUV #5 BRABUS,更聯手美國頂級單車品牌 Trek,揭開名為 smart x Trek Rail+ 9.9 Gen 5 的電動登山單車。這台 e-MTB 不只是向 smart #5 致敬的聯名作品,更代表着兩個品牌對「跨界冒險精神」的共鳴與實踐。

作為 Trek e-MTB 產品線中的頂級型號,Rail+ 9.9 Gen 5 今次以 smart #5 BRABUS 為設計靈感,車身採用低調奢華的 Atom Grey Matte 消光灰塗裝,並以 BRABUS 標誌性的紅色點綴,營造出極具侵略性與科技感的外觀風格。


車架上更印有「open your mind」品牌宣言,與 smart 今代強調探索、自由與個性化的品牌主張呼應。更有趣的是,座墊底部還藏有一組全球座標,標誌着 Mercedes-Benz 設計中心、smart #5 生產基地以及 Trek 總部所在地,象徵兩個品牌的文化融合與製造血統。


這並非 smart 與 Trek 的第一次合作,雙方早前已推出「Project One」項目,強調 co-creation(共創)精神。這次進一步將 smart 的「Contemporary Adventurer」身份與 Trek 提倡的「讓更多人騎上單車、改變世界」使命相互融合,展現對戶外生活與創新設計的共同熱愛。smart 亦聯同德國戶外品牌 HEIMPLANET 推出以 smart #5 為靈感的「THE CAVE」帳篷版本,從交通到露營,全方位實現 smart 的戶外冒險主張。


這台 Rail+ 9.9 Gen 5 e-MTB 隨 smart #5 BRABUS 一同亮相米蘭後,將會於 4 月 23 日現身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Auto Shanghai),進一步拓展其全球影響力。這不僅是一款車與一台單車的聯乘,而是兩個品牌共同對「越界冒險」與「現代奢華生活」的理解與實踐。


smart x Trek 的這場跨界合作,讓我們看到一種全新層次的品牌聯乘,不再只是 Logo 疊加或配色互換,而是理念與生活方式的深度整合。電動單車結合汽車設計語言,再加上 smart 「打開感官」的品牌哲學,明確地指出:移動科技不應只是工具,它也能成為一種引導人們探索生活邊界的靈感載體。這樣的產品與概念,無疑讓「smart」這個名字變得更聰明、更生活化,也更讓人嚮往。

保時捷的循環奇蹟:報廢零件再生為「如新」原廠部件


在「循環經濟」成為全球汽車業關鍵課題的今天,保時捷正透過一項名為 Remanufacturing(再製重組) 的前瞻計劃,為報廢車輛部件注入全新生命力。這不僅是一項對永續發展的承諾,更可能為經典與老爺車愛好者解決原廠零件供應短缺的長年煩惱。

什麼是 Remanufacturing?
簡單來說,Remanufacturing 是將損壞或報廢的原廠零件,例如波箱、起動馬達、導航電腦、發電機等,進行 專業拆解、清潔、測試與重組,最終打造出符合新件品質與安全標準的「再生部件」。

這些部件經過原廠嚴格的品質驗證後,會重新流入全球保時捷經銷商體系,供應予維修或復修用途。過程中,仍可用的零件會保留重用,損壞的元件則會由新料替換,既可保留經典機械感,又有現代可靠性。

早已投入實踐的「再生零件」
目前保時捷已針對約 20 組零件群 展開再製,包括:

• 波箱(Gearbox)
• 起動馬達(Starter)
• 發電機(Alternator)
• 多款電子控制單元(ECU)
• 導航與多媒體模組
而這些損壞件會集中儲存於位於 Sachsenheim 的原廠零件倉庫,再由專業再製中心(通常是原製造商)進行重組,維持純正度與一致品質。


設計初期已納入「可再製」概念
最特別的是,保時捷更將再製邏輯納入 車輛設計初期,從開發階段便考慮哪些零件日後可修可還原,這意味著:
• 符合循環經濟的零件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 維修保養周期可延長,車輛壽命更可觀
• 車主與售後體驗提升,成本更合理
• 為經典車型維持原廠件來源鋪路
未來目標更包括將燈具、電子尾翼電驅馬達、充電蓋馬達等複雜電子部件也納入再製計劃。

減排成效可觀
初步計算顯示:

• 與新件製造相比,再製件可減少最多 50% 的溫室氣體排放
• 物料節省率更高達 80%
這將大大降低供應鏈對新原料的依賴,亦減少運輸碳足跡,為汽車全生命周期減碳提供具體實例。

從保時捷經典車到未來電動化
保時捷生產與物流董事會成員 Albrecht Reimold 指出:「Remanufacturing 是我們對環境與資源的責任體現,更是讓經典與老車主能長期獲得原廠品質零件的承諾。」

除了傳統燃油車,這項技術也已延伸至高壓電池的封閉循環回收,未來將廣泛應用於電動車與下一代模組架構。

這不只是一個可持續策略,更是保時捷品牌文化的延伸 — 工藝之美不該因時間而退場,反而可在時間中重生。這也讓我想到,一輛老車的價值,從來不只在於它的「年資」,而是那份歷史、手感與情懷是否還能延續。而當保時捷決定將「再生」化為品牌主軸之一,未來我們或許會見到越來越多「不再是新車,卻依舊閃耀」的保時捷再次奔馳於街頭。如果每個品牌都像這樣從設計源頭就開始鋪路,那我們距離真正的永續車壇,也許沒那麼遠了。

Renault Scenic E-Tech Electric 全新升級再進化


在榮獲 2024 歐洲年度風雲車殊榮後,Renault 再次強化其旗艦純電家庭用車 Scenic E-Tech Electric,透過一系列智慧升級與人性化設備,令 EV 駕駛更輕鬆、更便利,真正做到日常與長途兼備的全能家庭座駕。Scenic E-Tech Electric 現已加入全新 One Pedal 單踏板駕駛功能,提供第五層動能回收強度,能讓駕駛者只用油門踏板就完成加速、減速甚至完全煞停。這不但能減低煞車系統的耗損,更能提升城市行車效率,實現更順暢的駕駛體驗。此功能可免費 OTA 或於 Renault 經銷商進行升級。


為進一步提升電動車生活的價值,Scenic E-Tech Electric 標配 11 kW AC 雙向充電器,並於 2025 年夏季起提供選配 22 kW AC 快速雙向充電版本,半小時即可補充約 80 公里行程。

透過法國專屬的 V2G(Vehicle-to-Grid)電網回饋系統,可在電費便宜時自動充電、在尖峰時段停止充電,甚至把電力回送電網降低家庭電費。配合 Mobilize powerbox verso 智慧充電座 及 My Renault App,即可安排充電時段、遠端管理能量流向,真正將愛車變成一個「行動儲能站」。


為提升使用者日常體驗,Scenic E-Tech Electric 加入 Plug & Charge 快速充電兼容功能,毋須額外驗證或啟動,插上充電槍即自動啟動付款與充電流程,節省寶貴時間。同時,新版本亦整合 Connected Maintenance 連網維修系統,主動提示保養需求,簡化車主維修安排,並可於 My Renault App 上查閱車況與行程記錄。

Iconic 車型提供兩種新座椅配色(Titanium Black 與 Pure Cool Grey),並標配電動、加熱及按摩功能。Esprit Alpine 與 Iconic 更加入座椅記憶功能,以及新增 臉部辨識攝影機,可根據駕駛者自動切換個人化設定,並識別疲勞徵兆發出警示,提升行車安全。openR link 多媒體系統持續獲得 OTA 升級,搭配齊全的家庭配件選項,讓車廂真正成為移動生活空間。


Scenic E-Tech Electric 採用 Ampere 開發的新世代 EV 專屬平台,車重僅 1,890 公斤,車長 4.47 米,無論是城市通勤或長途遠行都能輕鬆應付。WLTP 續航最高達 625 公里,足以滿足大多數家庭的全方位用車需求。


作為一款標榜「未來家庭電動車」定位的車型,Scenic E-Tech Electric 並非單靠續航與設計取勝,而是靠著一系列實用科技與精緻內裝,體現出 Renault 對於 EV 家庭化與智慧化的真正落地思維。從 Plug & Charge 到 V2G 雙向充電,再到 One Pedal 單踏板駕駛模式與駕駛者識別攝影機,Scenic 的升級不是炫技,而是徹底為「家庭使用場景」服務。這類 EV 不再只是「電車」,而是車廠如何理解並回應真實用家的智慧答案。

BMW M Motorsport 2025 廠隊陣容公布!F1 名將 Kevin Magnussen 領軍新血出擊


BMW M Motorsport 宣佈 2025 年度全新廠隊車手陣容,總共 22 位世界頂尖賽車手將駕駛 BMW M Hybrid V8 與 BMW M4 GT3 EVO,征戰全球多項頂級賽事。其中最矚目的新成員,包括前 F1 車手 Kevin Magnussen(丹麥)、南非人氣 GT 車手 Kelvin van der Linde,以及年僅 22 歲、來自比利時的潛力新星 Ugo de Wilde。

從 F1、GT 到耐力賽 BMW 廠隊戰線全面升級
這支來自 12 個國家、22 位車手 組成的陣容,匯聚老將與新血,橫跨摩托車、GT、耐力賽等多元背景。其中五位美國籍車手為人數最多,其次是四位德國籍與三位比利時籍代表。此外,來自南非、巴西、丹麥、芬蘭、英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與瑞士的車手亦同場較勁,堪稱國際化程度極高。

年僅 22 歲的 Ugo de Wilde 是全隊最年輕的車手,而 BMW 也指出共有五位車手出生於 2000 年後,當中十位年齡未滿 30 歲。對比之下,陣中最年長的,則是現年 56 歲的美國傳奇 GT 車手 Bill Auberlen,真正做到老中青三代齊發。

BMW M Hybrid V8 專責陣容出爐 WEC 與 IWSC 持續主攻
BMW M Motorsport 在 2025 年對外明確區分廠隊策略,特別為旗下混能 Hypercar — BMW M Hybrid V8 設立八人專屬出戰團隊,將投入 FIA WEC 世界耐力錦標賽與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IWSC) 等頂尖賽事。此舉亦顯示 BMW 對 LMDh 項目抱有長期決心與極高期望。而新進化版本的 BMW M4 GT3 EVO 則將成為品牌全球 GT 戰線主力,參與多個地區與系列的 GT3 級賽事,包括亞洲、歐洲與美國賽場。

Rossi 繼續上陣,三位資深老將功成身退
令人欣慰的是,九屆 MotoGP 世界冠軍 Valentino Rossi(意大利)確認續留 BMW 廠隊陣容,繼續以 GT 車手身分參戰。不過,2024 年賽季結束後,三位備受尊敬的資深車手亦宣布離隊,分別是 Maxime Martin(比利時)、Bruno Spengler(加拿大)與 Nick Yelloly(英國)。

BMW M Motorsport 負責人 Andreas Roos 表示:
「2025 對我們來說將是一個極為密集的賽季,我們擁有一支具備一流實力、多樣背景與高度鬥志的廠隊車手陣容。特別值得欣慰的是,我們吸納了大量年輕車手,這證明 BMW 提供了一個具前景的發展平台。無論是 Hypercar 或 GT3,我們對所有成員都充滿信心與期待。」

對 BMW M Motorsport 而言,這次陣容公布不僅體現對「年輕化」與「全球化」的重視,更展現對 LMDh 規格 以及全球 GT3 客戶賽事 的雙重部署。Kevin Magnussen 的加入無疑是焦點所在,從 F1 戰場轉戰混能 Hypercar,勢必引來新一波關注。對於想要在新時代 Motorsport 重塑地位的 BMW 而言,2025 年注定是一場全面進攻的序章。

Ferrari 帶來 Dino Beganovic F1 首秀、SF-25 再戰巴林

Screenshot


Formula 1 正式迎來本季首次三連戰,繼日本站後直奔中東巴林,展開第 4 回合角逐。今次來到熟悉的 Sakhir 賽道,不但是開季測試地點,更是賽季中難得集合多樣彎角與高低速挑戰的「全方位賽道」,再加上黃昏起跑的溫差考驗,可謂對車輛與車手雙重折磨。

Ferrari 聚焦進步空間,Dino Beganovic 首度上陣 FP1
Ferrari 本站帶來亮點之一,便是瑞典籍 Scuderia Ferrari Driver Academy 青年車手 Dino Beganovic 將於週五第一節自由練習 FP1,駕駛 Charles Leclerc 的 SF-25 出戰。這也是依據新賽季規定,正賽車手每年需讓出兩場 FP1 給經驗未滿兩場的年輕車手之一。

Beganovic 受訪時直言這是夢想成真:「作為一個從小熱愛紅色法拉利的車迷,能駕駛 F1 賽車太不可思議,我會盡全力享受當下,也協助車隊在週末收集更多數據。」目前效力 Formula 2 的他,將目光鎖定於 2025 前進 F1 的可能性。

巴林賽道特點:三段 DRS、全方位操控能力大考驗
Sakhir 賽道全長 5.412 公里,共 15 個彎角,兼具高速直路與中低速組合彎,是車輛設定的大挑戰。其中 Turn 1 為典型重煞車區、Turn 4 與第二段技術彎緊接,能見度高的超車點亦有三處 DRS 區域,加上比賽於黃昏起跑,氣溫變化影響輪胎與氣流,工程團隊需對策略與設計有極高掌握。

Ferrari 現況與策略
車隊領隊 Frédéric Vasseur 表示:「雖然我們在開季測試時曾於此地作準備,但目前 SF-25 的整體潛力仍有待釋放。巴林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絕佳參考點,目標是在單圈速度與比賽節奏上縮小與主要對手的差距,即使是一個零點一秒的進步,對於排位與正賽都可能帶來決定性影響。」

Ferrari 巴林站歷史成績(自 2004 年首辦以來)
• 參賽場次:20
• 冠軍次數:7(勝率 35%)
• 竿位:6
• 最快圈速:6
• 頒獎台:17 次
Ferrari 曾於 2004 年首屆奪得包辦一二名的佳績(M. Schumacher & Barrichello),近年亦是激戰主場之一。

關於 Dino Beganovic
• 出生:2004 年 1 月 19 日(瑞典 Landeryd)
• 加入 Ferrari 青年車手學院:2020 年
• 現效力:Hitech Grand Prix(F2)
• 特點:穩定、成熟度高,技術精準
• 目標:未來成為 Scuderia Ferrari 正式 F1 車手

巴林趣味數據
• 巴林曾獲 8 面奧運獎牌,2024 巴黎奧運更迎來男子選手首金
• 王室駱駝牧場共飼養 600 頭駱駝,日落前免費開放
• Manama 傳統市集擁有 468 間商店
• Dive Bahrain 為全球最大海底主題公園,沉沒波音 747 為其主角
• 巴林 GP 自 2004 年成為中東首場 F1 大獎賽,現今已有四場設於中東

從賽道佈局到氣候變化,再加上 Dino 的登場,Ferrari 本週在 Sakhir 有看頭、有數據、有進步空間。筆者認為這正是 SF-25 證明自己是否能「轉虧為盈」的轉折點,也是 Beganovic 證明價值、贏得未來機會的重要舞台。下一站會是奇蹟?還是現實?讓我們拭目以待。

680PS V8 PHEV 新世代 Bentley 家族!Continental GT、GTC、Flying Spur 齊齊升級日常超跑

Screenshot


Bentley 為旗下三款核心車型——Continental GT、Continental GTC 與 Flying Spur 注入全新動力靈魂,推出全新 High Performance Hybrid 高性能插電式混能系統,最大馬力達 680PS、930Nm,純電續航可達 85km(GT),以性能與環保雙重姿態,正式展開品牌電氣化豪華新章。

這次動力革新意味著,Bentley 現時所有雙門與四門主力車型,均全面轉用電動化 V8 系列:分別為 2024 年登場、782PS 的 Ultra Performance Hybrid(Speed/Mulliner 專屬),以及今次發表更均衡的 High Performance Hybrid,無論是追求速度還是日常實用,Bentley 都提供不同層次的混能解決方案。



Continental GT / GTC:豪華日常的性能進化
全新第四代 Continental GT / GT Convertible 外型延續經典比例,標誌性「Harmony」水晶風格頭燈結合專屬歡迎動畫,營造濃厚手工車工藝氛圍。動力方面,680PS + 930Nm 可於 3.5秒完成 0-60mph 加速(GT),GTC 亦僅需 3.8秒,而純電模式下續航分別達 85km 與 82km,油耗與碳排表現更進一步,Hybrid 模式下 CO₂ 僅為 29-31g/km。


底盤搭載 Bentley Active Chassis 技術:Dynamic Ride 主動防傾、四輪轉向與電子 LSD,配合三種駕駛模式,無論日常駕駛還是山路激情都游刃有餘。



Continental GT Azure / GTC Azure:舒適與品味的極致延伸
對於注重駕乘舒適與內裝細節的車主,全新 Azure 系列 注入大量專為身心健康而設的豪華元素,例如:
• 專屬 3D 鑽石壓紋皮革座椅(Harmony Quilting)
• Azure 頭枕刺繡與專屬迎賓飾板
• Wellness 座椅配備加熱/通風/按摩功能
• GTC Azure 更設頸部暖風系統,提升敞篷駕駛舒適度


外觀方面則配備亮銀 22 吋 Azure 鋁圈、黑色水箱罩與 Azure 徽飾,整體更顯高貴淡雅。



Flying Spur / Flying Spur Azure:四門混能旗艦的全能進化
新款 Flying Spur 搭載同樣的 High Performance Hybrid 動力,0-60mph 加速僅需 3.8秒,同時透過 Bentley Active Chassis 系統保持極致舒適與穩定。車廂延續傳統奢華與細膩工藝,提供光亮或暗色內裝五金飾件選擇,頭枕飾有 Bentley 刺繡。

Flying Spur Azure 更將「身心平衡」推至高峰:四張主要座椅皆為 Wellness 座椅,具備溫度調節與六段式按摩功能,透過持續微調身體姿勢減緩長途疲勞,結合心境燈光、開孔胡桃木飾板與專屬迎賓飾板,營造一種平靜、放鬆卻不失尊貴的旅程體驗。


Bentley 這波 High Performance Hybrid 系列不只是電動化進程的延伸,更是一種「日常也能享有極致超跑體驗」的品牌再定位。無論你選 GT、GTC 抑或 Flying Spur,每一部都不再只是奢華代步,而是融合性能、工藝與可持續性的移動藝術。當 680PS 不再代表爆發,而是平衡;當 3秒級加速,卻配合零碳排的未來感——這就是 Bentley 想要定義的下一代超級 GT 精神。

TOYO TIRES × D1GP 聯名第二彈「爆改版 Toyota Hiace」登場


日本人氣模型品牌 Tomica 再次聯手「Team TOYO TIRES DRIFT」推出第2彈聯名車款,這次主角竟然不是賽車,而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支援車 Toyota Hiace」!這款以 D1 GRAND PRIX 冠軍隊伍的實戰後勤車為藍本的精緻模型,將於 2025年4月10日(17:00 JST)起透過「supporto」平台開放預訂,售價為 1,400日圓。


這次的 Hiace 模型不同於一般商用車設計,外觀採用 金屬漆面+UV印刷技術 打造出 TOYO TIRES 風格圖紋,不論是側面拉花、車尾細節,還是車頭塗裝都極具「改裝魂」,充分展現 Team TOYO TIRES DRIFT 團隊在 D1GP 中的專業與風格。即使只是支援車,也散發出濃厚的賽道氣場。




這款特別版模型預計將於 2025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正式出貨,除了預購通路外,還將於 D1 GRAND PRIX 現場販售,甚至可能會在其他日本全國車迷活動或賽道活動登場。對喜歡 drift 賽車文化或 Hiace 改裝迷來說,這不只是模型,更是 賽事文化的一部分收藏品。

這款 Hiace 模型不單是粉絲向的周邊,更代表了日本改裝與支援文化的另一面——在熱血比賽背後,還有默默負責後勤、裝備搬運與技術支援的團隊角色。當一台Hiace也能變成主角時,這就是 Tomica 最有魅力的地方。

https://www.supporto.click/products/4904790627651

勞斯萊斯 Phantom Cherry Blossom 翩然面世!定格櫻花瞬息之美的Bespoke傑作


隨著2025年春意盎然,勞斯萊斯汽車於香港隆重推出最新Bespoke高級定製作品 – Phantom Cherry Blossom。這款孤品級巨作以日本傳統賞櫻文化「花見 Hanami」為靈感,完美凝聚了客戶對春季櫻花短暫綻放的深刻情感與珍貴回憶。此車的誕生,是一位日本客戶希望將從童年到為人父母的「花見」記憶化作可代代相傳的藝術載體。

Phantom Cherry Blossom 的設計與研發歷時逾六個月,並由勞斯萊斯頂級工匠親赴日本與客戶深入交流。車內最吸睛之處莫過於星光車頂及內飾所呈現的立體刺繡 – 單是車頂刺繡已用上超過25萬針,展現出櫻花綻放、花瓣飄落的詩意場景,將自然之美定格於靜謐的空間之中。


此車更是勞斯萊斯首款採用立體浮雕刺繡技術的Bespoke車型。座艙中,由11幅刺繡畫構成一幅完整畫卷,從後排天花延展至前座上方,營造出如坐於櫻花樹下的沉浸式氛圍。車門飾板與隱私套件(Privacy Suite)上繡有花瓣紛飛的畫面,既詩意又生動。

在立體刺繡工藝上,工匠們運用傳統榻榻米針法層層堆疊繡線,再手工雕塑出一片片具備自我支撐力的花瓣,最終縫製於車內飾板上。其呈現效果細膩精緻,隨車內光影變幻閃爍生輝,猶如寶石般閃耀。


外觀方面,Phantom Cherry Blossom 採用Crystal over Arctic White 水晶極地白車漆,並於腰線處手繪纖細櫻花圖案,優雅地與內裝相呼應。Bespoke雨傘亦特別加入飄落花瓣圖紋,延伸「花見」主題至每個細節。

此車型以其雍容典雅的設計語言,將個人情感、傳統工藝與當代藝術融合為一,成就一件具文化深度與情感溫度的移動藝術品。正如勞斯萊斯Bespoke部門負責人Martina Starke 所言:「這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段記憶的延續,是對時間與美好瞬間的禮讚。」


作為全球頂級奢華品牌,勞斯萊斯持續以手工藝精神及個性化定製能力為客戶創作專屬座駕。Phantom Cherry Blossom 不僅展現品牌於2025年邁入百週年的藝術高度,也代表著Bespoke定製精神的進化——一種將人生記憶、文化意義與現代車輛結合的全新嘗試。

開得舒服又有操控味:Audi A6 Avant 化身「商務級旅行最佳拍檔」


全新 Audi A6 Avant 以一貫德系精密工程為基礎,結合 自家調校的 air suspension、全輪轉向(all-wheel steering)、MHEV+ 輕混技術,成功將舒適性與駕駛動態完美融合,無論是長途高速公路、城市內迴轉或濕滑路面,都能提供近乎無懈可擊的駕乘體驗。

Audi 強調,A6 Avant 並非單純用來「搭車」,而是專為追求舒適與駕駛質感兼備的高端用戶而設。開發過程中,工程團隊不僅進行數以千公里計的實地測試,更同步進行電腦模擬與「感官評分」,由開發人員從駕駛者角度出發,主觀判斷轉向反應、穩定性與舒適度,從而將每個系統微調至極致,達至 Audi 一貫的「精準 × 平衡 × 可控」駕駛感。


主觀與客觀並重,試出一部真正「平衡」的Audi
開發過程中,Audi 會針對如 ABS 煞車時的穩定性、轉向手感、急煞時的回應,以及崎嶇路面上的懸掛動作等進行全面測試。這些表現不僅要求達標,更需在駕駛者實際感受中無違和感,尤其是「大坑洼」時的懸掛延展與回彈反應,更是測試是否「行得舒服」的關鍵。

負責開發及懸掛調校的 Peter Knauer 表示:「A6 Avant 在任何情況下都給人第一等級的駕駛質感,這正是我們從懸掛、電子穩定系統、制動再到扭力分配等每個部件精密調校的成果。」

而在Audi的開發流程中,每一部車型最終都會製作一個「駕駛雷達圖」,當所有系統調校到位,圖形趨向圓滿之時,就是一部Audi應該有的狀態。


air suspension + quattro 全輪轉向:大型旅行車都可以靈活精準
針對 A6 Avant 的長軸距車身,Audi 採用了經過重新調校的 氣壓懸掛系統(adaptive air suspension),不但能根據 Audi drive select 模式切換「舒適」、「均衡」與「動感」三種回應,亦與 quattro 四驅系統及 後輪轉向技術 完美結合。

這意味著在低速時後輪反方向輔助轉向,大幅減少轉彎半徑,在泊車或小路掉頭時顯著提升靈活度;而在高速換線時,後輪則同向微調,提升穩定性與轉向精準度。


MHEV Plus:更聰明的動力與煞車管理
另一項關鍵技術是 MHEV Plus 輕混系統。結合48V電網與整合式發電機,在加速時能額外提供扭力支援、提升油門反應靈敏度;而在減速過程中更可進行最大 25kW 動能回收,大部分時間無需動用實體煞車。

Audi開發人員 Steffen Zäpfel 解釋:「這套系統切換間不會讓駕駛者察覺,整體表現既平順又有效率。你只會覺得加速更快、反應更爽,卻從未察覺背後已進行一連串複雜的動力與制動協調。」


這部A6 Avant真正代表了Audi的「工程哲學」——並非為了追求極端操控而犧牲日常舒適性,也不單單做一部大馬力豪華車了事。這種由主觀與客觀共同驗證、通過實戰微調而來的調校邏輯,才是德系造車的靈魂所在。

對於一部豪華旅行車來說,能夠提供「高速穩、慢速靈、起步快、過坑輕」這種全方位表現,實在難得。若你是一位經常要南征北討,又重視駕駛質感與家庭乘坐舒適度的用家,全新 A6 Avant,絕對會是最值得考慮的 Premium Travel Partner。

MF Ghost 粉絲衝啦!A PIT AUTOBACS 東雲開設期間限定 Pop-up Store


由《頭文字D》作者重野秀一打造的街道賽車動畫《MF Ghost》,最近正式與改裝名廠BLITZ聯乘,喺東京「A PIT AUTOBACS東雲」開設期間限定Pop-up Store!場內除咗展出動畫主角片桐夏向駕駛的86GT複製車,更販售大量BLITZ原廠高性能零件,俾車迷同動漫迷有得睇、有得買、有得落手打造屬於自己嘅「MF Ghost版86」。


最正係,今次唔只喺東京搞熱鬧,Autobacs宣布由即日起至全日本約100間分店同步展開「打造你的86!」專區,當中包括劇中同款BLITZ部件展示與販售、播放動畫精華片段,仲有完整改裝建議,幫你逐步實現動畫入面嘅戰車風格。不論你係忠實粉絲定係改裝新手,呢個企劃都絕對有得玩、有得學。


此外,5月18日將於A PIT AUTOBACS東雲舉行一日限定特別活動,現場將展出複製版86,BLITZ專員亦會提供改裝諮詢及限定優惠,係粉絲朝聖嘅最佳時機。活動現場預料會聚集大量車迷同動畫迷,氣氛一流。

今次BLITZ與《MF Ghost》的合作唔單止係一場商業聯乘,而係一次成功嘅文化融合示範。喺一個年輕人對汽車興趣逐漸減退的年代,用動畫將車文化重新包裝再注入現實世界,係非常值得香港車界參考的推廣方式。如果有朝一日,香港都有得搞MF Ghost實車改裝企劃,肯定引爆話題。

戶外派 SUV 玩家必睇!Alfa Romeo Tonale「Active Package」特別版日本登場


當意大利設計美學遇上實用裝備,Alfa Romeo 推出 Tonale Active Package 特別版,加入戶外配件套裝而售價不變,真正型格與功能並重。Stellantis Japan 宣布,已於日本正式推出Tonale Active Package,提供 Mild Hybrid(620萬日圓)與 Plug-in Hybrid Q4(762萬日圓)兩個動力選項。新版本在高階 Veloce 車型基礎上,加入更多實用配備,針對週末戶外活動、長途旅行等用車場景設計。


三大專屬配備加持,打造更實用的義大利SUV
Active Package 雖然不是性能升級,但實用性明顯提升:
• 專屬黑色車頂行李架(Roof Rail)
• 鋁製橫桿(Cross Bar):可加裝單車架、滑雪板架等配件
• 後尾箱耐污防滑托盤(Cargo Tray):對應戶外裝備或寵物載運更方便

這三項配備平常需額外加購,但在 Active Package 中已預載,重點是——價格與標準 Veloce 完全相同,以「加量不加價」方式提升吸引力。



動力編成一覽:混能與插混雙線並進
兩種版本皆以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為基礎,配置如下:

• Tonale Hybrid Veloce Active Package:
1.5L DOHC Turbo + 48V輕混系統,配 7速DCT 前輪驅動,兼顧動感與燃效
• Tonale Plug-In Hybrid Q4 Veloce Active Package:
1.3L SOHC Turbo + 電馬達四驅系統,綜合輸出280匹,支援純電行駛,配6速AT

兩者皆屬高階配置版本,車身設計維持 Tonale 原有的動感輪廓、緊湊比例與意式跑格,外型無需多贅述,絕對對得起「最有設計感的入門級豪華SUV」美譽。



「型得嚟又玩得起」的戶外時尚SUV
對不少 SUV 潛在買家來說,功能與美感往往難以兼得——但 Tonale Active Package 試圖填補這個空缺。特別是喜歡自駕遊、郊遊、週末戶外活動的車主,這三項配件絕對實用,而且日常通勤、泊車尺寸亦恰到好處,不會過大笨重。

此外,Plug-in Hybrid 版本提供純電行駛選項,對於市區駕駛者而言可節省油耗、減少排放,同時享受傳統內燃機的聲浪與操控感,是一種靈活折衷的選擇。



Tonale Active Package 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升級」。Alfa Romeo 並沒有透過高價限量營造稀有感,而是實實在在提供針對性配件,讓Tonale更貼近戶外生活與家庭需要。這種「低調增值」式升級,不花巧、不炒作,但卻非常到位,特別適合那些想兼顧生活品味與實用機能的駕駛者。

網址:https://www.alfaromeo-jp.com/models/special-series/tonale_active_package

本田科技飛上太空!登上太空站測試燃料電池系統


當你以為 Honda 只會造汽車,它卻已經將氫能科技送上太空。Honda R&D 日前正式宣佈,將與美國航太公司 Sierra Space 和科技開發商 Tec-Masters 合作,在國際太空站(ISS)進行高壓差水電解系統的首次太空實驗。這項測試,是 Honda 積極研發「再生燃料電池系統(Regenerative Fuel Cell System)」的重要一步,目標是支援人類在月球的永續居住與能源循環。

利用「日夜循環」概念打造閉環能源系統
這套再生燃料電池系統是 Honda 融合多年氫燃料電池經驗開發而成,具備 製氧、製氫與發電三大功能。整個系統以「太陽能 × 水」作為基礎資源,於「月球白天」時透過太陽能進行高壓差水電解,產生氫與氧;到了「月球夜晚」失去日照時,再將白天儲存的氫與氧輸入燃料電池模組發電,並釋出可供宇航員呼吸的氧氣。

最重要的是,發電後的副產物是水,這些水將再次投入電解程序,形成一個幾乎零損耗的 封閉式能源循環系統。整個概念就如地球上的家用太陽能儲能系統般,但應用場景卻是在月球!

登上國際太空站測試核心模組 Sierra Space × Tec-Masters 聯合執行
為驗證該系統在微重力環境中的效能與穩定性,Honda 將其核心模組帶上國際太空站進行實地實驗。此次任務將由 Sierra Space 負責太空運輸整合,使用旗下的 Dream Chaser® 空天飛機 — 全球唯一的商業空間飛機,運送相關模組至太空站,而 Tec-Masters 則將負責太空站的技術管理與執行。

Honda 的高壓差水電解系統具備「無需機械壓縮」、「體積輕巧」、「維修需求低」等多項太空應用優勢,可進一步降低未來登月任務的運輸成本與設備風險。

新設「美國太空開發部門」 強化日美太空技術聯動
2024 年底,Honda 亦於美國本田內部成立「太空開發部門(Space Development Division)」,正式以美國為太空技術核心據點,強化與 NASA、Sierra Space 等機構合作關係。此舉顯示品牌將氫能技術從地面延伸至太空,計劃未來成為月球建設與深空探勘的關鍵能源供應者之一。

相信很多人對 Honda 的「太空進化」之路格外關注。從地球上的 Clarity Fuel Cell、到如今連結太陽、水、氫氣與氧氣的能源循環技術,Honda 再一次以工程實力告訴世界:科技進步的核心,不只是造得快、跑得遠,更是能夠為人類在極端環境中提供生存支持。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在月球上呼吸、充電、煮食,或許,就是因為 Honda 早在 2025 年,就默默把一套氫能電解器送上了太空。

越南電動新星 VinFast VF 6


當來自越南的新能源車品牌 VinFast 宣佈正式進軍全球市場時,VF 6 便成為焦點之一。這款 B-Segment 級距的純電 SUV,是品牌首批採用專屬 EV 底盤打造的量產車型之一,其設計理念來自「自然中的雙重性」(The Duality in Nature),強調動靜之間、剛柔並濟的美學平衡。

由意大利設計名門 Torino Design 操刀,VF 6 車身線條一氣呵成,車頭與腰線流暢貫穿,給人不斷前進的動態感;同時車身比例穩重自信,展現出不具侵略性的力量感。V 形 LED 日行燈不單只是品牌象徵,更是設計上對「晝夜交替、光暗平衡」的自然意象致敬,而低風阻輪廓與簡潔尾部,亦完美兼顧美感與空氣力學效率。

VF 6 的內櫳以「家」為靈感,著重營造一種如客廳般親切的氛圍。中控台配備一個大型中央觸控屏幕,幾乎取代大部分實體按鍵,符合現代數碼化潮流。但設計師在極簡之中仍保留「人本感受」,例如軟綿座椅、柔和燈光與觸感材質,讓駕乘者在科技包圍中依然感受到溫暖與舒適。這種以「舒適 × 智能」為核心的設計哲學,也使 VF 6 成為不少新手駕駛、家庭買家,甚至初次接觸電動車用戶的首選。

在越南本土市場,VF 6 迅速贏得多項大獎,包括「最適合初學者的國民車」與「綠色科技先鋒獎」等榮譽,代表其易用性與環保理念獲得肯定。不少初次駕駛電動車的用戶亦表示,VF 6 操控直覺、上手快,日常通勤與週末出遊都得心應手,建立了高度信賴感。

此車亦已登陸歐洲市場,並獲得不少汽車媒體初步好評。他們普遍稱讚其外型設計具現代感、駕駛體驗輕快、價格設定合理,是都市 SUV 級距中的潛力之星。

VF 6 並非單一車款的成功,而是 VinFast 改變汽車產業格局的前哨。品牌不單想賣車,更希望成為電動車轉型浪潮的推手,尤其在如菲律賓這類正處於電動化初段的市場中,VinFast 將藉 VF 6 帶動整個電動產品線落地,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交通藍圖。VF 6 是一部充滿東方柔性與歐洲審美並存的純電SUV,它並不誇張、也不取悅潮流,而是非常務實地為「大多數人」打造的首部電動車。若你是剛準備進入EV世界,又希望擁有一部價格合理、設計成熟、易於上手的小型SUV,那 VF 6 絕對值得一試。

Disney+ 正式駕臨歐美 Mercedes-Benz!E-Class、GLC 等型號即日起車上隨時睇 Marvel、Star Wars


Mercedes-Benz 與 Disney 攜手,將旗艦級串流平台 Disney+ 直接引進 MBUX 資訊娛樂系統,為駕乘者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移動視覺盛宴。無論是長途旅程還是日常通勤,車廂內即時變身Star Wars、Marvel或Pixar,一鍵進入迪士尼的奇幻國度!

這項升級現已適用於配備 MBUX Entertainment Package Plus 的 Mercedes-Benz E-Class、CLE、GLC 及 C-Class(2024年式或更新型號),覆蓋超過 40 個國家地區。而即將於今年夏季登場的全新 CLA 亦預載 Disney+ App,令新世代豪華車款的科技與娛樂體驗同步提升。

只要擁有一個有效的 Disney+ 帳戶,即可於車上欣賞 Disney、Pixar、Marvel、Star Wars 和 National Geographic 等系列影片。從「復仇者聯盟」到「曼達洛人」、從「Luca」到「無敵破壞王」,每段行車路程都能變成全家歡笑或劇迷沉浸的專屬時光。

這次 Mercedes-Benz 把 Disney+ 內建於 MBUX 系統,不單是汽車娛樂進化的表現,更是將車輛「第三生活空間」概念推至新高點。對於經常接送孩子上學、長途旅行、甚至只是等人時想放鬆一下的用家,這項功能真正讓 Mercedes-Benz 的豪華與人性科技體驗無縫融合。未來的車廂,不只是移動交通工具,更是個人影院、家庭放映室,甚至是療癒放空的港灣 – 這才是數碼化豪華汽車該有的模樣。

Vision V 預告:Mercedes-Benz Vans 正式邁入電動豪華 MPV 新紀元


隨着 Mercedes-Benz Vans 宣布即將於 2025 年 4 月全面揭曉全新概念車 Vision V,這個擁有深厚豪華基因的廂型車系列,也正式進入一個全新轉捩點 – 結合電動化、奢華與高度空間靈活性的全新時代即將展開。

Vision V 這部概念車不單是預示未來量產車的設計走向,更代表品牌對「現代豪華廂型車」的重新定義。從官方初步釋出的訊息可見,Vision V 強調將 寬敞空間 結合 極致尊貴的內裝用料與前衛科技設計,手工製作與高科技元素互為呼應,展現出一種既傳統又前衛的奢華張力。它不只是功能上的進化,更是美學與科技的融合。

VAN.EA 架構將於 2026 啟動,Mercedes-Benz Vans 重塑產品版圖
從 2026 年起,Mercedes-Benz Vans 將全面轉向基於全新 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VAN.EA) 打造的新世代電動商用車與MPV。這個模組化、可擴展的平台,將支援從入門家庭用車到豪華VIP專屬接送車、甚至提供如大型行政禮賓房車般的產品選項,全面涵蓋不同市場需求。

這亦意味品牌將進一步擴展其高端豪華產品線,不再單靠 S-Class、Maybach 才代表 Mercedes-Benz 的頂級定位,未來高階 Vans 亦將擁有與乘用車同樣級別的造車標準與品牌光環,打造屬於 Mercedes-Benz Vans 的「現代奢華」新領域。

豪華不再局限於轎車或SUV,MPV亦可尊貴非凡
如果說 EQS 重新定義了豪華電動房車,Vision V 則是邁向「全功能豪華空間移動」的新標竿。它不是傳統家用MPV的延伸,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提案:為家庭、企業、或個人提供一個移動中的頭等艙。

對於喜歡高端質感、但又需要靈活空間與多功能用途的用家而言,Vision V 將會是 Mercedes-Benz Vans 未來最具吸引力的答案。預計更多細節與內裝概念,將於 2025 年 4 月正式發佈。

我認為,Vision V 不只是概念車這麼簡單,更是 Mercedes-Benz Vans 在電動化時代的一次品牌重塑。當「頂級豪華」不再被侷限於三廂房車或大型SUV,當品牌將空間、設計、靜謐性與智能科技集於一身時,真正的豪華移動體驗,或許正是從 Vision V 開始。未來的MPV,不止能載人,更能承載生活的態度。

撞極都唔怕!Polestar 3 勇奪 Euro NCAP 五星安全評級

Euro NCAP Polestar 3


Polestar 3 憑藉瑞典血統與Volvo安全技術支援,於最新一輪 Euro NCAP 撞擊測試中獲得全方位五星安全評級,總分達到 87%,當中更在「兒童乘客保護」一項目中取得 93% 分數,為過去九年以來所有受測乘用車之中最高的成績,成為目前純電SUV市場中,安全性能最出色的代表之一。

Euro NCAP 於四大測試分類中全面評估車輛表現,包括成人乘客保護、兒童乘客保護、弱勢道路使用者防護(如行人與單車騎士),以及主動安全輔助系統。Polestar 3 全面通過所有項目,當中成人保護得分為 90%,弱勢用戶保護得分為 79%,而主動安全系統亦獲得 83% 高分,整體展現了極高的保護能力與技術成熟度。


Polestar 技術總監 Lutz Stiegler 表示:「我們與Volvo共享相同的安全DNA,這次獲得五星評級只是對我們既有信心的印證。對Polestar來說,安全性正是性能哲學的核心之一,Polestar 3 不僅好駕駛,更是讓駕駛者與乘客都能安心享受每段旅程的座駕。」

值得一提的是,Euro NCAP 計劃總監 Dr. Aled Williams 亦公開讚賞 Polestar 3 的兒童保護能力,「接近滿分的表現令人驚艷,證明車廠對全車乘客的保護承諾不是口號,而是真正的工程落實。」


Polestar 3 配備多項進階安全系統,包括「Post Impact Braking」事故後自動剎車、「Direct Assistance」緊急聯絡系統,以及由鏡頭與雷達組成的 SmartZone 環境監測模組。車內亦備有「Driver Monitoring System(DMS)」可即時偵測司機眼神與頭部動向,如偵測異常可自動安全停車,防止疲勞或健康狀況引發事故。

這項成績亦讓 Polestar 3 成為繼 2021 年 Polestar 2 之後,品牌第二款獲得 Euro NCAP 五星認證的電動車型,進一步鞏固 Polestar 於安全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當全球電動車市場仍集中於續航與性能競爭之際,Polestar 清楚展示了另一條關鍵道路——打造真正可以讓家庭安心使用的高性能純電SUV。


從實際用家角度來看,Polestar 3 的安全評級不單是一紙數據,更代表品牌對駕駛者、家人,尤其是後排兒童乘客的高度承諾。與其說這部車追求五顆星,不如說,它是為「不容妥協的安全守護」而生。若你正在考慮一部適合家庭,又能兼顧駕駛享受的純電SUV,Polestar 3 值得放在你的首選清單之中。

smart #5 BRABUS 全球首發!3.8 秒破百、2000W 音響、極速充電一應俱全


當「smart」遇上「BRABUS」,不再只是時尚小車,而是將城市電動SUV推至性能新巔峰。全新 smart #5 BRABUS 正式全球首發,這部純電高性能中型SUV,不單止火力全開,更以奢華與科技武裝全車,為新一代講求個性與實力的駕駛者而來。


3.8秒破百、800V極速快充 性能不止一秒震撼
smart #5 BRABUS 採用雙摩打四驅系統,綜合輸出高達 475kW(約637匹),啟動 Launch Mode 可在 3.8 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速度媲美超跑。搭載 100kWh 鋰電池及 800V 高壓架構,支援 高達 400kW DC 快充,僅需18分鐘即可由10%充至80%,WLTP續航達540公里。同時,BRABUS特設的虛擬排氣聲模擬系統,進一步加強駕駛體感,在寧靜的電動架構下保留熱血回饋。


BRABUS 專屬設計:內外皆型,細節盡現
外觀方面,smart #5 BRABUS 採用專屬 21吋 Monoblock Z 鍛造輪圈,配上紅色剎車卡鉗與運動化包圍,打造出霸氣與流線共存的造型語言。BRABUS專屬徽章與細節處處點綴,全車散發德式性能品牌血統。

內櫳則以高級 Alcantara 麂皮與 DINAMICA® 微纖維包覆,前後座皆具備加熱功能,前座更設有通風系統,全天候舒適感無懈可擊。BRABUS發光字樣方向盤、金屬踏板、256色氛圍燈(Ambient Light+)與全景環型天幕等豪華配備一應俱全。


2,000W Sennheiser 音響+雙13吋OLED屏幕!科技氛圍全面進化
車艙搭載兩組13吋OLED屏幕(其中一個專屬乘客),操作直觀、畫面極致細膩。聲音方面更是頂級配置:由音響巨頭 Sennheiser Signature Sound System 提供聲學調校,全車設有 20組高效能揚聲器與升降式中央喇叭,輸出總功率超過 2,000W,並支援 7.1.4 Dolby Atmos環繞音效,真正將座艙化為行動劇院。


4月起開放預訂!年內登陸歐洲與中國市場
德國市場定價為 €60,900(約HK$510,000),4月24日起接受預訂,將於今年第二與第三季陸續於歐洲及其他市場推出。中國市場將於4月23日上海車展登場,全球部署逐步展開。

smart #5 BRABUS 就像是一場品牌蛻變的終極演出——將精緻、緊湊、個性這些傳統smart標籤,與純電、超跑性能、BRABUS賽車美學融合為一,打造出一部真正「Made to Stand Out」的全能之車。無論你以前覺得smart「太可愛」,或BRABUS「太極端」,這一部,就是最佳平衡點——一部可以上賽道,也可以載孩子返學的電動猛獸。

Bruno Senna 紀念舅父 Ayrton 40 年前首場 F1 勝利


對Lotus與F1迷來說是一個充滿傳奇意義的日子 — 正好是Ayrton Senna於1985年葡萄牙站(Estoril)奪下其F1生涯首勝的40週年。為紀念這位已故傳奇車手的壯舉,當年由他駕駛的 Lotus 97T 將首度重返Estoril賽道,而駕駛它的,正是他的外甥 Bruno Senna。


這場活動不只向Senna致敬,同時也與F1 75週年同步慶祝,象徵著Lotus在F1歷史上無可取代的技術與設計貢獻,更喚醒了一代車迷對黃金渦輪時代的熱血回憶。


Estoril 1985:Senna的濕地神話
當年葡萄牙站大雨滂沱,Senna首次以Lotus出戰正賽,便奉上驚天動地的雨地駕駛技術,將全場幾乎套圈一次,在濕滑賽道中一騎絕塵,拿下F1生涯首勝。他曾明言:「很多人說1993年Donington是我最佳一役,但那場我有循跡控制,怎能與Estoril相比?」這場勝利在他心中,是無可替代的巔峰。


Lotus 97T:極致創新的象徵
Lotus 97T不僅是Senna封神的坐駕,它亦是F1空氣力學革新先驅。這台1985年的賽車,首度採用前輪後方垂直空力翼板設計,為後來F1廣泛採用的bargeboard鋪路。搭載Renault EF15 V6渦輪引擎,馬力高達850匹,配合僅539kg的輕量化車重,在當年堪稱怪獸級戰駒。

Lotus 97T規格摘要:
• 生產年份:1985年
• 數量:僅製造4輛
• 引擎:Renault EF15 V6 Turbo
• 馬力:780-850bhp
• 車重:539kg
• 軸距:107吋


Senna × Lotus:無法複製的黃金年代
Senna在Lotus效力的三年(1985-1987),是F1渦輪時代的高潮期。他與McLaren、Williams、Ferrari等強隊間的廝殺,寫下F1技術與人性的雙重高峰。儘管後來三奪世界冠軍是在McLaren時期完成,但Lotus才是Senna起飛的起點,而Estoril,就是那個傳奇開始的地方。


這次Lotus重返Estoril的儀式,絕不只是懷舊,更是對「技術創新 × 個人意志」結合的終極致敬。Senna當年在風雨中不靠電子輔助、只憑車感與勇氣戰勝群雄的畫面,即使四十年後,仍叫人動容。而今由Bruno Senna親自駕駛97T回到原點,象徵傳承,也提醒我們:F1最動人的時刻,不只是贏得比賽,而是定義什麼叫做傳奇。

MINI JCW 純電家族香港登場!五款型號正式發售


數十年來,MINI 一直將賽車運動傳承與尖端創新風格融合,重新定義駕駛激情的意義,為大家帶來更與眾不同的駕駛感覺。2025年JCW系列更標誌令人興奮的新篇章,完美融合極簡主義設計、賽車級性能、環保理念及智能科技,為MINI JCW系列車款注入全新活力,引領香港純電車潮流!


純電JCW系列登場優惠價由HK$299,800起
限時免費升級裝備優惠總值高達數萬元

鍾情經典就不能錯過兩款新加入JCW系列的成員!全新JCW Style Cooper SE 登場優惠價HK$299,800(原價HK$309,800),限時購車更額外賞HK$10,000折扣優惠!車內配備專屬運動座椅,內部裝飾更以JCW的紅黑顏色組合點綴!

想體驗更強輸出,可選擇 JCW E,登場優惠價HK$339,800(原價HK$349,800)!除配備19吋運動車呔外,更備有撥片加速,一按即額外提供電力,讓你輕鬆提升加速表現!


【Aceman:純電Crossover系列】登場優惠價由HK$299,800起
2025年Aceman家族首次加入純電JCW!想在路上散發型格魅力,可選最新JCW Aceman E,登場優惠價HK$389,800(原價HK$399,800)!限時購車為你免費升級Harman Kardon環繞聲系統、MINI獨有實景導航系統及泊車輔助鏡頭設備,總值高達數萬元!

另外亦設有紅色車頂鏡殼顏色組合的 JCW Style Aceman SE,登場優惠價HK$299,800(原價HK$309,800)!


【歐洲生產純電升級版Countryman】登場優惠價HK$399,800
談到最強空間感及儲物量,當然少不了 JCW Style Countryman E ULTRA!純電Countryman登場優惠價HK$399,800(原價HK$469,800)!歐洲製造不僅擁有精湛工藝和卓越品質,還獲Euro NCAP五星安全評級,令旅程更添安心!ULTRA版本配置20吋輪圈及專屬車身套件;內飾及座椅更加入JCW紅黑風格!限時免費升級MINI獨有實景導航顯示及泊車輔助鏡頭,總值高達數萬元!

【荃灣陳列室】
地點:青山公路388號森那美集團大廈1樓
時間:週一至六09:00-19:00;週日及公眾假期10:00-18:00

【灣仔陳列室】
地點:堅尼地道100號合和商場1樓101號鋪
時間:週一至六10:00-20:00;週日及公眾假期11:00-19:00

謝榮鍵英國 GT 錦標賽揭幕戰獲季軍

British GT Donington 1 2025


謝榮鍵(Kevin)正式展開他2025年的英國GT錦標賽(British GT Championship)賽季,他在Donington Park賽道舉行的揭幕戰中,以上佳的表現取得全場季軍而回,為爭奪今季的年度錦標打好基礎。這位香港車手今年繼續效力英國車隊2 Seas Motorsport,並駕駛由Contempo Concept和A Bathing Ape聯合贊助的18號Mercedes-AMG GT3,於第1回合的排位賽上先取得第2名,鎖定頭排的有利起步位置。


儘管謝榮鍵在起跑時被對手的林寶堅尼賽車超越而落到第3位,但他在Donington Park賽道上的速度仍十分快,他一直保持著位置直到將賽車交棒給隊友,Mercedes-AMG的廠方車手Maximilan Goetz接手,隊友亦不負所望,在未受任何挑戰下,駕駛18號賽車衝過終點取得季軍。這兩位自去季已展開合作的車手同心合力,在長達76圈的比賽中穩居全場最高級的Pro-Am組別的第3名,他們追尋錦標的夢在2025年有個很好的開始。


謝榮鍵和隊友Maximilan Goetz今年的目樣是爭奪年度冠軍,他們在Donington Park賽道上的上佳表現,不僅在這項競爭激烈的賽事上,率先在季初登上頒獎台獲季軍,為爭標打下良好基礎。而且,他們的季軍亦確保2 Seas Motorsport車隊目前於車隊積分榜上,成功於榜首帶出領先群雄。



謝榮鍵
Contempo Concept及A Bathing Ape聯合贊助
18號Mercedes-AMG GT3賽車車手

「綜合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比賽週末,我們在排位賽中取得第二名,在比賽中已應該至少獲第二名。但不幸的是,我在起跑時落後於對手的林寶堅尼賽車。當然,我們同隊的隊友亦非常強勁,祝賀他們首次獲得英國GT賽的勝利。很高興見到2 Seas Motorsport車隊的所有工作人員們,包括車隊上下,AMG廠方,隊友Maximilan Goetz和我延續去年的良好勢頭,並且為2025年取得一個非常穩固的賽季開始,我們對結果感到滿意。今年我們需要更加穩定,在每個週末都需要取得好成績,希望在賽季結束時我們能夠爭奪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