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C
Hong Kong
Wednesday, April 30,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56

Tesla Model S Nurburgring 單圈比 Porsche Taycan 還要快!


Porsche Taycan 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推出了這部車後,相信都引來不少人談論何時換車。不過 Tesla 沒有放過穩定車主們軍心的機會,Tesla Model S 最近於 Nurburgring 跑車單圈成績只需 7 分 23 秒,比起 Porsche Taycan 的 7 分 24 秒快了 19 秒之多。不過有爆料人仕稱這部 Model S 不是量產版,所以跟大家街上見到的實力會有不同。是 Porsche 也出來回應,他們的紀錄是 Taycan Turbo 造出來,不是 Turbo S 版本,所以 Porsche 隨時會 KO Tesla 成績。

文:小肥

Mercedes-AMG GT 53 4-Door 初級?不初級!


Mercedes-AMG GT 的四門版本 AMG GT 4-Door Coupe,將房車般的實用性注入到這超級跑車身上,在例如馬莎拉蒂 Quattroporte、Aston Martin Rapide 和保時捷 Panamera 之類的四門超跑中加插一平治選擇,我們早前測試過其頂級的 639 匹 63 S 型號,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3.2 秒,極速 315km/h,售價 $2,998,000 起,今次再試的,是原廠提供的四款引擎中的 53 型號,售價當然較低,由 $1,998,000 起。


四門 AMG GT 是第 3 部完全由 AMG 設計的車系,車身比雙門 GT 長多 510mm、輪距亦長多 321mm。車架由鐵、鋁和碳纖維製造,前方結構在引擎下裝有多出現在開篷車的 Shearing Plate 鋁板來增加硬度,並有鋁柱加固,中部和車尾有鐵柱加硬,裝配不可翻摺的雙人後座時,後牆和行李箱框是碳纖維質。
外形設計旨在將兩門 GT 原有的低扁長車頭、扁車窗、修身側線和闊膊線條融入短斜尾的 4 門 Coupe 式車體去。尾翼可根據車速和橫力自動升降 6 個位置來減風阻或增加高速穩定性。車系的 8 和 6 汽缸型號有稍不同的頭尾泵把設計,前者有較大前側入風口、專用裙腳、較大垂直翼片的尾 Diffuser 和梯形排氣喉咀,後者用「八」字形頭泵把翼片、較含蓄的尾 Diffuser 和四條圓形排氣喉咀,示範車則改配需 $37,000 另購的 V8 Styling Package,和需 $23,000 買的 20 吋多柱款輪圈(原裝用 19 吋),所以其外形與 V8 款分別不大,除了保留圓形排氣喉咀。 


AMG GT 車廂的基本設計其實與現年的平治分別不大,例如雙屏幕 Widescreen Cockpit 錶板、可變顯示儀錶、64 色氣氛燈火、有光滲出的渦輪形冷氣出風口、軚盤上用手指「捽」來改變屏幕顯示上的觸感按鈕,但其較科幻的感覺來自中橋上的兩排按鈕,四門版特有發光顯示,有音響大細、Auto Start/Stop 開關、尾翼升降、AMG DYNAMIC SELECT 模式選擇、轉波模式、懸掛軟硬、ESP 穩定系統,但沒有 63 S 的 AMG Performance Exhaust 排汽喉有的變聲活瓣制;示範車另裝有 63 S 標準採用的 Performance Steering Wheel(需 $4,500 另購),其右柱上設有發光顯示的圓盤制,可直接揀選 AMG DYNAMIC SELECT 系統的模式,左柱上有兩粒發光顯示按鈕,各可設定為改變懸掛軟硬、尾翼升降或轉波模式之類;儀錶主題除正常的黑底白字「Classic」、黑底黃字「Sport」外,特有 AMG 專有的單圓錶「Super Sport」,有轉波提示閃燈。四門 GT 的後排標準採用兩張不可摺低椅背的獨立座椅,另可選中間有「Business Centre Console」多功能控台的可摺低「High-Class Rear」兩獨立座椅,或是如示範車中可摺低椅背的三人長櫈。


53 型號所用的 3.0 升直六引擎,亦即最先出現在現款 S-Class 小改時推出的 S 500 內的「M256」,採用 48-volt 電力系統,排氣一方有一 29 psi 的 Twin-scroll 渦輪增壓器外,入氣的一方有一 7 psi 的電動機械增壓器 Electric Auxiliary Compressor(eZV),在「大 Turbo」生效前提供無 Turbo Lag 的即時加壓反應,「EQ Boost」撻火器/發電機(Starter-alternator)提供微混能功能包括熄火/重撻、分離滑行coasting、動力回收反充電,和22匹/250牛頓米動力輔助,輸出與 S 500 一樣有 435 匹和 520 牛頓米;9 速 AMG SPEEDSHIFT 9G 波箱,六汽缸型號用 TCT (Torque-Clutch Transmission)扭力轉換器版本,不同八汽缸型號的 MCT(Multi-Clutch Transmission)雙離合器式。車子 0-100km/h 加速需明顯較 63 S 慢得多的 4.5 秒,但當然也是很快的水平,動力隨踩隨有,再踩油時亦一如所說全沒感受得到的 Turbo Lag,轉波反應沒有 MCT 波箱的「Chok」和爽,但也是恰如 AMG 身份的快捷,引擎聲響澎湃,AMG 式的軚盤手感比一般平治直接和傳真;AMG DYNAMIC SELECT 系統除有「Individual」自定模式來改變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懸掛軟硬,但沒有 63 S 和其他 AMG 的 S 版本有的第六個最爽、最快的「Race」模式,四門版特有 AMG DYNAMIC 底盤管理程式,63 S 的是透過感應車速、橫力、軚盤角度和轉向角度來統一管理四驅分動、ESP 反應、後輪轉向、電子後軸差速器來作出 5 種反應,包括有「Slippery」、「Comfort」模式時出現的「Basic」、「Sport」模式時出現的「Advanced」,「Sport+」模式時出現的「Pro」,和「Race」模式出現的「Master」,但這部 53 沒有後輪轉向(需 $22,000 另購),沒有電子後差速器,只是對 ESP 和「4MATIC+四驅」的控制而已。「AMG RIDE CONTROL」懸掛採用鐵彈簧和電子吸震器,不同 63 的「AMG RIDE CONTROL+」有氣壓避震加電子吸震器,所以吸震反應沒有後者的細緻,軟至硬的幅度較窄,但仍屬超跑級數的貼路水準和硬淨感覺。


GT 53 原裝用 19 吋輪圈,此 20 吋多柱 AMG 款需 $23,000 另購。


尾翼可根據車速和橫力自動升降 6 個位置來減風阻或增加高速穩定性。


車廂基本設計其實與現年的平治分別不大,例如雙屏幕 Widescreen Cockpit 錶板、可變顯示儀錶、64 色氣氛燈火、有光滲出的渦輪形冷氣出風口。


後排標準是採用兩張不可摺低的獨立座椅,另可選中間有多功能控台的可摺低「High-Class Rear」獨立座椅,或是如示範車中可摺低椅背的三人長櫈。


3.0 升直六引擎亦即最先出現在現款 S-Class 小改時推出的 S 500 內的「M256」,有渦輪增壓加電動增壓器,同有 435 匹和 520 牛頓米輸出。


需另購的 Performance steering wheel,左柱上有兩粒發光顯示按鈕,各可設定為改變懸掛軟硬、尾翼升降或轉波模式之類。


軚盤右柱上設有發光顯示的圓盤制,可直接揀選 AMG DYNAMIC SELECT 系統的模式,與保時捷的相似。


「EQ Boost」撻火器/發電機提供微混能功能包括熄火/重撻、分離滑行 Coasting、動力回收反充電,和 22 匹/250 牛頓米動力輔助。


中橋上的兩排按鈕,四門版特有發光顯示,有尾翼升降、AMG DYNAMIC SELECT 模式、轉波模式、懸掛軟硬等,但沒有排汽喉變聲活瓣制。


AMG DYNAMIC 底盤管理程式,透過感應車速、橫力、軚盤角度和轉向角度來統一管理四驅分動和 ESP 反應,有 Basic、Advanced、Pro 選擇。


「AMG RIDE CONTROL」懸掛用鐵彈簧和電子吸震器,不同 63 的「AMG RIDE CONTROL+」有氣壓避震,吸震反應沒有後者細緻,軟至硬幅度較窄。 


儀錶主題特有 AMG 專有的單圓錶「Super Sport」,有轉波提示閃燈;車子 0-100km/h 需 4.5 秒,也屬很快的水平,動力隨踩隨有,踩油時全沒 Turbo Lag。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汽缸引擎(渦輪增壓+電動增壓)
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435 匹 / 6,100 轉時
最大扭力:520 牛頓米 / 1,800-5,500 轉時
波箱設計:9 前速 AMG SPEEDSHIFT 9G TCT 自動波箱
體積:5,054 X 1,871 X 1,447mm
重量:2,045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Mercedes-Benz-GT-53-4MATIC-4-Door-Coupe/1101/

售價:HK$1,998,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288(仁孚行)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東望洋跑道:6.2 公里的澳門歷史

起點及終點

在賽事悠久的歷史中,其中一個最近代的地標當屬澳門格蘭披治賽車大樓。在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辦期間,賽車大樓成為整項體壇盛事中最為重要的「中心地帶」,賽事官員、仲裁、計時人員於此確保賽事準確無誤地進行,而來自世界各地逾千名傳媒朋友亦在此工作。除此以外,大樓頂層的嘉實接待區內亦坐滿訪客和貴賓,地面車庫內則擺滿參與賽事的三級方程式賽車和電單車。


在整年中,賽事大樓周邊的地段有長達50個星期的時間用作旅遊巴士停泊區,但到了比賽週末,便會成為集車處,用作停放GT跑車,以及確保所有參賽用車均符合參賽規格的驗車區。在集車處下方還有地下停車場,擠滿參加東望洋大賽和支援賽事的戰車。

友誼大馬路及文華東方彎
澳門友誼大馬路(Avenida de Amizade)從水塘的東北方的角落一路直通葡京彎(Lisboa Bend),這條路以前是海濱。經過大規模的填海工程,無數酒店和商業大廈亦相繼落成。


澳門友誼大馬路曾沿水塘而建

在1993年新賽車大樓建成之前,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起/終點線原位於友誼大馬路的長直路上,即水塘北角彎(Reservoir Bend)和文華東方彎(Mandarin Oriental Bend,曾名奧米加彎Omega Bend)之間。


1967年和今日的起/終點線

舊控制塔的前身是一個臨時搭建的棚屋,但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發展成永久性建築。舊控制塔現時仍然屹立在友誼大馬路文華東方彎。


近年,賽車組委會透過與文化產業基金及中國-澳門汽車總會合作,於舊控制塔地下設立大賽車文創店,推廣及銷售一系列以大賽車為主題的產品。 同時,為進一步加強賽事與車迷及市民之間的連繫,大賽車組委會設立了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會員天地” 會員計劃,而會員天地會址亦設於此舊控制塔。

葡京彎
文華東方彎和葡京彎(曾得名Statue Corner)之間的賽段原稱遊艇會大直路(Yacht Club Straight),是昔日澳門遊艇會的所在地。


著名的葡京彎因位處這裡的葡京酒店而得名。葡京酒店建於1960年代,至今仍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

加思欄彎
接下來的是以加思欄砲台而命名的加思欄彎(San Francisco Bend)。加思欄砲台在1629年為抵抗荷蘭人入侵而建。時至今日,牆身為粉紅色和白色的大樓已經變成了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和澳門陸軍俱樂部總部。澳門陸軍俱樂部總部大樓建於1870年,原名為澳門陸軍俱樂部餐廳,當年用作長官會所餐廳。


加思欄馬路左側的粉紅色砲台

產房彎

山頂醫院天橋(Hospital Bridge)和產房彎(Maternity Bend)位處仁伯爵綜合醫院(又稱山頂醫院)附近,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仁伯爵綜合醫院在1873年落成,是一家軍用醫院,在當年以已任澳督兩年的歐美德(Januário Correia de Almeida)而命名,其後重新裝修成今日的模樣。歐美德獲頒授多個爵位,如「伯爵」(Conde)和「子爵」(Visconde),因而被後人稱為「聖若憲子爵」(Visconde de São Januário)。

松山上路
經過仁伯爵綜合醫院後,就會看到東望洋山上屹立至今的三座豪宅。第一座是由葡人律師施之古(Francisco Xavier da Silva)在1917年建成的「快樂別墅」(Vila Alegre),及後在1937年起成為嶺南中學校址。在這座黃色別墅旁邊的是由澳門律師殷理基(Luís Nolasco da Silva)在1917年建成的灰白色大樓,這座屹立了數個世紀的大樓在今日已經成為澳門金融管理局的總部。


再往前行數米,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映入眼簾。這座大宅建於1905年,屬於澳門知識分子兼收藏家文第士先生(Manuel da Silva Mendes),今時今日已經成為聯合國大學的所在地。


在1930年代,海邊馬路(Estrada de Cacilhas)是一條位於澳門白頭墳場(Cemitério dos Parses)和水塘之間的山崖小路,被旅遊書譽為法國蔚藍海岸的公路(French Riviera’s Corniche)的迷你版。沿路私人屋宇林立,部分仍保留原有風貌,包括漆以黃色的「Faraway Hill」。


圖中右上角的黃色別墅(Faraway)至今仍在海邊馬路上

嚤囉園

嚤囉園(Moorish Hill)因摩爾人社區而得名,他們曾在這區聚居,現在只剩下伊斯蘭清真寺和墓地。

海角遊魂彎

海角遊魂彎(Donna Maria Bend)以澳門七大峰之一命名,該峰的名字源自十九世紀葡萄牙的一位女皇。她在1819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Brazil)出生,因其慷慨仁慈的個性而深受葡語地區愛戴,更稱她為「瑪利亞」(Maria, á Boa Mãe)。

髮夾彎

髮夾彎(Melco Hairpin)位於澳門電力公司(簡稱Melco)的舊址,該大樓已被拆卸,現為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漁翁彎及水塘北角彎

漁翁彎(Fisherman’s Bend)因位處漁翁街(Rua dos Pescadores)而得名。接著便來到賽道的最後一個彎—水塘北角彎(R Bend)。在興建澳門外港碼頭前,這裡是測量師的參考點,英文字母R指的就是「Reference」(參考)。


儘管事遇境遷,今日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參賽車手與65年前的首批戰將,都是在東望洋跑道上馳騁爭勝,差別是賽道設置及配套日趨完善、賽車速度越來越快!

平治 GLS 400 4MATIC 於陳列室展出 $1,138,000 起


作為 SUV 界的 S-Class,平治 GLS 的高品質奠定了 SUV 市場的標準。這部歐洲頂級七座位 SUV 擁有寬敞的乘坐空間,將豪華、舒適、靈活的操控和最高安全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最適合作跨境旅遊的平治 GLS 400 4MATIC 配備 333 匹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9G-TRONIC 自動波箱和擁有六個駕駛模式的 DYNAMIC SELECT。七座位 GLS 400 4MATIC 現以優惠價港幣$1,032,000 發售(原價為$1,138,000)。

查詢:2895 7339(港島)或 2764 6919(九龍)仁孚行

Posaidon 谷爆 Mercedes-AMG GT R 去到 800 匹


AMG GT R 大家都知道它很勁,不過它仍有提升空間,Posaidon 改裝廠就為這部車作出進化,將這副 4 公升 V8 586 匹馬力的引擎谷到 880 匹。扭力也去到 102 公斤米扭力。令人驚喜的是 0-100km/h 加速只需在 2.9 秒完成,極速 360km/h。


要做到這個成績,Posaidon 為它加入了兩個定制的滾珠軸承渦輪增壓器,鍛造活塞和運動化空氣濾清器,燃油泵、火咀排氣等等都更換了外,ECU 電腦都要作出調整。如果你沒有 AMG GT R 的話,他們也有為其他 GT 作出提升。

文:小肥

Nissan 電動 SUV 將現身東京車展 2019


Nissan Leaf 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開賣同時有不錯成績,而 SUV 方面將是他們下一隻棋子,盛傳多時的 Nissan 電動 SUV 將在今年東京車展有更新消息,新車預計有 483 公里續航力,而且價格便宜會是它另一個賣點。Nissan 在北美早已展示了 IMx 概念車,新車很大機會基建於它而設計。在自動化駕駛方面,ProPilot 2.0 亦會是標準配置。不過在北美市場就有可能要到 2021 才會開賣,亞洲市場仍有待公布,下月東京車展將有更多資料。

文:小肥

獨家 Mercedes-Maybach S-Class 加入香港四季酒店豪華專車服務


在八月二十三日梅賽德斯—奔馳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Frederik Gollob 和仁孚香港及澳門區常務董事李龍基於香港四季酒店將獨家雙色 Mercedes- Maybach S-Class 交付予香港四季酒店地區副總裁兼總經理戴威廉 (Bill Taylor)及 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黄焯安。


香港四季酒店與其豪華專車服務供應商冠忠巴士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大其平治豪華專車系列,包括 13 部 S-Class、4 部 V-Class,以及最新的雙色 Mercedes-Maybach S-Class。全新的 Mercedes-Maybach S-Class 將為酒店住客帶來最豪華和舒適的旅程。


Mercedes-Maybach S-Class 的長度及軸距為 5,453 毫米及 3,365 毫米,比 S-Class 房車的長度及軸距還要長 20 厘米。住客可乘坐在行政座椅上坐擁寬敞空間,在使用 Burmester 環迴音響的同時,於旅程中享受豪華和舒適的氣氛。

Honda Shuttle 小改現身東京車展 2019


Honda 準備在東京車展 2019 推出熱賣揭背車 Fit / Jazz 新款外,還會有 Shuttle 和 Freed 小改推出。Honda 就為 Shuttle 公開了小改後的照片,新車底盤是基建於第三代 Fit 而來,4,400 X 1,695 X 1,545mm,軸距就跟 Fit 一樣 2,530mm,擁有大尾箱設計。小改款都是針對車燈、鬼面罩作出變動,車尾修長的 LED 尾燈配上官方的深紫色車身有不錯的觀感。車廂基本上跟上代一樣,動力方面,就有 1.5 公升 NA 引擎和 1.5 公升 i-DCD Hybrid 兩款,NA 引擎版本有 129 匹和 15.6 公斤米扭力。Hybrid 版本就有 137 匹馬力。

文:小肥

BMW X STUDIO 互動體驗日


承接上月BMW X HORIZON,BMW將於一連兩個週末分別於土瓜灣寶馬大廈及荃灣陳列室(9月20-22日/9月27-29日)舉辦「BMW X STUDIO」互動體驗日,以另一眼界挑戰不一樣的自己!屆時,BMW X1至X5將會強勢列陣,更有產品專家講解BMW X系列過人之處、露營達人互動專區及The North Face產品展示區。成功登記更可於現場換領The North Face 限量禮物#及即場登記試駕各款X系列型號 ^^。BMW皇牌X系列X1至X5型號優惠總值超過$110,000, 指定型號更可享BMW Circle首兩月免供優惠或專享零首期計劃^!機會難逢,萬勿錯過!

活動詳情
– BMW X系列產品講座
– 即場登記試駕各款X系列型號
– 露營達人互動專區
– The North Face產品展示區
– 皇牌BMW X系列之X1至X5全線列陣

2019型號 X1 sDrive18iA M Sport Edition
推廣優惠價 $379,900 起 (原價: $453,000) | 月供 $3,888 起^
專享零首期計劃^及免首年保險*
優惠總值超過 $110,000
BMW X1 sDrive18iA M Sport Edition外型富動感之餘,兼備寬敞的後座及行李箱空間,標準配備已包括自動尾門、後視鏡頭、無線充電及特大天幕天窗等。現可免費升級Premium Package(原價: $30,625連稅)包括Comfort Access免匙系統及前後泊車感應連泊車輔助系統。

BMW X STUDIO互動體驗日-土瓜灣寶馬大廈
日期:2019年9月20至22日(本週五至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6時30分(每日四場,每場1.5小時)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圍道163號寶馬大廈1樓 | 另有免費泊車安排
查詢:3129 9000

BMW X STUDIO互動體驗日-荃灣陳列室
日期:2019年9月27至29日(下週五至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6時30分(每日四場,每場1.5小時)
地點:荃灣青山公路380號森那美集團大廈 | 另有免費泊車安排
查詢:3193 6888

更多優惠型號及活動詳情: http://bit.ly/2kLq6v7

Audi 頂級豪華 Audi Q8 正式推出


奧迪香港今天於啟德郵輪碼頭舉辦了年度品牌盛會「Closer than Ever」,向超過500名來賓展出一系列矚目的新車型。活動除了展示純電動e-tron香港型號,更有萬眾期待的Q系列新成員Audi Q8作首度公開亮相,以標誌四環品牌正式進軍豪華SUV的新市場。奧迪車隊中的新成員列陣展示於車迷眼前,正好呼應是次品牌活動的主題和品牌革新的銷售策略,為每位來賓帶來前所未有的近距離體驗。


繼奧迪首部純電動Audi e-tron於年初首度亮相後,此full-size SUV型號現已正式抵港。奧迪香港董事總經理Lothar Korn(郝龍德)表示:「奧迪致力將賽道上的技術應用到量產型號上,而Audi e-tron的誕生不但體現我們這方面的成功,同時標誌着品牌領軍汽車行業邁進未來電動車新世代。我們十分高興終於能夠把這部香港版純電動車展現人前。」

此次活動的另一亮點是備受期待的Audi Q8正式在港推出。他續說:「奧迪香港憑藉全新車型Audi Q8打入豪華SUV市場。新車注入最新科技,採用八邊形的新單體式面罩,突顯剛強的外型,不少設計元素皆與Audi quattro一脈相承。」新Q8配備高效強力的3.0 V6 TFSI引擎,可輸出340匹馬力及提供500 Nm扭力。加上八速tiptronic自動波箱,令新車於5.9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而極速可達到250km/h。Audi Q8 55 TSFI quattro 標準型號現已登陸香港市場,顧客更可升級至「S line Sport Edition」。


活動亦邀得奧迪設計師Sebastiano Russo出席,向在場嘉賓分享Audi Q8的設計概念。Russo表示:「作為Q系家族的頂級新車,Audi Q8散發的動感魅力及奢華品味更勝同系SUV。這款跨界車型突破傳統,完美結合四門房跑的優雅線條和SUV的靈活多樣性,集高實用性、動感表現和優雅設計於一身。儘管Q8的外型相比姐妹車型Q7更寬、更短及更低,但其接近3米的軸距卻能予人舒適寬敞的空間感,完勝同級對手。」


奧迪香港致力於卓越的設計成就,銳意推行革新而數碼化的銷售策略。透過在香港不同地點開設引人注目的期間限定店,把生活品味的追求及專屬產品展示於人前,並藉此拉近與顧客的距離。繼早前假金鐘太古廣場呈獻的第三間期間限定店成功揭幕,四環品牌將繼續在位於九龍又一城和圓方兩個高級購物商場的「Audi Innovation Space」,展示品牌的創新和技術,並提供以客為本的服務體驗。


是次活動為奧迪香港至今最大型的品牌盛會,所有最新車型均列陣展出,包括第二代Q3等一系列豪華車款,以及首次亮相香港的RS 5 Sportback、造型更慓悍的新R8等高性能車型。奧迪車迷和駕駛愛好者在活動上也可以親身感受Audi Q8和e-tron非一般的駕乘體驗。 Korn就是次年度慶典表示:「奧迪香港致力於為香港顧客推陳出新,推出數碼化零售策略,並以行動實踐創新,我們很自豪能夠為品牌的支持者締造這個難忘的體驗。」


奧迪首款純電動SUV車型Audi e-tron的香港型號於活動上展出。


奧迪香港董事總經理Lothar Korn及奧迪設計師Sebastiano Russo與一系列高性能車型合影。

Mitsubishi 準備東京車展發布 PHEV SUV


Mitsubishi 好不久之前已經有傳言想推出一部 PHEV 的 SUV,來到東京車展前夕,車廠再有新相公開吸引大家注視,雖然未知它的外型是大、中或細,不過這張車尾圖片,擁有四個圈圈的設計,已經令不少 FANS 猜來猜去。而這四個圏有可能是的通風系統設計,還有一個月時間,大家就會知道這部車仍是概念車還是量產車。

文:小肥

Toyota Corolla Touring 旅行車日本發表


Toyota 在東京車展前,發布 Corolla Touring 旅行車,新車使用 TNGA 底盤,尺寸達到 4,495 X 1,745 X 1,460mm,由於此車為日本市場而設,車身會比起海外版長度少了 155mm,寬度也少了 45mm。軸距就跟房車版一樣是 2,540mm,不過比起海外版都是少了 60mm。雖然車身縮水,不過外型都保留了 Corolla 神髓。

新車車廂繼續是 2+3 座位加大型尾箱,中控台支援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如果需要加大載物量,我們可以將後排翻平。新車已有 Toyota Safety Sense 安全系統,有齊 RCTA 後方偵測煞車系統、智慧聲納系統和 7 個安全氣袋。

動力系統就有 1.8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和 1.2 公升 Turbo 引擎兩款。此外,還有 1.8 公升 Hybrid 版本,在 JC08 下可以做到每公升油行 35 公里。最平由 $2,013,000 日圓起。

文:小肥

Peugeot 3008 Allure 180 有新引擎新波箱


頭驅加高扮 SUV 的混種汽車彼彼皆是,論品味獨特、有設計、有裝備、有玩意的,Peugeot 標緻 3008 絕對是一不錯選擇。屬第二代設計的現款標緻 3008,我們昨年夏季測試過其 1.2 升 130 匹渦輪增壓 3 汽缸引擎版本,當時售價 24 萬元,今次再試,是因車系新配上經改良的 1.6 升渦輪增壓 4 汽缸引擎,有 180 匹輸出,兼有新的 8 速自動波箱,售價 $348,800,早鳥優惠 $338,800 。


2016 年在巴黎車展推出的今代 3008,設計概念源自 Peugeot HX1 概念車,有長車頭,高腰線,闊輪拱和大輪圈的車身比例,頭泵把「八」字鰭翼「插上眼」的頭燈設計,和仿效獅子爪痕的三條紅燈尾燈都與現年其他標緻車系相似。黑色的 B、C、D 柱像「很有設計地」將車頂浮起。「主題式」的「EMP2」Efficient Modular Platform 2 通用底盤,含高拉力鋼和極高拉力鋼,用料可輕則輕,要硬則硬。 


新配的引擎乃舊有 165 匹 4 汽缸「THP」引擎的進化版本,現有 180 匹和 250 牛頓米輸出,波箱由以往的 EAT6(6 速 Efficient Automatic Transmission)改為 EAT8。車子加速自不然較 3 汽缸快,0-100km/h 加速感覺似需 9 秒左右的水平,起步反應沒有 3 汽缸在最低轉數時缺乏扭力那樣,8 速波箱轉波更為頻密,平均耗油量由3汽缸才能做到的 5.2L/100km 升至 7.1-8.0L/100km。其他駕駛環節倒沒有不同,設在轉向軸上的短身轉波棒,扭軚時不會跟軚盤轉,扭軚角度稍大便按動不到,所以我們經常要一手握軚,一手放定在棒上等轉波。波棍雖有「M」制變手動轉波,但波箱每每在收油時自動「+」波,所以不能保持想要的波段來keep轉數。轉數錶平時並無顯示紅線,要踩地板油踩至高轉時 6,000rpm 以上的區域才變為紅色。波棍後同樣設有「Sport」模式按鈕,加快引擎反應。軚盤輕巧,感覺較為虛擬。在隔震隔音不錯的行車感覺下,軟柔得來韌韌的懸掛有高身汽車隨路面拋浮的反應;扭杆式後懸掛,吸震時有點左右搖晃。即使是前輪驅動,但車子也有適當的離地距讓人可安心擒上路膊。車子後排空間算是 OK,正常地不闊不窄;中橋處有後排冷氣出風口,各門邊有大格可插水樽,尾箱有 12V 電插頭和彈低 60:40 後椅背的手柄。


3008 的樂趣很大程度來自稱為「i-Cockpit」的現代化車廂,這設計是 308 最先採用的最新演變版本,有咀唇形儀錶盒、銀邊垂直屏幕、6 粒鋼琴鍵式的屏幕控制按鈕、銀色「C」形波棍台「手抽」、像 Joystick 的科幻波棍仔。起角的錶板以深灰色布料和銀色飾片裝飾,氣氛獨特。直徑特細的兩柱式八角形軚盤,經平頂的上方可望到稍遠的儀錶盒,頗有打機 Feel。儀錶經由軚盤上的滾動按鈕可揀選4款顯示,有黑麻麻只得速度錶的「Minimal」、有部車仔在中間的「Driving」、傳統雙圓錶的「Dials」,和可自定左右顯示訊息的「Personal」,全都漂亮。6 粒鋼琴鍵可直接進行屏幕內的音響、空調、導航、車輛設定、電話功能和主頁。「i-Cockpit amplify」屏幕主題,可揀藍白色的「Relax」或紅色圖案的「Boost」,很有高科技太空感,很好看。標準設有的香熏系統,有「Harmony Wood」、「Aerodrive」和「Cosmic Cuir」三種味道,各個氣味特別、宜人、高檔,絕非旺角買到的汽車香座般臭。 

沒有不同的安全輔助系統,有 Active Blind Spot Detection 盲點有車「嘟嘟」警示、Automatic emergency brak e自動煞車、Driver attention alert 防瞌睡警示、用「Driving」車仔顯示模式時會有閃線出現的 Lane keep assist 離線「嘟嘟」警示,兼有自動扭軚修正,以及需要揀泊「S」或「L」形車位的半自動 Park assist 泊車系統,車子懂自動扭軚,人要入波、踩 Brake 和踩油,功能多而好玩。


「i-Cockpit」車廂有咀唇形儀錶盒、銀邊屏幕、銀色「C」形波棍台「手抽」、像 Joystick 的科幻波棍仔,深灰色布料和啞銀色飾片裝飾,氣氛獨特。


車子後排空間算是 OK,不闊不窄,中橋處有後排冷氣出風口。


新引擎乃舊有 165 匹 4 汽缸「THP」引擎的進化版本,現有 180 匹和 250 牛頓米輸出。


同樣設有「Sport」模式按鈕加快引擎反應;波棍雖有「M」制變手動轉波。


儀錶經由軚盤上的滾動按鈕可揀選 4 款顯示,例如有黑麻麻只得速度錶的「Minimal」、傳統雙圓錶的「Dials」,全都漂亮。


用「Driving」車仔顯示模式時會有閃線出現的 Lane keep assist 離線「嘟嘟」警示,兼有自動扭軚修正。


「i-Cockpit amplify」屏幕主題,可揀藍白色的「Relax」或紅色圖案的「Boost」,很有高科技太空感。


標準設有的香熏系統,有「Harmony Wood」、「Aerodrive」和「Cosmic Cuir」三種味道,各個氣味特別、宜人、高檔,絕非旺角買到的汽車香座般臭。


「Personal」錶板顯示,可自定左右顯示訊息,例如轉數錶、油溫錶、G-force 錶、哩數計、Driver attention alert防瞌睡警示或音響顯示。


18 吋輪圈與 3 汽缸版的一樣,懸掛軟柔得來韌韌的。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598cc
最大馬力:180 匹 / 5,500 轉時
最大扭力:250 牛頓米 / 1,75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EAT8 自動波箱
體積:4,447 X 1,841 X 1,623mm
重量:1,45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Peugeot-3008/1100/

售價:HK$338,800(早鳥優惠)
網址:http://www.peugeot.com.hk/
查詢:2834 4233(Autofrance Hong Kong Lt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Q8 55 TFSI 添豪添邁


不斷向南北兩極伸展的 SUV 爪牙,細的一邊越來越精靈,貴的一邊越來越豪邁,就以 Audi 為例,在本來已算細部的 Q3 以下要另霹迷你級的 Q2,另原本已是很豪的 Q7 之上要加上這部 Q8。


Q8 在形象、定位、售價和裝潢都要比 Q7 再高級一點,為不斷向上流動的 SUV 買家提供誘因。車子可以算是一部進化版 Q7,其車架、懸掛、引擎、波箱、四驅、四輪轉向系統和其他機械組件與 Q7 沒有分別,錶板則是類似 A8/A7/A6 的上下雙屏幕設計,仿如 A8 有其 SUV 版本般。


2,995mm 前後輪距與 Q7 一樣的 Q8,體積比 Q7 短 -66mm、闊 +27mm 和矮 -38mm。ASF – Audi Space Frame 車架熱溶鋼含量 14.4%,其他地方由鋁製成。外形設計旨在將四門斜尾 Coupe 的車身與大形 SUV 結合。六角形鬼面罩有六條銀色直間和黑色橫間。頂級的 HD Matrix LED 頭燈由 24 粒 LED 燈泡組成,有自動投射功能,日行燈首次出現 7 粒短、外側兩條長的所謂立體設計。一如 Audi 的高級車系,Q8 尾燈之間有紅色 LED 光條和亮麗黑色裝飾塊。泵把、輪拱、裙腳和尾 Diffuser 標準用上深灰色,或可另選與車身同色,有 S- line 配件的這部的這些地方連同鬼面罩外框則是啞灰色;新出的 Dragon Orange 橙是 Q8 專有的車身顏色。  


相比賣 78 萬元 45 型號至 88 萬 55型號的 Q7,只有 55 型號的 Q8 售價要 $1,055,000。與 A8 和 Q7 55 一樣的 3.0 升渦輪增壓 V6 電油引擎,同有 340 匹和 500 牛頓米輸出,引擎輕油時進氣活瓣透過 AVS – Audi Valvelift System 可變升程控制而改行類似 Miller Cycle、Audi 稱為 B-cycle 的壓縮衝程;採用 48V 電力系統的 MHEV – Mild Hybrid Technology 微混能技術,有一由皮帶帶動曲軸的發電機兼撻火器 BAS – Belt Alternator Starter,在減速時能為設在尾箱的鋰電提供 12kW 充電,讓的 start/stop「重撻」功能更全面和順暢,55 至 160km/h 可熄引擎滑行 40 秒,每 100km 可為引擎減 0.7 升耗油量。波箱與 A8 和 Q7 一樣採用 8 速 Tiptronic 自動波。用行星齒中央分動器的 quattro 四驅系統,正常動力分佈是 40:60,跣胎時前軸可獲至 70% 扭力,後軸 85%;前和後軸有夾內 Brake 的 Wheel-selective Torque Control 扭力導向功能。原廠屬 Option、但香港代理包括在車價內的四輪轉向系統,後輪角度由電摩打控制,慢速時有5度反方向轉向,快速時同方向 1.5 度。大部份是鋁製的前後五連桿懸掛和副車架,車系有三套避震可選,標準避震是鐵彈簧配電子吸震器,亦即示範車的示樣,另有有 Comfort 或 Sport 設定的氣壓避震 Adaptive Air Suspension,其離地距由前者的 254mm 降低至 220mm,並有 90mm 升降幅度。


Q8 除車廂氣氛近似 A8 外,駕駛和乘坐感覺與 Q7 分別不大。錶板中控台的上下雙屏幕,下方單一是空調控制,以方格圖案顯示的上屏幕是娛樂、導航、電話、車輛設定等玩意,有防指模和防眩光處理的屏幕玻璃,在眩光中在我們留低著指模觸碰按鍵時有「Click」聲和微震感覺,長按可自行排列,熄 Mon 後屏幕變為黑色與錶板的亮麗黑色飾塊融合。Audi virtual cockpit 數碼儀錶同有大儀錶的 Classic 和小儀錶的 Infotainment 兩模式,由軚盤按鈕改變;儀錶的字體和圖案與 A8 一樣。S line 裝備有 Sports 前座、平底軚盤。後座設施有前座椅背繩網袋、LED 顯示後排冷氣控制、 B柱內側出風口、兩個 USB 插頭、後排三張座椅可各自前後趟動 10cm。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5.9 秒,比 A8 慢 0.3 秒,同是一踩油便魚貫地去,對高大的 SUV 來說足夠有餘。Audi drive select 系統除有 Efficiency、Comfort、Auto、Dynamic、Individual 模式來改變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懸掛軟硬外,SUV 車系特有 Offroad 模式將四驅和 ESP 穩定系統調校作越野駕駛,以及啟動 HDC – Hill Descent Control 自動控速落坡控制,要配氣壓避震才有車身升降玩。Audi 式的軚感,直接得來有點虛假。少少偏硬的德式懸掛反應下同有令人讚嘆的順滑、寧靜、感覺輕盈的行車質感。還有是四輪轉向系統帶來份外靈活的掉頭和泊位扭軚反應。安全系統有 Audi pre sense front 前撞警示和自動煞車、Audi pre-sense rear 尾撞預索安全帶和閃燈警示、Cross traffic assist rear 倒後有車警示、Audi side assist 盲點有車閃燈提示,和 Exit warning 開門有障礙閃燈警示。


頂級的 HD Matrix LED 頭燈由 24 粒 LED 燈泡組成,有自動投射功能。


錶板則是類似 A8/A7/A6 的上下雙屏幕設計,仿如 A8 有其 SUV 版本般。


與 A8 和 Q7 一樣的 3.0 升渦輪增壓 V6 引擎,同有 340 匹和 500 牛頓米輸出。


數碼儀錶同有大儀錶的 Classic 和小儀錶的 Infotainment 兩模式,由軚盤按鈕改變。


有防指模和防眩光處理的屏幕玻璃,在眩光中給我們留低著指模觸碰按鍵時有「click」聲和微震感覺。


Audi drive select 系統除有 efficiency、comfort、auto、dynamic、individual 模式外,SUV 車系特有 Offroad 模式將四驅。


後座設施有前座椅背繩網袋、LED 顯示後排冷氣控制、B 柱內側出風口、兩個 USB 插頭、後排三張座椅可各自前後趟動 10cm。


S line 裝備有 Sports 前座、平底軚盤;少少偏硬的德式懸掛反應下,車子有令人讚嘆的順滑、寧靜、感覺輕盈的行車質感。


安全系統有前撞警示和自動煞車、尾撞預索安全帶和閃燈警示、倒後有車警示、盲點有車閃燈提示,和開門有障礙閃燈警示。


一如 Audi 的高級車系,Q8 尾燈之間有紅色 LED 光條和亮麗黑色裝飾塊。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6 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2,995cc
最大馬力:340 匹 / 5,000-6,400 轉時
最大扭力:500 牛頓米 / 1,370 – 4,5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Tip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5,302 X 1,945 X 1,485mm
重量:2,09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Q8-55-TFSI-quattro/1099/

售價:HK$1,055,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法拉利 F8 Spider 延續開篷超跑魅力


全新法拉利F8 Spider擁有與F8 Tributo互通的設計理念,同時新車採用了躍馬緊湊而高效的可折疊式硬頂 (Retractable Hard Top),這對塑造車型的優美線條發揮著重要作用,堪稱同級別產品中的翹楚之作。


全新F8 Spider車型是法拉利V8開篷跑車家族中的最新成員,其專屬的尊貴血統可追溯至1977年問世的308 GTS車型。雖不及488 Pista Spider極致巔峰的性能,但相較其前代車型488 Spider,新車的運動性能更為出色。

憑藉強悍的實用性能及出眾的操控表現,F8 Spider車型為開篷跑車領域樹立了全新標準,同時為駕駛者帶來意趣盎然的駕駛體驗。事實上,新車因其卓越的動態操控性與優異的駕乘舒適性脫穎而出,將躍馬歷史上最受讚譽的V8引擎的特性與無可比擬的駕駛樂趣完美融合。


新車搭載的V8引擎將渦輪引擎乃至整個引擎行業的性能水準提升到了嶄新的高度。這款V8引擎曾連續四年(2016、2017、2018和2019年)贏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並且還從過去多個奪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冠軍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一舉榮獲「巔峰引擎大獎」,在該獎項的評選歷史上創造了無可匹敵的獲獎紀錄。


全新F8 Spider車型的最大亮點在於其暫態動力回應,沒有絲毫渦輪遲滯,同時擁有V8引擎獨具特色的聲浪。新車非凡的性能與輕鬆自如的操控性歸功於一系列基於賽道經驗而研發的創新空氣動力學解決方案。
法拉利打造每一台新車型所秉承的宗旨是:融合創新設計項目,並在前代車型的基礎上實現全面優化與升級。躍馬工程師和設計師們常常面臨的挑戰是在引進全新的尖端解決方案的同時,樹立更高的卓越標準,不斷突破自我,創造極限,拓展技術的疆界。全新F8 Spider車型的問世標誌著他們再次克服挑戰,實現了自我超越。

作為488 Spider的繼任車型,全新F8 Spider在各項性能參數方面都實現了全面提升。相較前代車型,新車的輸出功率提高了50cv,同時重量減輕20公斤。與擁有巔峰性能的488 Pista Spider相比,F8 Spider車型也僅僅重了20公斤。此外,新車顯著提升了空氣動力學效率,同時還採用了最新6.1版本的側滑角控制系統(Side Slip Angle Control)。

法拉利 F8 Spider 圖片集

Nissan 電動 SUV 即將現身東京車展


Nissan 今個月發布 Juke 之後,下個月準備發布另一部 SUV,消息指將會是 IMQ 概念車後的量產化混能電動 SUV。它會有一台 1.5 公升 Turbo 引擎加 e-Power 作動力來源,最大馬力 340 匹和 71.4 公斤米扭力,會有 AWD 全時四驅系統,以適應不同路面需要。不過這都暫時推測,確實消息仍有待東京車展公布。

文:小肥

IAA 2019:Honda e 歐洲接下超過 4 萬張單


日系車迷等了很久的電動小車 Honda e 終於在德國法蘭克福車展登場,它已經在英國、德國、法國以及挪威等國家接受網上預訂,而且多達 4 萬個訂單。Honda 今次幫這部車打破過往造車風格,車廂內有 5 個屏幕,錶板是 8.8 寸,中控台是兩個 12.3 寸。倒後鏡就用 6 寸屏幕。車廂佈局沒有多餘的東西,十分簡約。動力方面,分別提供了 136 匹和 152 匹兩款,同樣使用 35.3kWh 電池,續航 220 公里。30 分鐘快充可達 80% 電量。不過售價都不便宜,小小的 Honda e 索價 29.470 歐元。

文:Teddy

IAA 2019:Volkswagen ID.3 再有新標誌新形象


Volkswagen 在法蘭克福車展中推出新 Logo,其平面簡單的設計,讓人有清爽、輕鬆的印象。當中最新電動小車 ID.3 就用了最新標誌,為 Volkswagen 展開新頁。ID.3 基本上已被認定為 Golf 電動版之後,絕對令它的注視度有所提升。新車用 MEB 電動車平台底盤,車體為 4,261 X 1,809 X 1,552mm,軸距 2,765mm。會有 3 個電量版本提供,45、58、77kWh。航距為 330、420、550km。可惜未有最後定價,但不會超過 3 萬歐元。今年 11 月生產,2020 春天歐洲交車。車廂設計會給駕駛者有新鮮感,數碼錶板,傾向駕駛者的中控台。沒有波棍設計,令到中橋位都可以放東西。

文:Teddy

IAA 2019:Mercedes-AMG A 45 S 4MATIC+ 正式現身


Mercedes-AMG 的 A-Class 終極版本相信大家都等了很久,今年法蘭克福車展終於展出 A 45 S 4MATIC+。新車使用了新引擎 M139 2.0 Turbo 引擎,最大馬力 421 匹和 500 牛頓米扭力。而這副引擎的重量只有 160.5kg,是 Affalterbach AMG 工廠內人手安裝,在傳動方面也用了全新 8 速波箱,其 0-100km/h 只需 3.9 秒,以小揭背車是不錯數字。加上它有 4MATIC+ 四驅系統,快走山路時的軌跡性應該跟上代一樣有不錯表現。


示範車用上黃色搶眼車身,配上黑色擾流組件。鬼面罩仍然是 AMG 常見的垂直間設計,車燈是最新富有立體感而又修長的設計。車身下方有裙邊外,門下方還有黑色拉花點綴。基本上這部車周圍都是黃和黑色,輪圈都是全黑色,望入去見到紅色煞車鉗,前輪的有印上 AMG 字樣。車尾頂部還添加了一隻尾翼,一般小跑車應有的賣相它都有齊。

駕駛艙佈局跟現有 A-Class 其實分別不大,不過這部 AMG 版的軚盤使用平底設計外,12 點位還有黃色標記。座椅上的拉線也是黃色,辣味十足,絕對不會比常用的紅色遜色。

Mercedes-AMG A 45 S 4MATIC+ 圖片集

文、攝:Teddy @ 法蘭克福

MINI 近百車主出席《經典承傳六十載活動》


為紀念MINI成立60週年,MINI香港昨日(9月8日)齊集接近100名MINI車主到尖沙嘴海運大廈天台停車場,一起用MINI車砌出「MINI六十」的字樣,共同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各MINI車主帶同他們的家人朋友到場參與,現場氣氛融洽,車主朋友均享受其中。每位車主的MINI更是各有特色,從車頂貼紙到車身配色,盡顯MINI的獨特個性。現場場面壯觀,鮮豔繽紛,為MINI 60歲生日增添色彩。


寶馬汽車(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劉家輝先生出席活動時亦表示,到場時驚嘆在場每一部MINI都別具個性,車主們都花不少心思精心打扮愛車,更認爲只有MINI的車主之間就算大家彼此不認識,都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在街上看到時會互相打招呼。他認爲這份MINI車主之間的獨有的微妙連繫令人動容。

MINI香港更在會場上展出復古MINI Paul Smith Edition、專為MINI 60週年而設計的60週年限定紀念版、以及上星期六於灣仔會展舉行的香港青年時裝設計師創作表演賽(Hong Kong Young Fashion Designers’ Contest 2019)舞台上新發佈的全新THE NEW MINI CLUBMAN,吸引車迷紛紛與三車合照留念。MINI香港總經理黃綽銘先生亦向在場車迷首度公佈新車資訊,讓MINI車迷們一睹為快。新車將會從下星期起連同60週年限定紀念版在MINI Showroom展出,萬勿錯過!

經典承傳六十載活動圖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