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C
Hong Kong
Tuesday, April 2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248

Audi Q3 35 TFSI 簡單入門版


剛推出不久的第 2 代 Audi Q3,我們早前測試過 230 匹、賣 $478,500 的 45 quattro,今次再試的,是其初級 35 頭驅型號,車子售價 $404,900。在未有 Q2 前屬最細 Audi SUV 的 Q3,我們先重溫一下今代的改變…


新 Q3 的體積比舊款較長、較闊和稍矮,輪距長多 77mm,外形有類似迷你 Q2 的「玩味」,有箭咀形前泵把入風口,八角形鬼面罩有銀色直間和黑色橫間,車身有較多尖角線條,下身黑膠包圍和輪拱,外形更有肌肉感。新出的車身顏色有 Chronos gray 灰和所見的 Pulse Orange 橙色。車架採用 VW 集團共用的 MQB(Modular Transverse Matrix)底盤,亦即 VW Golf、Tiguan 和 Audi A3 等所用的同一個,Q3 有 26% 地方採用熱溶鋼製造。


相比舊款較黑膠和較齋的車廂,新 Q3 的用料和設計豐富得多。類似新 A6、A7、A8、Q8等的錶板設計,有微微傾向司機的中控台屏幕,按動時有「click… click…」聲和反動感覺,圖案漂亮,聲控系統懂辨識普通話語。Virtual cockpit 數碼儀錶可從軚盤按鈕選擇大圓錶/小顯示,或大顯示/小圓錶兩種。車系有的兩種氣氛燈光,我們早前測試的 45 用圍繞著車廂線條有光條發光的 Contour/Ambient Lighting,35 這部用中橋和門邊罅隙滲光的 Ambient lighting package,同有 30 款顏色可選。


後座同可分細半和大半各可前後趟動 150mm,趟至最前時行李箱容量可由 530 升加至 675;椅背有 7 格角度調校。之前試的 45 有 S-line 裝飾,即平底軚盤、Sports 前座、深灰色天花、不銹鋼腳踏、深色鋁門檻片,正常示樣的這部則沒有這些,標準 Standard 前座較為平坦。 


Q3 的引擎選擇除有香港沒有入的 190 匹 / 320 牛頓米輸出的 40 和試過的 230 匹 / 350 牛頓米的 45 兩台 2.0 TFSI 外,初級的這部 35 用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有 150 匹 / 250 牛頓米輸出,引擎有 Cylinder on demand 功能,輕油時可關掉兩個汽缸行雙汽缸,平均耗油量 5.9L/100km/h;車子 0-100km/h 加速需較慢的 9.2 秒,不趕時間的話其實也算夠用,每腳踩油都有明顯要等的 Turbo Lag,中段加速反應最「谷」;轉波爽快的 7 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有軚盤撥片。Audi 式的軚感,輕巧得來有點虛假的直接。Audi drive select 系統同有「Efficient」、「Comfort」、「Auto」、「Dynamic」和「Individual」自定模式,但只有引擎/波箱反應和軚盤輕重可變,沒有懸掛軟硬,和沒有四驅 quattro 才有的「Offroad」越野模式。


MQB 底盤採用前麥花臣支柱、下搖臂懸掛,後四連杆懸掛,之前的 S-line 版 45 有 Sport 避震,這部 35 用標準避震,加上有較厚的 235/55 R18 輪胎(45 用255/40 R20),車子有較拋浮和柔軟的懸掛反應,頭驅的這部亦正常地有較多understeer。安全系統同有撞車前自動關窗和索緊安全帶的 Audi pre sense basic,和懂「嘟嘟」警示和自動煞車防前撞 Audi pre sense front。


相比舊款較黑膠和較齋的車廂,新 Q3 的用料和設計豐富得多;類似新 A6、A7、A8、Q8 等的錶板設計,有微微傾向司機的中控台屏幕。


初級的 35 用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有 150 匹 / 250 牛頓米輸出。


按動屏幕時有「click… click…」聲和反動感覺,圖案漂亮,聲控系統懂辨識普通話語。


Virtual cockpit 數碼儀錶可從軚盤按鈕選擇大圓錶/小顯示,或大顯示/小圓錶兩種。


這部 35 中橋和門邊罅隙滲光的 Ambient lighting package,同有 30 款顏色可選。


Audi drive select 的「Individual」自定模式只有引擎/波箱反應和軚盤輕重可變,沒有懸掛軟硬,和沒有四驅 quattro 才有的「Offroad」越野模式。


後座同可分細半和大半各可前後趟動 150mm,趟至最前時行李箱容量可由 530 升加至 675。


這部 35 標準 Standard 前座較為平坦。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498cc
最大馬力:150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50 牛頓米 / 1,500-3,5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484 X 1,856 X 1,616mm
重量:1,46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Q3/1117/

售價:HK$404,9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面臨轉型!Daimler 3 年內裁員數千人


Daimler 早前表示目前汽車業正面臨史上最大轉型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開發電能車款和自駕技術,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尚未結束導致中國市場急遽下降,因此早前宣佈將會在 2022 年底前全球裁員數千人,包括裁減約為 1100 個職位的管理層人手,提出提早退休方案及自願離職計畫。同時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臨時工合約到期後不會再續約,預計種種措他為公司省下超過 15 億美金的人力支出成本。

文:Issac.C

Lexus 發表首款純電動車 UX300e

Lexus 於廣州車展發表品牌首款純電動車「UX300e」,雖然是品牌首款電車,但 UX300e 並非如其他車廠的純電車般具有獨特性,更多的是把 UX 直接改成純電車型,例如純電 UX300e 的外觀造型與普通車型 UX 幾乎一模一樣,只有兩邊側裙多了「ELECTRIC」銘牌。而車廂佈局就只有儀錶板的介面不一樣,其他維持不變。動力系統方面,電動馬達可輸出 201 匹馬力及 300Nm 扭力,採用 54.3kWh 鋰離子電池,擁有 400 公里續航距離。據 Lexus 所指,UX300e 的加速表現調校為較為平穩,較其他電動車更有線性。UX300e 預計在下年將會率先中國市場推出。

文:Issac.C

Aston Martin DBX 品牌首輛 SUV 亮相


Aston Martin 於中國北京正式發表第一輛 SUV—DBX,外觀造型融入家族跑車元素,例如 DB 系列的「凸」字鬼面罩及蚌式引擎蓋,車尾設計則取材Vantage元素有著鴨尾造型及全橫式尾燈設計。車廂採用大量皮革作鋪陳,並配以大型全景天窗,一貫豪華風格。U 型中控台有著 10.25 吋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 功能。車身尺碼為 5039x1998x1680mm,軸距增長至 3060mm,標準 5 人座的設計,每個乘客都擁有極為充裕的空間,而且有著 632 公升行李箱容量,還能把後座椅背 4:2:4 傾倒提供更多空間。動力系統方面,採用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550 匹馬力及 71.3kgm 扭力,配合 9 速波箱及四驅系統,0-100 km/h 加速僅需 4.5 秒,極速可達 291 km/h。Aston Martin DBX 英國售價為 158,000 英鎊、美國為 189,900 美元及德國為 193,500 歐元起。


文:Issac.C

Audi e-tron Sportback 現身洛杉磯車展


Audi 於洛杉磯車展推出 e-tron Sportback,車身尺碼為長 4,901mm、寬 1,935mm 及高 1,616mm,與 e-tron 相同的車身尺碼,但 Sportback 採用更流線的車頂設計及 Coupe 般的車尾造型。車廂同樣使用三個螢幕作為主要資訊顯示及功能操控,最重要是行李廂擁有 615 公升置物空間,放平後座椅背後更可提升至 1655 公升,車頭引擎蓋下亦有 60 公升容量。e-tron Sportback 的重點之一是首度採用 Digital Matrix Headlights,以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作為核心令一百萬片微鏡芯片在1秒內調整達 5,000 次以上,令到燈組的體積和重量大大降低,同時又能提高更清晰和廣闊照明範圍。另外,可選配 Virtual Mirror,透過車門上的 OLED 螢幕顯示路面情況,並可切換高速公路、過彎以及停車模式。動力系統方面,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 載 95kWh 電池模組,可輸出 355 匹馬力及 57.2kgm 扭力,0-100km/h 加速為 6.6 秒;而且可以在 S 檔時深踩油門即可啟動 Boost 模式,可持續 8 秒把馬力提升至 402 匹及 67.8kgm 扭力,0-100km/h 縮短至 5.7 秒。e-tron Sportback 50 quattro 則採用 71 kWh 電池組,可輸出 355 匹馬力及 57.2kgm 扭力,0-100km/h 加速為 6.8 秒。Audi e-tron Sportback 根據 WLTP 測試成績續航里程為 446 公里。


文:Issac.C

第四屆林寶堅尼品牌日盛大開啟


第四屆林寶堅尼品牌日活動在日本大阪經典車博物館盛大舉行,超過150台林寶堅尼客戶車輛在這一年度盛會上亮相。林寶堅尼汽車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efano Domenicali先生出席了活動,與眾多媒體、車主和來賓共同見證了此次盛典。本屆林寶堅尼品牌日活動為來賓提供了非凡的品牌與產品體驗。其中,全新Aventador SVJ 63開篷限量版首次登陸亞太地區,該款車型完美承襲了其硬頂版的卓越性能、極致操控和超凡空氣動力學設計。


與此同時,由林寶堅尼設計中心團隊與Ad Personam高級個性化定制部門攜手打造的3款特別版車型,在著名歌舞伎演員片岡愛之助(Ainosuke Kataoka)帶來的精彩歌舞伎表演中也依次隆重亮相。歌舞伎一直被視為非凡且前衛的戲劇藝術,林寶堅尼的設計團隊也從其精心設計的服裝、引人注目的妝容和詭譎奇特的髮飾等特徵中,激發了創作靈感。這3款車型通過顏色的搭配和特定的裝飾,展現出了歌舞伎臉譜和服裝的元素:Aventador SVJ開篷版採用全新的Rosso Mut紅色和Bianco Sia白色塗裝設計,並以獨特的過渡效果將兩種顏色融合。車輛前艙蓋的塗裝與歌舞伎演員的妝容有異曲同工之妙。座椅及駕駛艙後飾板設有歌舞伎扇子圖樣的刺繡。車輛內飾採用Nero Ade黑色真皮和Alcantara材質,搭配Rosso Alala紅色和Bianco Leda白色細節作為點綴,與外觀交相呼應,將設計理念完美呈現。


Huracán EVO開篷版採用了類似的配色主題。設計師通過更為精巧的細節,展現出從林寶堅尼最具代表性的顏色之一——Rosso Efesto紅色到Nero Helene黑色的漸變效果。車輛外部採用了Bianco Sia白色和Nero Helene黑色的雙色塗裝,重現了歌舞伎臉譜的色彩效果。車輛內飾採用Nero Ade黑色、Rosso Alala紅色和Bianco Leda白色三種色彩組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全新EVO風格內飾。此外,車門上還飾有定制扇子圖樣刺繡。兩款新車外觀均採用「JP63」標識塗裝,寫有「Opera Unica」的專屬金屬銘牌彰顯著其舉世無雙的尊貴身份。


林寶堅尼Urus首次採用Matt White啞光白色車身,搭配以紅色作為塗裝的全套碳纖維外觀套件。車輛內飾採用Nero Ade黑色和Rosso Alala紅色的運動風格雙色設計,體現出三款展出車型之間的設計聯繫。

在發佈會入口處,林寶堅尼Miura、Islero、Uracco、Jarama、LM002、Countach、Diablo、Munciélago以及定製版限量Centenario開篷版等眾多經典車悉數陳列,向來賓致以最具激情的歡迎問候。通過對於Ad Personam高級個性化定制、Centro Stile設計中心、Polo Storico經典車修復中心和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等諸多展示區域的探索,來賓得以深入解讀林寶堅尼的品牌世界。

Stefano Domenicali先生表示:「林寶堅尼已連續5年創下銷量記錄,這是我們品牌、產品和商業戰略可持續性的又一力證。超級SUV Urus在其首個全年進行生產的年份中保持銷量增長,超級跑車產品線的表現也同樣優異。」

發佈會結束後,超過150台絢麗多彩的林寶堅尼圍繞大阪中心地區上演盛大巡遊,搭載自然吸氣式發動機的超級跑車車隊穿梭於大阪城和標誌性的禦堂筋大街。巡遊途中,路旁的林寶堅尼擁躉和路人與車隊熱情互動,帶來一場斑斕色彩與迷人聲浪碰撞交織的視聽盛宴。

Mercedes-Benz 大改款 GLA 將 12 月 11 日推出


Mercedes-Benz 於 2017 年推出小改款後,最近幾週一直有大改款 GLA 測試車的消息,如今,終於確認將會在 12 月 11 日於德國斯圖加特現身!之前從大改款 GLA 的偽裝照片看來,AMG GLA 45 將會採用直曝式鬼面罩、四出尾喉及紅色剎車鉗,估計整體造型應該沿用 A-Class 及 CLA 的家族設計,同樣的 MFA2 平台打造的底盤將會帶來更充裕的車廂空間。動力系統方面,AMG GLA 45 估計採用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387 匹馬力及 49kgm 扭力。有關 Mercedes-Benz 大改款 GLA 更多的資訊就要靜待正式發表後才能知道了。

文:Issac.C
圖:motor1

Mercedes-Maybach GLS 600 4MATIC 奢華登場


Mercedes-Benz 去年在北京車展發佈的 Vision Maybach Ultimate Luxury Concept 經過一年時間後終於推出量產版—Mercedes-Maybach GLS 600 4MATIC。車身尺碼為車長 5,205mm、車寬 2,030mm、車高 1,838mm、軸距 3,135mm,相比標準版 GLS 的三排七座,Maybach GLS 600 4MATIC 採用兩排四/五座的設計,因此每個座椅的空間都極度充裕,而且前、後座椅都配備了加熱按摩功能,後座的座椅更如頭等艙般能調整頭枕和椅背,中央扶手有著可伸縮桌子及配備了小型雪櫃,還有 24 支揚聲器及 1590 瓦輸出功率的 Burmester® 高級音響系統及 AIR-BALANCE 空氣清新系統等等豪華設備。動力系統方面採用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並結合 48V EQ Boost、ISG 整合式啟動馬達,可輸出最大馬力 558 匹及 74.4kgm 扭力,ISG 系統則能額外提供 22 匹馬力及 25.5kgm 扭力,配合 9G-TRONIC 波箱,0-100km/h 加速只需 4.9 秒時間,平均油耗成績為 8.33km/L-8.55km/L。Mercedes-Maybach GLS 600 4MATIC 預計 2020 年第三季正式開賣,售價暫時仍然未公佈。

文:Issac.C

Tesla Cybertruck 港幣 $1000 即可預訂


Cybertruck 的整體設計結合電動卡車的實用性及出色的跑車性能。車輛以耐用且具備多功能為先而設計,在公路及越野路面上均提供到無與倫比的性能。Cybertruck 目前共提供三個配置選項,包括單摩打後輪驅動版、雙摩打全輪驅動版及三摩打全輪驅動版。

產品規格:
續航距離:500+ 英里 (約800+公里)
靜止起步至時速 60 英里:<2.9秒
牽引承重:超過 14,000 磅
負載重量:高達 3,500 磅
車身長度:6.5 尺
載物容量:100立方英尺 (包括車外儲物空間、車廂前置及車廂儲物空間)
懸掛:: 4”
17吋觸控式屏幕
車身:30倍超強冷化不鏽鋼;為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鋼材
座位容量:六位成人
充電:可以在家車中充電、在目的地充電站、以及超過14,000個超級充電網絡(包括最先進V3充電技術)
立即到 www.tesla.com/cybertruck 了解更多 (於2021年尾開始生產)
Preorder: 港幣$1000

Volkswagen 發布全新 ID. SPACE VIZZION 概念電動車


Volkswagen於洛杉磯車展發表全新概念電動車款ID. SPACE VIZZION,銳意為享負盛名的德國汽車工藝帶來革新形態及設計形式。Volkswagen設計總監Klaus Bischoff特別指出:「ID. SPACE VIZZION揉合豪華跑車對空氣動力學性能的追求,以及SUV獨有的寬敞車廂,畫下未來跨界別車型的藍圖。」

由於電動車毋需引擎及散熱器,ID. SPACE VIZZION的設計師可充分利用騰出的車頭空間,追求極致的空氣動力學表現。先聲奪人的車頭設計融入多組導流通道,引導行車時車身周邊產生的氣流,藉以增強穩定性及動力效益,提升操控感及續航力。


導流通道主要融入於車頭蓋及防撞杆。頭燈中間,廠徽兩側的空隙,引導氣流經線條上傾的車頭蓋流向車尾。防撞杆上的孔洞則把氣流引向兩則,並同樣流向車尾。令ID. SPACE VIZZION擁有低至0.24Cd的風阻系數,媲美不少高性能跑車。流線型的設計不但以功能為本,更賦予ID. SPACE VIZZION別樹一格的美學元素。

ID. SPACE VIZZION的車廂空間充分受惠於Volkswagen最新研發的MEB模組化電動底盤。佈局緊湊的動力組件配合平置於地板下的電池,提供媲美頂級豪華SUV的空間感。致力環保的ID. SPACE VIZZION不但以電力免卻路面排放,更於車廂採用可持續環保物料AppleSkin™ ,一種混合蘋果渣滓製成的人造皮革。並以油漆代替電鍍飾面,減低製作過程中產生的污染。


ID. SPACE VIZZION採用全數碼化界面。以AR擴充實景head-up-display 顯示,輔以儀錶板上的小型屏幕提供基本行車資訊。娛樂、舒適及網絡服務之操作及顯示則融會於中控台的15.6吋觸控屏幕。車廂A柱裝有ID. Light互動燈號欄,提供各項重要資訊。

Volkswagen期望透過ID. SPACE VIZZION為車迷預視計畫於2021年終發表的量產車款。ID. SPACE VIZZION概念車型搭載容量約82kWh的電池,續航力高達590公里(WLTP標準),最高輸出可達250kW,並配備4MOTION四驅系統,0-100km/h 加速可在 5.4 秒內完成。

LEAF Edition Zen 香港登場限量 8 部


日產LEAF純電動車設計簡約型格,讓駕駛者輕易地以直覺簡單操作,為日常駕駛出行,重新賦予樂趣,演繹Simply Amazing精粹。


新登場LEAF Edition Zen,搭配個性雙色調車身,配備簡美直樸的升級內裝,以時尚日式禪風設計手法,呈現一絲不苟的細節:黑檀木紋飾條為車廂注入高雅氣息,豐富視覺層次;海砂白皮革座椅及門壁增添憩靜氛圍,詮釋和諧精緻。

LEAF Edition Zen閑淡悠遠的升級氛圍與前瞻科技完美糅合:加速煞車二合一的世界首創e-Pedal、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日產智慧御駕科技」駕駛安全輔助技術及6.8吋觸控面版Apple CarPlay音響,均以駕駛者及乘客角度出發,締造Simply Amazing駕乘體驗。
(LEAF Edition Zen其他標準裝備與LEAF LUX TWO-TONE相同 http://bit.ly/2pTLgK0)

售出超過430,000部,全球最暢銷純電動車日產LEAF,2020年製升級Edition Zen「一換一計劃」售價為$338,800 (電動車稅寬減後非「一換一計劃」售價$452,600),限量 8 部,盡顯矜貴,立即把握機會,坐擁Simply Amazing的純妙出行空間。

查詢: 2262 1088 / 2803 5333

Porsche 全新 Cayenne Coupe 及 Cayenne S Coupe $1,198,000 起


保時捷旗艦豪華SUV Cayenne 車系正式推出全新 Coupe 型號, 包括Cayenne Coupe 以及動力強勁的 Cayenne S Coupe,以眾多創新的設計細節為 SUV開創跑車新領域。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 Oliver Blume表示:「全新 Cayenne Coupe 不僅保留了第三代 Cayenne 所有技術上的重點特徵,並以更具動感的設計與全新的技術細節,令這部全新Cayenne Coupe更精益求精、更突顯運動型格及更富感染力。」全新 Cayenne Coupe特點包括更硬朗的車身線條、獨特車尾設計、自主調整後擾流板與後排獨立雙座椅,以及兩款不同設計概念的車頂:標準全景玻璃車頂和可供選配的碳纖車頂。


典雅流線型車頂 設計與功能完美融合
全新 Cayenne Coupe 及 Cayenne S Coupe的車身比例更具動感,結合獨特的設計元素,典雅風範無與倫比。保時捷造型設計副總裁 Michael Mauer 表示:「由車頂一直向後延伸至車尾的獨特輪廓,令全新 Cayenne Coupe 看起來更具動感,外觀較同級車系更強悍、更富運動型格。」車頂擾流板襯托出獨特的硬頂跑車輪廓,車身重心則降低了約 20mm,新車款的擋風玻璃和 A 柱高度亦比 Cayenne 較為扁平。重新設計的尾門、加上後輪沙板加闊了 18 mm,令整體車身線條更具肌肉感。車尾車牌位置同時整合於尾泵把內,營造更貼地的視覺觀感。


Cayenne Turbo是首款配備自主調整後擾流板的SUV,而Cayenne Coupe 及 Cayenne S Coupe 亦採用同樣技術並加以優化。每一部Cayenne Coupe的保時捷主動空氣動力學系統(PAA),由車頂擾流板及車尾的自主調整後擾流板組成,與車身的側面輪廓完美融合;當車速達至90 km/h 時更會自動伸延135mm以增強下壓力,不但令高速巡航與跑彎表現更為平穩,亦同時提升燃油效能。

標準配備超大全景玻璃車頂
全新 Cayenne Coupe及 Cayenne S Coupe 均配備標準 2.16 m2全景玻璃車頂。其中,0.92 m2 的透光部分可為車內乘客提供卓越的空間感,而一體式捲簾則提供防曬功能。全新 Cayenne Coupe及 Cayenne S Coupe 亦設有流線型的碳纖車頂可供選擇。至於中央部分的凹面設計則繼承保時捷911 GT3 RS 的經典設計。廠方提供的三個輕量化運動套裝均包括碳纖車頂,以及Sport Design組件、22吋 GT Design 輕鋁合金輪呔、經典方格圖案織布座椅(中央部位),以及採用碳纖維質料和Alcantara® 麂皮內飾。

運動型四座椅令旅程更加舒適
全新 Cayenne Coupe 及 Cayenne S Coupe 的標準配置,提供可容納四名乘客的充足空間。全新運動型前排座椅帶有一體式頭枕和 8 向電動調節功能,提供非凡的舒適度和橫向支撐。此外,後排標準配備兩個獨立式座椅,客人亦可選擇舒適型後排座椅(2+1座椅),毋需額外收費。

儘管全新 Cayenne Coupe車身較低,但由於後座高度比 Cayenne 降低 30 mm,因此可提供充裕的頭頂空間且舒適度不減。行李箱的標準容量則為 625 公升,充分滿足日常需要之餘,放平座椅後的空間更可擴大至 1,540公升。


340 匹馬力 Cayenne Coupe — 配備高性能 V6 Turbo 引擎
全新 Cayenne Coupe 提供了豐富的標準配置,不僅讓日常駕駛更加便捷,同時延續保時捷的跑車樂趣。全新 Cayenne Coupe 採用極具動感的線條和獨特的設計元素,並配備動力強勁的驅動系統、創新的底盤系統、數碼化的顯示屏和操作概念,以及全面的互聯功能等重點特徵。全新 Cayenne Coupe 配備 3 公升 V6 Turbo 引擎,最高輸出可達340 匹馬力及最高450 Nm扭力。此外,全新 Cayenne Coupe標準配備20 吋合金輪呔、保時捷主動式懸掛管理系統(PASM)和Sport Chrono 組件,0-100km/h加速只需6秒,最高時速可達243 km/h。

440 匹馬力 Cayenne S Coupe — 配備強勁升級版 V6 Twin-Turbo 引擎
作為Cayenne Coupe的強勁升級版,全新 Cayenne S Coupe配備 2.9 公升 V6 Twin-Turbo 引擎,最高輸出可達440 匹馬力及最高 550 Nm扭力,確保引擎於1,800 至 5,500 rpm 提供強大的加速度。標準配置的 Sport Chrono 組件亦令全新 Cayenne S Coupe 由 0-100km/h加速僅需 5 秒,最高時速可達263 km/h。

兩個渦輪增壓器設置於引擎V 型汽缸的中央夾角部分,令引擎結構更緊密,而且置於車身內較低位置,進一步有效降低車輛重心並強化橫向動態。燃燒室和渦輪增壓器之間的排氣距離亦因而縮短,令引擎反應更加敏捷,能夠迅速產生動力。此外,排氣歧管整合在汽缸頂部,令整體重量大幅減輕,以確保引擎在高負荷的情況下仍能高效燃燒。

全新保時捷 Cayenne Coupe 現已正式推出並接受預訂,售價:
Cayenne Coupe HK $ 1,198,000
Cayenne S Coupe HK $ 1,577,000

全新 SUV!Ford「Baby Bronco」明年現身!


早前 Ford 綽號為「Baby Bronco」的全新 SUV 被拍到照片外觀和車廂照片,從照片中看來外觀造型十分方正,尤其 C 柱位至車尾的設計,整體營造出硬朗的越野風格。至於車廂佈局雖然被遮蓋了,但很有機會配備了數碼儀錶板,並可以看到方向盤與近一代 Kuga 相同,整體佈局亦與 Kuga 相似,因此定位為 Kuga 的越野版本也不為過。動力系統方面預計可能會使用 1.5 公升或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前者最大馬力為 182 匹及 24.5kgm 扭力,後者為 253 匹馬力及 37.9kgm 扭力。新車預計最快將會在明年第四季正式現身。

文:Issac.C
圖:motor1

Audi SQ2「唧來唧去」的好玩


Audi 首部迷你 SUV Q2,2017 年在香港推出,我們先後測試過 150 匹的「35」1.4 TFSI 和 116 匹的「25」三汽缸 1.0 TFSI 型號,Audi 各車系均有其高性能型號,這裡的一部,是慳油 Q2 之上的跑版型號 SQ2,車子有 300 匹輸出,0-100km/h 加速需 4.8 秒,售價 $499,000。 


由 A1 加高改而來的 Q2,「的的骰骰」的外形內有「有玩味」的泵把和 C 柱設計,三角形腰線,期後推出的新 Q3 也有類似的車頭模樣。S 版本的這部,車頭入風口由橫間改為八條黑色直間,泵把下部的黑色裝飾省去普通 Q2 的銀色五角形裝飾,改為一條全闊的銀色刀片,車側裙腳較厚,門邊有黑色「quattro」貼紙,車尾 Diffuser 改有銀邊裝飾,四尾喉,門鏡鏡殼銀色,或是好像採用 Black Styling Package 的示範車般,連同車頭入風口網格、C 柱、尾翼、尾 Diffuser 都改成亮黑色;通過 19 吋輪圈可見到紅色前後制動卡鉗;較硬的 Sport Suspension 將車身降低 20mm;Full Paint Finish 全車上色 ,即原本黑色的下身包圍和輪拱也有車身顏色。


未受現年新 Audi 雙屏幕中控台設計所洗禮的 Q2,車廂設計和氣氛與頗黑膠的 A1 相似,但 Q2 有橫跨錶板的飾條,波棍台有三角形「扶手」,比 A1 有較多設計味,SQ2 則特有有「S」標誌和「菠蘿包」縫線的 Sport seats、黑色天花和柱身、有「S」標誌的平底軚盤和波棍頭、儀錶「SQ2」圖案、紅圈撻火制、發光門檻片、紅或灰色皮革針線、專屬的錶板飾塊;選購 Interior Package 的話,有冷氣出風口紅色外框、雙色座椅。可變主題的 Audi Virtual Cockpit 儀錶除有大顯示的「Infotainment」、雙圓錶的「Classic」主題外,S版本特有單圓錶的「Sport」顯示。基本後座的椅背可 60:40 摺低(將行李箱容量由 405 升增至 1,050 升),40:20:40 後排乃另購項目,電動尾箱蓋、Panoramic 天窗乃標準裝備。 


車子所用的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亦即 TTS 和 S3 所用的同一台,排氣一方反轉向前橫樑傾斜 12 度,排氣歧管與汽缸頂綜合有水箱水冷卻,進氣和廢氣凸輪軸有無段改變正時控制,廢氣活瓣有 Audi Valvelift system 兩段升程改變,低負荷時由直噴改向port噴,活塞裙腳和平衡軸的滾筒 Bearings 有抗磨塗層,改用鋁/矽土合成製造的汽缸頂有強化活瓣螺絲和活瓣墊圈、強化活塞、強化活塞連杆和強化曲軸軸承,有 300 匹和 400 牛頓米輸出,0-100km/h 加速需 4.8 秒,起步先經最低轉數的無扭力區後便谷著氣的「話去便去」,車仔細細「唧來唧去」,足夠飛快。之前試的頭驅「35」和「25」採用較基本的扭力杆後懸掛,吸起震時車身左右搖晃,四驅 quattro 的這部用獨立四連杆,沒有了這問題,但無掩短輪距小車加上硬避震的彈跳。


Audi drive select 系統同有「Efficient」、「Comfort」、「Auto」、「Dynamic」模式和可「Individual」自定,除引擎/波箱反應和軚盤輕重外,另有排氣喉大細聲可變,奇怪地,車子沒有懸掛軟硬可以調校,但「Comfort」和「Dynamic」間明顯有吸震效果分別。軚盤有S版本較直接的手感,軚盤角度偏高,要提起雙手握軚。前驅「底」的 quattro 四驅採用後置多碟式離合器分動,前輪空轉時可將多達100%扭力調往後輪,再加 Wheel-selective torque control 自動夾內 Brake 幫車「抝」入彎,車子咬地性能較高,但無掩高車身較易響胎的慣性。


尾 diffuser 改有銀邊裝飾,四尾喉,門鏡殼銀色。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亦即 TTS 和 S3 所用的同一台,活塞裙腳和平衡軸 Bearings 有抗磨塗層。


SQ2 特有有「S」標誌和「菠蘿包」縫線的 Sport seats。


Audi drive select 系統同有 Individual 自定模式,除引擎/波箱反應和軚盤輕重外,另有排氣喉大細聲可變。


基本後座的椅背可 60:40 摺低,40:20:40 後排乃另購項目。


可變主題的 Audi Virtual Cockpit 儀錶板。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300 匹 / 5,300-6,500 轉時
最大扭力:400 牛頓米 / 2,000-5,2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自動波箱
體積:4,210 X 1,802 X 1,524mm
重量:1,585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Audi-SQ2/1115/

售價:HK$499,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LC500 Convertible 現身洛杉磯車展


Lexus 於洛杉磯車展發佈 LC500 Convertible 擴大 LC500 跑車陣容,車身尺碼長×寬×高為4,760mm×1,920mm×1,350mm,新車採用四層式軟頂,提供黑色及米色兩種車頂選擇,時速 50km/h 內能夠運作,並於 15 秒內完成開及關。還有LC500 Convertible 加強了隔音效果,利用隔音條降低風噪;還有透明導風板及可選擇的擋風玻璃能夠減少高速下的抖動。為了讓車主在任何天氣都能舒適地駕駛,配備了 Lexus Climate Concierge 系統,能夠自動調整空調溫度,並有加熱座椅墊、頸部暖風加熱器和加熱方向盤。動力系統方面,採用 5.0 公升 V8 自然吸氣引擎,可輸出 478 匹最大馬力及 55kgm 扭力,搭配Direct Shift-10AT 十速波箱。此外,Lexus 將會推出限量 100 輛的 Inspiration Series 車型,採用專屬的Structural Blue 車色塗裝、藍色車頂、白色車廂設計及灰色車身飾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rcJx672Rg&feature=emb_title

文:Issac.C

BMW 正式發表 M8 Gran Coupé


BMW 於上年日內瓦車展帶來了 M8 Gran Coupe Concept,如今宣佈正式量產了,而且更會把概念車的外觀轉化成限量推出 400 輛的 First Edition,採用概念車的 BMW Individual Aurora Diamond Green 車身顏色,外觀造型的金色圍邊作點綴,還有頭燈的黃色光條及車內專屬的限量號碼。車廂方面,4 人座的 M8 Gran Coupé 標準配備 12.3 吋數碼儀錶板、10.25 吋中控觸控螢幕、整合 iDrive 7.0 介面以及智慧 Comfort Access 免鑰匙系統,當然少不了 M 車的方向盤、座椅、波棍頭及 M Drive 按鈕。動力系統方面,M8 車系統一使用 4.4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配合 M Steptronic 8 速波箱及四驅系統,M8 Gran Coupe 可輸出 600匹馬力(Competition 版為 613 匹馬力),750Nm@1,800~5,600rpm;由靜止加速100km/h,M8 Gran Coupé 0-100km/h 僅需 3.3 秒,M8 Gran Coupé Competition 則為 3.2 秒。

 

文:Issac.C

法拉利 Roma V8 2+ 硬頂車型亮相


全新法拉利 Roma 2+硬頂車型於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辦的法拉利客戶尊享活動中耀目亮相。新車採用中前置引擎布局,完美融合了精妙的車身比例、經典的造型設計與無可比擬的動力性能和駕控表現。


法拉利Roma不僅代表著意大利設計的至臻水準,更擁有傲視同儕的巔峰性能,強悍的性能表現歸因於連續四年摘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殊榮的法拉利V8渦輪增壓引擎。新車所搭載的這款引擎在轉速達7500轉/分時最大輸出功率高達620cv,完美匹配現已應用於法拉利SF90 Stradale車型的全新8速雙離合波箱。


憑藉卓爾不凡的氣質與風範,法拉利Roma以現代內涵詮釋20世紀50至60年代於羅馬盛行的優雅不羈的意式生活方式,為獨具慧眼的客戶帶來精彩絕倫的優雅體驗,重新定義“Dolce Vita”這一意式奢華風尚。


動力規格
引擎類型 90° turbo V8
排量 3855 cc
缸徑與衝程 86.5 mm x 82 mm
最大輸出功率* 456 kW (620 cv) @ 5750 – 7500 rpm
峰值扭矩 760 Nm @ 3000 – 5750rpm

尺寸與重量
車身長度 4656 mm
車身寬度 1974 mm
車身高度 1301 mm
軸距 2670 mm
淨重** 1472 kg

性能
最高時速 >320 km/h
0-100 km/h 3.4 s
0-200 km/h 9.3 s

CONSUMPTION/ CO2 EMMISSIONS 油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
Under homologation 認證中

* With 98 octane petrol 98 號辛烷汽油
** With lightweight options *帶輕量化配件

最強版本!Toyota RAV4 Prime 強勢登場


Toyota 於洛杉磯車展發佈全新 RAV4 Prime(歐洲稱 Plug-in Hybrid),是有史以來最強的 RAVA 版本,比以往更強更快和更慳油!新車使用經過優化的 2.5 公升 Atkinson 引擎,可輸出 178 匹馬力及 23.2kgm 扭力,配合電動馬達後綜合馬力達到 302 匹,0-96km/h 只需要 5.8 秒。除此之外,採用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組,擁有63公里純電續航距離,是同級 PHEV 車中最長續航距離。而且 RAV4 Prime 的綜合燃油經濟性等級為 90 MPGe,平均油耗約為 38.25km/L ,更勝於 RAV4 Hybrid 4WD 的 20.1km/L。RAV4 Prime 將會在 2021 年夏天開賣,率先於美國市場推出 SE 及 XSE 車型。

文:Issac.C

Nissan Serena e-Power 日系家庭車新動力


日產 MPV Serena 推出電動版本 e-Power,車子配有電油引擎,但其作用是個發電機,邊行邊為電池充電和為摩打發電,引擎不會直接驅動汽車,所以不算是 Hybrid 混能車,也無需 Plug-in 充電;它仍有排氣喉,有engine聲,與駕駛電油車的人一樣要入油站入油,耗油量亦採用電油車的量度單位(它有 24.4km/L),車子算不算真正電車見人見智,不過即使所謂的純電動車,其背後亦要依靠污染量勁高的發電廠來提供電力,所以亦無需斟酌太多。 


Serena e-Power 特別在於是有電動部份外,亦是車系自 2016 年推出後來個外形小改,現車頭採用日產現年稱為「V-Motion」的鬼面罩設計,有「V」形電鍍邊穿過頭燈,所以頭燈也是新的,鬼面罩有藍色外框,還有車側和車尾「e-POWER」徽章表達環保意識,新款頭泵把有「C」形霧燈裝飾,車尾有「S」形紅燈的新設計尾燈,新尾泵把有「L」形黑色裝飾;四款黑車頂的 Two-tone 車身顏色中,有新出的 Dark Metal Grey 灰和所見的 Sunrise Orange 橙色。 


機械上,單為發電的電油引擎有 1,198cc,三汽缸雙凸輪軸和 Twin VTC 正時控制;AC 電摩打有 136 匹和 320 牛頓米輸出,全擠在車頭內,前輪驅動,沒有波箱。前支柱、後扭杆式懸掛當然不會有變。車子有三種運行模式:起步時摩打由電池供電,引擎靜止;普通行駛時引擎撻著為電池不斷充電;大油加速時,電池照樣供電,而引擎改為直接發電給摩打用。司機可以參與的,有波棍設有的「B」for braking 落斜拖慢,和設在右邊控制板的 Drive Mode 制,有正常「Normal」、「S」for Smart而非 Sport 和「Eco」慳電模式,後兩者有較大收油拖慢度,即較強回收充電效能。


136 匹的 Serena e-Power 在踩油下寧靜地隨隨上路,不算快但夠用,在有需要充電時,引擎「打個冷震」撻著,三個汽缸會根據速度而改變轉數,但像活在平衡時空中對驅動車子沒有影嚮,有點似 CVT 無段變速波箱踩至「嘩嘩」聲但又不多肯去的模樣。盡油加速時引擎由充電角色轉為直接供電,有較大加速率。「S」和「Normal」模式沒有加速性能上的分別,用「Eco」模式時車子反應很慢,相信只有平路定速巡航時合用。車子加速時出奇地沒有「wee… wee…」聲,但收油充電時「嗚…嗚…」的。駕駛電車我們最喜歡玩其拖慢反應,沒有軚盤按鈕或撥片的 Serena e-Power,只可靠側身向右「烏前」來按動右膝前的 Drive Mode 制,用「S」或「Eco」時有像 1 或 2 波收油般的減速率,習慣過後大致也可做到 one-pedal-control 單腳踏控制,但我們會希望有多幾段拖慢程度可選,和有更易接觸的按制。中控台上另有「Charge」制來長時間撻著引擎充電,和夠電時才可用的「Quiet」制來全時間熄掉引擎。車子自行充電頗快,落幾個斜,拖幾次慢,便見電量由一半升至大半。其他駕駛環節與一般 Serena 一樣,軚盤輕漂,行車拋浮,多車內設備的它,難勉在行車中「砰砰澎澎」作響。 


我們一向欣賞 Serena 的友善、適便設備,e-Power 沒有分別,如雙趟門可腳控打開,B 柱有扶手方便上落,趟門輔設手動窗簾,前座和中排椅背有摺合式桌子;中排可左右趟動,分開為獨立座椅時可剩出中央走廊,拍在一起可作長櫈坐。尾排椅背有角度調節,尾排的牆邊設有杯架和打開趟門的電制。錶板台的乘客位有上下儲物盒和中層放物架,右邊儀錶合上有儲物盒。後排獨立冷氣控制,天花出風口。共6個USB插頭。輔助系統同有 AVM(Around View Monitor)360 度泊車鏡頭,和 MOD(Moving Object Detection)車尾障礙物警示系統。各座椅的易用易摺程度就是你期待的日式客車般,空間是你所期待的 7 人高身方形客車那樣。還有是回應本田 Stepwgn 那「小巴車尾逃生門」的 Dual Back Door 上下雙尾門,車尾面對窄牆時可以只打開上截玻璃來取物。


車頭採用日產現年「V-Motion」鬼面罩設計。


單為發電的電油引擎有1,198cc,三汽缸 AC 電摩打有 136 匹和 320 牛頓米輸出。


起步時摩打由電池供電,引擎靜止;普通行駛時引擎撻著為電池不斷充電。


車尾有「S」形紅燈的新設計尾燈,新尾泵把有「L」形黑色裝飾。 


趟門可腳控打開,B柱有扶手,趟門輔設手動窗簾,前座和中排椅背有摺合式桌子。


尾排椅背有角度調節,各座椅的易用易摺程度就是你期待的日式客車般。


Drive Mode 有正常「Normal」、「S」for Smart 和「Eco」慳電模式。


錶板台的乘客位有上下儲物盒和中層放物架,右邊儀錶合上有儲物盒。


「S」和「Normal」模式沒有加速性能上的分別,用「Eco」模式時車子反應很慢,相信只有平路定速巡航時合用。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三汽缸 + AC 電摩打
排氣量:1,198cc
最大馬力:136 匹
最大扭力:32.6 公斤米
波箱設計:單一減速齒
體積:4,770 X 1,740 X 1,865mm
重量:1,710kg

詳盡規格表
http://autos.car1.hk/product/Nissan-Serena-e-Power/1116/

售價:HK$359,800 起
網址:http://www.nissan.com/
查詢:2262 1088(Honest Motors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影片】紐布靈最快 SUV!Audi RS Q8 破紀錄


在今年 9 月時 Audi 全新 Q8 在香港正式亮相,但頂級性能版 RS Q8 則沒有任何蹤影與消息。不過早前,在紐布靈賽道的官方 Youtube 頻道上發佈了,由德國籍的 Frank Stippler駕駛 RS Q8 挑戰紐布靈北賽道單圈的影片,結果取得 7 分 42 秒 253 的成績,打破紀錄成為紐布靈最快 SUV 車!由於 RS Q8 仍然未正式發表,所以沒有動力資料,估計最大機會使用 RS 6 的 4.0 公升 V8 渦輪引擎,在 RS6 身上可輸出 600 匹馬力及 81.6kgm 扭力。

文:Iss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