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C
Hong Kong
Wednesday, April 30,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70

【影片】McLaren 5 月 15 日全新 GT 現身


McLaren 預告在 5 月 15 日晚上 8 點將會推出全新 GT 跑車,並釋出預告影片。McLaren 表示新GT 跑車獨立於現有Sports Series、Super Series 與 Ultimate Series之外,是「Track25」計畫於 2025 年前推出 18 輛新車或改款車的的第 4 款新車,前三款分別為 Speedtail、720S Spider 與 600LT Spider,新車將會有採用 Speedtail 的車尾線條,尾燈則有 Senna 的影子。暫時 McLaren 並沒有公佈新車太多資料,但估計馬力大約 600 匹至 620 匹之間。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突破!石墨烯電池 5 分鐘完成充電!?


西班牙科創公司 Graphenano 與當地大學合作成功以石墨烯製造出聚合物電池,石墨烯具有導電性比傳統金屬材料好高、輕、堅韌及具有彈性能彎曲,是製造聚合物電池的最佳媒材,而且電容量比傳統鋰電池多 2 至 15 倍,最重要是充電速度快 33 倍,重量更比鋰電池輕一半,而且良好的韌性具有高度抗刺穿性能及散熱能力,因此安全性方面亦更勝一籌,據指石墨烯電池擁有 1000 公里續航距離,5 分鐘就能完成充電!目前,石墨烯電池大多應用在手機電池、相機電池及行動電源等小型設備上,要運用到電動車身上則仍需要一段長時間,最起碼是解決能夠降低石墨烯電池的開發成本,Graphenano 預計在 5 年內將可推出車用石墨烯電池。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未來 AMG 車型將配備「電子渦輪」?


Mercedes-Benz 老闆 Tobias Moers 指正為新一代 AMG 車型尋找不犧牲效能,卻又能有效提升動力的新方法,透露正考慮把專為 F1 等級的街車版 AMG One 身上所配備電子渦輪增壓器擴大使用版圖,電子渦輪增壓器能夠可以幫助消除渦輪遲滯,而且能夠儲存更多的能量,不過結構就更加複雜與昂貴。Tobias Moers 指未來將會有更多車款配備相同的電子渦輪系統,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是什麼車型,但估計未來大部份「頂級版」AMG 車型也會配備「電子渦輪」吧。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onda 大改款 Jazz!10 月推出電動車有新消息


Honda 宣佈會在今年 10 月24日舉辦的東京車展發表大改款 Jazz,目前透露的資料有限,只表示將會使用 i-MMD 油電動力系統,主打慳油賣點,目前 CR-V Hybrid 使用i-MMD 油電系統後的平均油耗為每公升燃油可行駛14.5公里。此外,Honda 今年 3 月日內瓦車展發佈了 Honda e Prototype 概念車,如今正式命名為 Honda e,採用後驅設定,將會擁有 200 公里以上的續航距離,30 分鐘即可將電池充滿 80%,不過就暫時未知何時才會正式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AMG GLS 63 狂想曲!?


Mercedes-Benz 在四月的紐約車展發表了全新豪華旗艦SUV GLS,以 GLS 480 4Matic 打頭陣, 使用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及 48V EQ Boost,最大馬力為 489 匹及 71.4kgm 扭力,還配備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ISG)系統可額外提供 22 匹馬力及 25.5kgm 扭力,能夠滿足絕大部份車迷!不過熱血車迷並未因此滿足,因為 M-Benz 車系有 AMG 版本才算完整,於是 J.B. Cars 就構想出更強的 AMG GLS 63,外觀使用 AMG 最具標誌性的 Panamericana 鬼面罩及泵把,再加上碳纖維部件及啞黑色調,令造型更凶悍,當然馬力預計可達到 600 匹以上,不過以上全是車迷的幻想,並未經官方證實。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預計在 2021 年推出 CT 後繼車


Lexus 在 2010 年推出小型五門掀背車至今已經有 9 年時間了,最近 Lexus 歐洲總裁 Pascal Ruch 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 CT 後繼車款將會在兩年後推出。預計新車將會採用 TNGA 平台打造,不過新車暫時仍然未知將會採用什麼車型設計,因為繼續保留五門掀背型將要面對 Mercedes-Benz A-Class 及 BMW 1-Series 劇烈的競爭,所以很可能會加入 SUV 元素變成全新車型,而英國 Lexus 總裁 Ewan Shepherd 指新車的車身尺碼將會比長 4495mm,寬 1840mm,高 1540mm,軸距為 2640mm。另外,外界估計新車十分有機會成為 Lexus 史上第一款純電動車。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首款電動車 ID.3 首日收獲過萬訂單


於日前開始接受預訂的Volkswagen首部電動車 – ID.3,首24小時即收到過萬訂單,成績斐然。ID. 3 貴為Volkswagen 首部公開接受預訂的電動車,將會是繼 Beetle及Golf後,Volkswagen 又一傳奇車款!

ID. 3具有170匹馬力,且備有三款電池規格,提供330公里至550公里的續航力,而現正於29個歐洲國家接受預訂的ID.3 特別版更備有420公里的續航力。售價方面更貼合大眾化市場,定價為3萬歐元起,預計於2020年中正式登陸歐洲!

為迎接電動車這大趨勢,Volkswagen 預計每年向汽車業界提供100,000部的電動車。

註:^為參考售價,一切以最終發售價格為準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Q5 45 TFSI 再有限量版賀廠慶


為慶祝 Audi 成立 110 週年,Audi 代理繼之前推出特別裝備版本的限量 A4 Avant 旅行車後,現再有這部同樣有特別裝備的 Q5 45 型號,限量賣 $569,900,包括有價值 $47,200 的 Prestige Package 和 $80,300 的 Technology Package,兼有 S line 跑格車身配件、20 吋輪圈和全車上色(Full body paint finish),比廠方建議的 $584,800 零售價更便宜,很是吸引。


屬 Audi 裡中形 SUV 的 Q5,首代於 2008 年推出,現款即第二代 2017 年登場,外形變得與 Q7、Q3 和 Q2 相似,車頭有像不銹鋼廚具的銀色鬼面罩;經優化的車頭入氣口、車頂和尾門曲線和車底護板,將風阻減低至 Cd0.30;波浪形的腰線與新 A5 相似,頭冚亦有與它一樣有「Power Domes」拱線;向後收窄的車窗溫室顯出動感;尾泵把有 Diffuser 和「眼鏡」形銀色裝飾,排氣喉隱藏在車底裡。由 A4/A5 加高而來的 Q5,底盤也隨它們轉款而改用「MLB Evo」鋁加高拉力鋼車架,雖然體積比舊款稍大,重量減卻減輕高達90kg。


香港賣的 Q5 只有稱為「45」的一款引擎選擇,亦即新 A4/A5 改用的同一台 252 匹 / 370 牛頓米輸出的 2.0 TFSI,廢氣歧管綜合在汽缸頂上,廢氣活瓣有 AVS(Audi Valvelift System)可變升程控制,燃料噴注系統可直噴也可在低負荷時改為 Port 噴。同個 A4/A5 起改用的新設計 7 速 S tronic 雙自動離合器波箱,兩個多碟式離合器同置於一條軸線上(舊款 S tronic 的兩個離合器分別上下擺在兩條軸上) ,以減底磨擦量和重量。有「Ultra 技術」的新 quattro 四驅系統,在波箱尾端有多牒離合器連接驅動軸,後差速器有一個電子控制的爪形離合器(Claw Clutch),淨行頭轆時,此兩個離合器可將最大阻力的驅動軸和後差速器分離,減低磨擦度和耗油量,電腦跟隨轉向角度、G 力和扭力輸出每 10 微秒運算一次,控制後輪分動,甚至可在前輪胎發生空轉 0.5 秒前主動將扭力調往後輪。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6.3 秒,感覺輕快轉數中段有最「扯」的加速力,每踩油有較明顯的「whoosh…」即 Turbo Lag。新的 S tronic 波箱有較近似自動波的幼滑,少了舊式 S tronic 較直接的爽快感。軚感幼滑得來偏直接,亦有點虛假的感覺。與 A4/A5 一樣的前/後五連杆懸掛,前方是改良、後是全新設計,在混合金屬車架下有硬淨,柔軟和拋浮的感覺,行車輕鬆,寧靜和純練度高,高身 SUV 不用太高速拐彎便響起胎來,quattro 系統一如預期運作透明。有「Offroad」、「Efficient」、「Comfort」、「Dynamic」、「Auto」和「Individual」(自定)模式的 Audi Drive Select 反應系統,只有引擎/波箱快慢和軚盤重量可以改變,「Dynamic」時會有較多後驅扭力,SUV 特有的「Offroad」模式能將四驅和 ESP 穩定系統調校作越野駕駛用;加錢配氣壓避震另有「Lift」模式升高車身和有懸掛軟硬可選。下坡玩的 Hill Decent 系統,靠 ABS 自動控速「擒」落山。


符合 SUV 用途的地方,Q5有電動開關尾門,行李箱兩旁設有可將後座椅背彈低的手柄,後座有前後趟動和椅背角度調校功能,能將行李箱容積由550公升提升至610;加錢選用氣壓避震的話,行李箱內可有按制將後懸掛升高降低,方便擺放物件。覆蓋至後排乘客頭頂的天幕天窗,設有電動窗簾。


所說 $569,900 車價包含的兩個套裝,Prestige Package 包括有 LED 頭尾燈、電動腳控尾門、3區冷氣、氣氛燈光、Comfort Key 免匙系統,和前方有人和車會「嘟嘟」/震 Brake/煞停的 Audi pre-sense City,Technology Package 有將儀錶放大和縮小的數碼儀錶、MMI Plus 衛星導航、手機介面。有興趣者,可留意 5 月 11 至 13 日期間在旺角 MOKO 新世紀廣場舉行的 Audi 車展。


「45」引擎亦即新 A4/A5 改用的同一台 252 匹 2.0 TFSI,廢氣活瓣有 AVS 可變升程控制,燃料噴注系統可直噴也可在低負荷時改為 Port 噴。


下坡玩的 Hill Decent 系統,靠 ABS 自動控速「擒」落山。


新設計 7 速 S tronic 雙自動離合器波箱,兩個多碟式離合器同置於一條軸線上,有較近似自動波的幼滑,少了舊式 S tronic 較直接的爽快感。


後座有前後趟動和椅背角度調校功能,能將行李箱容積由 550 公升提升至 610 公升。


現款 Q5 外形變得與 Q7、Q3 和 Q2 相似,車頭有像不銹鋼廚具的銀色鬼面罩;波浪形的腰線與新 A5 相似,頭冚亦有與它一樣有「Power Domes」拱線。


價值 $80,300 的 Technology Package 有 MMI Plus 衛星導航,和將儀錶放大和縮小的數碼儀錶。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6.3 秒,感覺輕快轉數中段有最「扯」的加速力。


價值 $47,200 的 Prestige Package 包括有 LED 頭尾燈、電動腳控尾門、3 區 Deluxe 冷氣、氣氛燈光、Comfort Key 免匙系統。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252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370 牛頓米 / 1,600-4,5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663 X 1,893 X 1,659mm
重量:1,79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Q5-45-TFSI/1078/

售價:HK$569,900(限量價)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五輛 GT3 賽車出征寶珀 GT 世界挑戰賽亞洲盃泰國站


本周末,2019寶珀GT世界挑戰賽亞洲盃將登陸泰國武里南,在國際汽聯認證的一級賽道、長達4.554公里的武里南國際賽車場舉行比賽。五輛奧迪R8 LMS GT3賽車將再次踏上征程。四位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將和亞洲一流的個人車手並肩作戰,爭取在第三、四回合中贏得更多寶貴積分。他們將競逐車手總冠軍、Silver盃、Pro/Am組、Am盃以及車隊總冠軍等組別。

“上個月,奧迪客戶車隊經歷了極具挑戰性的賽季揭幕戰,但也同樣展現出無限潛力,他們希望在泰國站比賽中再接再厲,”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總監馬丁(Martin Kuehl)表示。“參賽車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但是我們擁有強大的車隊、動力強勁的賽車和才華出眾的車手。要讓這一切形成合力、發揮作用,需要每個人都付出努力並保持專註。”


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組合——愛沙尼亞小將馬丁·魯普(Martin Rump)與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冠軍、馬來西亞車手陳韋龍(Weiron Tan)代表奧迪運動亞洲Absolute車隊出征。目前,他們在GT3賽車Silver盃組別中位列第四,在車手總冠軍排行榜中位列第七。緊隨其後的是來自奧迪運動亞洲天石車隊的中國車手陳維安, 同時也是2019賽季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他的搭檔是來自中國澳門的日本GT賽車明星André Couto。他們在第一回合中運氣不佳,被其他車手的賽車擋住,無法駛出維修區,因此失去領先位置。二人希望在泰國站比賽中充分證明自己的實力。

兩支泰國本土車隊——Singha Plan-B by Absolute車隊和B-Quik Racing車隊將分別參加Pro/Am組和Am盃組競逐。

上周末,布瑞特·比榮巴迪(Bhurit Bhirombhakdi)在中國珠海國際賽車場贏得奧迪運動R8 LMS盃冠軍,因此備受鼓舞。他將和同胞Kantasak Kusiri搭檔駕駛Singha Plan-B by Absolute車隊的奧迪R8 LMS賽車。這組車手在系列賽雪邦站中曾登上組別領獎臺,目前位列Pro/Am組第四名。


奧迪運動亞洲Absolute車隊的中國車手孫竟祖將和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奧迪中國形象大使程叢夫搭檔出征,力爭獲得更多Pro/Am組積分。上一站他們在馬來西亞經歷了艱難的賽季揭幕戰。

來自泰國B-Quik Racing車隊的車手Henk Kiks與丹尼爾·比爾斯基(Daniel Bilski)在賽季揭幕戰第二回合中奪得Am組冠軍,如今,他們回歸本土作戰,信心滿滿。這組車手繼獲得寶珀GT世界挑戰賽亞洲盃組別冠軍後,又在上月舉行的泰國超級系列賽揭幕戰中大獲全勝。前不久,比爾斯基還在奧迪運動R8 LMS盃珠海站收獲第三回合全場亞軍。

5月10日(周五),2019寶珀GT世界挑戰賽亞洲盃第三、四回合將以兩場45分鐘的練習賽揭開序幕。兩場各15分鐘的排位賽將於5月11日(周六)12:02開始,15:30將舉行第三回合正賽。5月12日(周日),第四回合將於11:45開賽(以上皆為泰國當地時間)。

兩節排位賽和兩場正賽將通過寶珀GT世界挑戰賽亞洲盃官方Facebook頁面以及SRO賽車集團官方YouTube頻道GT World進行全程直播。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媲美紐布靈!Toyota 建造測試專用賽道


每次進行嚴厲的測試,各大車廠都會選擇到全球知名的 Nürburgring 紐布靈賽道進行測試,不過 Toyota 厭倦了千里迢迢到紐布靈進行測試,打算在豐田市郊區投資 30 億美金打造一條 5.3 公里的專用測試賽道,賽道將會仿照紐布靈賽道,具有極為複雜的地形,同樣興建在眾多山丘上,具有 75 米的上下坡及角度變化極大的彎道設計。賽道預計最快將會在 2023 年興建完成,可望帶來近 3000 個工作機會,未來新一代 86 及 BRZ 將會回到新賽道進行測試。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荃灣維修中心 BEST IN TOWN 車展


本長週末,BMW將於荃灣維修中心舉行BEST IN TOWN車展,多款熱賣新車以及陳列車將全線列陣。重點推介2019動感M Sport系列,包括:後驅揭背小跑120iA M Sport Edition﹑皇牌SAV X1 sDrive18iA M Sport Edition﹑領袖級行政房車520iA M Sport Edition均以車展優惠價發售,指定型號更免首年牌費及保險!現場更提供高價Trade-in及上會一站式服務。


1) BMW X3 xDrive20iA xLine Technology Package包括:智能螢幕鑰匙﹑原廠導航系統﹑手勢控制功能及多功能電子儀錶板(價值$90,000連稅)。
2) BMW X4 xDrive30iA M Sport X Technology Package包括:智能螢幕鑰匙﹑原廠導航系統﹑手勢控制功能及多功能電子儀錶板(價值$90,000連稅)。
3) 3年或100,000公里(以先者為準)。

BMW荃灣維修中心BEST IN TOWN車展
日期:2019年5月11至13日(星期六至一)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正
地點:荃灣青山公路380號森那美集團大廈 | 免費泊車
查詢電話:3193 6888

尚有更多優惠型號,了解更多:http://bit.ly/2JrMt2K

商務睿智兼備 動感格調昇華
10項領先設備 傲視同級#歐洲品牌 全新BMW 520iA M Sport引領登場

本長週末,BMW將於荃灣維修中心舉行BEST IN TOWN車展,屆時將首度展出2019全新BMW 520iA M Sport Edition,引領超凡駕駛體驗。標準配備10項領先同儕頂尖設備,包括:M Sport車身擾流部件﹑18吋M Sport專屬輕合金輪圈﹑前座運動型真皮座椅﹑10.25吋觸控式螢幕連原廠導航﹑泊車輔助連Surround View環視系統等,讓你超越平凡,引領未來。

全新BMW 520iA M Sport Edition領航價現由$559,900起,登場優惠超過10萬,BMW Circle月供由$6,259起*

了解更多:http://bit.ly/2H6A69k

圖片只供參考
* BMW Financial Services Hong Kong Limited保留最終決定權。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放債人牌照號碼︰0282/2018忠告: 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投訴熱線:+852 2598 1009
#比較同級歐洲房車品牌。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R8 LMS:布瑞特·比榮巴迪珠海第四回合冠軍


奧迪運動R8 LMS盃第四回合中,Singha Plan-B by Absolute Racing車隊車手布瑞特·比榮巴迪(Bhurit Bhirombhakdi)在被雨水浸透的珠海國際賽車場斬獲冠軍。本周末的第二場比賽同樣充滿戲劇性,來自Absolute Racing車隊的衛冕冠軍Andrew Haryanto從末位發車,一路追趕獲得亞軍,他與泰國車手在最後一圈中展開了激烈纏鬥,直至終點。與此同時,Ensport Motors by Absolute Racing車隊車手文森特·弗利萊德以強勢姿態重返盃賽,連續兩次登上全場領獎臺,並收獲第二個挑戰者盃冠軍頭銜。

在GT4組別中,新晉加入盃賽的第三回合組別冠軍、利奧車隊車手李麟和Grid Motorsport車隊車手陳鴻偉之間展開冠軍爭奪戰,最終陳鴻偉在第四回合中收獲個人首座冠軍獎盃。

“今天的賽道環境極其艱難,奧迪運動R8 LMS盃在如此情況下再次上演了一場充滿戲劇性的比賽,”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總監馬丁(Martin Kuehl)表示。“目前本賽季已進行四回合比賽,共產生了四位冠軍,這充分證明車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


目前領跑積分榜的第三回合冠軍、The Bend Motorsport Park車隊車手Yasser Shahin經歷了一場具有挑戰性的比賽,這次比賽 賽道能見度較低,賽車抓地力也有所下降。盡管這位澳大利亞車手背負了50公斤負重,最終還是收獲第四名,獲得了寶貴的12分,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冠軍積分榜上的領先優勢(70分)。

B-Quik Racing車隊車手丹尼爾·比爾斯基(Daniel Bilski)獲得第五名,以48分位居排行榜第二。雖然Tony Bates在第四回合中遭遇失利,但他仍以4分之差位列第三(44分)。

比榮巴迪在第四回合中獲勝,累積獲得41分,與阿德萊德站冠軍Geoff Emery並列第四。

在GT4組別中,李麟與Mark Williamson積分相同(45分),共同領跑該組別排行榜,陳鴻偉與Anderson Tanoto以兩分之差並列第二(43分)。在競逐挑戰者盃的車手中,弗利萊德所獲積分最多,馬嘉駿和林一鳴分列其後。


在“直通鈴鹿”席位爭奪戰中,經過中國站前兩回合比賽,目前比榮巴迪與Shahin同樣獲得37分,弗利萊德30分,比爾斯基28分。國內站席位歸屬將在6月上海站雙回合後揭曉,優勝者將獲得代表奧迪運動R8 LMS盃車隊出征2020鈴鹿10小時耐力賽的機會。“直通鈴鹿”這一獎項為比賽增添了更多看點,也令車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

第四回合賽況
奧迪運動R8 LMS盃參賽車手面對雨後濕滑的賽道,紛紛換上倍耐力雨胎。比賽開始前就出現了戲劇性場面,桿位獲得者區柏祥由於賽車出現技術問題而提前退出。這位CTVS Racers by Absolute車隊車手對此深感失望,他在第三回合中也未能完賽。

發車燈熄滅後,Bates率先沖出發車線,領跑全場,在賽道上濺起一片水霧,這位澳大利亞車手巧妙地將Shahin和比榮巴迪甩在身後,在第一圈時他的領先優勢超過1.5秒。

比榮巴迪發起進攻,他在第一圈超過Shahin,上升到第二名。在領先的三位車手身後,Zun Motorsport Crew車隊車手馬嘉駿超越了比爾斯基,弗利萊德緊隨其後,B-Quik Racing車隊車手的名次因此下降至第六位。與此同時,Haryanto從末位發起猛烈進攻,在第一圈結束時來到比爾斯基身後,排名全場第七。

Shahin在第二圈時名次下滑到第五位,此時FEA-玩兒不凡車隊車手屈鵬飛駕駛奧迪R8 LMS GT4賽車發生失誤,導致第一次安全車出動。比賽重新開始時,Bates在入彎時過於貼近內側,比榮巴迪借機反攻,拿到領跑位置。幾分鐘後,Bates的賽車發生打旋,但是他成功控制住賽車,沒有沖上砂石區。同時,Haryanto接連超過Shahin和弗利萊德,上升至第四位。

雖然Tony Bates重新回到比賽中,但此時安全車再次出動,將全場車手匯集在一起,比榮巴迪領跑,馬嘉駿、Haryanto、弗利萊德、Shahin分列其後。


緊接著馬嘉駿就遭遇失利,他在復雜的賽道環境下發生車輛打旋,導致名次下降。Haryanto因此有機會繼續向比榮巴迪發起沖擊。當時,比榮巴迪正以將近5秒鐘的巨大領先優勢領跑全場。

比賽還剩最後幾分鐘,Zun Motorsport Crew車隊車手林一鳴在濕滑的賽道上發生車輛失控,沖出賽道來到砂石區。安全車因此第三次駛入賽場,全場車手再次聚集,比榮巴迪失去領先優勢。

時間不斷流逝,全場賽車在安全車帶領下行駛了一圈又一圈,比賽隨時有可能重新開始,氣氛異常緊張。倒計時歸零後,安全車離開賽道,比賽還剩下最後一圈,奧迪運動R8 LMS盃參賽車手在最後階段為本地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刺激的比拼。比榮巴迪集中精神發起最後沖刺,但他知道對手Haryanto在身後緊追不舍。兩位車手巧妙避免了與對方賽車發生接觸,幹凈漂亮地完成了比賽。最終,泰國車手戰勝了2018賽季盃賽總冠軍Haryanto,在本賽季中首次斬獲冠軍。

在GT4組別中,陳鴻偉從李麟手中奪得組別冠軍,兩位車手首次駕駛奧迪R8 LMS GT4賽車參賽,皆表現出色。

6月1-2日,2019奧迪運動R8 LMS盃GT3、GT4組別冠軍和挑戰者盃冠軍爭奪戰將繼續進行,在長達5.5公里的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演第五、六回合競逐。這條賽道不僅是盃賽起源地,也是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國大獎賽的舉辦地。


車手語錄
布瑞特·比榮巴迪(Singha Plan-B by Absolute Racing)– 第四回合冠軍
“我從第四位出發來到領先位置,並希望能夠一直保持。當安全車出動的時候,我心想‘天啊,又來了!’這樣一來所有車手之間的差距都會縮小。Andrew在雨天比賽的速度很快。我能看到他向我逼近——我能認出他賽車塗裝上的條紋。看到指示牌的時候我還以為比賽會在安全車引領下結束,但是當看到提示說還有一圈的時候,我意識到Andrew還有可能超過我,當然他也差一點成功。”

Andrew Haryanto(Absolute Racing)– 第四回合亞軍
“賽事總監非常慷慨地多給了我們一圈,讓比賽充滿樂趣。我想泰國經常下雨,布瑞特應該很擅長在雨中比賽。”

文森特·弗利萊德(Ensport Motors by Absolute Racing)– 第四回合季軍
“我發車時排在第七位,所以我的策略就是保持冷靜,緊跟在前方車手之後。我知道賽道會很濕滑,我已經很久沒在雨天比賽了。然後我繼續追趕,控制好自己的節奏、保持冷靜,特別是在急轉彎處。我還是采用了幹地比賽的行車線。我發現排在前五、六位的車手在過彎時都有轉向過度的情況,因此我采取了早剎車、早入彎的策略,這很有效。我曾經一度來到全場第二位,並看到Andrew正努力追趕。我不想冒險拼命防守,特別是在雨天比賽。這場比賽我收獲很多,不僅獲得全場名次,還拿到了挑戰者盃冠軍,非常期待下一站在上海舉行的比賽。”

陳鴻偉(Grid Motorsport)– 第四回合GT4組別冠軍
“從排位賽我就知道我們兩個人的速度非常接近,我和李麟的圈速成績只相差0.1秒,但是一場雨後,情況發生變化。我起步很不錯,但是在1號彎就失去了領先位置,我剎車太早了。我調整了自己的節奏,通過完成一圈又一圈的比賽逐漸適應賽道環境。很明顯,李麟剎車時間稍晚,出現一點失誤,所以我很幸運地拿到領先位置,並一直保持到比賽結束。”

李麟(利奧車隊)– 第四回合GT4組別亞軍
“感謝奧迪中國和Absolute Racing車隊,讓我有機會參加盃賽並從中學習。昨天,我很幸運地通過努力比拼堅持到最後一圈。盃賽有一項優勢是所有車手都駕駛同款賽車,所以在昨天的比賽中,我們都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大家可以看到今天我們兩個人在比賽中的表現,有很大進步,所以我非常感謝盃賽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平臺。雖然今天我也有些失誤,但對結果感到滿意。”

第四回合比賽結果
1.59/布瑞特·比榮巴迪/泰國/GT3/Singha Plan-B by Absolute Racing/33:17.843
2.28/Andrew HARYANTO/印度尼西亞/GT3/Absolute Racing/+0.676
3.55/文森特·弗利萊德/菲律賓/GT3-CT/Ensport Motors by Absolute Racing/+3.404
4.7/Yasser SHAHIN/澳大利亞/GT3/The BEND – Motorsport Park/+5.877
5.27/丹尼爾·比爾斯基/中國香港/GT3/B-Quik Racing Team/+6.275
6.77/馬嘉駿/中國/GT3-CT/Zun Motorsport Crew/+9.004
7.11/陳鴻偉/中國香港/GT4/Grid Motorsport/+12.231
8.99/李麟/中國/GT4/利奧車隊/+13.193
9.24/Tony BATES/澳大利亞/GT3/Tony Bates Racing/+1圈
未完賽.777/林一鳴/中國/GT3-CT/Zun Motorsport Crew
未完賽.66/屈鵬飛/中國/GT4/ FEA-玩兒不凡車隊
未完賽.178/區柏祥/中國香港/GT3/CTVS Racers by Absolute

最快單圈:布瑞特·比榮巴迪/Singha Plan-B by Absolute
Racing/1:45.626/124.493公里/時

第四回合後總冠軍積分榜

第四回合後奧迪運動R8 LMS盃GT3組別排名(前十名)
1.Yasser SHAHIN/70
2.丹尼爾·比爾斯基/48
3.Tony BATES/44
4.Geoff EMERY/41
5.布瑞特·比榮巴迪/41
6.區柏祥/30
7.文森特·弗利萊德/30
8.Andrew HARYANTO/24
9.孫竟祖/18
10.馬嘉駿/16

第四回合後奧迪運動R8 LMS盃GT4組別排名(前五名)
1.李麟/45
2.Mark WILLIAMSON/45
3.陳鴻偉/43
4.Anderson TANOTO/43
5.生硯文/15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英美 Google Map 新增顯示電動車充電站資訊


Google Maps 宣布在英國及美國將會新增電動車充電站資料,只需要搜尋「ev charging stations」,就能夠找到 Chargemaster、EVgo 和 SemaConnect 的可用充電站位置,而且還會提供充電站是否有空位、輪候時間、充電插頭類型及充電速度等等即時資訊,當然用戶亦可以給予評價及討論。目前這個功能可在 IOS 及 Android 系統中使用。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Nissin MG80 Pro 內置 NAS 2.4Ghz 主控器及離機閃燈功能


電量不足是拍攝時經常遇到的問題,攝影師選用鋰電池是因為它有更好的電量輸出及穩定高速的回電時間,可是鋰電池用盡之後很難找到替代品,為解決這個問題和增加攝影樂趣,日本日清株式會社(社長:後藤力先生) 宣布推出全新的Nissin MG8 Pro,它除了支援多種電池和內置2.4Ghz(註1)主控器之外,還有離機閃燈功能,MG80 Pro作為一支多功能大火力(60GN, 83w/s)閃光燈,不但擁有主燈功能,更提供Canon、Nikon、Sony、Fujifilm、Panasonic和Olympus版本,而且亦與現行的Nissin NAS閃光燈相容,隨包裝附有燈腳、散光板及濾色片夾,Nissin MG80 Pro將於2019年5月下旬陸續推出。

專利 – 多類型電池兼容系統
多類型電池兼容系統支援不同種類的AA電池,包括鋰電池(型號14500)、可充電電池(NiMH)及鹼性電池。使用鋰電池時可提供1.5秒高速且穩定的閃光,而使用充電池則需約4秒回電。

耐用石英閃管及耐熱物料
採用石英閃管及高耐熱物料的設計除了有助承受高溫,並且減低過熱清情況,兩者結合後便成為了可連續秒閃光1000次依然正常運作的MG80 Pro。

內置Air 10s 主控器及支援離機閃燈功能
MG80 Pro內建Air 10s主控器功能,不但可提供最遠100米無線距離控制,而且其操作亦大致與Air 10s相同。它亦支援TTL測光、手動調光、1/8000秒高速同步、後簾同步及其他無線功能。除此之外,它亦可以在拍攝時作為主燈與其他兼容NAS的閃光燈一併使用。

大火力造型燈(8W)及無噪散熱系統
8W LED造型燈可為影樓提供足夠火力預測光源位置進行拍攝,而無噪散熱系統為拍攝過程提供寧靜而安全的工作環境。

(1)NAS代表Nissin Air System,是Nissin開發的無線通信系統,用於2.4GHz無線電傳輸,允許在室外或可能有其他干擾的環境中穩定運行從屬頻閃。

設備需預先配對以確保彼此之間的穩定通信,並且為了避免混淆信號,已經設置了8個頻道,提供了安全的通信環境。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


Dyson推出首款個人空氣淨化機器 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這款體積小巧的空氣淨化風扇將Dyson的空氣過濾與噴射技術集於一身,是床側、桌面,以及嬰兒房內的理想之選。全新Dyson Core Flow 核心氣流技術顛覆了傳統的潔淨空氣吹送方式。該集中精準氣流控制可以產生穩定的潔淨氣流,並將其精準吹送至您所需要的位置。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結合Dyson在流體動力學、空氣過濾、光感,以及聲學方面的專業,為用家帶來健康生活,更潔淨的空氣,以及更舒適的涼快體驗。

Dyson首席工程師Jake Dyson表示:「Dyson積極投放於研發,致力改善日常產品的設計與性能。我們通過硬體與軟體相結合的方式,為消費者打造智能產品,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帶來健康生活。」


我們在室內的時間高達90%
我們已漸漸成為了「室內一代」,在室內工作、學習、用餐、運動、睡覺和玩耍的時間,我們90%時間都在室內度過 。我們的室內環境,從呼吸的空氣到所接觸的灰塵、致敏原以及溫度,都對健康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每當提到污染時,我們通常只關心戶外的空氣污染。但在室內,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全部。除了打開門窗時進入家中的污染物以外,許多常見的日常活動和家居用品也會讓室內的空氣變髒。

我們在睡房的時間約佔日常生活的三分之一 ;在這裡,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化妝品、髮型噴霧、香薰蠟燭和香水等個人護理產品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在廚房與客廳內,我們面臨著清潔產品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煮食爐和其它烹調過程中所釋放的顆粒、煙霧和氣味,以及地毯中積聚的灰塵和致敏原等。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能有效捕捉些污染物,為您的個人空間帶來更加潔淨的空氣。


Dyson健康與美容工程副總裁Paul Dawson表示:「Dyson研發新產品的設計宗旨之一,就是在真實的家庭環境中,為真正的用家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在科學與技術基礎的支持下,Dyson不斷挑戰自我,致力於顛覆和改善產品的設計與創造方式。 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專為您的個人空間度身打造,讓您隨心掌控自己身邊的空氣質素與感覺溫度。」


Dyson Core Flow 核心氣流技術:一種嶄新的空氣噴射技術
集中噴射氣流,是個人空間淨化風扇的核心功能之一。Dyson Core Flow 核心氣流技術讓我們用一種嶄新的方式,為您的個人空間提供更加潔淨的空氣。在獵鷹式戰鬥機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啟發下,Dyson工程師發現,當兩束噴射氣流在凸起的弧面上相遇時,它們會匯聚形成一個高壓核心。他們利用這一現象,研發出一種能夠聚集並精確噴射氣流的方式,一年四季為您的個人空間吹送潔淨涼風,打造舒適空間。

集中精準氣流控制
只需輕輕滑動風扇圓頂部分,即可精確控制氣流角度。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還配備70度擺動功能,讓您更隨心所欲地掌控氣流方向。

HEPA濾網有效去除99.95%小如細菌與病毒的微粒
此個人空氣淨化風扇配備獨特的HEPA濾網,帶來無可挑剔的顆粒物捕捉性能,讓您在個人空間內享受潔淨空氣。HEPA濾網能有效去除99.95%的微小顆粒物,細菌病毒,花粉和黴菌孢子等;活性炭則有助於吸收和捕捉氣體、氣味和居家環境中的各類煙霧(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

HEPA濾網能夠去除小至PM0.1的致敏原及污染物,相當於人類髮絲寬度的三百分之一。


為個人空間精心打造的聲學設計
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間淨化風扇專為您的個人空間所設計,具有超凡的靜音性能。 風扇底部裝有一層吸音棉,能有效吸收摩打產生的多餘噪音。

為確保這款風扇適於近距離使用,Dyson聲學工程師在半消音室中進行了1,000多次測試,在離風扇僅20cm的位置,對音量和音質進行反復評估。他們還構建了一個全新的聲學數據分析分法,更實在地反映人們在現實世界中如何感知機器的聲量。

智能光線感應,讓您安睡一整晚
配備智能感光系統,可以主動追蹤周圍環境光線,並即時自動調暗或增亮內置的LCD螢幕,與周圍環境相融合。當感應系統檢測到空間完全變暗時,它將自動關閉LCD屏幕。用戶還可以設置睡眠計時器,讓風扇在短至30分鐘,長至8小時的預設時間後自動關機。

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淨化風扇將這些功能與集中噴射氣流、靜音聲學工程設計,以及小巧的機身尺寸結合,讓您盡享涼爽與舒適,絲毫不打擾夜間睡眠。


主要特點
顏色: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有銀白色,黑鋼色與黑銅色三種選擇。
保養:Dyson Pure Cool Me 個人空氣淨化風扇提供2年免費保修與配件更換服務。
睡眠計時器:夜晚,您可以設置睡眠計時器,讓風扇在短至30分鐘,長至8小時的預設時間後自動關機,整晚盡享涼爽舒適。
內置LCD屏幕:內置LCD屏幕讓您可隨時查看氣流速度、模式及濾網壽命。
70度平穩擺動:您可以開啟風扇的擺動功能,在70度範圍內噴射氣流。
濾網維護輕鬆方便:內置提醒功能會提示您濾網何時需要更換。更換過程簡單快速,確保產品保持優越性能。
遙控器:遙控器配有磁力裝置,方便存放於濾網上方,輕鬆操控風扇功能。
原型:120名工程師在開發過程中打造了2,022部風扇及其子組件的原型。
持久耐用:經過366次機械測試,以確保風扇持久耐用。

建議零售價:HK$3,080
推出日期: 預計5月15日
查詢:2926 2300(捷成尚品)

最新影碟《密室逃殺》Escape Room 生死逆轉半秒間


六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某日收到神秘邀請參加世界聞名的頂級密室逃脫遊戲,有人為贏取高額獎金,有人為破解謎局挑戰自己。誰料到推理遊戲竟然暗藏殺機,密室內佈局精良機關重重,玩家們要避過巨型火焰極速逃生,又要戰勝嚴寒穿越人造冰川……致命鬥室限時解鎖,他們必須及時找到線索,才能存活下去。究竟誰在背後驚心佈局?誰又能夠成功逃出生天?


第一關:高熱會客室
機關啟動後,窗戶隨即關閉變成巨型焗爐,如果未能於限時內逃走,玩家會被爆炸的火焰吞沒。

第二關:深寒雪房
玩家必須在寒氣逼人、濃霧深鎖的極地中行動,除要面對低溫侵襲,還有腳下冰川突然裂開的危機。

第三關:倒吊桌球吧
房間上下顛倒,桌球枱、酒吧等置於天花板上,而地板則逐一剝落,考智力也考體力,失手立即跌死。

之後越玩越難玩,唔玩都要繼續玩,邊個可以頂到最後一關?況且橫又死、掂又死,與其出手救人,不如……先保住自己?!

BLU-RAY / DVD 5 月 16 日推出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OURBILLON SOUVERAIN VERTICAL 全新 Tourbillon Souverain


創新突破的鐘表發明家François-Paul Journe以其獨創性、對精確度的追求、歷久彌新的標誌性風格、以及對鐘表倫理和傳統的尊重,啟發了當代的製表師們。

François-Paul Journe自年輕時便對陀飛輪著迷,在20歲時開始製作他的第一枚鐘表— 一枚完全以手工製作的陀飛輪懷表。直到1991年他創造了他的第一款陀飛輪腕表,製作數量不多並全部售予鐘表界的有識之士。1999年他推出了首款帶恒定力裝置的陀飛輪腕表。腕表透過訂購形式發售,收藏家們熱烈追捧並互視對方為競爭對手,渴望能擁有產量二十枚中的一枚。

及後新一代的Tourbillon Souverain於2003年誕生,François-Paul Journe為其增添了嶄新的獨立定秒系統。他更以18k玫瑰金打造機芯,令腕表更精緻迷人,此乃現代製表界的首次。


為了慶祝這款標誌性腕表誕生20週年,F.P.Journe 開發了一款全新的陀飛輪,其框架是垂直式而不是傳統的水平式。“我設計這款垂直式陀飛輪,目的是為了讓陀飛輪的功能不論是在將腕表平放還是側放時都可保持不變,而且無論是因使用摺疉式表扣而側放時還是因使用針扣而平放時,都可以維持一樣的擺輪擺幅”。

這款帶恒定力裝置和定秒系統的垂直式陀飛輪,每30秒旋轉一圈,這比常見一分鐘一轉的速度更快,在展現出精湛製表工藝的同時兼具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

錐形並經鏡面拋光的鋼環包圍著陀飛輪框架,將光線滙聚並照耀精緻複雜的陀飛輪,金光閃爍的機芯面亦柔柔映照著陀飛輪框架。成為表盤一部分的4N玫瑰金橋板飾有巴黎釘紋,而3時位置則有一個品牌首次採用的琺瑯小時盤。

Tourbillon Vertical垂直式陀飛輪腕表在12時位置設80小時動力儲存顯示,在6時位置設有小秒針表盤,而恒定力裝置設於7時位置。表殼直徑42毫米,備有鉑金或18k 紅金款式可供選擇。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330iA M Sport Edition 動與靜的結合


終於等到 BMW 全新第七代 3 系房車推出,代理為了滿足大部份車主的需要,率先引入香港是今次試駕這部的 330iA 版本,當中的 M Sport Edition 更成為全城焦點。258 匹馬力、輕量化車身、新型 M Sport 避震都讓大家想第一時間感受 BMW 3 系帶來動與靜的結合。房車擁有斯文的一面,配合新世代的車身設計,令車子擁有雙性形態,而 M Sport 版本,你要它快可以,要它假日接載家人一樣舒服。


今次試駕這部 BMW 3 系房車,屬於全新第七代,車廠表示它有著 50:50 前後重量分佈,低風阻車身設計,為駕駛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不過,將 BMW 3 系放在路上時,全新的車體線條,勾畫出來的型態,即是使靜止狀態下的 3 系,已經讓人覺得很有型。加上試駕車是 M Sport 版本,在配件上令車體賣相更有侵略性。新車車體比舊款大一點,4,709mm 長 X 1,827mm 闊 X 1,442mm 高,車身長度增加了 76mm,車身闊度和高度分別增加 16mm 和 1mm。另外,軸距增至 2,851mm,這 41mm 的增加,對車廂空間提升有很大幫助。後座的乘座感之中,腳部空間絕對充足,大家可以在下面的圖集看到實際環境。


近年新車都標配了 LED 頭燈,而 BMW 3 系還有轉向輔助燈,隨著車速以及方向盤轉向自動調整投射角度,提升轉向及過彎時的視野,大大提升駕駛時的安全性。立體的車尾回力刀型尾燈,在 X5 已經出現過,今次都有應用在 3 系身上。在外觀上,新車後排車窗位置同樣備有經典的 Hofmeister Kink 設計,並緊貼在兩側車身的 C 柱上,營造出無窗框的視覺效果,配合在今次藍色車身,其一體化設計更易融合起來。


BMW 3 系首次引入 BMW Live Cockpit Professional 中控台系統,由 12.3 吋數碼化儀表板和 10.25 吋的觸控式中控台高清顯示屏組成,錶板還可以因應不同駕駛模式轉換畫面,可觀性提升,亦帶來科技感,是近年歐洲車為駕駛者帶來比較「貼身」的新功能設備。稱得上智能的 BMW 3 系,BMW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是不能缺少。只要跟中控台說:「你好,BMW」,就可以設定導航、冷氣溫度、娛樂系統、查詢車輛狀態等基本設定,再加上手勢控作、軚盤控制,BMW 近代新車的控作變得更人性化,亦滿足到不同駕駛者的需要。還有一個有趣功能是,在 Comfort Access 2.0 系統,只要駕駛者走入車輛三米範圍內,車門兩側都會自行亮起迎賓光影地毯,並可於 1.5 米範圍內自動解鎖。在 X5 新增的倒車輔助功能(Reversing Assistant)都下放到 3 系身上,它可以幫助駕駛者於窄路上更輕鬆從原路倒後離開,系統亦可以控制倒後行駛最多 50 米距離。駕駛者全程只須控制速度,轉向工作全交由系統控制。

後座座椅可作出 4:2:4 翻下來,就可以提升車尾箱置物的彈性。而原本的 480 公升容量,其實已夠一般出行之用,大小行李一樣放得下。


開住 330iA M Sport 一整個下午,最易感受到的就是車廂頗為寧靜,原來新車的車頭玻璃用了隔音車窗,進一步隔音。試駕車標配了 M Sport 懸掛、M Sport 制動。而這套避震令車身會再降低 10mm,讓車身重心再降低一點,可協助快走時的穩定性,走多彎的山路車身傾側亦可以低一點。更大的制動碟就不用多介紹吧,讓散熱和制動車子的性能作出提升。新 3 系的車架使用高剛性物料及輕量化技術打造,令車身剛性比上一代提高了 25%,同時保留了 50:50 的車身前後比例,跑多彎山路其實很好玩,車子只需 1,550 轉就已經有強大的 400 牛頓米扭力輸出,其加速感很容易就引發出來,非常好玩。330iA 的動力心臟是一台 1,998cc 直列四汽缸 TwinPower 渦輪增壓引擎,配爽快順滑的八前速 Steptronic 自動波波箱傳動,最大馬力達 258 匹,雖然不算很大,但是在香港嚴厲限速的路面,其實夠用。快走公路每小時一百多公里車速行車時,不會讓人感到乏力,只要路面計可,隨時一腳進油,車子仍有力氣繼續上,這種動力輸出,正正讓一眾 BMW 車主著迷。


全新的車燈設計讓它在正面側面都有獨特的線條。


鬼面罩 Active Air Stream 技術,電腦會自動控制面罩的開關,從而減低車身風阻或提升入散熱和入風效果。


試駕車是寶馬藍色車身,配上高透視五幅輪圈,大大提升它的跑感和個性。


立體回力刀型車尾燈,近望更易感受到它的獨特性。


M Sport 版本在沙板上貼上了 M 標誌。


駕駛艙一貫寶馬的運動感強烈。


設有 Head-up Display 投射錶板。


不同的駕駛模式時,錶板都有不同的顯示效果。


軚盤上的功能齊全,轉檔撥片、手機免提、音量調控等等都有。


比較貼身的前座座椅,已是 BMW 房車的標配。


車頂天窗主要照顧前座乘客。


中控台的控制版面簡單易操作。


不同的駕駛模式都是獨立按鍵,用起來更加直接。


中控台下方的置物地方提供了手機無線充電功能。


全新 BMW 3 系後座設有兩個手機充電接口。



中控台顯示屏可作副錶板、地圖、汽車設定。


後座的腳部空間充足,是不少人喜歡 BMW 3 系的原因。


這部 330iA M Sport 擁有 258 匹馬力和 400 牛頓米扭力。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 TwinPower Turbo 引擎
排氣量:1,998cc
最大馬力:258 匹 @ 5,000-6,500 轉時
最大扭力:400 牛頓米 @ 1,500-4,400 轉時
波箱設計:八前速 Steptronic 加減自動波
體積:4,709 X 1,827 X 1,435mm
重量:1,54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BMW-330iA-Saloon-M-Sport-Edition/1073/

售價:HK$649,000 起(M Sport) / $599,000 起(Sport)
網址:http://www.bmw.com.hk/
查詢:3129 9000(BMW HK)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RS 4 Avant 在 Audi on Demand 有得租


Audi A4 的最高性能型號 RS 4 Avant 推出有一年多時間,車子在 2018 年年初在香港緊貼 A5 車系的 RS 5 Coupe 推出,兩車共用今代 A4/A5 的新車架、前後 5 連杆「RS化」懸掛、450 匹的 2.9 升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8 速 tiptronic 自動波箱、「RS 化」quattro 四驅系統、「RS」儀錶顯示等等,今次拍攝的這部特別採用需要約 $40,000 訂製的 Exclusive Color 車身顏色,稱為 Mica Red 啡色,車子由 Audi on Demand 租車部借出,時租 $470。     


像由渡海小輪變身為噴射飛航的 RS 4 Avant,車身「RS 化」的地方有比普通 A4 扁和橫的鬼面罩,其下方一如其他 RS 車系有「quattro」字樣,RS 款前泵把有較大的黑色六角形網紋入風口和垂直翼片,頭燈兩旁有四格小小的入風口,前後沙板加闊 15mm,較厚的裙腳之上有黑色的車側飾條,尾燈與頭燈一樣在旁邊有四格扮風口的裝飾,RS 款尾泵把有「弓」形的黑色飾邊,兩條橢圓形排氣喉;車子標準輪圈是 19 吋的 10 柱款(配 265/35 R19 輪胎),供拍攝的這部則用上需另購的 20 吋軨(配 275/30 R20 胎)。有「RS」字的制動卡鉗可選紅色或黑色,前方可加錢改配碳陶瓷鑽孔碟,與 RS 5 一樣。


車廂裡的「RS 化」地方,RS 4 以碳纖錶板飾塊、平底軚盤和波棍台上的「RS」徽章、壓有「RS」標誌的連頭枕「Sports」前座和「菠籮包」縫線來標榜其高性能格調,與 RS 5 一樣;數碼儀錶除有正常圓形轉數錶/速度錶的「Classic」、大屏幕顯示如地圖或其他行車資訊的「Infotainment」,和在大形轉數錶旁可顯示動力/扭力輸出%、G力錶、胎壓顯示等周邊訊息的特有「RS」主題。Audi Drive Select 反應模式系統除了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排氣喉聲響大細外,示範車因裝有可調吸震器,所以另有懸掛軟硬可選。 


車子的機械硬件與 RS 5 Coupe 完全一樣,2.9 升 TFSI 引擎是由 S5 的 3.0 TFSI 所改出來,活塞行程改短 3mm 以承受較大內部壓力,曲軸主軸承(Main Bearings)直徑比 3.0 TFSI 大 2mm,汽缸頂和鋁/矽合金曲軸底盤有獨立的冷卻通道,有滾動軸承(Roller Bearings)的平衡軸由齒輪經曲軸帶動。透過 AVS(Audi valvelift system)系統,引擎在低負荷時可進行 Audi 稱為 B-cycle 即類似 Miller Cycle 的高效能壓縮衝程,進氣活瓣在活塞最低點(Bottom Dead Center)前關上,只有少量空氣進入燃燒室,壓縮衝程較遲發生,換來較高的10:1壓縮比,爆炸衝程延長;大油時引擎回服進氣活瓣較遲關上和張開較久的正常衝程和正常進氣量;450 匹和 600 牛頓米輸出與 RS 5 一樣。車子與 RS 5 一樣不採用 S tronic 自動離合器波箱而是有跑化調校的 8 速 tiptronic 自動波箱,1 至 8 波和尾牙比例一樣。


今代 A4 和 A5 的全鋁前、後 5 連杆懸掛,RS 4 與 RS 5 標準用同一套低 7mm 的 RS Sports Suspension,本身沒有軟硬可調,測試車輛裝有需另購的 DRC(Dynamic Ride Control)鐵彈簧加三段可調吸震器(並非 TT RS 的 Audi Magnetic Ride 電子磁力吸震筒)。經「RS 化」的 quattro 四驅系統,正常扭力分佈 40:60,甩轆時前輪可獲達 85%,後輪達 70%;需加錢買的 Sports Differential,多碟式電子油壓差速器給後輪無段的左右扭力分動。

子全力加速時引擎低沉地「gu…gu… 」聲,低、中、高轉全是一踩便去的強大加速力,收油再踩油之間有點要等的 Turbo Lag 存在;有個長尾箱和其他旅行車設施的 RS 4,車重(1,715kg)比 RS 5(1,655kg)高,0-100km/h 加速需 4.1 秒,稍稍比它(需 3.9 秒)慢一點。儀錶設於「RS」屏幕時手動加減轉波,漸進式轉波提示燈在 4,500、5,000、6,000 轉會亮起綠、橙、紅燈直至 6,700 轉紅線閃紅燈,好看之餘更可憑眼角看閃燈來準確「+」波。Tiptronic 波箱的轉波反應是自動波式的快捷,而非 S tronic 的「chok」頸,波箱很願意在高轉數拖波,拖至轉數錶閃紅燈也可。軚盤與其他 RS 車系一樣有直接的手感。Drive Select 系統在 Dynamic 模式下,懸掛有平路上硬朗、爛路上較顛簸的反應,所以我們喜歡在 Individual 自定模式設定快 Engine、重軚盤、軟避震。RS 4 的(2,826mm)前後輪距較 RS 5(2,766mm)長,吸震感覺稍為細緻一點,連帶轉向反應沒有 RS 5 的敏感。車子有高超的貼路水準,踩油踩至甩轆時可以不做任何事留待 quattro 系統調配扭力而繼續扯路去,踩油甚為聽話。如想據為己有的話,車子基本售價 $1,320,000。


引擎是由 S5 的 3.0 TFSI 改出來,活塞行程改短 3mm,AVS 系統在低負荷時進行 B-cycle 高壓縮、長爆衝程。


Tiptronic 波箱的轉波反應是自動波式的快捷,波箱可以在高轉數拖波,拖至轉數錶閃紅燈也可。


RS 4以碳纖錶板飾塊、平底軚盤和波棍台上的「RS」徽章、壓有「RS」標誌的連頭枕「Sports」前座和「菠籮包」縫線來標榜其高性能格調。


「RS」屏幕的漸進式轉波提示燈在 4,500、5,000、6,000 轉會亮起綠、橙、紅燈直至6,700轉紅線閃紅燈。


20 吋軨需另購;RS 4 標準用低 7mm 的 RS Sports Suspension,沒有軟硬調校,測試車裝有需另購的 DRC (Dynamic Ride Control)鐵彈簧加三段可調吸震器。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6 雙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2,894cc
最大馬力:450 匹 / 5,700 – 6,700 轉時
最大扭力:600 牛頓米 / 1,900 – 5,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tip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781 X 1,866 X 1,404mm
重量:1,71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RS-4-Avant-29-TFSI/1076/

售價:HK$1,320,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yundai 大改款 Tucson 將有驚喜

Hyundai 設計部門負責人 Sangyup Lee 最近透露新一代大改款 Tucson 的外觀造型將會令到車迷感到驚喜,有別於最新的 Kona 及 Venue 等車,不過有關細節卻未透露太多,新 Tucson 估計最有可能使用全新「Sensuous Sportiness」的設計概念,還有採用 2018 年日內瓦車展 Le Fil Rouge 概念車的動感身形。Sangyup Lee 還指未來品牌旗下車款將會各自擁有獨特的造型,不會出現千篇一律的相同外觀。除此之外,Sangyup Lee 率先爆料指 Tucson 將會推出高性能 N 車型,預計最少擁有 340 匹馬力,以及在 6 秒內完成 0-100km/h 加速。

註*圖為Hyundai Tucson N Line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