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undai Motor Group 正式宣佈,將於印尼西爪哇省展開其首個海外「Waste-to-Hydrogen(W2H)垃圾轉氫氣」項目,並在雅加達的全球氫能生態高峰會中公開整體行動計劃。這不僅是韓國以外的第一個據點,更有望成為整個東南亞氫能生態圈的關鍵樞紐。
Hyundai 將聯同印尼能源與礦產部(ESDM)、國家發展規劃部(BAPPENAS)、國營能源巨頭 Pertamina,以及韓國企業組成聯盟,在西爪哇省首府Bandung附近的 Sarimukti垃圾填埋場,提煉出低碳氫氣,並計劃在2027年前建成一座結合 Pertamina 現有 CNG 設施的氫能加氣站。
這個垃圾場每日處理 Bandang 市 1,500噸垃圾的80%,但同時也帶來火災、洪水及山泥傾瀉等災害風險。Hyundai 除了技術上協助轉廢為能,亦透過與 NGO Good Neighbors 合作改善當地居民的飲水及醫療設施,體現企業社會責任(CSR)。
高峰會期間,印尼政府亦發表了「國家氫能與氨氣發展藍圖」,未來將氫能技術廣泛應用於包括新首都 Nusantara 在內的基建與能源轉型中。而 Hyundai 的W2H計劃,正好與此策略高度契合。
同時,Hyundai 正積極引入韓國在 Chungju、Cheongju 及 Paju 等城市成功推行的循環資源轉氫模式,並計劃未來幾年內在韓國新設多個W2H設施。Sarimukti項目無疑是把這套模式正式輸出至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自2022年在印尼建成汽車生產廠後,Hyundai 已視印尼為進軍東南亞的戰略重地。這次更透過旗下氫能品牌 HTWO,統籌從氫氣生產、儲存、運輸以至車輛應用的完整供應鏈,目標打造一條閉環式氫能生態系統。
與 Pertamina 的合作亦進一步鞏固基礎,包括土地提供、氫氣運輸網絡搭建及最終在當地推廣氫燃料車型,讓氫能真正走進民生層面。
這類將城市垃圾、糞污甚至工業廢物變成可用能源的模式,正逐步重塑新能源的思維邏輯。Hyundai 用實際行動證明:環保不是口號,而是可出口、可投資、可賺錢的未來產業。相比於太陽能、風能這類受制地理因素的再生能源,W2H可視為未來城市廢物管理與能源轉型「一箭雙鵰」的方案。
對我來說,Hyundai這步棋不止是商業操作,更是對「能源民主化」的實踐。當一個來自垃圾場的氫分子,能推動未來印尼的公共交通與基建,我們還能不對這場綠色革命感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