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C
Hong Kong
Wednesday, April 30,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6

Honda 三部社長:無法達成「單一治理體制」遺憾但必須接受

Screenshot


Honda 社長三部敏宏 於 2 月 13 日 召開線上記者會,回應與 日產(Nissan) 終止經營統合談判的決策過程。他強調,原先並未確定要合併,而是僅進入正式討論階段,並坦言「無法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合意點,這是非常遺憾的結果。」此外,Honda 也宣布解約 2024 年 12 月 23 日簽署的三方合作協議(Honda、日產、三菱汽車),意味著日系三大車廠的大規模合作計畫告吹。

Honda 為何改變統合方案?
在討論初期,雙方原本同意透過「共同持股公司」方式整合,Honda 將指派過半數董事與 CEO,日產與 Honda 則成為該公司的 子公司。然而,Honda 之後提出 「單一治理體制(One Governance)」,希望以 股權交換方式讓日產成為 Honda 的全資子公司,藉此 加速決策、避免整合過程拖延。

三部社長的解釋如下:
• 共同持股公司的管理體制可能影響決策速度,面對市場挑戰時,恐怕無法快速應對。
• 若 Honda 直接成為日產的母公司,可確保「單一治理架構」,提高整合效率,避免內部拉鋸。
• Honda 並未打算改變 Nissan 品牌的獨立性,且雙方員工仍可在原有體制下發揮專長。

但三部社長也承認,他深知這是極端嚴峻的決策,日產無法接受的可能性本就在考量之內。然而,更需要擔心的是「無法統合的後果」,可能讓兩家公司陷入更艱困的競爭環境,因此才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提出方案。

破局的真正原因?Honda 否認外界傳言
近來有部分報導稱,破局的關鍵在於:

1. 日產不滿 Honda 的收購方案
2. 雙方對於股權交換比率無法達成共識
3. Honda 對日產的「經營重整計畫」抱持疑慮

對此,三部社長 明確否認,並強調「這些並不是破局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問題在於:雙方對於治理架構的想法不同,導致無法找到合意點,因此 Honda 最終接受現實,決定終止談判。

Honda 接下來怎麼走?不考慮收購日產,將專注自身發展
三部社長在 Q&A 環節中強調,Honda 現階段不會考慮收購日產,並計畫進一步優化自身的獨立經營模式。他表示:「我們當然希望達成整合,但強行合併後若無法成功,反而會造成更大傷害,因此這次的決策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此外,他也回應市場傳言,否認日本政府介入談判,並強調 Honda 未與海外企業(如鴻海)進行合作洽談,未來仍將專注於 Honda-Nissan-Mitsubishi 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在 新世代移動出行技術(Mobility Business)上探索更多可能性。

Honda 與日產的統合破局,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日系車廠在全球競爭中的挑戰。與 Volkswagen、Tesla 等品牌相比,日系車企的電動化進程相對保守,若無法透過整合提高市場競爭力,恐怕將進一步落後於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對手。

從 Honda 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建立一個快速決策、有效率的治理架構,避免出現管理層內部意見分歧,導致電動車與自駕技術的開發步調受阻。但日產顯然更重視自主性,擔憂自身品牌影響力下降,這點從內田社長的發言中已經可以看出。

長遠來看,這次的談判失敗不代表 Honda 與日產不再合作,未來仍可能在電動車、電池技術與共享平台等領域保持戰略夥伴關係。但從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角度來看,日系車廠若不盡快在電動化與軟體定義汽車(SDV)領域取得突破,可能會進一步拉開與歐美競爭對手的距離,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問題。

【內田社長回應】日產與本田經營統合談判終止

Screenshot


日產汽車社長兼 CEO 內田誠 於 2024 財年第 3 季度財報發表會上,正式宣布與本田技研工業(Honda) 終止經營統合談判,並解約去年 12 月 23 日簽署的 基本合意書。同時,包含三菱汽車的三方合作協議也同步解約,象徵這場備受矚目的日系車廠整併計畫正式劃下句點。

談判過程與 Honda 的新提案
內田社長表示,日產與本田自去年 12 月宣布進行統合協商後,立即成立統合準備委員會,並在初步討論階段確認雙方整合後的協同效應(Synergy Effect) 潛力。然而,在談判過程中,Honda 提出了與原本協議不同的收購方案,希望透過公開市場收購,讓日產成為 Honda 的全資子公司。

Honda 認為,此舉能 加速整合進程、提升運營效率,但日產經過董事會審慎討論後,決定無法接受。

日產拒絕合併的核心原因
內田社長強調,日產無法接受 Honda 提案的 最關鍵因素 在於:
1.自主性問題:如果日產成為 Honda 的全資子公司,將喪失品牌獨立性,未來發展空間將受到限制。
2.內部發展潛力:日產認為自身仍有 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與技術優勢,需要保有足夠的戰略靈活度,才能最大化潛能。

內田誠進一步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合作 打造更強的企業體,提升全球競爭力,但在新的提案架構下,日產能否真正發揮自身潛能,仍存有重大疑慮。因此,我們最終決定無法接受 Honda 的提案。」

未來展望:戰略夥伴關係仍持續推動
儘管統合計畫終止,內田社長強調,日產仍將持續尋求戰略合作關係,並將重點放在 「創造新價值」與「更有效率的合作模式」,以確保企業的持續成長。

這場日系車壇的重大整併案,原本被外界視為 對抗全球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競爭的關鍵戰略,如今卻因雙方發展方向不同而破局。接下來,日產與 Honda 是否會以其他形式展開技術合作,或各自尋求不同的聯盟夥伴,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這次日產與 Honda 的談判破局,反映出兩大日系車廠在企業文化與發展戰略上的差異。Honda 可能希望透過 一體化管理提高效率,但日產顯然更重視品牌自主性,擔憂被收購後將失去市場靈活性。

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全球車壇正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的關鍵時期,Tesla、BYD、Volkswagen 等車廠都在積極擴張電動車版圖,日系車廠若想迎頭趕上,確實需要更緊密的合作。雖然這次合併失敗,但日產仍保有 Renault-Nissan-Mitsubishi 聯盟,Honda 則可能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例如 Sony Mobility。無論如何,這場未能成局的合併案,將成為日系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未來,日產與 Honda 是否會透過不同形式展開合作? 日產是否會 選擇與其他國際車廠聯手? 這些問題都值得業界持續關注。

Maserati GT2 Stradale 全球限量登場!阿布扎比 Yas Marina 賽道震撼亮相


Maserati 在阿布扎比 Yas Marina F1 賽道舉行為期兩天的特別活動,重點之一便是 GT2 Stradale 在意大利以外的首次亮相。這款合法上路的 GT2 賽車版不僅擁有 Maserati 純正賽道血統,更象徵著品牌對極致性能的堅持。本次活動吸引超過 100 位來自全球的嘉賓、媒體及貴賓,於全球最具標誌性的一級方程式賽道之一,親身體驗 Maserati 的 創新、性能與工藝。此外,賓客入住的阿布扎比 W Hotel 更可俯瞰賽道,進一步提升賽車氛圍。


GT2 Stradale:從賽道到街道的極致進化
GT2 Stradale 基於 Maserati GT2 賽車打造,並在 2024 Fanatec GT2 歐洲系列錦標賽 獲得驚人成績:
16 次桿位
12 場勝利
7 次亞軍、5 次季軍
奪得 Am 組車手與車隊雙料冠軍
這款特別版 GT2 Stradale 將限量 914 輛,向 Maserati 1914 年創立年份 致敬,是極具收藏價值的稀世珍品。


核心規格:
• 引擎:3.0L Nettuno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
• 馬力:640 PS
• 0-100 km/h 加速:2.8 秒
• 最高時速:324 km/h
• CORSA DRIVE MODE:提供最純粹的賽道駕駛體驗


除了 GT2 Stradale,本次活動 Maserati 亦安排多款性能車型試駕,包括:
Grecale:在阿布扎比街道試駕,展現其多功能性與動態駕馭感
GranTurismo Trofeo:
• 550 PS Nettuno V6 引擎,0-100 km/h 加速 3.5 秒,極速 320 km/h
GranTurismo Modena:
• 490 PS,0-100 km/h 加速 3.9 秒,極速 302 km/h

Maserati 這次的 GT2 Stradale 可說是為 高性能公路車與賽道車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它不僅保留 GT2 賽車的核心技術,同時符合道路法規,讓賽道科技走入現實世界。914 輛的限量設定更增添其收藏價值,而 Maserati 能在 2024 GT2 歐洲系列賽場上大放異彩,也進一步證明這款車的賽道實力。此外,活動安排的 GranTurismo Trofeo 與 Grecale 試駕,顯示 Maserati 不只強調極端性能,更希望向市場展現品牌在日常駕駛、奢華與高性能之間的平衡。隨著 Maserati 在 電動方程式(Formula E) 的發展,未來是否會推出電動 GT2 Stradale?甚至更強悍的 Trofeo EV? 這些問題將成為車迷關注的焦點。無論如何,Maserati 這次的 Yas Marina 之旅,無疑再次鞏固了其在高性能車市場的地位。

硬派與復古並存!Alpine Style「Beas+L」專為 Jimny Nomad 5 門版打造


Alpine News 於 2 月 5 日宣布,旗下 「Alpine Style」 品牌將為 Suzuki Jimny Nomad(五門版) 開發專屬 「Beas+L」 車身套件。這款全新改裝套件將進一步強化 Jimny Nomad 的硬派越野風格,同時融合美式復古元素,讓車輛更具獨特個性。至於正式上市日期及詳細規格,則將於日後公布。Beas+L:經典復古 x 現代風格,讓 Jimny Nomad 更具個性!

前臉設計:
• 採用 大尺寸鍍鉻格柵與粗獷保險桿,營造更霸氣的視覺衝擊力。
• 內嵌 雙矩形 LED 頭燈,增強辨識度並提升夜間照明效果。

側面造型:
• 俐落的前傾式車頭(Slant Nose) 設計,使車輛展現更強的動感與侵略性。
• 結合五門車型的修長車身,既保留 Jimny 的野性美學,又提升日常使用便利性。

車尾設計:
• 復古風 鍍鉻後保險桿,搭配 圓形尾燈,向經典美式 SUV 致敬。
• 透過細節處理,展現出 Beas 系列「懷舊 x 創新」的獨特風格。


Alpine Style「Beas」家族持續擴展!
「Beas+L」延續 「Beas(適用於標準 Jimny)」 及 「Beas+(適用於 Jimny Sierra)」 的設計理念,將美式復古風帶入 Jimny Nomad。而 Alpine Style 旗下的 Cal’s Motor 系列,亦已推出專為 Suzuki Spacia 設計的「Sandy」與 Daihatsu Taft 適用的「Lewis」改裝套件,為不同車主提供更多個性化選擇。

Jimny 近年成為越野迷與改裝愛好者的熱門車款,而五門版 Jimny Nomad 的推出,更進一步提升了日常實用性。Alpine Style 這次針對 Nomad 推出的 「Beas+L」,無疑是專為復古 SUV 迷打造的一款個性升級方案。

對於 Jimny 迷來說,這款套件不僅保留了 Jimny 一貫的硬派風格,還加入美式經典元素,讓這款小型越野 SUV 更加獨特。不過,隨著改裝市場競爭激烈,Beas+L 是否能與其他品牌的 Jimny 改裝方案區分開來,成為車迷的新寵,還有待市場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Jimny 的改裝熱潮還遠未退燒,而五門版的誕生,無疑讓這股風潮延續得更久!

Renault Filante Record 2025 顛覆未來的極致電動概念車


Renault 以 Filante Record 2025 向品牌賽車傳統致敬,這款車不僅是一輛概念車,更是一部「移動實驗室」,致力於突破電動車的極限。它融合 Renault 的歷史傳承與最前沿的電動技術,預計在 2025 年上半年挑戰電動效率新紀錄。


這款單座概念車的設計靈感來自 Renault 40 CV des Records(1925-1926)、Nervasport des Records(1934) 以及 Etoile Filante(1956),不僅擁有極致流線造型,更展現 Renault 在空氣力學與技術創新上的前瞻視野。Renault Filante Record 2025 將於 2 月 5 日至 9 日 在 巴黎 Rétromobile 車展 首度亮相,之後將正式進入測試階段,挑戰電動效率的新標竿。


劃時代的「線控技術」:顛覆傳統駕駛方式
Filante Record 2025 採用 Renault 先進的 Steer-by-Wire 線控轉向技術,捨棄傳統機械方向柱,改由電子訊號直接控制轉向系統。

Steer-by-Wire 優勢:
• 即時電子控制:透過中央 ECU 計算最佳轉向角度,並同時調整引擎、煞車與懸吊系統,提高整體車輛動態表現。
• 內裝設計更自由:方向盤可自由放置,取消機械轉向機構後,車艙設計更具彈性,提升駕駛體驗與舒適度。

同樣的概念也運用於 Brake-by-Wire 線控煞車技術,取消傳統煞車踏板,透過電子控制系統分配煞車力道,確保每個車輪的制動效能達到最佳狀態。這種設計不僅提升安全性,也讓內部佈局更加靈活。


突破性輪胎技術,極致降低能耗
Renault 與 Michelin 聯手開發 專屬 20 吋高效能輪胎,進一步提升 Filante Record 2025 的續航能力。

輪胎技術突破:
• 低滾動阻力技術:滾動阻力降低 40%(約 4 kg/tonne),相較傳統輪胎 6.5 kg/tonne,大幅降低能量損耗。
• 窄胎設計(High & Narrow):透過更小的接地面積減少能耗,同時改善空氣力學表現。
• 創新材料應用:降低橡膠能量耗損,提高效率。

研究顯示,輪胎對電動車的續航影響可達 20%,因此這次 Michelin 針對 Filante Record 2025 開發的輪胎,將成為 Renault 追求電動極致效率的重要一環。


Renault Filante Record 2025 絕對不是一台普通概念車,它更像是 Renault 在電動車未來發展上的「技術試驗場」。這次 Renault 不僅強調空氣力學設計,還透過 線控轉向、線控煞車與極低滾動阻力輪胎,展現了未來電動車如何在效率與操控之間找到完美平衡。

這種「賽道技術驗證 → 量產車應用」的策略,讓人聯想到 F1 與 Le Mans 賽車如何推動技術進步。雖然 Filante Record 2025 可能不會直接量產,但它的技術很可能會在未來 Renault 電動車型上應用,例如 Megane E-Tech 或 Scénic E-Tech。

整體而言,這款車代表的不僅是 Renault 的歷史傳承,更是對電動車未來的積極探索。如果這次的電動效率測試成功,Renault 將在純電領域樹立更高標準,並進一步挑戰市場上的競爭對手。

Car1.hk「首選汽車 2024」名單公開


香港車壇每年最受期待的盛事 Car1.hk「CAR OF THE YEAR AWARDS 2024」正式公開!每年大獎榮譽的競逐,是一個全面檢視車界新作的機會,從性能跑車到環保電車,從豪華旗艦到實用小車,讓每一位駕駛者都能找到心儀之選。編輯部會結合市場趨勢與本地駕駛者需求,務求以最專業的眼光,為讀者帶來真正值得讚賞的車款。是誰能技壓群雄,奪得年度汽車首選?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場激烈競爭的序幕,見證新一批車界新星!

最佳家庭車首選
Nissan Note e-Power

當談到家庭用車,空間、節能和舒適性都是關鍵考量,而 Nissan Note e-Power 憑藉其獨特的電驅技術和實用的車廂設計,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家庭車首選」。Note e-Power 採用 Nissan 獨家的 e-Power 系統,透過 1.2 公升引擎發電,再由電動馬達驅動車輪,帶來接近純電車的平順加速與靜音效果,同時不必擔心充電問題,對於香港家庭來說是理想選擇。車廂內部則強調空間與實用性,後座腿部空間寬敞,後排座椅可靈活摺疊,適合載運家庭用品或嬰兒車。配備多個主動式安全輔助駕駛系統,提升行車安全性,讓家人乘坐更安心。

相關內容:Nissan Note e-Power 油電混合減充電煩惱

最佳MPV首選
Mercedes-Benz V-Class

在尋求豪華與實用兼具的家庭或商務用車時,Mercedes-Benz V-Class 無疑是最佳選擇,2024 年車型更是繼續完美詮釋 MPV 的極致魅力。無論是商務接待還是家庭出遊,V-Class 都能提供無與倫比的空間與舒適性,真正實現了「豪華旅行」的概念。

V-Class 擁有卓越的內部空間設計,提供多達七個座位的靈活選擇,並且每個座椅都能調整至最舒適的位置,讓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頭等艙般的待遇。車內裝潢則融合高端材質,無論是精緻木紋、皮革座椅,還是先進的娛樂系統,都彰顯出品牌一貫的豪華氣質。

相關內容:Mercedes-Benz 推出全新 EQV 和 V-Class 豪華 MPV

最佳家庭MPV首選
Honda Freed e:HEV

家庭 MPV 最重要的就是靈活空間、節能表現與舒適性,而 2024 年全新 Honda Freed e:HEV 正正集合這三大優勢,成功奪得「最佳家庭 MPV 首選」。Freed e:HEV 採用 Honda 最新的 e:HEV 油電混能系統,搭載 1.5 公升 Atkinson 循環引擎,配合電動馬達驅動,帶來順暢寧靜的駕駛體驗,並提供極低油耗表現,非常適合需要頻繁出行的家庭使用。車身尺碼適中,不會像傳統 MPV 那麼笨重,但同時擁有寬敞的 6-7 人座空間,趟門設計更方便長者或小朋友上下車。

車廂設計亦相當貼心,靈活可摺式座椅讓載物空間更彈性,Honda SENSING 智能安全系統則提供主動剎車、車道保持等多項駕駛輔助功能,讓全家出行更安心。Freed e:HEV 以實用、省油、靈活的特點,成為都市家庭 MPV 的完美選擇。

相關內容:Honda Freed e:HEV 繼續天下無敵

最佳行政車首選
Mercedes-Benz E-Class

在豪華行政車市場,Mercedes-Benz E-Class 一直是業界的標竿,2024 年型號更進一步提升其卓越的定位。全新設計的車身外觀流露出優雅與現代感,內裝則以高端科技及細膩工藝滿足挑剔的品味。搭載最新的 MBUX 智能系統,結合 12.8 吋 OLED 中控屏幕及數位儀錶板,不僅操作流暢,還提供多樣化的個性化設定,帶來尊貴而方便的駕駛體驗。

動力方面,E-Class 提供多款高效能引擎選擇,包括純電 EQE,既有強勁的動力輸出,又符合環保趨勢。後座空間與舒適性更是它的強項,無論商務接待還是家庭用途,都能完美應對。這款車型結合高性能、豪華配備與日常實用性,無疑是行政車級別中的王者。

相關內容:Mercedes-Benz E 200 大量科技玩意注入

最佳豪華電動車首選
Mercedes-Benz EQS

Mercedes-Benz EQS 以其前瞻性的設計和無與倫比的豪華體驗,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豪華電動車首選」殊榮。EQS 是品牌首款以純電平台打造的旗艦車型,流線型外觀結合超低風阻設計(僅 0.20 Cd),完美展現出未來豪華車的典範。

車內擁有備受矚目的 MBUX Hyperscreen,融合三塊螢幕形成一體式全景中控操作區,提供沉浸式的數碼互動體驗。此外,細膩的內裝用料與全車多層降噪設計,為乘客營造出如同頭等艙般的舒適環境。EQS 在續航力上也表現突出,真正解決長途駕駛的里程焦慮。結合極致奢華、智能科技和環保理念,EQS 是電動車市場上的一顆明珠,象徵著未來高端移動的方向。

相關內容:新一代 Mercedes-Benz EQS 450+ 續航再升級,豪華新體驗!

最佳小型SUV首選
Volvo EX30

近年來,小型 SUV 市場競爭激烈,而 Volvo EX30 憑藉其純電動力、北歐簡約設計與高級安全科技,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小型 SUV 首選」。EX30 是 Volvo 旗下最小型的純電 SUV,但卻絲毫不妥協於性能與安全。單電機版擁有 272 匹馬力,續航力達 480 公里(WLTP),而雙電機高性能版更輸出 428 匹馬力,0-100 公里加速僅需 3.6 秒,成為 Volvo 史上加速最快的車型!這樣的動力表現,加上 51kWh 或 69kWh 電池選擇,確保日常使用既環保又強勁。

內裝方面,EX30 延續 Volvo 簡約而高質感的設計理念,中控 12.3 吋直立式觸控屏幕搭載 Google 車載系統,科技感十足。此外,Volvo 一向以安全著稱,EX30 亦不例外,配備完整的駕駛輔助功能,包括 Pilot Assist、360 度環視鏡頭及自動緊急剎車系統,讓駕駛更安心。

相關內容:Volvo EX30 富豪小型電動車

最佳家庭SUV首選
Smart #3

Smart 這個品牌一直以來都與「小車」掛鈎,但全新的 Smart #3 重新定義了品牌形象,以更大尺碼、更強性能,成功成為 2024 年「最佳家庭 SUV 首選」。Smart #3 是品牌首款 Coupe SUV,擁有流線型設計與動感車身比例,配合 LED 燈組與時尚細節,外觀極具未來感。

車廂內部採用簡約科技風格,搭載 12.8 吋中央觸控屏幕、9.2 吋數碼儀表板,確保駕駛資訊一目了然。車內空間寬敞,軸距達 2,785mm,後排乘坐舒適,加上多樣化儲物空間與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令 Smart #3 成為家庭用車的絕佳選擇。

相關內容:smart #3 Brabus 跑格斜尾潮款小跑車

最佳電動SUV首選
Polestar 4

電動 SUV 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 Polestar 4 以其前衛設計、強勁性能與創新科技,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電動 SUV 首選」。這款車不僅展現出 Polestar 獨特的北歐豪華風格,更憑藉無後窗設計與頂尖電動性能,帶來與眾不同的駕駛體驗。

Polestar 4 車內採用 15.4 吋中控屏幕,配備 Polestar 最新的 Google 車載系統,加上高級環保材質內裝,營造出獨特的簡約奢華感。最具話題性的設計是無後窗概念,改用高解析度電子後視鏡,讓車身線條更流暢,同時提升車內空間感。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亦一應俱全,包括 Pilot Assist、360 度環視鏡頭,讓每次出行更安全輕鬆。

相關內容:Polestar 4 來自星星的 SUV

最佳運動化SUV首選
Porsche Macan

如果你在尋找一部兼顧運動性能與實用性的 SUV,Porsche Macan 絕對是你的首選。作為 Porsche 家族的運動化 SUV,Macan 完美結合了操控樂趣與豪華舒適,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運動化 SUV 首選」!

Macan 以前、後 PMS 恒磁同步摩打作動力來源,輸出達 639 匹,0-100 公里加速僅需 3.3 秒讓駕駛者無論在公路還是山道上,都能盡情享受賽車般的駕駛樂趣。外觀方面,Macan 繼承了 Porsche 的經典設計語言,流線型車身、寬闊的肩線與銳利的燈組,使得整體造型既優雅又富有動感。車內則以高質感內裝、智能中控系統與豪華配備,提供無與倫比的舒適體驗。Macan 配備 Porsche Active Suspension Management (PASM) 自適應懸掛系統,無論是在城市道路還是崎嶇山路上,都能提供卓越的乘坐感受。

相關內容:Porsche Macan Turbo 電二代

最佳超級跑車首選
Mercedes-AMG GT

當談及超級跑車,Mercedes-AMG GT 一直是性能與美學的完美結合。2024 年新一代 AMG GT 更進一步突破界限,憑藉全新的設計和強悍的動力,成為今年「最佳超級跑車首選」。外觀流露出強烈的賽車基因,低重心的車身線條搭配寬大的進氣口和主動式空氣動力套件,令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穩如泰山。

全新 AMG GT 63 4MATIC+ 配備的 AMG 4.0 V8雙渦輪引擎,提供高達585匹馬力,0-100公里加速僅需3.2秒,最高時速可達315公里。加上 AMG Ride Control 懸掛系統,兼具激烈駕駛的操控精準性與日常使用的舒適感。內裝部分更是奢華與運動兼備,數位儀表板及 AMG Performance 中控設計,為駕駛者提供直觀而激情的操作體驗。

相關內容:全新 Mercedes-AMG GT 63 PRO 4MATIC+ 香港正式登場

最佳跑車首選
BMW M3

提到高性能跑車,BMW M3 絕對是繞不開的經典!憑藉驚人的動力輸出、靈活操控與實用空間,BMW M3 在 2024 年繼續稱霸,成功奪得「最佳跑車首選」!作為 M 部門的標誌性車型,全新 M3 Competition xDrive 採用 3.0 公升直六雙渦輪增壓引擎,輸出高達 530 匹馬力,0-100 公里加速僅需 3.5 秒,動力比以往更狂暴!新版 M3 亦提供 6 前速手排選擇,讓駕駛者能夠享受更純粹的操控樂趣!

外觀方面,新 M3 採用更具侵略感的設計,大型直瀑式鬼面罩、寬體輪拱與 M Performance 空力套件,讓整體視覺效果更兇狠。

相關內容:賽道靈魂進化再臨!全新 BMW M3 強勢登陸香港

最佳旅行車首選
BMW i5 Touring

旅行車(Wagon)向來是兼顧實用性與駕駛樂趣的車款,而 BMW i5 Touring 更進一步,將豪華、空間與純電性能完美結合,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旅行車首選」!

作為 BMW 首款純電旅行車,i5 Touring 保留了 5 系旅行車的經典設計,同時融入更流線的空氣力學細節,配上標誌性的雙腎型鬼面罩與 LED 燈組,盡顯現代感。車內空間寬敞,行李廂標準容量達 570 公升,後排座椅放倒後更可擴展至 1,700 公升,無論是家庭出遊還是長途旅行,裝載能力都十分出色。

相關內容:全新 BMW 5 系 Touring 及首款 BMW i5 Touring 歐洲上市

最佳越野車首選
Mercedes-Benz G 580e

Mercedes-Benz G-Class 一直是越野車的經典代表,而全新的 G 580e 則將這一傳奇帶入電氣化時代,榮膺 2024 年「最佳越野車首選」。這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結合了強悍越野性能與環保動力科技,讓它在挑戰極限與追求可持續性之間取得完美平衡。

G 580e 輸出高達 587 匹馬力和 1,164 牛頓米扭力,足以應付任何崎嶇地形。同時,電池組提供純電模式,續航力達約 491 公里,適合城市通勤或短途探險。標誌性的 4MATIC 四驅系統,令 G 580e 在越野時如履平地,而先進的懸掛與底盤設計則確保了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

相關內容:Mercedes-Benz G 580e 頂級電動越野車正式香港登場

最佳商用車首選
Mercedes-Benz Vito & eVito

在商業運輸領域,Mercedes-Benz Vito 一直是企業首選的實力派車型,而 2024 年的 Vito 和 eVito 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其商用價值。Vito 系列不僅擁有強大的貨物空間,還能提供靈活的座椅配置,無論是運送貨物還是接送人員,都能完美應對,是商用車市場中最具性價比的選擇之一。

而 eVito 則是全電動版本,完美迎合未來綠色交通的需求,並符合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Tourer 多座車續航距離可達 381 公里,不僅省油還能減少碳排放,對於城市物流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智能又環保的選擇。兩款車型都配備了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提升了行車安全和駕駛便利性,無論長途或短途運送,都能保證卓越的操作體驗。

相關內容:Mercedes-Benz Vito 116 轉款前最後一次小改

最佳小車首選
Fiat 500e

在小型電動車市場中,Fiat 500e 以其獨特的復古設計和現代電動科技,成功奪得 2024 年「最佳小車首選」。這款車完美承襲經典 Fiat 500 的靈魂,圓潤可愛的外型,搭配 LED 燈組與簡約的車身線條,讓它成為城市街頭最吸睛的小車之一。

500e 不僅外型吸引,動力表現也相當出色。最大馬力達 155hp,對於日常通勤來說絕對足夠。而且,它支援快充技術,僅需約 35 分鐘即可充至 80% 電量,極大提升使用便利性。車內則採用簡潔的數碼化設計,10.25 吋中控屏幕與 Uconnect 5 系統提供流暢的多媒體體驗,讓駕駛變得更加智能和輕鬆。Fiat 500e 以時尚外觀、靈活身形和電動效能,成為都市駕駛者的理想之選,特別適合香港這類街道狹窄、停車不易的環境。

相關內容:FIAT 500e 重返香港!意式魅力不斷擴散

最佳開篷車首選
BMW M4 Convertible

開篷車向來是駕駛樂趣的極致象徵,而 2024 年的 BMW M4 Convertible 以狂野性能、精準操控與開篷快感完美結合,成功奪得「最佳開篷車首選」!M4 Convertible 延續 BMW M 部門的高性能基因,搭載 3.0 公升直六雙渦輪增壓引擎,新世代 M4 採用更輕盈的軟篷設計,相比上一代硬頂篷減輕 40% 重量,並能在 18 秒內開關,隨時隨地感受開篷駕駛的自由快感。

內裝方面,M4 Convertible 採用 BMW 最新的 iDrive 8.5 系統,搭載 14.9 吋曲面中控屏幕與 12.3 吋數碼儀錶,科技感十足。M 專屬運動座椅、碳纖維內飾與主動排氣系統,確保無論是駕駛感還是聲浪體驗都充滿激情。無論是海邊公路還是山路奔馳,M4 Convertible 都能讓你享受速度與開篷的雙重快感。

相關內容:極速進化再突破!全新 BMW M4 系列燃動香港

BYD 比亞迪 2025 年 1 月登頂冠絕香港所有汽車品牌


2025年1月香港汽車市場迎來了全新里程碑!根據香港運輸署最新統計,1月的私家車首次註冊量達到2399部,其中比亞迪以847部的出色表現,成功登頂單月銷量冠軍!

自從2024年11月比亞迪調整香港業務並加強與和諧汽車的合作。比亞迪在技術創新、續航里程和智能化配置方面的領先優勢,讓其產品在香港市場中脫穎而出,深受消費者青睞。2024年,比亞迪全球銷量達到427萬部,並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領導者,香港市場的成功無疑為其全球戰略注入了強勁動力。


和諧汽車與比亞迪的合作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包括BYD SEALION 7、BYD ATTO 3、BYD M6、BYD SEAL等,滿足了消費者對環保、高效出行的需求。隨著香港政府積極推動「2050碳中和」目標和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政策,新能源車型的吸引力不斷上升,並推動了本地市場的快速增長。

比亞迪香港運營總監張景榮表示:“我們對這一顯著成就感到驕傲,這得益於香港政府的支持以及比亞迪強大的技術實力與品牌影響力。未來,我們將持續創新,繼續為香港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綠色出行選擇。”

比亞迪能夠在香港市場實現如此驕人的成績,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標誌,這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次突破,更是對香港未來綠色出行模式的一次積極推動。香港的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環保與科技的結合,而比亞迪正是以其出色的產品和服務,迎合了這一需求。我相信隨著更多優質車型的推出,未來比亞迪在香港市場將繼續保持領先,並引領更多消費者邁向更可持續的出行方式。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 應對各種地形與氣候條件


瑞典的嚴冬、遼闊森林、冰封湖泊與蜿蜒山脈,孕育了 Volvo 一直以來的設計哲學。如今,Volvo 在瑞典北部一座隱世冬季小屋內,正式發表 EX30 Cross Country,並不只是帶來一款全新的電動 SUV,更是開啟一種全新的戶外探索方式。Volvo 認為「Cross Country」不應該僅是一款車,而應該是一種完整的生活體驗。因此,EX30 Cross Country 將搭配專屬 戶外探險套件,提供車主一系列配件、裝備與資訊,讓每趟旅程都能充分發揮這輛 SUV 的全部潛能。

EX30 Cross Country 以 EX30 為基礎,強化越野能力,讓駕駛者能夠輕鬆從城市切換至戶外環境,應對各種地形與氣候條件。
• 全電動動力:續航力達 427 公里,可在 26 分鐘內從 10% 充電至 80%,讓你隨時出發
• 提高離地高度:比標準版 EX30 更高,應對崎嶇地形更從容
• 強化越野輪胎:標配大型輪圈,可選配 18 吋全地形輪胎,提升抓地力
• 全時四驅(AWD):面對雪地、泥濘或崎嶇山路,均能提供穩定牽引力

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實力與美感並重
Volvo 自 1997 年推出第一款 Cross Country 車型以來,就致力於打造能應對嚴苛北歐氣候的 SUV。EX30 Cross Country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性能,同時賦予獨特的外觀設計。
• 獨特地形紋理設計:車頭與尾門採用特殊深色處理,前方飾板刻有瑞典北極圈 Kebnekaise 山脈的地形紋理
• 強化防護套件:加大前後保護底板(Skid Plates),搭配輪拱擴展飾件,進一步增強野外適應性
• 簡約而實用的內裝:包含 可調式中央儲物空間、大容量車門收納區、可移動式後座儲物盒,讓每趟旅程更加便利

EX30 Cross Country 不只是越野性能優越,科技配備同樣出色,確保駕駛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獲得最直覺的數位化體驗。
• Google 內建系統:搭載 Google Maps,提供即時導航與遠端語音控制,確保駕駛者能夠輕鬆抵達任何目的地
• Volvo EX30 App:可遠端預熱車輛,即使身處冰天雪地,也能確保上車時車內溫暖舒適
• 智慧安全科技:包含自動緊急剎車系統、行人與單車偵測、駕駛疲勞監測,讓每趟旅程更安心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 不只是 EX30 的升級版本,而是 Volvo 為戶外愛好者量身打造的一款「全方位探險 SUV」。這次 Volvo 以 「體驗式行銷」 的方式,將車輛與戶外文化結合,提供的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EX30 Cross Country 兼具電動車的環保效能與越野 SUV 的強悍實力,無論是城市通勤還是戶外探險,均能發揮優勢。值得一提的是,Volvo 透過 專屬裝備與資訊,讓消費者更容易踏入戶外探索,這種品牌延伸策略比單純賣車更具吸引力。

整體而言,EX30 Cross Country 將 Volvo 一貫的北歐設計、先進科技與越野基因完美結合,無論是戶外玩家還是都市駕駛者,都能感受到這款 SUV 的獨特魅力。這不僅是一台車,而是一張探索世界的門票。

瑞典雪國探險!入住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 同款隱世冬季小屋


想親身體驗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 在瑞典北部的極致冒險感?現在,你有機會入住這座 同款冬季隱世小屋,親身感受斯堪的納維亞的極地魅力。這座寧靜的冬季小屋,正是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 全球發表會的所在地,如今透過 Landfolk 平台限時開放租賃。從 2 月 21 日至 3 月 21 日,你可以在瑞典拉普蘭(Swedish Lapland)雪景之中,展開一場純正的北國探險之旅。

純正 Cross Country 體驗 – Volvo 不只是賣車,更是打造生活方式
Volvo 這次的 「Cross Country」 概念,並不僅限於推出越野 SUV,而是進一步拓展至完整的戶外體驗。從專業裝備、推薦活動 到專屬小屋體驗,讓熱愛戶外生活的人能夠輕鬆擁抱大自然,享受 Volvo 精神的北歐式探險體驗。

入住 Volvo Cross Country 小屋,你將體驗
• 寧靜的極地小屋:隱身於冰封湖泊與雪松林之間,讓你沉浸於純白的冬日奇景
• 壁爐溫暖環繞:清晨喝著咖啡,聆聽木柴在火焰中微微爆裂的聲音,享受一刻靜謐時光
• 多樣戶外探險:從狗拉雪橇、越野滑雪,到雪地徒步探險,真正體驗瑞典北國的刺激與美麗
• 舒適的斯堪的納維亞風設計:擁有三人睡眠空間、大窗景欣賞雪景、貼心的滑雪靴與雪具收納設計,以及實用的北歐風廚房



交通方式 –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 等你來開
• 地點:距離瑞典 Luleå(呂勒奧)機場 約 1 小時車程
• 專屬座駕:抵達機場後,你將可直接領取 全新 Volvo EX30 Cross Country,展開屬於你的北歐公路冒險

這次的體驗不僅讓你能試駕 Volvo 全新小型純電 SUV,更能在極端環境下感受其四驅系統與電動性能如何發揮最大效能。



Volvo 這次的 「體驗式營銷」 確實有點意思。不只是發表一款越野 SUV,而是直接讓消費者體驗真正的北歐探險生活方式。這座極地小屋讓人有機會親身感受 Cross Country 精神,搭配 EX30 的試駕體驗,這種沉浸式行銷手法,比單純的廣告更能讓人對產品產生情感共鳴。

如果你是 Volvo 車迷,或者熱愛越野與冬季冒險,這次限時體驗值得一試。畢竟,能夠親自駕駛 EX30 Cross Country 在極地雪原奔馳,絕對比任何一場試駕活動都更有說服力。

美國專屬!Subaru 全新混能動力 Forester Hybrid 2025 正式亮相


Subaru 在 2025 芝加哥車展正式發布品牌首款美國市場專屬 Forester Hybrid,搭載全新 次世代系列並聯混能動力系統(Series-Parallel Hybrid Powertrain),不僅保留 Subaru 標誌性的對稱式四驅(Symmetrical AWD),更提升燃油效率高達 40%,綜合續航力可達 581 英里(約 935 公里),進一步強化其 SUV 全能定位!


全新混能系統,性能與節能兼備!
Subaru Forester Hybrid 2025 首次採用全新 2.5L Atkinson/Miller-cycle SUBARU BOXER 水平對向引擎,並配備雙電動馬達系統,搭配 Lineartronic CVT 無段變速系統,輸出綜合馬力 194hp。

最高燃油效率提升 40%(市區) / 25%(綜合)
EPA 估計油耗:35 mpg(市區)/ 34 mpg(公路)/ 35 mpg(綜合)
全新高容量鋰電池,優化能量回收與電動行駛模式
具備 EV 純電模式,可在低速狀態下僅靠電動馬達行駛


越野基因依舊強大!標配 AWD & X-MODE
Forester Hybrid 繼續搭載 Subaru 招牌的 Symmetrical AWD,並配備:
X-MODE® 雙模式四驅(附 陡坡緩降控制)
8.7 吋離地間隙,優於多數 SUV,應對崎嶇地形毫無懼色
主動扭力分配系統(Active Torque Vectoring) 提升操控穩定性
車輛動態控制(Vehicle Dynamics Control),提升全地形駕馭信心


最新安全科技,全車標配 EyeSight 輔助駕駛
2025 Forester Hybrid 標配 最新一代 EyeSight,透過更廣角攝影機 + 強化 AI 分析,提升安全性:
預防碰撞剎車(識別行人 & 自行車騎士)
緊急停車輔助(Emergency Stop Assist):駕駛無反應時,自動剎車 + 開啟警示燈
盲點偵測(Blind-Spot Detection)+ 車道變換輔助(Lane Change Assist)
後方來車警示 + 自動倒車剎車(Reverse Automatic Braking)


科技化內裝升級!12.3 吋數碼儀表 + 11.6 吋中控大屏
Forester Hybrid 配備更現代化的數碼座艙,標配:
12.3 吋全數碼儀表板(內建導航 + Apple Maps 支援)
11.6 吋多媒體導航系統(支援 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SiriusXM 全頻道 + HD Radio®
無線 OTA 更新功能

高階車型將提供 動物友善的 StarTex 高耐用內飾,以及專屬新車色 Daybreak Blue Pearl。

預計 2025 年春季上市
起售價:$34,995 美元


Subaru 這次的 Forester Hybrid 絕對是一大突破,這不僅是該品牌 美國市場首款混能 SUV,更代表 Subaru 在新能源轉型上邁出了關鍵一步。相比純電動車,混能系統仍然能滿足長途駕駛需求,而 Forester Hybrid 單箱油可跑 581 英里(約 935 公里),這對於長途旅行或戶外玩家來說,是個超大優勢!

此外,Subaru 堅持 AWD + 高離地間隙,讓 Forester Hybrid 依然是一台能翻山越嶺的 SUV,而非單純的節能城市車。不過,相較於 Toyota 的 Hybrid 技術,Subaru 這套「系列並聯混能系統」是否夠成熟,仍有待市場驗證。總體來看,Forester Hybrid 是一款兼顧油耗、越野能力與科技感的 SUV,對於喜歡 Subaru 但又想降低油耗的買家,這款車無疑是 2025 年最值得關注的選擇之一!

吉利控股 2025 年 1 月銷量突破 33 萬輛,電動化車型增長 59.5%!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Geely Holding)正式公佈 2025 年 1 月整體銷量達 330,782 輛,同比增長 14.8%,其中電動化車型(EV、HEV、PHEV)銷量達 152,315 輛,同比飆升 59.5%,佔整體銷量的 46%,顯示吉利在新能源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

各品牌銷售詳情
吉利汽車(Geely Auto)(包括 Lynk & Co 和 Zeekr):
1 月銷量:266,737 輛(創新高,同比增長 25%)
新能源銷量:121,071 輛(同比增長 84%,佔比 45%)
吉利品牌:224,718 輛(同比增長 30%)
吉利銀河(Galaxy):93,545 輛(同比大增 134%)
出口量:26,793 輛(同比增長 2%)

Lynk & Co(領克)
銷量:30,077 輛(同比增長 7%)
新能源車佔比:52%

Zeekr(極氪)
銷量:11,942 輛
全球累計銷量突破 43 萬輛

Volvo(富豪)
全球銷量:50,820 輛
新能源車:22,398 輛(同比增長 17%)
純電銷量:9,705 輛(同比增長 5%,佔比 19%)
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銷量:12,693 輛(同比增長 28%)

吉利的新能源佔比正在穩步上升,1 月新能源銷量已佔總銷量的 46%,反映出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不斷提升。特別是 吉利銀河 以 134% 的增長 成為亮點,顯示這條新能源產品線已獲市場認可。而 Zeekr 極氪 在高端市場仍持續穩定增長,累計銷量已突破 43 萬輛,未來仍有發展潛力。

值得關注的是,Lynk & Co 的新能源佔比首次超過 50%,顯示品牌的電動化轉型正在順利進行,而富豪純電車型的增長仍相對保守,未來能否加快步伐,與競爭對手 Tesla、BMW 等純電品牌抗衡,仍值得觀察。整體而言,吉利的新能源佔比與增長幅度顯示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隨著更多新能源車型推出,未來極有可能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重要領導者!

Mercedes-Benz Sprinter 30 週年!全球最強商旅車迎來紀念版 eSprinter 續航提升至 478 公里

First fully-electric Sprinter VS30


Mercedes-Benz旗下最具代表性的 Sprinter 正式迎來 30週年,這款1995年誕生的 商旅界霸主,不僅開創了 輕型商用車新時代,更成為全球最受信賴的 商業與物流合作夥伴。如今,Mercedes-Benz推出 「30 Years Sprinter」特別版,並展示 歷代Sprinter 及 最新電動eSprinter,慶祝這款標誌性車型的輝煌歷史。


全球銷量即將突破500萬台!Sprinter成就傳奇
Mercedes-Benz Vans銷售與市場總監 Klaus Rehkugler 表示:「Sprinter已陪伴全球消費者30年,我們預計在今年內突破 500萬輛 銷售里程碑!無論是緊急救援、物流配送、建築工地還是客運接駁,Sprinter始終是最可靠的商業夥伴。」Sprinter的成功關鍵在於 靈活的車體改裝能力,目前 全球75%的Sprinter 都經過客製化改裝,應用範圍極為廣泛,成為 專業商用市場的佼佼者。


Sprinter 30年大事記
1995:開啟全新輕型商用車時代
• Sprinter取代 T1/TN系列,成為首款擁有 專屬名稱 的Mercedes-Benz廂型車
• 搭載四輪碟煞、ABS、三點式安全帶,安全性能領先同級
• 提供貨車、客運版、底盤車等多種車型選擇,並具備 3000mm至4025mm 的軸距

2006:技術與安全全面升級
• ESP 電子穩定系統 首次成為 標準配備(2002年起逐步導入)
• 引入 BlueEFFICIENCY 節能技術,降低油耗
• Crosswind Assist橫風輔助系統(2013年導入),提升行車穩定性

2018/2019:數位化與電動化革新
• 第三代Sprinter問世,導入 MBUX多媒體系統,提供語音操控、車隊管理、遠端監控等功能
• 2019年推出 首款電動eSprinter,開啟 零排放物流時代

2024:eSprinter續航高達478公里,商用電動車市場強勢競爭
• 全新 模組化平台,提供 兩種車身長度、三種電池容量
• 最高載貨空間達14立方米,總重可達4.25噸
• 最新 MBUX多媒體系統 及 DISTRONIC智能駕駛輔助,提升行車安全

Mercedes-Benz 攜手 SAP 打造未來 IT 基建!雲端整合 AI 加速數碼轉型


Mercedes-Benz 正式啟動與 SAP 的戰略合作,全面遷移至 「RISE with SAP」 雲端系統,推動企業數碼轉型並提升運營效率。透過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作為單一雲端平台,Mercedes-Benz 期望透過標準化 IT 架構、人工智能(AI)整合及流程自動化,提升業務靈活性,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領先地位。

數碼轉型關鍵一步:Mercedes-Benz 全面進駐 AWS 雲端
這次合作標誌著 Mercedes-Benz 在 IT 基建上的重大變革,所有 SAP 關鍵應用程式,包括 財務、物流、供應鏈管理與售後服務,都將遷移至 AWS 雲端平台。此舉能夠:
•優化數據處理:透過 AI 及高效能運算技術,加速企業決策流程。
•降低 IT 系統複雜度:透過標準化雲端架構,減少 IT 運維成本,提升安全性與穩定性。
•持續更新技術:隨著 SAP S/4HANA 平台的發展,Mercedes-Benz 能夠即時獲取最新的 AI、自動化與雲端創新技術。

Mercedes-Benz IT 總監 Katrin Lehmann 表示:「我們的 IT 團隊一直走在技術前沿,這次透過 ‘RISE with SAP’ 遷移至 AWS,不僅讓企業運作更精簡高效,還能夠利用 AI 及自動化技術創造更多創新空間。」

SAP + AWS:強強聯手推動智能化運營
SAP 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軟件供應商,對於這次合作充滿信心。SAP 執行董事會成員 Thomas Saueressig 指出:「Mercedes-Benz 是企業數碼轉型的典範,‘RISE with SAP’ 能夠確保其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敏捷,並持續獲取 AI 與雲端創新技術,提升競爭力。」

另一方面,AWS 亦長期支持 Mercedes-Benz 在雲端運營的需求,AWS 汽車與製造業總經理 Ozgur Tohumcu 表示:「透過 SAP + AWS 雲端技術,我們能夠幫助 Mercedes-Benz 提升雲端運行效能,並強化數據安全與可靠性,推動未來創新。」

智能製造未來:Mercedes-Benz 的雲端願景
Mercedes-Benz 此次的 IT 轉型,不只是單純的雲端遷移,更是 未來智能製造與數碼化營運的基礎。透過 AI 與自動化技術整合,公司可進一步提升 智慧供應鏈管理、數據分析能力,並提供更個人化的 車主服務。

近年來,越來越多車廠加快數碼轉型,雲端技術的應用已經不僅僅是 IT 架構的升級,更是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Mercedes-Benz 這次全面整合 SAP 雲端平台,不僅讓業務運營更高效,也顯示出對 AI、數據驅動管理 的長遠規劃。未來,這些技術或許還能應用到 車輛互聯技術、智能駕駛及自動駕駛系統,為車主提供更先進的數碼體驗。我們可以期待 Mercedes-Benz 在 AI + 雲端的結合下,帶來更創新的 智能出行與個人化服務!

Honda EV Hub 啟動未來!百億投資改造美國工廠,2025 年生產 Acura RSX EV


Honda正式揭示 Honda EV Hub 計劃,預計 2025年底 在美國俄亥俄州 全面啟動電動車生產,並採取 靈活製造模式,讓 燃油車(ICE)、油電混合車(HEV)及純電動車(EV) 可在 同一條生產線 進行組裝。這項計畫涵蓋 Marysville Auto Plant(MAP)、East Liberty Auto Plant(ELP)與Anna Engine Plant(AEP),總投資額超過 10 億美元,標誌著Honda生產環境的全面升級。


Acura RSX EV領銜,Honda 0系列純電SUV接棒
Honda EV Hub的首款EV將是 Acura RSX EV,隨後將生產基於 Honda 0 SUV及Honda 0 Saloon 原型車的Honda品牌電動車,這兩款新車在 CES 2025 首度亮相,並將搭載Honda全新 ASIMO OS車載系統,為Honda 0系列EV注入智慧科技。

Honda EV Hub的設立是Honda 2040年全面零排放車輛 計劃的重要一環,Honda與LG Energy Solution更投資 35億美元 建立 L-H Battery Company,該電池工廠預計 2025年底投產,年產能高達 40GWh,支援Honda電動車的未來發展。


重新定義綠色製造,實現「Triple Action to Zero」
Honda EV Hub不僅是電動車生產基地,更是 Honda永續發展目標「Triple Action to Zero」(零碳排、潔淨能源、資源循環)的關鍵平台。

碳中和:安裝高效熔爐,減少天然氣消耗,未來可改用 Plasma Arc Melting 技術,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潔淨能源:透過 虛擬電力購買協議(VPPAs),超過 60%北美工廠用電 來自風能與太陽能。
資源循環:鋁材回收用於 電池外殼 與 引擎製造,甚至將 員工制服回收 製作 Honda與Acura車輛的隔音材,實踐永續理念。


Honda在美國的製造實力
Honda自 1982年 在俄亥俄州Marysville工廠生產汽車以來,已在該州建立 5座生產工廠,累計投資 130億美元,年產能可達 46萬輛Honda及Acura汽車,以及超過 100萬具引擎與變速箱。近年來,Honda已投入 14億美元 進行設備升級,這次更砸 10億美元 改造現有工廠,為美國市場電動化轉型鋪路。


Honda EV Hub開創智能製造新時代
Honda的 EV Hub 不僅是為了生產電動車,更是對 未來汽車產業模式 的全新詮釋。這種 燃油、混動、純電並行生產 的方式,不僅能提升工廠效率,也讓Honda能更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在電動車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Acura RSX EV與Honda 0 SUV系列的推出,意味著Honda不再只是 「傳統油車巨頭」,而是正在以全新姿態挑戰 電動車新時代。想像未來Honda的EV,不僅擁有日本精密工藝,還結合了 ASIMO OS的智慧駕駛體驗,這樣的Honda,絕對值得期待!

車迷遊日新影點!Audi City 日本橋高島屋 S.C. 首間汽車展廳登場 4 月 18 日開幕


Audi 日本即將於4月18日在 日本橋高島屋S.C. 新館1樓 盛大開幕 「Audi City 日本橋」,這將是 高島屋S.C.首度迎來汽車品牌展廳,更是 Audi 首次在老字號百貨商場內開設展廳,可說是突破性的舉措!

Audi City 日本橋 以品牌精神 「Vorsprung durch Technik」(技術領先) 為理念,帶來 Audi 最新世代的都市型展廳,緊接去年12月於銀座開幕的 「Audi City 銀座」 之後,成為 Audi 在日本的 第二間新概念展廳。這次展廳內將會展出 e-tron(電動車)系列、最新即將登陸日本的車款、特別版車型,甚至 概念車款,讓大家可以近距離感受 Audi 的 未來科技魅力!

史上最貴 F1 戰車!1954 Mercedes-Benz W 196 R 以 5,115.5 萬歐元成交


1954年 Mercedes-Benz W 196 R Stromlinienwagen(流線型銀箭戰車)在 RM Sotheby’s 於 Mercedes-Benz博物館 舉辦的專場拍賣會中,以 €51,155,000(約$53,917,370美元) 的天價成交,成為 史上最昂貴的F1賽車拍賣記錄!

這輛底盤編號 00009/54 的 W 196 R,原本於1965年由 Daimler-Benz AG 捐贈給 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 Museum,今日在全球收藏家激烈競標下,成功易手,進一步鞏固了 Mercedes-Benz 在經典賽車市場的霸主地位。


銀箭傳奇 W 196 R的輝煌歷史
Mercedes-Benz Silver Arrows(銀箭戰車),向來是賽車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賽車之一,以卓越的空氣動力設計、尖端技術與無可匹敵的速度,稱霸 F1賽場。1954年,FIA實施 2.5公升引擎新規,Mercedes-Benz開發了 W 196 R 以迎戰全新賽季,並由賽車傳奇 Juan Manuel Fangio 及 Stirling Moss 駕駛,在F1賽場上屢創佳績,成為當時的「無敵戰車」。

這場拍賣會與2022年創下 史上最貴汽車拍賣紀錄的Mercedes-Benz 300 SLR Uhlenhaut Coupé(1.35億歐元) 同場舉行,再次證明 Mercedes-Benz在收藏市場的超然地位。


拍賣會現場激戰,全球藏家爭相競標
本次 W 196 R 的拍賣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重量級藏家,場內與電話線上競標激烈,最終成交價 €51,155,000,刷新 Grand Prix賽車拍賣史上最高成交價!

Mercedes-Benz Heritage GmbH CEO Marcus Breitschwerdt 表示:
「這是一場令人熱血沸騰的拍賣!這輛經典 W 196 R 現已找到新主人,我恭喜這位幸運的買家。銀箭賽車能夠流入私人收藏的機會極其稀少,今天的成交價進一步證明了它們在賽車與汽車歷史上的無可取代地位。」

RM Sotheby’s全球拍賣負責人 Gord Duff 則說道:
「這輛車無疑是賽車歷史上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能夠促成這場交易,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榮耀!」

而 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 Museum 總裁 Joe Hale 則指出,這筆鉅款將用於博物館的 長期營運、館藏擴展及修復計畫,確保更多經典賽車能夠世代相傳。


銀箭傳奇,價值超越金錢
W 196 R 不只是一輛賽車,它代表的是 F1的黃金時代,是 Fangio封神之路的見證者,更是 Mercedes-Benz工程巔峰 的里程碑。這次拍賣成交價雖然驚人,但對於真正懂得歷史價值的收藏家而言,這筆交易無疑是無價的。想像這輛銀箭戰車 重回經典F1賽道,釋放它當年叱吒風雲的速度,這絕對是一場夢幻級的時光穿梭!這次拍賣也再次證明,真正的經典,無論經過多少歲月,依舊會閃耀銀箭光輝!

MINI 全新純電家族登陸灣仔合和商場!多款新車型正式登場!

Screenshot


MINI 於 2025 年正式揭開新篇章,全新純電車型強勢登場,並於全新開幕的灣仔合和陳列室首次亮相!不論是全新電動 MINI Cooper SE,還是極速性能代表的純電 MINI John Cooper Works(JCW),這場「電動革命」正式引爆!


MINI 純電新車,型格科技一次過升級!
MINI Cooper SE Classic Style
•全球首創 240mm OLED 互動式觸控螢幕,結合全新「MINI 操作系統 9」,數碼體驗更進化!
•保留經典 Go-Kart 駕駛樂趣,搭載 8 種不同 MINI Experience Modes,駕駛樂趣大幅提升!
•Harman Kardon 環迴音響,打造沉浸式音效體驗!

ALL-NEW ELECTRIC MINI John Cooper Works(JCW)
•預購價:$339,800
•純電 JCW 車系首次登場!
•0-100km/h 加速僅需 5.9 秒,強勢 Go-Kart Mode 隨時啟動!
•E-Boost 撥片,瞬間額外 20kW 動力,賽道級操控體驗!
•18 吋 JCW Mastery Spoke 輪圈,全新運動化設計!


MINI 燃油版依然魅力不減!性能迷選擇更多!
THE ALL-NEW MINI JOHN COOPER WORKS(燃油版)
•預購價:$469,800
•2.0L 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 231hp,0-100km/h 僅需 6.1 秒!
•JCW 運動懸掛,強化 Go-Kart 駕駛感,操控更上一層樓!


MINI COOPER S CONVERTIBLE CLASSIC STYLE (開篷版)
•預購價:$489,800
•0-100km/h 加速 6.9 秒,時速 30km/h 內 18 秒完成開篷!
•全新車身配色,配搭「白色車頂鏡殼」,個性化升級!

MINI 灣仔合和陳列室 – 全新據點正式試業!
地址:香港灣仔堅尼地道 15 號合和商場 17 樓 1701 號鋪
營業時間:10AM – 8PM(週一至六)|10AM – 7PM(週日及公眾假期)
首批車主限定優惠:即日起訂購,可享免費升級車身顏色及鏡頭設備!

MINI 這次的陣容,的確為市場帶來不少新鮮感!純電 JCW 絕對是亮點之一,5.9 秒的加速時間,加上 E-Boost 加速功能,讓這台電動小鋼炮更具戰鬥力。而 MINI Cooper SE 亦在科技感上大幅提升,240mm OLED 觸控屏加上全新系統,讓車主感受 MINI 與時並進的數碼化體驗。

不過,燃油版依然保留在陣容之中,顯然 MINI 並未完全放棄傳統內燃機市場。燃油版 JCW 與敞篷版 Cooper S,仍然保留 MINI 那種獨特的「玩味操控」,對於不願轉投電動車的車迷來說,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整體來說,這次 MINI 既保留了經典特色,又成功在電動化趨勢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場「純電 MINI 革命」,值得期待!

Louis Vuitton 進軍 F1!成為澳洲站冠名夥伴


Formula 1與Louis Vuitton聯手,讓賽車與奢華時尚完美融合! 隨著LVMH集團宣佈 自2025年起成為F1全球合作夥伴,旗下 Louis Vuitton 更將進一步加深與F1的合作,成為 F1 2025賽季澳洲站的冠名夥伴。自此,賽季揭幕戰將正式命名為 「Formula 1 Louis Vuitton Australian Grand Prix 2025」,標誌著奢侈品牌與頂級賽車運動前所未有的深度結合。

Louis Vuitton這次的參與不僅限於名稱掛牌,更將全方位融入F1週末,包括:
賽道旁的顯眼品牌標誌 —— 這將是Louis Vuitton首次在體育賽事中進行大規模賽道品牌曝光。
開幕儀式與頒獎典禮參與 —— F1頒獎台上,前三名車手將迎來Louis Vuitton特製 「Trophy Trunks獎盃箱」,延續品牌對頂級賽事的致敬精神。

這款 經典Monogram圖騰的獎盃箱,將搭配每場大獎賽 專屬的「V」字設計與當地特色配色,進一步展現Louis Vuitton與F1的文化融合。


延續奢華賽事傳統,F1成為最新焦點
事實上,Louis Vuitton與賽車運動的合作可追溯至 2021-2024年間的摩納哥大獎賽,當時品牌已為冠軍獎盃打造獨特的Trophy Trunk。而這股奢華元素早已滲透至全球頂級體育盛事,包括 FIFA世界盃、帆船賽與奧運,如今F1成為最新的一環,進一步強調品牌的跨界影響力。

Louis Vuitton主席兼CEO Pietro Beccari 表示:「我為這次與Formula 1的合作深感自豪。F1與Louis Vuitton在創新、工藝與精準追求上有著共同的理念,這場合作不僅體現我們的品牌價值,更是對全球賽車運動的致敬。」


速度與奢華的完美結合,F1進入全新時代!
這次Louis Vuitton正式進軍F1,無疑讓這項運動的豪華與時尚元素達到新高峰。過去,賽車文化與高端奢侈品牌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車手贊助或限量聯名商品,而如今,LV直接站上了 F1賽事的最高舞台,成為開幕戰的主角之一。想像一下,在墨爾本賽道上,一場融合速度、工藝與極致美學的賽事即將展開,當頒獎台上Louis Vuitton的獎盃箱緩緩打開,這不僅是對勝利者的最高禮讚,更是F1與奢華文化交織的象徵。這場合作,絕對不只是市場行銷,而是F1向更高層次邁進的重要標誌。2025年,Formula 1將更加精彩,而這一切,從 「Louis Vuitton Australian Grand Prix」 開始!

電動 SUV 霸主進化!全新 Tesla Model Y 香港登場


Tesla Model Y,一直是全球最暢銷的電動 SUV,憑藉卓越性能與高安全評級深受市場喜愛。而今次推出的全新版本更在啟德 AIRSIDE 地下露天廣場首次亮相,正式開啟新世代 Model Y 的進化之路。新車將於 2 月 7 日起,在啟德、荃灣及沙田 Tesla 體驗中心展出,並於 2025 年第二季正式交付,後輪驅動版售價由 HK$339,798 起(「一換一」計劃後價格)。


「Launch Series」首發版 限量登場
全新 Model Y 率先推出限量「Launch Series」首發系列,擁有獨特細節設計,車尾箱、門檻板及充電中控台均飾有專屬徽章,並配備投影燈,於上下車時營造儀式感。全輪驅動版更額外提供免費「加速提升功能」,讓 0-100km/h 由 4.8 秒縮短至 4.3 秒,進一步提升駕駛快感。


未來感爆棚的新設計!外觀與內裝全面升級
Model Y 這次的改動不僅是小修小補,而是從內到外全面革新。全新「冰川藍」車色為車迷帶來嶄新選擇,而車尾更採用 Cybertruck 及 Cybercab 設計語言,搭載間接反射式尾燈,提升未來感。內裝則更強調豪華與科技感,標配雙層隔音玻璃,車廂靜謐度提升,同時全景玻璃車頂可阻隔 7 倍紫外線與熱力,讓駕乘體驗更舒適。


極致效能與駕駛樂趣
Tesla 進一步優化 Model Y 的空氣動力表現,透過新設計的輪圈及尾擾流器降低風阻,同時重新調校懸掛系統,帶來更穩定、更安靜的行車感受。長續航版車型支援 V3 及 V4 超級充電技術,15 分鐘內即可補充高達 266 公里續航,讓車主無需為充電時間而煩惱。


智能科技與極致娛樂享受
新 Model Y 亦引入 Model 3 升級版的多項高端配置,包括環繞式氛圍燈、通風前座椅及後排 8 吋觸控螢幕。長續航版本更配備 16 組高階音響系統,內建 YouTube、Spotify、Apple Music 及 TIDAL,讓旅途不再單調。此外,後排座椅全面升級,按鈕即可電動調整及摺平,行李艙空間可達驚人的 2,130 公升,實用性大幅提升。

全港最完善的 Tesla 充電與售後網絡
目前香港擁有 84 個超級充電站(共 445 個超級充電器)及 134 個目的地充電站(共 1,099 個目的地充電器),Tesla 以 99.9% 可用率成為本地最大及最可靠的電動車充電網絡。此外,Tesla 亦於全港設有 6 個體驗中心及 5 個維修服務中心,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即可輕鬆預約維修或技術支援。


入手更輕鬆!低息方案助你輕鬆擁有 Model Y
為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發展,Tesla 亦推出低息購車計劃,Model Y「一換一」計劃後,後驅版每月供款可低至 HK$5,729(60 個月供款期,年利率 2.48%),讓更多消費者能以更輕鬆的方式踏入電動車新時代。

Tesla 的野心,超越一部電動車!
這次的 Model Y 進化,不只是外觀上的改變,而是 Tesla 進一步優化駕乘體驗、智能科技與效能的全面升級。從空氣動力學改良到車廂靜音處理,再到智能娛樂系統的強化,Tesla 顯然不是單純想做一部「好電動車」,而是要 Model Y 成為市場上最智能、最具吸引力的 SUV。在香港市場,Tesla 早已奠定電動車龍頭地位,而這次 Model Y 進一步提升駕乘舒適度與續航表現,勢必進一步鞏固它的霸主地位。當然,對於追求個性化的車迷來說,這次「Launch Series」限量版的吸引力亦不容忽視,畢竟,擁有一部與眾不同的 Tesla,才是王道!如果你一直觀望電動 SUV 市場,這次 Model Y 的升級版,絕對值得你進一步考慮!

Toyota 電動化戰略大成功!歐洲累積銷量突破 600 萬


Toyota Motor Europe 正式宣布,其電動化車型在歐洲的累積銷量突破 600 萬輛,進一步印證 Toyota「多路徑戰略」(Multi-Path Strategy)的成功。這種策略不僅讓不同市場的用家都能減少碳排放,亦能確保在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的地區,仍然有適合的電動化方案。

Toyota 早於 1995 年已開始布局電動化技術,至今在歐洲市場提供多種電氣化動力選項,包括純電(BEV)、氫燃料電池(FCEV)、插電式混能(PHEV)及混能(HEV)。這種「全面開花」的方式,使 Toyota 在 2024 年歐洲市場的銷量增長 4%,總銷量超過 120 萬輛,打破紀錄。其中,電動化車型的銷量比例更高達 74%,充分證明消費者認同這種多元電動化策略的可行性。

在全球市場,Toyota 自 1997 年開始銷售電動化車型,截至 2024 年累計已售出超過 3,000 萬輛。而在減碳目標方面,Toyota 設下 2035 年於歐洲達成新車零碳排放的目標,並計劃在 2040 年於歐洲市場全面達致碳中和,這與 Toyota 全球「環境挑戰 2050」(Environmental Challenge 2050)的願景一致。

Toyota 的「多路徑戰略」成功關鍵,在於它並未盲目地全面轉向純電,而是根據不同市場的條件,提供多種電動化解決方案。對於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地區,Toyota 有純電車型可選;但對於仍依賴內燃機的市場,混能與插電式混能則能平衡效率與使用便利性。這種靈活應變的策略,讓 Toyota 不僅在銷量上領先,也能更穩健地推動碳中和的進程。

不過,未來挑戰依然存在,歐洲各國對碳排放的監管日趨嚴格,Toyota 是否能在 2035 年全面電動化仍然有待觀察。此外,歐洲市場對純電動車的需求正在飆升,Toyota 在純電領域的步伐是否能跟上競爭對手,也是關鍵課題之一。未來幾年,Toyota 是否會在純電領域加快腳步,值得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