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C
Hong Kong
Thursday, May 1,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50

Mercedes-Benz 將會推出 G-Class 純電版本


Mercedes-Benz 的 CEO Ola Källenius 早前表示,未來 G-Class 將會出現零排放的版本,不過何時推出及新車資料則沒有任何消息。推測未來 G-Class 或者會如 EQC、EQA 及 EQS 般,純電車版本將以 EQG 的身份出現。另外,在發展電能化的路上,Mercedes-Benz 採用先發展出純動車型,其後再為車系追加 Hybrid 車型或輕混能車款。

文:Issac.C

FIA GT WORLD CUP 2019 選拔賽速報


平治馬些路的 AMG GT3 起步成功守住頭位,而 Audi 迪斯亞雲科爾一開始就有碰撞刷牆,需要退出比賽。隨後兩部波子未有即時進行攻勢。平治另外兩位車手莫他拿和㚻高追到第四、第五位。第二圈時,2018冠軍BMW 車手法夫斯開住 BMW M6 GT3 由第12位追到上八位。


第四圈黃旗之後,ROWE 車隊的車手班博開著 Porsche 911 GT3 R 開始展開攻勢。在第五圈時,平治㚻高在超車時作出嚴重失誤,在葡京彎煞車不及,直撞澳門先生莫他拿的 AMG GT3,兩車同時退賽。

第六圈頭三位依然是平治、波子。第四位是 Phoenix Racing 的哈斯,戰車是 Audi R8 LMS,第五位是 BMW 法夫斯。BMW M2 安全車繼續帶領。


最後四圈比賽,安全車返回車房。寶馬法夫斯把握直路加速優勢,成功超越第四位的 Audi R8 LMS 哈斯。香港車手方俊宇駕駛平治 AMG GT3 在第十位。


最後兩圈比賽,平治繼續把握直路加速優勢,帶開兩部波子。由於澳門山路窄又多彎,兩部波子想超車不是易事。
選拔賽最後三甲是平治馬些路,ROWE 的班博和雲科爾。第四是由12位起步的寶馬法夫斯。

正賽星期日 12:25 開戰

文:Teddy Leung
攝:Jeff Poon, Richard

勞斯萊斯 Cullinan Black Badge 隆重面世


2016年,勞斯萊斯汽車首先推出了Ghost Black Badge和Wraith Black Badge。2017年,進一步推出Dawn Black Badge。時至今日,勞斯萊斯Black Badge家族迎來了最後一名成員Cullinan Black Badge —— Black Badge歷史上最能代表都市夜生活的殿堂級車型。


為了滿足年輕一代勇於冒險的客戶群體,勞斯萊斯汽車於2018年推出了銀色標誌的Cullinan車型。該款車型贏得了全球客戶的盛譽,並成為超豪華SUV市場的巔峰之作。結合純正奢華、實用性和越野性能,Cullinan為客戶帶來了「遊刃有餘,無所不至」的駕駛體驗。


作為SUV中的勞斯萊斯,Cullinan成功吸引了全新的客戶群。他們想要擁抱更廣闊的世界,盡享最豐滿的人生體驗。而其中部分客戶熱切於追求代表低調神秘的暗黑車型。Cullinan征服了世界上最荒涼的地區及最陡峭的地形,現在正是Cullinan Black Badge征服城市邊界的時候。

Mini JCW Clubman 底力提升


英國小車 Mini 都好一陣子沒有話題作,在今年 60 周年他們終於來個突擊,推出一部高達 306 匹的小鋼炮 Mini JCW Clubman,這個馬力可以在 Mini 街車上找到,絕對令 Fans 大流口水,短短一個下午試駕,已讓筆者有不想下車離開的感覺。


Mini 有一有個特點,就是每一款都保持到 Go Kart 車仔的感覺,不過你想擁有更爆的性能,非 John Cooper Works JCW 系列不可。在外型不變的情況下,JCW Clubman 添加了一系列強化套件,例如車頭擁有高效能散熱水箱、車身跑車化包圍、車頂尾翼、車尾大口徑排氣喉、高性能制動煞車碟套裝。Mini 車系在配色方面有個性,向來是車主買單原因之一,試駕車用了 Thunder Grey 作主色,車頂、兩邊側鏡組火紅色配襯,作出高對比的雙色調設計。


車廂佈局和配置方面,Clubman 的車廂比起純 Mini 是寬敞一點,車廂的雙天窗以小車來說,是有助提升空間感。軚盤、坐椅也有 JCW 標誌和紅線配襯。HUD、Mini 多媒體音響、後泊車鏡頭、氣氛燈都是試駕車的配置,還額外添加 $10,000 元的 Harman Kardon 音響。這部 JCW Clubman 的駕駛席有半桶椅,其承托力不錯,快走彎路時的身體移動不算太多。另外,JCW 將車身高度調校低了 10mm 後,車體快跑時的車身傾側比較小,對於跑快彎有一定幫助。實用性方面,尾箱預設有 360 公升容量,翻平後座之後可提升至 1,250 公升,放入大型行李是沒有問題。而對摺門設計,是 Clubman 的特式設計,先開右邊再開左邊,如果物件不太大,只開一邊也可以將東西放入尾箱。


性能方面,JCW Clubman 使用全新調校的 2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306 匹,提升了 75 匹。扭力也有 100 牛頓米提升,只需 1,750 轉就可以輸出達 450 牛頓米。在香港燈位多塞車多的環境下,這部 JCW Clubman 可以輕鬆感受到其起步剛勁有力,輕輕踏下油門,其推背加速感隨即展露出來,規格表示 0-100km/h 只需 4.9 秒。配合反應很快的 8 速半自動波箱,即使一般駕駛者都可以輕鬆感受加速順暢的爽快感覺。在清水灣開著這部 JCW 其實很好玩,ALL4 四驅和前軸機械差速系統,在快跑彎路時行車軌跡性很強,車身傾側不多,大大提升跑彎時對車子的信心。JCW Clubman 預設是 18 吋輪圈,試駕車換上 19 吋後,其實未有影響它的反應,反而在路面反應來得直接一點,跟車子的溝通反而更多,如果喜歡 Go Kart 車感覺,代理這部車的設置其實不錯。


車頂、側鏡、面罩都有紅色作點綴。


沙板、車尾都有 JCW 標誌。


門腳貼有 ALL4 四驅標誌。


車尾燈加入英國旗設計元素。


雙天窗的 Clubman 前後座都有更多自然光進入車廂。


試駕車升級了做到 Harman Kardon 音響。


著車和轉換駕駛模式的按鍵都很就手。


後座的腳部空間不錯。


為了配合更高性能的動力,煞車系統都作出升級。


雙出大口徑尾喉是 JCW 的配置之一。


一般情況下車尾的 360 公升其實已經夠用。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8cc
最大馬力:306 匹 / 5,000-6,250 轉時
最大扭力:450 牛頓米 / 1,750-4,500 轉時
波箱設計:八前速 Steptronic Sport 波箱
體積:4,253 X 1,800 X 1,441mm
重量:1,39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MINI-MINI-Cooper-JCW-Clubman/1112/

售價:HK$549,800 起
網址:https://www.minihk.com
查詢:3193 6808 (MINI Hong Kong)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東京車展】UD Trucks 展出未來創新的智能物流系統


2019年第46屆東京車展上UD Trucks展出未來創新的智能物流系統 INNOVATION FOR SMART LOGISTICS為今天,明天和未來提供解決方案,從而創造一個更完美的智能物流世界。UD Trucks將推出一系列創新的物流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讓今天,明天和未來的世界物流業界得到更智能,更完美的物流運作系統。其中一些將首次展示混合動力Raijin電動汽車,可改善正常運行時間的應用程序以及Quon Concept 202X,以新穎的未來方式將自動化,電動汽車和連接性融合在一起。

物流是社會的命脈,但該行業面臨的挑戰包括駕駛員短缺,電子商務交付量爆炸性增長,道路擁堵和污染。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的一項研究,到2027年日本將短缺大約24萬貨車司機。世邦魏理仕集團的另一項研究預測,美國電子商務的擴張將為日本創造超過45萬個新工作崗位的需求。僅2018-19年度物流業,是2013年以來行業新僱員人數的兩倍以上。

“人們依賴於物流, 而物流依賴於人。自成立以來,因應著全球貨車的需求,我們不斷為智能物流提供創新的發展。我們希望幫助使物流更智能。這就是UD Tucks的宏願。” UD Trucks總裁Takamitsu Sakamaki說。在日本,人口老齡化是史無前例的,“我們認為開放創新和與不同行業利益相關者的合作,絕對是創建和實施創新解決方案的關鍵。”

現今貨車市場的產品在性能,燃油效率,安全性和正常運行時間方面各也表現出色。能夠實現智能物流的先決條件

一. 低油耗的貨車型號
二. 貨車對任何人(男性或女性,新手或有經驗的駕駛員)的應用

UD Trucks最新推出了旗艦級重型貨車Quon系列,命名為GK的拖頭型號。更搭載了新一代的電子控制的自動手動變速箱,可以使駕駛貨車的應用更高流動性,更高效能及更低燃油消耗。


旗艦級重型貨車Quon系列的 GK 拖頭型號
世界貨車製造商之一的UD Trucks,以品牌建基於
“Extra Miles” 以”領先一步”的宗旨提供了一系列的物流解決方案。其中製造出 Quon系列的貨車,並基於五大效率去滿足客戶運輸需求。UD Trucks結合了Volvo集團的全球技術和日本製造重型貨車的可靠和省油貨車的技術。為Quon系列配備了ESCOT電子控制自動變速箱。 ESCOT與新的遠程信息處理服務一起,有助於提高駕駛員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Fujin第4級別自動化的展示
經過特別改裝的重型Quon採用基於網絡的RTK-GPS(實時運動全球定位系統)與自動駕駛技術(例如3D-LiDAR)相結合。 這是重型貨車於2019年8月在日本首次進行的第4級別自動駕駛試驗中使用的實際車輛。

據 UD Trucks技術高級副總裁道格拉斯·納卡諾(Douglas Nakano)表示:“當我們想像明天的物流時,當今時代的關鍵解決方案之一就是自動化。 今年八月,我們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狹窄區域內提供商業化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混合雷神電動汽車
這款環保,安靜且功能強大的混合動力的基礎是曆代重型貨車Quon系列改裝而來的。 到2030年,UD Trucks將開發全電動重型車輛,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有效載荷和功率,同時大幅度降低噪音並實現零排放。

UD Trucks公司正在開發各種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重型混合動力貨車,這些貨車可以根據需要以純電動模式運行,例如在食品倉庫應用中。


重新構想的未來智能物流
Quon Concept 202X將智能物流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這款未來概念車將與周圍環境緊密相連,包括其他貨車,基礎設施和人員,從而將效率,生產率,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提高到新水平。它將成為未來智能社會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些基礎設施將在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使用上取得重大進步。Quon Concept 202X將採用各種尖端技術,包括AI,個性化顯示和攝像頭監控系統。

未來的重型貨車將人與社會置於中心位置。貨車將人與人聯繫起來,人與運輸基礎設施聯繫起來。它連接農村和城市,從農場到餐桌的農產品。它更加友好和安全。

Nissan Qashqai Turbo 贏在起跑線


新Qashqai Turbo注入Intelligent Power,擁有GT-R引擎技術加持,搭載全新Turbo引擎及DCT雙離合器自動波箱,同級獨有;澎湃動力瞬間煥發,動感反應超越同儕。

全新1.3公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提升11.1%達160匹,峰值扭力更大幅增加34.8%達27.5kgm,動力顯著提升的同時,油耗及牌費卻更低。

全新DCT濕式雙離合器自動波箱提供7前速及手動轉檔功能,動力傳遞敏捷兼直接流暢,駕駛樂趣昇華。

新Qashqai Turbo 售價:$286,800,月供低至$3,513,立即登入網址了解更多Qashqai Turbo「智強動力」。首批買家更可獲限定個人名字Qashqai Turbo HK 1st真皮車匙套一個。

地點:
– 九龍陳列室 – 九龍灣啟祥道20號,大昌行集團大廈地下
– 港島全新陳列室 – 灣仔告士打道178號,華懋世紀廣場地下

時間:早上10時至晚上8時
查詢 / Doorstep Experience自選地點試駕:2262-1088 / 2803-5333

BMW M6 GT3 出戰 FIA GT 世界盃


BMW M系跑車自2017年回歸澳門賽道, 上年力壓對手超過三秒優勢衝線勇奪「國際汽聯GT世界盃」澳門分站冠軍。今年載譽重臨澳門東望洋賽道,以皇者風範參戰第五屆「國際汽聯GT世界盃」。除了BMW廠隊車手法夫斯 (Augusto Farfus Jr.) 將會駕駛M6 GT3戰車,代表BMW Team Schnitzer車隊重臨澳門東望洋,FIST-Team AAI瑞典裔車手Joel Eriksson亦將駕駛M6 GT3由Formula-3轉戰GT 盃重返東望洋賽道。BMW將提供全新BMW M2 Competition作大會指定安全車,在賽道內安全帶領各輛跑車。全新BMW M340i將會作醫療車而BMW X系SAV為大會指定救援車和大會工作車,使賽事順利舉行。

在2018年國際汽聯GT世界盃的賽事中,由BMW Team Schnitzer車隊帶領,法夫斯 (Augusto Farfus Jr.) 駕駛的#42 BMW M6 GT3於選拔賽成功以第一名完成賽事,並在正賽力壓群雄以寡敵眾,力壓一眾強敵以BMW M6 GT3稱霸澳門,奪得國際汽聯GT世界盃澳門分部冠軍。今年,同樣以#42 BMW M6 GT3並換上粉藍色拉花爭取衛冕「國際汽聯GT世界盃」。


貴為房車賽皇者,BMW曾經三次包辦東望洋大賽頭三名,寫下賽車史上驕人成績,更以輝煌戰績,引證皇者實力。寶馬車隊在80至90年代雄霸澳門賽車史,當中包括多度獲勝的包括BMW 320i、 BMW 635 CSI及BMW M3。由為人知曉的車手包括韓史德 (Hans-Joachim Stuck)、雲高學(Joachim Winkelhock)、許士文(Duncan Huisman)、華基亞(Roberto Ravaglia)等駕駛。

經典跑車 M3 系列叱咤90年代的澳門房車賽,由1992至1993的賽事,BMW車手都雄踞三甲位置,風頭一時無兩!而另一款經典車款BMW 320i更於2000年至2004年的賽事連續五屆奪冠,力壓群雄。


BMW M6 GT3自2016年賽季參戰以來,於各大洲際賽事表現愈趨穩定,更在2016年於比利時舉行的24小時耐力賽中奪冠。M6 GT3車身全部以碳纖維製成,配合GT3賽例之空氣動力組件,全密封式車底,及分別以全碳纖維及碳纖維復合物(CFRP)製成的前後緩衝結構,令M6 GT3賽車比量產型M6 Coupé減磅達600公斤 ;以M6 Coupé的4.4公升V8 TwinPower Turbo引擎為基礎,改變程度僅限於潤滑系統及冷卻系統強化,配合上BMW Motorsport編寫之程式及告士和夫(Cosworth)引擎管理系統,確保引擎在酷熱之比賽環境下有效保持高達585匹的強勁輸出,性能表現無庸置疑。


關於 Schnitzer Motorsport 與車手 Augusto Farfus Jr.
Schnitzer Motorsport成立於1967年,該車隊的參賽車輛一直都以BMW車系為主,車隊自1980年起共征服東望洋大賽達14次,本屆是Schnitzer Motorsport於領隊Charly Lamm的榮休後後連續第三年來澳。今年由團隊創辦人老施耐澤(Herbert Schnitzer senior)兒子施耐澤(Herbert Schnitzer Jr.)接手管理。BMW 廠隊的巴西籍車手法夫斯(Augusto Farfus Jr.)亦再度來到澳門,他曾三次勇奪「FIA世界房車錦標賽」澳門分站冠軍, 上年更力壓眾多強敵以超過三秒優勢衝線,更於2010年紐堡靈 (Nürburgring) 24小時耐力賽獲得全場總冠軍。現時同為德國房車大師賽(DTM)的寶馬賽車手。


關於FIST-Team AAI與車手Joel Eriksson
FIST-TEAM AAI是台灣賽車隊, 成立於1991年總部設在台灣,由領隊兼公司持有人Chen-San Chen致今已經擴大業務已遍及亞洲,歐洲和美國。團隊最後兩年前在東望洋賽道上亦有不俗成績,獲得第五和第六名。車手Joel Eriksson自加入FIST-TEAM AAI後由Formula-3轉戰GT房車賽,首度駕駛BMW M6 GT3於東望洋賽道亮相。

本屆國際汽聯GT世界盃賽事資料
11月16日(星期六) 13:04 – 14:05 選拔賽 – 12圈
11月17日(星期日) 12:25 – 13:40 決賽 – 18圈

Lexus 首款電動車 11 月 22 日現身


Lexus 將於 11 月 22 日的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上發佈品牌首款電動車,選擇在廣州亮相的原因是新車將會以中國及歐洲市場作為主力。同時,Lexus 釋出了一張車尾顯示「Electric」字徵的照片,就如現今 Hybrid 車尾的「Hybrid」字徵相同。不過新車究竟是 UX 電動車版或 2015 年概念車 LF-SA 的量產版,暫時仍然沒有太多資訊。

文:Issac.C

Mercedes-AMG 頂尖陣容再戰 FIA GT 世界盃 2019


隨著車壇年度盛事即將舉行,Mercedes-AMG 已經蓄勢待發,以最佳狀態 迎戰。在 11 月 14 日至 17 日舉行的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賽事中,來自德國 的米洛‧晏高(Maro Engel)、來自意大利的拉菲爾‧馬些路(Raffaele Marciello)、瑞士代表艾度亞度‧莫他拿(Edoardo Mortara)和比利時車 手阿叻斯奧·皮卡里耶路(Alessio Picariello)將駕駛四輛獲廠隊支持的 Mercedes-AMG GT3 賽車,馳騁賽道。Mercedes-AMG Team GruppeM Racing 和 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 將分別佔據其中兩 席。強勢參賽陣容將延續品牌長達 5 年的彪炳戰績,當中包括 3 個澳門冠 軍和合共 8 個三甲成績。


賽事對車手來說是與別不同的焦點所在,而對製造商來說則是一場勝負之 爭。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在著名的澳門東望洋跑道上舉行,是今年車壇的 最後一戰,每年聚集全球頂尖 GT 車手。近年來,Mercedes-AMG 是這條長 達 6.1 公里賽道上的常勝軍。在 2014 年,雖然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暫未獲 得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頭銜,平治 SLS AMG GT3 賽車已經擊敗勁敵,登頂 賽事。自此,每年的頒獎台上均不乏平治車手的身影。品牌已在 2015 年第 一屆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和 2017 年賽事中以非凡表現再下一城,締造佳 績。今年,品牌將乘勢來襲。

莫他拿將駕駛其中一輛 Craft-Bamboo Mercedes-AMG GT3 賽車。東望洋跑 道與他尤其有緣。這位 32 歲的車手曾 6 次登頂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其中 4 次來自 GT 賽事。另一位澳門冠軍、34 歲的晏高則將代表 Mercedes-AMG Team GruppeM Racing 參賽。 他在 2014 年和 2015 年奪得冠軍,並在 2015 年緊隨莫他拿完賽,取得第二名。馬些路是 2018 年寶珀 GT 系列賽總冠 軍,實力不容忽視。他將與晏高一同披掛上陣。Mercedes-AMG Craft- Bamboo Racing 的第二席由皮卡里耶路佔據。他在今年的亞洲寶珀 GT 世界 挑戰賽和中國跑車錦標賽中分別取得兩個回合的冠軍。


除了 4 輛廠隊賽車外,本屆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中還有另外兩輛 Mercedes- AMG GT3 賽車,分別由來自荷蘭、披掛客戶車隊 Soilite Indigo racing 戰袍 的亞洲寶珀 GT 世界挑戰賽冠軍得主崔明吉(Roelof Bruins)和 Zun Motorsport 的香港車手方俊宇駕駛。

今年賽事的參賽陣容比去年更為鼎盛,Mercedes-AMG 將與超過 20 位國際 頂級 GT 車手同場競技,再次展開連番雄斗,爭奪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的車 手和製造商頭銜。共 12 圈的選拔賽和 18 圈的正賽將再次於星期六(11 月 16 日)和星期日(11 月 17 日)隆重上演。


除了展現超卓表現,Mercedes-AMG 還將為大家帶來視覺盛宴。攝影藝術 家 Michael von Hassel 為兩輛賽車設計拉花,成就「Art Car」。他首先將早 已準備的全新 Mercedes-AMG GT3 跑車和 Mercedes-AMG GT R 跑車藝術相 片元素,投影到碳纖維車身上,再而將其變成一件藝術品。藝術賽車的色 彩靈感來自兩輛跑車的「sunsetbeam」和「AMG Green Hell Magno」色 調。


Michael von Hassel 說道:「Art Car 的設計反映賽車的超凡動力和動感。拉 花展現賽車的驚人速度,馳騁賽道時會呈現如雷電般的效果。」自 2018 年 紐布靈 24 小時耐力賽以來,Mercedes-AMG 便與這位來自慕尼黑的藝術家 合作,由他設計出展現品牌性能、同時具備超現實視覺效果的跑車。

除了來自 Affalterbach 的 GT3 賽車外,東望洋跑道上的車迷還將親賭兩架 Mercedes-AMG GT4 賽車,在作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支援賽事的大灣區 GT 盃中,以客戶車隊 Team TRC 登場。

艾度亞度‧莫他拿(Edoardo Mortara),Mercedes-AMG Team Craft- Bamboo Racing:「我非常高興能在今年代表 Craft-Bamboo Racing 來澳作 賽。車隊負責人歐陽若曦是我的好朋友。在我六次登頂澳門後,能與他一 同收獲又一次勝利定比很棒。然而,賽事將非常艱巨,因為我自去年在澳 門後,並沒有太多駕駛 Mercedes-AMG GT3 賽車的機會。而且競爭非常激 烈。我預計這將是一場硬仗。」

阿叻斯奧·皮卡里耶路(Alessio Picariello),Mercedes-AMG Team Craft- Bamboo Racing:「我自開始賽車以來便一直夢想著來澳門作賽。感謝 Mercedes-AMG、Craft-Bamboo Racing 和贊助商助我夢想成真。我一直對我 的未來感到好奇。我和 Craft-Bamboo Racing 將準備就緒,展現最佳狀態。 對我來講,在我的首個賽季,學習技巧尤其重要。在澳門先生莫他拿和隊 友(的幫助下),我得到了最佳的(學習)環境。」

米洛‧晏高(Maro Engel),Mercedes-AMG Team GruppeM Racing:「在 澳門舉行的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無疑是賽季焦點所在。這是一場在全球其 中一條最震撼的賽道上舉行的比賽。我非常期待。又一次,這將是一場極 為艱巨的較量。不論如何,GT 世界冠軍將在賽事中誕生,所以也難免。對 我來說,目標非常清晰:我想摘下澳門第三冠。」

拉菲爾‧馬些路(Raffaele Marciello),Mercedes-AMG Team GruppeM Racing:「我對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的期望很大。對我來說,澳門和紐布 靈以及巴瑟賽道是世界上其中幾條最棒的賽道。我們在過去的兩年中展現 潛能。不幸的是,我還沒能摘下桂冠。所以,我在今年更為積極。一如以 往,比賽的水平非常高,但我會傾盡全力,捧走獎盃。」

Volvo S60 T4 Momentum $40 萬元入門版


富豪剛推出新款 60 車系,我們早前測試過 V60 旅行車的 T5 引擎 R-Design 型號,今次試其 S60 房車款,車子屬 Momentum 入門版本,裝備較「齋」,用較細輸出的「T4」引擎,頭輪驅動,售價 $399,800。


屬第 3 代設計的新 60 車系,車身體積比舊款較長、較窄和較矮,輪距長多 96mm,即較長和扁的模樣,外形設計離不開現年富豪家族面相,頭燈、尾燈、鬼面罩與 S90 及其他沒大分別,在一眾德國、日本行政房車面前,有其獨特北歐氣魄;Momentum 版的這部,沒有前泵把霧燈,門邊鏡與車身同色(R-Design 是亮黑色),同樣 18 吋的輪圈是不同款的「五 Y 柱」設計,235/45 R18 輪胎一樣。


60 車系的引擎選擇除有 R-Design 和 Inscription 所用的 250 匹 / 350 牛頓米輸出的「T5」外,Momentum 所用的「T4」乃同個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的較低輸出版本,有 190 匹和 300 牛頓米;8 前速 Geartronic 自動波箱是 90 和 60 車系所共用。60 車系是繼 XC90、S90 和 XC60 後另一部採用「SPA」可變比例模組式(Scalable Product Architecture)混合金屬底盤的新車,前雙搖臂、後多連杆懸掛。
 

與 V60 沒有大分別的車廂設計,有橫跨錶板中層的「弓」形電鍍裝飾邊,垂直冷氣出風口和銀色手柄,無邊框睹後鏡,像雕塑般的門手柄,像平板電腦的直立式「Sensus」中控台屏幕。Momentum 版的儀錶由 R-Design 和 Inscription 用的雙圓錶改為單圓錶,以 Bar Graphs 表達的油錶和水溫錶在左右兩旁,圓錶外框可從屏幕揀 Glass 暗紋、Minimalistic 黑色、Performance 紅色和 Chrome Rings 銀色四種顏色;圓錶左旁有一行顯示,在 Dynamic 模式時是紅色的轉數錶,Eco 模式時是綠色的節能錶。冷氣系統為雙區式,所以沒有後排中橋冷氣控制板,但同有 CleanZone 碳過濾器隔掉塵埃、花粉、微粒和異味功能。依然舒舒服服的標準示樣前座,膊頭位趣紙緻地有張瑞典國旗仔,是較厚的 R-Design 櫈未見過的。後排設施同有 B 柱內側冷氣出風口和掛衫勾,但後座椅背不能訓低,只可打開「窗口仔」一個來擺放長物。屏幕裡所見的安全和輔助系統,有 City Safety 前撞警示制動兼扭軚、Lane Keeping Aid 偏航震軚警示兼自動扭軚,但不見有 V60 T5 有的 Distance Alert 跟車太貼警示,沒有 HUD 投射儀錶,沒有導航系統,沒有電動彈低後排頭枕,巡航系統不是智能式,而是普通淨控速的。


車子 0-100km/k 加速要 7.1 秒(T5 引擎需 6.4 秒),引擎反應同是轉數低至中段最「谷」,每踩油門有要等的 Turbo Lag,就是較 T5 慢一點。像電動磨腳皮機的 Drive Mode 系統滾動按鈕,同樣可選 Eco、Comfort、Dynamic 和 Individual 自定模式來改變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brake踏反應,沒有懸掛軟硬選擇;Comfort 變為 Dynamic 時,引擎和波箱有明顯較sharp反應,輕巧得來感覺頗直接的軚盤,輕重分別不算很大,Brake 踏的 Comfort 和 Dynamic 反應分別似有還無。在軟浮的懸掛反應下,車架有歐洲式的硬淨,輪胎「um…um…um…」的滾過路面時將路噪隔掉,是要用心領會的 Volvo 行車質感,純鍊度極高。


與 V60 沒有大分別的車廂設計,有橫跨錶板中層的「弓」形電鍍裝飾邊。


依然舒舒服服的標準示樣前座,膊頭位趣紙緻地有張瑞典國旗仔。


後排設施同有B柱冷氣出風口和掛衫勾,但後座椅背不能訓低。


安全和輔助系統有 City Safety 前撞警示制動兼扭軚、Lane Keeping Aid 偏航震軚警示兼自動扭軚。


Drive Mode 系統由 Comfort 變為 Dynamic 時引擎和波箱有較 Sharp 反應。


車子 0-100km/k 加速要 7.1 秒(T5 引擎需 6.4 秒)。


Momentum 版的儀錶由 R-Design 的雙圓錶改為單圓錶。


Momentum 所用的「T4」是個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的較低輸出版本,只有 190 匹。


圓錶外框可從屏幕揀 Glass 暗紋、Minimalistic 黑色、Performance 紅色和 Chrome Rings 銀色四種顏色。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69cc
最大馬力:190 匹 / 4,700 轉時
最大扭力:300 牛頓米 / 1,400-4,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Gear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761 X 1,850 X 1,431mm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Volvo-S60-T4/1113/

售價:HK$399,800 起
網址:http://www.volvocars.com/hk
查詢:2927 3388(Wearnes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Ford 全新 SUV 偽裝車外觀曝光


Ford 將於 11 月 17 日發表全新 SUV 車— Mach-E ,之前多次預告全新 SUV 車將會採用引擎經典野馬 Mustang 跑車設計元素,再加上現時大勢所趨的純電動車設計,是 Ford 的全新力作。日前就被外國傳媒在正式亮相前就被拍到輕度偽裝測試車的照串片,從照片看來,第一印象不錯,尤其是車尾的野馬招牌尾燈造型,搭配在 SUV 身上特別有新鮮感。Ford 表示 Mach-E 將會以 Tesla Model Y 為對手,根聞入門版本將會有 484 公里續航距離,高階車款則有 600 公里。

文:Issac.C
圖:Motor1

Volkswagen 發佈新 MPV 車設計圖


Volkswagen 日前釋出鎖定以家庭用車為市場而開發的全新 MPV 設計圖,新車有機會以命名為 Viloran。從設計草圖箱來,外觀造型有著VW家族設計,車身長度達到 5300mm,採用了躺門設計,再加上低底盤的設定令乖客上落更方便輕鬆。另外,傳聞新將會使用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及 7 速 DSG 波箱,最大馬力可達 220 匹。現時新車正進行路面測試,預計最快明年第二季將會正式推出。

文:Issac.C

Mercedes-Benz EQG 有望 2022 推出市場


Mercedes-Benz 近年大力發展電力推動的汽車,Daimler 高層 Sascha Pallenberg 在 Twitter 透路 G-Class 有機會推出 0 排放的版本到市場,不過以近年這間車廠的方向,很大機會是 EQG 的來臨。

今年 Ola Källenius 接替了 CEO 一職之後,就承諾 Mercedes-Benz 將會大力發展電動車,金額多達 100 億歐元。在 2022 年擁有超過 10 款不同款式的電動車,當這部巨無霸都可以 EQ 化的時候,其實車款想變身電動車應該易過食生菜。

文:小肥

奧迪 R8 LMS GT4 2020 升級款賽車推出


奧迪R8 LMS GT4賽車將于2020年以全新外觀亮相,這是該款賽車自2018年問世以來,首次迎來車型升級。這款奧迪運動入門級GT賽車至今已在全球范圍內17次斬獲冠軍頭銜,如今,該款賽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和可調校性迎來優化提升,能夠實現更為精準的調校、定制化程度更高,令客戶從中獲益良多。全新設計的前后保險杠、經過改良的前導流板和側裙,將R8全新家族式外觀展現得淋漓盡致。


“無論從賽事還是商業角度而言,奧迪R8 LMS GT4賽車都是我們賽車項目的重要支柱,”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Chris Reinke表示。“通過這款升級版賽車,我們積極響應了客戶需求。我們采用了一些頗具實用性的創新設計,這對價格敏感的入門級GT賽車市場來說,是一個關鍵性影響因素。我相信升級款賽車會令車隊興奮不已,使之繼續創造輝煌戰績。”


我們改進了兩項關鍵因素,令賽車更具動感,同時,車手通過車輛調校可獲得更強控制力。新款賽車的牽引力控制和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在標準配置情況下,可通過方向盤上的旋轉開關,實現八個不同檔位的精準調控,這項設計源自全新奧迪R8 LMS GT2賽車。

升級款奧迪R8 LMS GT4將繼續搭載5.2升V10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364千瓦(495馬力)。如現款車型一樣,發動機通過7速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將動力傳導至后輪。


這款賽車來源于公路跑車,其動力強勁且安全性高,無論是購買還是日常維護,都具有相當的經濟性。該款賽車是紳士車手的理想車型,與GT4賽事規章的精神完全一致,傳承了GT賽車源自公路跑車的優良傳統。


為2020賽季打造的全新奧迪R8 LMS GT4賽車定價不變,仍為198,000歐元(出廠價)。新車交付將于2019年12月開始。

從2020年1月起,擁有現款奧迪R8 LMS GT4賽車的客戶,可以在亞洲范圍內購買升級套件,價格為17,975歐元。

環保!奈米纖維素「NCV」超跑概念車


日本環境局發佈使用木材進行合成的複合物料「奈米纖維素」,打造出超跑型概念車 Nano Cellulose Vehicle(簡稱 NCV),「奈米纖維素」具有輕量、高強度及低熱膨脹的特點,密度只有鋼鐵 5 分之 1,但強度卻是 5 倍。NCV 部分車架及車身由奈米纖維素製造,車重只有傳統車重的一半,換言之,車輛性能及續航力都提升了。其實 NCV 的出現並不代表著「奈米纖維素」已經成熟到可以打造一輛新車,日本環境局的原意是為各大車廠提供一條思路,可以用更環保的物料去打造車輛的零件,希望如同碳纖維一樣,在不斷嘗試及摸索後,逐漸開始普及化。


文:Issac.C

Bosch 碳化矽晶片 電動車續提升6%


Bosch 發佈全新碳化矽(SiC)晶片,導電性比傳統矽晶片更佳,能夠提升能源轉換率及減少 50% 熱形式散失的能源,並且能在更高溫的環境下作業,意味著電力電子技術的效率提升,即是有更多電能可提供給電動馬達使用,代表著電池續航能力提升了。Bosch 指相同的電池在充電後,使用碳化矽晶片的電動汽車續航力提升了 6%。也因此,能夠打造更小型的電池,使電動車成本降低,再進而降低售價。另外,Bosch 指 2018 年一輛電動車安裝市值約 450 美元的半導體晶片,估計未來加入自動駕駛技術,價錢將會上升至 1000 美金,今汽車市場成為半導體重要市場之一。

文:Issac.C

BMW X LAND – Car Glamping 品味汽車露營體驗


BMW將於 12月7至8日 舉辦香港最大型的Car Glamping(品味汽車露營體驗)戶外之旅,讓熱愛戶外活動的車主可輕鬆地與三五知己或家人,體驗一系列精彩活動。另外,兩日均分別設有體驗日營,12月8日(星期日)體驗日營 II 時段更歡迎車主攜同愛犬進場參與活動,一同親近大自然創造更多快樂回憶。

▶ 獨家限定BMW車營體驗
駕駛著自己的座駕親臨BMW X LAND,連同家人﹑朋友及愛車甚至愛犬,參與BMW為閣下預備的一系列精彩活動,體驗一個與別不同的車營之旅。活動當日更有專業攝影師為您即場捕捉您與愛車出走大自然的每個動人時刻。

▶ Glamping豪華部落
Glamping豪華部落讓你一嘗豪華露營體驗:特設全新BMW X5車營展示及戶外品味Café,更有專業咖啡師即場教授手工咖啡拉花技巧及戶外手煮咖啡。部落內亦設有桌球台及戶外彈床供您與家人玩樂。

▶ 風味野炊料理
風味野炊料理區將廚房帶出室外,融入大自然。除現場提供特色餐飲外,您有機會一起動手炮製野外燒雞、炙燒綿花糖朱古力,芬蘭⽕焰三⽂⿂等,享受戶外野炊的美味佳餚。

▶ 戶外互動專區
營地互動專區提供一系列活動讓您可遠離塵囂鬧市,呼吸著大自然下新鮮空氣的同時,舒緩身心疲勞的各種戶外體驗:包括露營達人分享戶外小貼士及戶外瑜伽環節等。

▶ 野外試駕體驗
BMW X Land設有全線BMW皇牌X系列X1至X5 供您和家人即場試駕,讓大家盡情體驗BMW X系列於鄉郊小路的靈活及舒適。

▶ 兒童遊樂園
活動亦為您的小朋友們特設兒童遊樂區,當中兒童限定工作坊更有露營達人現場教授鑽木取火及紮營﹑收營過程,讓小朋友可以盡情探索自己的戶外小天地,初嘗戶外生活的樂趣。

▶ 毛孩遊樂園
週日之日營II時段開放犬隻入場,更加設毛孩遊樂園,讓帶同愛犬出席的車主可放任愛犬於草地上自由奔跑及穿梭。所有出席犬隻於活動當日亦可獲限量活動紀念頸巾及狗狗尊屬禮品。

▶ 夜營限定活動
除可與座駕於戶外留宿一夜,如您選擇參與夜營時段更尊享夜營限定活動如觀星工作坊及夜間攝影工作坊,讓您飽覽星際間各個引人入勝的媲麗星空;亦設有戶外電影院,讓你可以擺脫一貫漆黑焗促的電影院,到戶外的空地,自由自在地觀賞電影。

凡於推廣期間(2019年10月24日至11月13日)內購買指定BMW X系列(X1 – X5),並於11月30日前完成出牌手續,更可獲得是次活動報名費用半價優惠!而現有BMW車主報名則可額外獲得BMW原廠護理套裝!其他品牌車主登記抽籤亦同步開放!

BMW X LAND 活動及購票詳情
日期:2019年12月7日(六)至2019年12月8日(日)
地點:上白泥生態保育農莊
報名:http://bit.ly/33oItHr

JAGUAR XE 四門轎跑 $449,000 起正式推出


新 XE 亦沿用了 F-TYPE 頂級旗艦跑車及全電動 I-PACE 多項先進配置,以創新科技展現高效 潔淨的特性,成為同級車型中的完美之選。煥然一新的外型令新 XE 更具個性。承襲 XE 的流麗外型,新 XE 車身頭尾比例被重新設計, 再結合由 F-TYPE 旗艦跑車啟發的設計特徵,令新 XE 運動氣息更上一層樓。新 XE 的外型更 為寬闊、底盤也更低,更大的進氣孔和粗獷的肌肉線條,彰顯轎跑的高效性能以及先進的空氣 動力學元素。


另外,「R-Dynamic」版本的 XE 採用了更注重性能表現的設計,包括車身側面設計靈感源自 飛機機翼的造型,黑色網狀細節尾飾,以及跑車輪圈樣式。車廂設計同樣著重運動元素,跑車 風格座椅配以對比色調縫綫、緞面鍍鉻換擋撥片,以及「R-Dynamic」門邊踏板,更令整體設 計一氣呵成,完美將外表與性能融合。同時新車結合最先進的智能科技,首次搭載與 I-PACE 同款 的 Touch Pro Duo 雙螢幕資訊娛 樂系統,通過一對 10 吋高解像度觸控式螢幕,配合一體式操作,發揮更多內置功能,並且支 援 Apple CarPlay。12.3 吋液晶螢幕數碼虛擬儀錶板則為駕駛者提供更多行車資訊。另外,手 機無線充電座也是首次出現在新 XE 的車廂內。新 XE 配備高效潔淨的 Ingenium 引擎, 2.0L 引擎可釋出 250PS 動力,型號為 P250,由 0- 100 公里加速只需 6.5 秒,無時無刻輸出澎湃動力。

2019 年新車參考價:
– New Jaguar XE R-Dynamic SE P250 HK$ 449,000 起
– New Jaguar XE R-Dynamic SE P250 連 Sport Pack HK$ 499,000 起

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 新車抵港 $559,000 起


Discovery 的經典設計元素包括蚌殼式引擎蓋及逐漸上揚的腰綫皆予以保留,但新車型加入更大膽的外觀進化。飽滿的車頭線條棱角分明,更顯剛勁硬朗氣派,前後燈採用超幼細的LED技 術,提供更細緻的前後燈圖案,配以全新的鬼面罩及車頭設計,令新Discovery Sport的車身比 例更加硬朗進取。而R-Dynamic版本的輪拱膠邊更用上車身顏色,外型更具跑格。


車內配備Touch Pro數碼資訊娛樂系統,支援Apple CarPlay及無線充電,配搭更名貴的鋼琴黑鏡面物料,凸顯車廂高格調與實用兼備。三排全新座椅寬敞舒適,5+2的座位布局及第二排座椅 40:20:40的可摺疊椅背設計,讓座椅組合多達24種,無論接送子女上學或家庭自駕外遊均非常適合。Discovery Sport亦充分利用其車廂設計,改善前中後排座椅的儲物空間。配合12路方向調校的前排座椅及等離子空氣淨化功能,令新Discovery Sport車廂全面進化。


新Discovery Sport提供 P200 S 及 R-Dynamic P200 SE 版本供選擇。R-Dynamic 套件包括Satin黑灰 色合金輪圈、獨特前後車身運動套件及引擎蓋與尾門Shadow Atlas顏色字樣。內飾方面,提供 黑色真皮座椅連對比色縫線或黑白雙色真皮座椅供選擇,精心設計的橫紋圖案座椅,令新 Discovery Sport更具跑味,其他特色配置還有黑色換檔撥片和具運動特色的車門踏板等。


全新的Premium Transverse Architecture (PTA)模組化平台亦以電動化為首要考慮,方便為 Discovery Sport引進全新的48V Mild-Hybrid (MHEV) 混能動力組合。安裝精密的車架剛性較前代 車型增加13%,有效減少噪音及震動傳入車廂,提升舒適度之餘,即使遇到碰撞,亦能提供最高的安全保障。


配合Ingenium直四引擎的使用,Mild-Hybrid混能動力系統的二氧化碳排放低至177g/km,油耗 僅9.9L/100km(根據WLTP測試標準)。為提升燃油效益,新Discovery Sport的四輪驅動系統受惠於Driveline Disconnect智能分離式傳動設定 — 位於前軸的傳動裝置在穩定行駛的狀態下會切斷後輪動力,以減少摩擦的損耗,並能在少於500毫秒內重新切換至四輪驅動系統。

2019 年新車參考價:
New Discovery Sport P200 S 連 Premium Pack HK$ 559,000 起
New Discovery Sport R-Dynamic P200 SE HK$ 639,000 起

查詢:2821 7147

突破!?充電 10 分鐘可行駛 322 公里


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機械工程師王朝陽早前在國際知名科學期刊《焦耳》刊登,研發出全新電池加熱技術,可迅速吸收 400 千瓦電量的電池,利用加熱電池和提高反應速度,能夠在 10 分鐘內讓電動車充滿電,令車輛擁有 322 公里續航距離。而電池快速充電時,會在負極形成鋰枝晶,嚴重減低電池壽命;賓州州大學研究團隊認為只要預先將電池加熱到 60 度,就能令鋰鍍層無法形成,而且此舉可使電池充電 2500 次,大約等於 14 年或 75 萬公里的壽命。不過,美國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成員 Rick Sachleben 指,這項設計要保證電池升高溫度時的安全性和穩定度,仍然需要長時間實驗,距離引入市場仍然需要約 10 年時間。

文:Iss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