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C
Hong Kong
Wednesday, April 30,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4

XPENG 正式進軍波蘭!攜手 Inchcape 展開歐洲擴張新篇章


中國高科技電動車品牌 XPENG 近日宣佈,將與國際知名汽車經銷商 Inchcape 合作,正式進軍波蘭市場。作為 XPENG 在中東歐地區的 最大市場,波蘭將於 2025 年第二季度 開始銷售三款重點車型,包括 P7 電動轎跑、G9 旗艦 SUV 及 G6 智能轎跑 SUV,並全數獲得 Euro NCAP 5 星安全評級,進一步強化 XPENG 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

波蘭成為 XPENG 在中東歐的關鍵市場
XPENG 自 2021 年進軍歐洲市場以來,已成功在德國、法國、英國、北歐等市場站穩陣腳,波蘭則是其擴張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波蘭不僅是中東歐人口最多的國家,亦擁有 快速增長的電動車市場,為 XPENG 提供了極具潛力的發展機會。XPENG 國際銷售及服務部負責人 Alex Tang 表示:「我們對波蘭市場充滿信心,相信 XPENG 的創新技術和卓越設計將能滿足當地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

過去 25 年,波蘭經濟持續增長,成為歐洲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這也為 XPENG 的高端智能電動車產品提供了強大的市場支撐。Tang 進一步補充:「XPENG 堅信波蘭消費者將會認同我們的產品,因為我們提供的是 無與倫比的品質、領先的技術,以及極致的駕駛體驗。」

攜手 Inchcape 建立強勢銷售與服務網絡
XPENG 選擇 Inchcape 作為波蘭市場的戰略合作夥伴,可謂明智之舉。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經銷商,Inchcape 擁有數十年經驗,能夠確保 XPENG 在波蘭的銷售與售後服務順利展開。Inchcape 波蘭區總經理 Witold Wcislo 表示:「XPENG 不僅在電動車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亦在安全與品質方面表現卓越。我們很高興能夠將這個創新品牌帶入波蘭市場,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與服務。」

透過 Inchcape 的銷售與服務網絡,XPENG 將能確保消費者擁有 無縫的購車與用車體驗,為波蘭市場提供一個強大的電動車選擇。

XPENG 產品亮點:高科技、超長續航、極致性能
XPENG 的車款以 先進技術、高品質內裝與卓越性能 見稱,三款即將登陸波蘭市場的車型各具特色:
1.P7 電動轎跑
• 續航:576 公里(WLTP)
• 動力輸出:473 匹馬力
• 0-100 km/h 加速:4.1 秒

2.G9 旗艦 SUV
• 續航:570 公里(WLTP)
• 動力輸出:551 匹馬力
• 0-100 km/h 加速:3.9 秒
• XOpera 音響系統(22 支高保真揚聲器,提供 5D 環繞音效)

3.G6 智能轎跑 SUV
• 續航:570 公里(WLTP)
• 動力輸出:476 匹馬力
• 0-100 km/h 加速:4.0 秒

此外,XPENG 車款搭載 SEPA 2.0(Smart Electric Platform Architecture)智能電動平台,透過 800V 快充技術,在 5 分鐘內可補充 120 公里續航,進一步提升充電效率。同時,CTB(Cell-to-Body)技術 讓電池與車身結構緊密整合,提高剛性、減輕車重,進一步優化續航與操控。

XPENG 積極佈局歐洲,邁向 60 國市場目標
隨著 XPENG 積極擴展歐洲市場,其影響力正持續提升。自 2021 年進軍挪威以來,XPENG 已在 德國、法國、英國、北歐、荷比盧、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 等地開展業務,未來更計劃拓展至 瑞士、捷克、斯洛伐克 等新市場,並於 2025 年底進軍超過 60 個國家。

這不僅顯示 XPENG 全球化佈局的決心,更代表該品牌對於 智能電動車未來的信心。

XPENG 的歐洲野心正在實現!
XPENG 這幾年的國際市場戰略可說是 步步為營,從北歐市場試水溫,到如今全面進攻歐洲腹地,其擴展節奏相當穩健。選擇 波蘭作為中東歐的核心市場,不僅是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迅速,更因為電動車市場仍處於上升階段,具備龐大的增長潛力。這次與 Inchcape 的合作,將有助於 XPENG 在波蘭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並透過 Inchcape 的成熟網絡,確保消費者能夠享有高水準的銷售與售後服務。

另一方面,XPENG 的技術優勢亦不容忽視,無論是 800V 快充、CTB 一體化電池技術、AI 智能駕駛,甚至是內裝質感,都讓其成為當前電動車市場上的強勢選手。這種 「技術 + 品質 + 服務」三管齊下的策略,相信將能吸引波蘭消費者的目光。綜合來看,XPENG 這次在波蘭的布局不僅是擴張,更是對 歐洲市場未來發展的強烈信心表態。未來幾年,我們或許能見證 XPENG 在歐洲市場的更大突破,甚至有機會與 Tesla、BMW、Mercedes-Benz 等傳統豪華品牌一較高下!

五十年進化再突破!全新 Audi A6 Avant 即將震撼登場


Audi 即將於 3 月 4 日發表全新一代 A6 Avant,這款高端旅行車不僅延續品牌「Avant」家族的運動美學與卓越機能,更將駕駛體驗推向全新境界。距離 1977 年首款 Audi 100 Avant 誕生已接近半世紀,這次的進化能否再創巔峰,值得全球車迷期待。

「Avant」自 1977 年推出以來,一直代表著 Audi 在旅行車領域的領先地位,結合動感設計、寬敞空間與卓越駕馭感,深受市場青睞。這次,Audi CEO Gernot Döllner 強調:「我們正在書寫 Avant 歷史的新篇章,全新 A6 Avant 透過優雅且動感的設計搭配極致空氣力學,並結合高效能與高舒適度的駕駛技術,讓每一次旅程都猶如頭等艙體驗。」

新一代 A6 Avant 將導入最新的動力系統與懸掛科技,進一步強化車輛的駕駛樂趣與舒適性。此外,這款新車亦是 Audi 自 2024 年啟動產品革新計劃後的又一力作,標誌著品牌邁向新時代的決心。Döllner 進一步表示:「A6 Avant 的推出,是我們產品更新計劃中的關鍵一環,這款車將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展現 Audi 的未來戰略。」

Audi 將於 3 月 4 日下午 2 時舉行全球發表會,屆時媒體與公眾皆可透過官方 YouTube 頻道(www.youtube.com/@Audi)見證全新 A6 Avant 的誕生。

旅行車在歐洲市場一直是主流,但在其他地區則面對 SUV 的強勢挑戰。然而,Audi A6 Avant 憑藉卓越的空氣力學、動感設計與豪華舒適的內裝,一直在高端市場獨樹一幟。從 Audi 100 Avant 到現今 A6 Avant,每一代車型都在設計與技術上持續進化,這次的新世代是否能延續傳奇?Audi 強調新車將兼具性能與舒適性,這點無疑會吸引那些希望擁有豪華駕乘體驗的車主。對於熱愛操控、但又需要實用空間的買家來說,A6 Avant 仍然是市場上少數能夠完美兼顧這兩者的選擇。究竟這款新世代豪華旅行車能否再次突破自我,迎戰競爭對手?3 月 4 日全球發表會後,我們將見分曉!

第 5 代混能 Toyota Camry HEV 全新登場!HK$ 395,700 開賣


Toyota Camry 自 1982 年推出以來,全球累積銷量超過 2,100 萬輛,成為 Toyota 最具代表性的旗艦房車之一。進入 2025 年,Camry 再次迎來重大升級,全新 Camry HEV 採用 Toyota 最新第 5 代混能系統,正式進軍香港市場。這款新世代 Camry 不僅保留經典元素,更在外觀設計、動力系統、智能科技與安全配備四大方面全面革新,為駕駛者帶來更奢華、更高效、更安全的駕馭體驗。

Toyota 一向秉承「以人為本」的造車理念,這次的 Camry HEV 亦不例外,結合 日式工藝 的細膩設計與最新科技,讓駕駛者與乘客都能感受到品牌的用心。Camry 更是 2024 年全球汽車銷售冠軍,同時在香港汽油車市場穩坐龍頭地位,可見其受歡迎程度。這款全新 Camry HEV,勢必進一步延續 Camry 在高級房車市場的領導地位!


動力美學進化!更流線、更動感
Camry 向來以「實用與豪華並重」聞名,而這次新世代 Camry HEV 則以「動力美學」為核心,完美結合 流線設計與實用機能,展現更具侵略性的動感車身。
• 全新 C 型 LED 頭燈 採用 Toyota 最新「Hammerhead」家族化設計,搭配 低重心車頭與肌肉感車身線條,令整體造型更具氣勢。
• 全新三款車身顏色:「炙熱紅、瑰麗銅、深海藍」,為車主提供更多個性選擇。
• 18 吋雙色鋁合金輪圈,進一步提升運動感與豪華感,在路上更具辨識度。


第 5 代混能系統!動力更強、油耗更低、駕馭更流暢
Toyota 以超過 27 年混能技術經驗,研發出最新 第 5 代 Hybrid 自動充電混能系統,令新款 Camry HEV 在 動力、效率與駕馭體驗方面均大幅提升:
• 2.5L Hybrid 動力系統,最大綜效馬力提升至 230PS,0-100 km/h 加速僅 7.2 秒,加速更順暢。
• 燃油效率大幅提升,油耗低至 19.6 km/L,較上一代燃油版慳油 38%,兼顧強勁性能與經濟效益。
• TNGA 高剛性輕量化底盤,配合更精細的懸掛調校,駕馭靈活性與行車穩定性更進一步。

這款全新 Camry HEV,不僅動力輸出更飽滿,並且在純電行駛模式下更安靜、更平順,真正做到 高性能與節能兼備,令駕駛者在市區或高速行駛時,都能享受到更輕鬆自在的駕馭感受。


智能科技大升級!打造更豪華、舒適的駕駛體驗
新一代 Camry HEV 在內裝設計與智能配備上,也做出了多項突破,提升駕駛與乘客的舒適度與便利性

• 三種內裝配色:「黑色、象牙白、啡色」,滿足不同車主品味。
• 電子影像倒後鏡,提供更廣角、更清晰的後方視野,並具備 夜間防眩光與雨天抗模糊功能,大幅提升安全性。
• 抬頭顯示器(HUD),駕駛者無需低頭,即可獲取行車資訊,提高專注力與行車安全。
• 後座尊貴升級
• 中央手枕綜合控制面板,可 電動調校後座椅背角度,並控制冷氣溫度,為後座乘客提供更尊貴體驗。
• 後排側窗太陽擋 + 後窗電動太陽擋,遮擋陽光、提升隱私感。
• 三區域恆溫冷氣系統,配備 Nanoe X 納米離子空氣淨化,車內空氣更清新。

此外,Camry HEV 也搭載了 12.3 吋全電子儀錶板、12.3 吋原廠輕觸式屏幕音響系統,並支援 無線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讓駕駛者可以隨時享受最便捷的智能互聯體驗。


Toyota 一向以安全為核心,全新 Camry HEV 配備 Toyota Safety Sense 3.0 主動安全系統,標準配備 10 個安全氣囊,並新增 防護駕駛輔助系統(Proactive Driving Assist),讓駕駛更輕鬆、更安心:
預警式防護系統(PCS):可自動偵測前方車輛、行人或單車使用者,並提供自動煞車輔助。
防護駕駛輔助系統(PDA):預測前方障礙物,主動提供轉向與制動支援,確保安全距離。
全速域雷達巡航(DRCC):可自動調整車速,保持安全跟車距離。
車道維持輔助(LTA)+ 車道偏離警示(LDA),確保行車穩定。
智慧型高燈自動切換(AHS),夜間行車更安全。

另外,Camry HEV 也標配 360 度全景泊車影像 與 泊車防碰撞輔助系統(Parking Support Brake),無論是狹窄路段或倒車入庫,都能更輕鬆掌握車輛狀況。


Camry HEV 持續進化,能否再次稱霸房車市場?Camry 一直是中大型房車市場的 標竿之作,這次全新 Camry HEV 在 設計、動力、智能科技與安全配備 上都有重大提升,讓這款車型更符合當代消費者的需求。最大亮點 無疑是 第 5 代 Hybrid 系統,它不僅讓 Camry HEV 的動力表現更強,還能保持低油耗,對於長途駕駛或日常代步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優勢。然而,當前房車市場受 SUV 熱潮衝擊,Camry 能否繼續維持其銷量王者的地位,仍需觀察市場接受度。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款新 Camry HEV 無論在豪華感、駕馭樂趣還是安全性上,都帶來了顯著進步,對於喜歡傳統房車的車主來說,這仍然是一款不可忽視的選擇!

全新 Camry HEV 香港售價:HK$ 395,700(原價 HK$ 414,300)

Valentino Rossi 46 歲驚喜!BMW M4 CS Edition VR46 限量登場


為慶祝傳奇摩托車手 Valentino Rossi 46 歲生日,BMW M 以一款極具紀念價值的 M4 CS Edition VR46 作為獻禮。這款限量版 M4 CS 由 Rossi 親自參與設計,全球僅生產 46 台,並提供「Sport」與「Style」兩種設計版本,展現 Rossi 的賽道風格與個人標誌。除此之外,購買這款特別版車型的車主,還可獲得獨家體驗,包括親赴義大利 VR46 Motor Ranch 與 Rossi 見面,並在 Misano 賽道參加 BMW M 駕駛體驗。


獨特設計:Rossi 精神完美體現
這款 M4 CS Edition VR46 在外觀與內裝設計上充滿 Rossi 的個人風格,最具標誌性的 「46」號碼 以大膽方式展現在車門、碳纖維車頂及尾箱上。顏色選擇亦呼應 Rossi 在賽道上的亮眼形象:「Sport」版本採用 Marina Bay Blue 車色,並以 Tanzanite Blue 描繪 46 號標誌,而「Style」版本則以 Frozen Tanzanite Blue 為主,46 號則換上 Frozen Marina Bay Blue。


此外,為向 Rossi 的個人色彩致敬,BMW M 招牌 雙腎形水箱護罩 及 M 輕量化鍛造輪圈的 V 型輻條 特別塗上亮眼 黃色,就連 M 煞車卡鉗、門框裝飾條 也加入相同配色,營造出鮮明的賽道風格。碳纖維車頂上更印有 VR46 標誌與 Rossi 簽名,讓這款 M4 CS 更具收藏價值。

內裝部分,BMW M4 CS Edition VR46 採用 夜藍色(Night Blue) 內裝主調,M 碳纖維桶椅以 Merino 皮革黑藍雙色 包覆,並在 肩部區域 加入 Sao Paulo Yellow(黃色) Alcantara 材質,與外觀的黃色元素相呼應。車門迎賓踏板、頭枕及碳纖維中央鞍座上則印有 專屬「1/46」銘牌,進一步凸顯其稀有價值。


性能猛獸!550 匹馬力挑戰極限
M4 CS Edition VR46 採用 3.0L 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高達 550hp(405kW),搭配 8 速 M Steptronic 變速箱、M xDrive 四輪驅動系統 及 Active M Differential,讓這款車的加速表現達到驚人水準!
• 0-100 km/h 加速:3.4 秒(1-foot rollout 方法 3.1 秒)
• 0-200 km/h 加速:11.1 秒(1-foot rollout 方法 10.8 秒)
• 極速:302 km/h(標配 M Driver’s Package)


此外,這款特別版 M4 CS 採用 鈦合金排氣系統,並配備 可變閥門控制,讓車輛在高轉速區間爆發出激昂的 M 性能聲浪。同時,BMW 針對懸吊系統進行專屬調校,配備 電子可變阻尼 M 避震、M Servotronic 轉向系統,確保車輛在激烈操駕時依舊保持精準的穩定性與靈活度。


速度、傳奇與收藏價值的完美結合
對於 Rossi 的粉絲來說,這款 M4 CS Edition VR46 絕對是最具吸引力的夢幻座駕,不僅擁有 BMW M 部門的極致性能,更蘊含「The Doctor」的精神象徵。每一處細節都展現 Rossi 的個人風格,從「46」號標誌、亮黃配色,到與他親自會面的獨家體驗,都讓這款車變得獨一無二。

從收藏價值來看,這款限量 46 台的 M4 CS Edition VR46 具備極高的稀有性,未來保值甚至增值的機率極高。然而,對真正熱愛駕駛樂趣的玩家來說,這不只是一台收藏車,更是一輛能夠隨時點燃激情、馳騁於賽道與公路的猛獸。這不是一台普通的 M4 CS,而是一場速度與傳奇的完美交融!

F1賽車狂飆東京街頭!4月2日「Red Bull Showrun x Powered by Honda」


Honda 與 Red Bull Japan 宣布,F1 賽車將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在東京上演震撼街頭秀,這場名為 「Red Bull Showrun x Powered by Honda」 的活動將展現 Oracle Red Bull Racing 及 Honda F1 賽車的極限速度與魅力。

這場賽車盛事由國際頂級賽車體驗事業執行委員會主辦,並獲得瑶子女王殿下的支持,屆時包括 Max Verstappen 和 角田裕毅 在內的 F1 車手將駕駛頂尖賽車於東京街道進行示範飆速。


六年來首次回歸,F1 街頭秀再現東京
「Red Bull Showrun」活動睽違六年再度於日本舉行,上次為 2019 年 Honda 正式成為 Red Bull Racing 的動力單元供應商時,在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大道舉辦,讓觀眾近距離感受 F1 賽車的震撼。


自 Honda 與 Red Bull Racing 聯手以來,雙方共拿下 63 場 F1 分站勝利、4 次車手世界冠軍(全部由 Verstappen 奪得)以及 2 次車隊世界冠軍,展現無可匹敵的競爭力。這場東京街頭秀,也將為 Honda 與 Red Bull Racing 在 F1 的最後一季(2025 年) 揭開序幕,並為 4 月 4 日至 6 日於鈴鹿賽道舉行的 F1 日本大獎賽 預熱。


賽車名單與活動亮點
活動當天,Honda 經典 F1 賽車 「RA272」(1965 年 Honda 於 F1 取得首勝的賽車)以及 Red Bull Racing Honda 「RB16B」(2021 年幫助 Verstappen 奪得世界冠軍的戰車)將現身街頭。不過,由於天候影響,「RA272」可能無法上場,具體參賽車輛與其他車手名單將於日後公布。

【活動概要】
日期:2025 年 4 月 2 日(雨天照常舉行,惡劣天氣取消)
地點:東京(詳細地點將於日後公布)
內容:F1 賽車街頭示範衝刺
車輛:Honda 「RA272」、Red Bull Racing Honda 「RB16B」 等
車手:Max Verstappen、角田裕毅(更多參賽車手將於官方網站公佈)
門票資訊:後續將於官方網站公告

Toyota 全新純電轎跑!香港時間 3 月 12 日全球首發


Toyota 正式宣布即將推出全新 純電轎跑車型,以 流線型設計、寬敞靈活的車廂空間 以及 出色駕駛動態,進一步豐富品牌的電動車陣容。這款新車的開發靈感來自 Toyota 一直以來對 情感駕馭體驗 的追求,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電動車選擇。

全球首發時間:2025 年 3 月 11 日 23:01 GMT(香港時間 3 月 12 日 07:01)

Toyota 近年積極推動電動化發展,並透過不同車型滿足各類駕駛者需求,而這款即將亮相的純電轎跑 不僅代表 Toyota 在電動車市場的最新突破,更有望成為品牌電動車陣容中的運動化旗艦車型。

Toyota 一直以來擅長打造富有駕駛樂趣的車款,從 86 到 Supra,每一代跑車都擁有獨特的操控風格和駕駛感受。而這次全新純電轎跑的推出,無疑是 Toyota 在電動時代重塑「Fun to Drive」精神 的一次重要嘗試。

到底這款新車會以 GR(Gazoo Racing) 性能車系身份登場,還是走向更優雅、舒適的 GT 轎跑路線?這將成為車迷關注的焦點。不過,Toyota 近年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不斷提升,例如 e-TNGA 平台的應用,以及固態電池的開發,這款新車勢必帶來更多令人期待的技術亮點。

Mercedes-Maybach SL 680 Monogram Series 登場!


Mercedes-Maybach 一向是極致奢華的代表,而這次推出的 SL 680 Monogram Series 不僅是品牌歷史上最具動感的車型之一,更帶來前所未有的開篷駕駛體驗。無論是車身設計、內飾細節,還是強勁的動力系統,都彰顯了 Maybach 追求極致的理念。

全新 Mercedes-Maybach SL 680 Monogram Series 採用了兩款精心策劃的設計概念:「Red Ambience」和「White Ambience」,分別以 MANUFAKTUR garnet red metallic 和 MANUFAKTUR opalite white magno 兩種配色,展現出熱情與優雅的對比。車身上的 Maybach 圖案 貫穿內外,成為品牌獨有的視覺標誌。


車頭部分,Maybach 經典的 直立式星徽標誌 搭配鍍鉻鬼面罩,氣勢十足。而頭燈內部更加入 玫瑰金細節,進一步強調其專屬奢華感。車尾則配備 Maybach 徽章尾燈 以及獨特的 橫條排氣管裝飾,細節滿分。

進入車廂,駕駛者將被 crystal white Nappa 皮革 環抱,這種皮革不僅觸感細膩,更經過可持續鞣製工藝處理,展現環保與奢華的完美結合。座椅背部採用鍍鋅裝飾,與銀色鍍鉻細節形成強烈對比,突顯其高貴質感。數碼化駕駛艙同樣不容忽視,全數碼儀表板及 可調式電動中控顯示屏 內置 Maybach 專屬動畫,為駕駛者提供獨一無二的尊貴體驗。


動力方面,SL 680 Monogram Series 配備 4.0 公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585 匹馬力 及 800Nm 扭力,0-100km/h 加速僅需 4.1 秒。結合 9G-TRONIC 自動波箱 及 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不論是平穩巡航還是激烈駕駛,都能提供極致動感。

同時,車輛標配 後輪轉向系統,讓操控更加靈活,即使在城市道路上也能輕鬆應對。為了進一步提升行駛品質,SL 680 還配備了 噪音優化排氣系統 及 加強隔音材料,確保行車時能享受靜謐而從容的駕駛體驗。

Kia PV5 正式登場!顛覆傳統商用車概念


Kia 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不斷創新,這次正式發表 PV5 Passenger 及 PV5 Cargo 兩款全新車型,揭開品牌「Platform Beyond Vehicle」(PBV)策略的序幕。這款專為靈活應用而設計的電動車型,除了強調智能科技與模組化設計外,更重新定義商用車與個人移動空間的界限,預計將成為市場上極具影響力的新勢力。

Kia PV5 是品牌首款 PBV 車型,提供多種配置,包括載客版(Passenger)、貨運版(Cargo),以及未來計劃推出的特殊改裝版本。這種靈活設計不僅滿足商業用戶的多樣需求,亦能適應個人或共享出行市場的發展趨勢。


外觀設計上,PV5 以「Opposites United」設計哲學為核心,展現出獨特的幾何線條與未來感造型。Passenger 版的流線型車身搭配大面積車窗,提高駕駛視野,並透過黑色玻璃框飾與車身色形成對比,營造現代感。SUV 風格的輪拱護板及側裙則強化了整體剛毅氣息,讓其兼具城市與越野風格。

相較之下,Cargo 版則更強調實用性,擁有方正的車廂設計及側開雙門尾門,大幅提升裝載空間與物流效率,使其成為小型貨運市場的強力競爭者。


Kia PV5 最大的亮點在於模組化概念。無論是運輸公司、個人用戶,或是未來共享出行平台,PV5 都能根據需求進行客製化調整。例如,Cargo 版可選擇不同的內部隔間設計,而 Passenger 版則可能搭載智能娛樂系統或自動駕駛技術,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此外,Kia 也計劃透過 PBV 平台,讓 PV5 與其他 Kia 電動車型共享技術升級,確保車輛在整個使用週期內持續提升智能與效能,這正是未來電動車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Kia 這次推出的 PV5,不只是電動商用車,更像是一個全新移動平台的起點。隨著物流業與城市出行需求轉變,模組化、多功能性的車型將成為趨勢,而 Kia 透過 PBV 概念,讓車輛具備更多變化可能,這正是它的最大價值所在。

從商業角度來看,PV5 Cargo 版的靈活載貨設計,無疑對電商物流、城市配送等行業帶來極大吸引力;而 Passenger 版則可能進一步應用於共享汽車、機場接駁等領域。相比傳統商用車,PV5 的未來發展潛力更大,甚至可能成為一個智能出行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這樣的概念,或許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汽車市場的新方向 – 不再僅是「一輛車」,而是「一個平台」。Kia 能否成功引領這股潮流?2025 Kia EV Day 將揭曉更多細節,值得期待!

Mercedes-AMG F1 W16 E PERFORMANCE 正式亮相迎接 2025 賽季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正式發佈 2025 賽季新車 W16 E PERFORMANCE,並將於明天在巴林賽道進行首次賽道測試。W16 繼承前作的經驗,同時針對當前規則的最後一年進行大幅調整,目標是在競爭激烈的 2025 賽季中更具競爭力。此外,車隊陣容亦迎來新變化,George Russell 與 Kimi Antonelli 正式組成 Mercedes-AMG 的全新車手搭檔,為車隊翻開新篇章。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車隊老闆兼 CEO Toto Wolff 在發佈會上表示:「2025 年將是我們車隊與 Mercedes-AMG 賽車運動的一個新時代。我們站在傳奇歷史的基礎上,準備好迎接新挑戰。」

Wolff 強調,整個 Brackley 和 Brixworth 工廠的團隊在冬季全力工作,希望能在新賽季中更加穩定地爭奪勝利。「去年賽季競爭激烈,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我們的目標是更頻繁地挑戰冠軍。我們在休賽期做了改進,但真正的實力比較,將在澳洲站揭曉。」

對於車手陣容,Toto Wolff 相當樂觀:「我們的兩位主力車手都是從 Mercedes 青年車手計劃成長起來的,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對培養人才的承諾。George 已經證明了他擁有爭奪車手冠軍的能力,而 Kimi 也具備在 F1 發光發熱的潛力。」

Das nächste Kapitel
全新車手陣容:Russell 領軍,Antonelli 挑戰首個 F1 賽季
George Russell 對新賽季充滿期待:「去年是我在 F1 表現最穩定的一年,2025 將是我在 Mercedes 車隊的第四個賽季。我與車隊的合作更加緊密,我們所有人都渴望進步。」

Russell 亦談及新隊友:「Kimi 是個非常快的車手,我們會攜手合作,一同推動車隊前進。」

年僅 18 歲的 Kimi Antonelli 則迎來 F1 生涯的首個賽季:「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非常感謝 Mercedes 對我的信任。我已經在冬季做足準備,現在只想快點開始比賽!」

Kimi 也談到與 Russell 的合作:「他在 Mercedes 的經驗對我來說非常寶貴,我期待在他的幫助下不斷成長。我們將一起努力,為車隊帶來最好的表現。」

除了兩位正選車手,Valtteri Bottas 亦回歸擔任第三車手,而 Fred Vesti 則繼續擔任後備車手。

Bottas 表示:「回到 Mercedes 讓我有種回家的感覺。我將在每場比賽現場提供技術支援,並參與模擬器開發工作。」

W16 技術更新,專注於關鍵改進
2025 賽季是當前空力規則的第四年,亦是現行動力單元(PU)規則的第 12 年。Mercedes 針對前作 W15 的弱點,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 車輛在慢速彎中的轉向反應
• 輪胎溫度管理的穩定性
• 空氣動力學升級與前懸掛改動

技術總監 James Allison 指出:「我們希望解決 W15 在慢速彎時的不穩定問題,並改善輪胎溫度管理,以提高比賽中的一致性。」

動力單元方面,由於 2026 年將迎來全新的 PU 規則,2025 將是現行 PU 最後一年的戰場。Mercedes AMG 高性能動力總成總監 Hywel Thomas 表示:「雖然動力單元開發受限,但我們仍透過可靠性與校準改進,力求榨取最後一點性能優勢。」

Das nächste Kapitel
2026 年規則變革的挑戰與機遇
2025 年將是新舊時代交替的關鍵年,Mercedes 需要在當前賽季競爭力與2026 年新規則準備之間取得平衡。James Allison 指出:「這次規則變革是 F1 史上最大之一,每支車隊都要在今年爭奪競爭力的同時,準備 2026 年的技術研發。我們已開始為未來鋪路,確保 Mercedes 依然處於領先地位。」Hywel Thomas 亦補充:「2026 規則改變帶來巨大挑戰,但我們非常期待。尤其在可持續燃料技術上,我們與 PETRONAS 的合作將發揮關鍵作用。」

展望 2025 賽季:激烈競爭下的冠軍挑戰
Toto Wolff 對 2025 賽季的競爭形勢有清晰認識:「今年將是一場激烈的戰爭!去年我們已經看到場上競爭空前激烈,今年只會更加接近。我們需要做到最好,才能真正挑戰冠軍。」

技術總監 James Allison 亦表示:「到了這個階段,各隊的車輛性能已經收斂,每場比賽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的冠軍。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潛能,才有機會在積分榜上佔據優勢。」

動力總成總監 Hywel Thomas 最後補充:「在這樣接近的競爭環境下,0.01 秒的提升可能就決定了比賽結果!這將是一個關鍵因素,我們會竭盡全力尋找每一絲性能提升。」

Mercedes-AMG F1 在 2025 年將迎來一場全新的挑戰。W16 針對前作改進,車手陣容年輕而充滿潛力,整個團隊全力以赴,希望重返巔峰。隨著 F1 競爭越發激烈,這支銀箭軍團能否在新賽季重奪榮耀?一切答案,將從澳洲揭曉!

超越硬件的未來科技 Volvo ES90 最智能的純電座駕

Volvo ES90, for life in balance


Volvo即將推出的全新純電ES90不僅是一輛汽車,而是一個持續進化的智慧座駕。這款車以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打造,結合超強核心計算能力、全方位感測技術及持續連接的數據分析,確保每一次駕駛體驗都更加安全、智能,並且與時俱進。

ES90是首款搭載雙NVIDIA DRIVE AGX Orin核心電腦的Volvo車型,這使其成為品牌歷史上計算能力最強的車輛。這套超高運算能力的系統,每秒可進行高達508萬億次運算(TOPS),讓人工智能輔助駕駛、安全監測、電池管理等功能都能達到前所未有的精確度。相比前代DRIVE AGX Xavier,ES90的AI計算能力提升了八倍,能夠逐步將深度學習模型從4000萬個參數擴展到2億個,持續提升駕駛安全與體驗。


軟件定義的未來,車輛越開越強
ES90基於SPA2模組化平台,並且是第二款採用Volvo Superset技術架構的車型。這個統一的硬件與軟件生態系統,意味著所有未來的Volvo純電車都能以統一的架構進行軟件更新,突破傳統「車型世代更新」的限制,讓車輛性能可以隨時間不斷進化。例如,透過OTA(Over-the-Air)遠端升級,車主可以獲得更高效的電池管理系統、更準確的自動駕駛能力,甚至是全新的車載互聯功能。這不僅提升了用車體驗,也確立了軟件將取代硬件成為未來汽車創新與價值提升的核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Superset技術架構下的車型可以共享軟件升級,例如ES90可以獲得EX90的軟件更新,反之亦然。這意味著,不論是性能還是安全技術,車主都能保持車輛處於最先進的狀態,這正是「軟件定義汽車」概念的真正價值。


安全科技再進化,打造「Safe Space Technology」
Volvo一直是全球汽車安全領域的領導者,而ES90再次提升了安全標準。車輛配備了一套強大的感測系統,包括1個Lidar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7個攝像頭及12個超聲波傳感器,能夠即時偵測周圍環境,無論晝夜皆能精準識別潛在危險。此外,ES90還具備駕駛員監測系統,能夠根據駕駛狀態提供預警,避免疲勞駕駛或注意力分散所造成的風險。

這一切都屬於Volvo的「Safe Space Technology」,其核心理念是利用先進科技打造一個全方位安全的駕駛空間,確保駕駛者與乘客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享受安心的旅程。


Volvo ES90不僅是一輛車,更是一個持續進化的智慧夥伴。相比傳統內燃機車型,EV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軟件可更新」,而Volvo透過Superset技術架構,將這一優勢發揮到極致。從AI驅動的安全系統,到可隨時升級的電池管理與駕駛輔助功能,這款車真正展現了「買一輛,開一世代」的未來價值。

從駕駛樂趣的角度來看,ES90或許並非性能車型愛好者的首選,但對於重視安全、智能科技與未來感的車主來說,它無疑是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純電座駕之一。當然,技術創新能否真正改變駕駛體驗,還需要市場的驗證,但至少從目前來看,Volvo已經在這場電動化與智能化競賽中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XPENG X9 正式進軍泰國!全球智慧出行佈局加速推進


XPENG近日正式向泰國市場交付首批300輛X9純電MPV,這不僅是品牌全球擴張計劃中的重要一步,也標誌著其智慧出行戰略進入新階段。隨著X9在泰國市場的亮相,XPENG計劃進一步加速人工智慧驅動的出行生態建設,包括技術先進的電動車產品、AI智慧駕駛系統、頻繁的OTA(Over-the-Air)更新,以及遍布全球的超快速充電網絡。

X9 高端純電七座 MPV 瞄準全球市場
作為XPENG旗艦級純電MPV,X9不僅具備寬敞靈活的車內空間,還擁有主動後輪轉向技術、剛性車身結構與高安全標準,適合追求舒適與科技感的家庭用戶。此前X9在泰國首度亮相時,便以其未來感十足的「星艦設計」外觀與豪華智能配置獲得市場熱烈反響。作為去年中國最暢銷的純電MPV,X9勢必將在東南亞市場掀起另一波熱潮。


佈局超快速充電網絡,加強全球能源補給
XPENG的全球擴張不僅限於車輛銷售,更計劃於2025年在東南亞率先建設超快速充電網絡,首批充電站將於今年上半年在香港與泰國率先落地,並逐步拓展至亞洲、歐洲與澳洲,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充電體驗。

與此同時,XPENG將攜手當地充電運營商,確保電動車充電過程更加高效與流暢,進一步落實其全球智慧出行生態戰略,實現「隨時、隨地、快速補能」的願景。

AI智慧駕駛技術2026年邁向全球
XPENG作為中國首家量產高階智慧駕駛技術的車企,其AI智慧駕駛系統Turing AI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全球適應性測試。該系統具備多場景適應能力,能根據不同國家的路況與法規進行精準調整,提升國際市場的駕駛安全性、效率與智能化水平,為智能駕駛樹立全新標準。


OTA更新加速,提升全球用戶體驗
XPENG已成為全球首家能夠同步推出兩次大規模OTA升級的中國車企,未來將持續優化國際版軟體更新,根據用戶回饋快速迭代,確保無論身處何地,XPENG車主都能享受最新的智慧駕駛功能與技術改進。

XPENG的全球願景:邁向智慧可持續出行
自2021年進入挪威市場後,XPENG的國際佈局已覆蓋30多個國家,並計劃於2025年底前擴展至60個市場,建立超過300個全球服務據點,成為引領智慧出行革命的關鍵力量。


XPENG這次在泰國市場的動作,不僅僅是擴展銷售,而是一次全方位的出行生態佈局。透過高階純電MPV X9的推出、超快速充電網絡的建設,以及AI智慧駕駛技術的全球化,XPENG正在挑戰國際新能源市場的既有格局。作為一家中國品牌,它不僅要證明自身技術實力,更要贏得全球市場的認可。能否在高端電動車領域站穩腳跟,最終還是要看產品是否真正符合不同市場的需求。未來幾年,XPENG的全球化步伐將會是業界關注的焦點,而X9的市場表現,將成為這場國際化戰役的關鍵指標。

Audi 100 及 A6 歷史回顧展:見證中大型豪華車的進化之路


Audi Tradition 正在 Audi Forum Neckarsulm 舉辦一場特別展覽,全面回顧 Audi 100 及 A6 的輝煌歷史。展覽將持續至 4 月 30 日,並展出 17 款來自 C 型車系的經典車款,涵蓋從 1968 年的 Audi 100 至 2024 年最新的 RS 6 Avant GT,帶領觀眾探索這個車系近 60 年的演進歷程。


Audi 100:奠定高級中型車的基礎
Audi 100 於 1968 年誕生,不僅開創了 Audi 進入高級中型車市場的道路,更在四代車型發展中創下佳績。這款車型曾 五度奪得「金方向盤獎」,並獲得 兩次「年度風雲車」 及 一次「世界年度風雲車」 的殊榮,全球總銷量達 320 萬輛,足以證明其市場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Audi 100 的開發過程曾經是「禁令之下的秘密計畫」。當時 Volkswagen 於 1960 年代中期收購 Auto Union(Audi 前身),並禁止該公司開發新車型,僅能維護現有產品。然而,時任 Auto Union 技術總監 Ludwig Kraus 違抗指令,私下研發 Audi 100,他認為這是 Audi 生存的唯一機會。最終,這款車在獲得 Volkswagen 總部批准後,於 1968 年正式量產,並迅速打破 Ingolstadt 工廠的產能限制,因此 1970 年起 Audi 100 的生產轉移至 Neckarsulm 工廠。

隨後推出的 三代 Audi 100,皆展現 Audi 在技術領域的突破,包括 全鍍鋅車身、優化空氣動力學、高效能引擎技術,進一步鞏固 Audi 在高級中型車市場的地位。


Audi A6:承接經典,持續進化
1994 年,Audi 100 進一步演變為 Audi A6,正式延續這個傳奇車系的發展軌跡。本次展覽共展出 9 款 Audi 100 及 8 款 Audi A6,並以 2024 年最新的 Audi RS 6 Avant GT 作為展覽的壓軸,象徵 Audi C 型車系歷史的完美收官。

展覽的策展人 Stefan Felber 指出,每輛展出車款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例如:
•「第一款」(The First One) —— 1968 年的 Audi 100,開啟 Audi 進軍高級中型車市場之路
•「環遊世界者」(The Globetrotter) —— 展示 Audi 100 的國際化發展
•「空間魔術師」(A Feat of Spaciousness) —— 代表 Audi 在車內空間設計上的創新
•「超長車型」(The Long One) —— 展示 Audi 針對豪華房車市場的布局
•「流線設計代表」(The Sloping One) —— 代表 Audi 在空氣力學設計的突破
•「智能駕駛先驅」(The Connected One) —— 展示 Audi A6 近年來在數位化與智能科技的發展
•「終極旗艦」(The Supreme One) —— 2024 年 RS 6 Avant GT,代表 C 型車系的高性能終極進化

不過,這場展覽並不代表 Audi A6 車系的終結。Audi 已宣布全新第九代 A6 Avant 將於 3 月 4 日全球首發,將再度為這個歷史悠久的車系帶來新篇章。


Audi 100 及 A6 車系的歷史,無疑是 Audi 如何從 一個被 Volkswagen 併購的品牌,逐步崛起為全球高級車市場的領導者的最佳見證。Audi 100 最初的秘密開發故事,不僅展現當時技術總監 Kraus 的前瞻性,也突顯 Audi 自創立以來「技術創新」的品牌基因。而 A6 作為 Audi 100 的後繼者,成功在高級中型房車市場與 Mercedes-Benz E-Class、BMW 5 Series 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Audi 透過 quattro 四驅系統、鋁合金車架、輕量化設計、數位儀表板 等技術,確保 A6 持續維持市場競爭力。然而,隨著全球電動化趨勢加速,下一代 A6 是否會全面轉向電動車(A6 e-tron)?還是會維持燃油車與電動車雙軌並行? 這將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Audi 是否能在新能源市場與傳統豪華品牌持續競爭,將決定 A6 車系的未來走向。這場展覽,無疑是 一場 Audi C 型車系的歷史回顧,但更重要的是,它也預告著 這段歷史即將迎來全新的電動時代挑戰。

Volkswagen Tiguan、Tayron、Passat 牽引能力再提升


Volkswagen 針對旗下三款熱銷車型 Tiguan、Tayron、Passat,推出全新 2.0 TSI 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4MOTION 智能四驅系統,不僅提升操控穩定性,更強化了牽引能力。其中,Tiguan 與 Passat 最高可拖曳 2,200 公斤,Tayron 更可達 2,500 公斤,展現強勁的全地形適應力與動態性能。新款 4MOTION 車型現已於部分歐洲市場開售,並補足了 TDI 2.0(142kW / 193 PS)柴油動力的陣容,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動力特點:
• 150 kW(204 PS)版本:最大扭力 320 Nm,自 1,400 rpm 即可輸出峰值扭力,提供更線性的加速體驗。
• 195 kW(265 PS)高性能版:最大扭力增至 400 Nm(相比 Golf GTI 的 370 Nm 更強),適用於 R-Line 運動版,提供更強勁的動態表現。


4MOTION 智能四驅系統,牽引更穩定
Volkswagen 針對全新 TSI 車型全面標配 4MOTION 智能四驅系統,可根據不同地形與行駛條件,自動調節驅動力分配:
• 日常行駛時僅驅動前輪,降低油耗
• 當車輛檢測到輪胎打滑或牽引需求時,智能切換至全時四驅
• 可手動啟動四驅模式,確保在雪地、越野路段時保持最佳抓地力

此外,4MOTION 系統還內建「拖曳模式」,當偵測到拖車連結時,自動優化動力分配,確保穩定行駛。


價格與市場定位
車型 / 售價(歐元)
Tiguan 2.0 TSI 4MOTION(204 PS) €48,175
Tayron 2.0 TSI 4MOTION(204 PS) €50,770
Passat 2.0 TSI 4MOTION R-Line(265 PS) €未知

新款 Tiguan、Tayron 均從 Life 版 起標配 4MOTION,R-Line 版則專屬於 195 kW(265 PS)高性能版本,進一步提升運動感與駕駛樂趣。Volkswagen 這次的升級,顯然是針對 豪華中型 SUV 與四驅旅行車市場 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尤其是針對那些需要 更強拖曳能力、四季皆宜的駕駛體驗 的用戶。
• Tiguan & Tayron:204 PS 版本適合一般家庭使用,而 265 PS 的 R-Line 則更具運動性,適合追求操控與越野能力的車主。
• Passat 2.0 TSI 4MOTION:提供比一般轎車更好的牽引力與穩定性,對於經常長途旅行或戶外活動的買家來說,將是更有吸引力的選擇。

目前來看,Volkswagen 仍然保持「柴油 + 汽油」的雙線策略,但隨著歐洲市場對 PHEV 與 EV 的需求上升,未來可能會進一步推出 插電式混合動力 4MOTION 版本,讓 SUV 車型兼具節能與高性能。對於需要牽引露營拖車、運動設備或商務需求的用戶來說,這次升級讓 Tiguan、Tayron、Passat 更具吸引力,也讓 Volkswagen 在中型四驅 SUV 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NIO ET9 搭載 ZF Steer-by-Wire 技術,開創未來智能駕駛新標準


NIO 宣布全新旗艦行政電動車 ET9 採用了 ZF(采埃孚)最新的 Steer-by-Wire(線控轉向)技術,並正式進入量產。作為 NIO NT 3.0 平台的首款車型,ET9 搭載的 “SkyRide” 智能底盤,憑藉 ZF 提供的完全數位化轉向系統,不僅提升操控精度,還能根據不同駕駛情境動態調整轉向比,帶來更精準、更舒適的駕駛體驗,同時確保行車安全。

Steer-by-Wire 取代了傳統的機械轉向連桿,使方向盤與車輪完全解耦,改由電子訊號控制轉向,使駕駛者的操作更靈活,並可透過軟體更新來適應不同的行駛環境。這項技術不僅為智能電動車提供更佳的操控體驗,也為未來自動駕駛打下基礎。動態轉向比是此技術的核心優勢之一。低速行駛時,轉向比降低,使駕駛者可以更輕鬆操控車輛,例如在狹窄空間內泊車時,方向盤最大轉動角度僅需 0.6 圈,提升操作便利性。高速行駛時,轉向比自動增加,確保直線行駛的穩定性,提供更流暢的駕駛體驗。


在安全性方面,Steer-by-Wire 技術帶來多重保障。首先,該系統具備冗餘控制機制,即使某個電子元件發生故障,後備系統仍可即時接管,確保駕駛安全。其次,因為轉向系統與車輪無物理連接,能有效隔絕來自路面的震動,提高行駛舒適性。此外,在濕滑或低抓地力的路面上,電子轉向系統可透過更快的訊號傳遞與精確控制,降低打滑風險,提升行車安全性。

這項技術由 ZF 研發,並與 NIO 共同完成產業化量產,標誌著雙方自 2022 年戰略合作以來的重大進展。ZF 作為歐洲領先的汽車技術供應商,為 NIO SkyRide 底盤提供核心技術支持。NIO 目前在歐洲擁有 5 個研發中心,包括位於英國牛津的工程研發基地,負責制定智能駕駛技術戰略。


NIO ET9 是全球首批採用 Steer-by-Wire 量產的車型之一,這項技術不僅提升駕駛感受,還可透過 OTA(Over-the-Air)無線軟體更新,進一步發展成自動駕駛功能。這意味著未來的 NIO 車輛可根據軟體升級,持續優化操控與安全性能。NIO 透過 ET9 不僅描繪未來汽車的可能性,更是將其變為現實。這不僅對 NIO 而言是一大技術突破,也將促使更多品牌加速轉向線控轉向技術與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帶動整個電動車產業邁向全新紀元。

Alfa Romeo JUNIOR 純電 SUV 登陸香港!經典意式美學進軍電動化時代


Alfa Romeo 正式在香港發表品牌首款純電 SUV JUNIOR,標誌著這家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意大利品牌正式進軍電動車市場。JUNIOR 不僅傳承了 Alfa Romeo 的運動基因與美學設計,更將創新與駕駛樂趣完美結合,為電動車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駕駛體驗。


經典設計與現代電動科技的融合
全新 Alfa Romeo JUNIOR 由 都靈 Alfa Romeo Centro Stile 設計中心操刀,並在波蘭 Tychy 工廠生產。車身設計融合品牌經典元素,同時展現前衛未來感,完美體現 Alfa Romeo 1910 年創立以來的核心價值——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作為 Alfa Romeo 在香港的官方 Story Teller,林海峰亦親臨發佈會,分享他對 JUNIOR 的感受:「Alfa Romeo 代表著速度、激情與運動美學,這款新車更讓我體驗到純粹的駕駛樂趣。」


極致輕量化設計,締造純粹駕駛樂趣
JUNIOR 採用卓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車身重量僅 1,545 公斤,成為同級最輕的高端緊湊型純電 SUV,為駕駛者帶來靈活而敏捷的操控體驗。即使進入電氣化時代,Alfa Romeo 依然堅守「100% Alfa Romeo」的品牌理念,確保每一次駕駛都能帶來純正的意式駕馭快感。



純電性能與卓越續航力
• 電池續航表現: 根據 WLTP 測試標準,JUNIOR 最長可達 410 公里,而在城市駕駛環境下更可達 592 公里。
• 駕駛模式: Alfa Romeo 特別調校的動態駕駛系統,確保在不同路況下均能維持出色的操控表現。



香港市場售價與限時優惠
香港市場提供兩款 JUNIOR 版本,售價分別為 HK$359,800 及 HK$429,800。
首批預售更可免費升級價值 HK$40,000 的「Technology Pack」,包含:
• LED 矩陣大燈
• 無邊框自動調節光暗車廂後視鏡
• 無線智能手機充電器
• 泊車感應系統
• Navigation 導航系統
• 遙控電動尾門
• 免匙啟動
• 車道偏離自動調整巡航系統
• 後視鏡頭及交通標誌識別功能

保養與承諾
• 整車保用: 3 年或 10 萬公里
• 電池保用: 8 年或 16 萬公里

JUNIOR 不僅是一款電動車,更是 Alfa Romeo 進入新時代的開端。它保留了品牌獨有的熱情與駕駛樂趣,同時迎合現代電動車市場的需求,讓每一位車迷都能在電氣化時代,繼續感受 Alfa Romeo 的獨特魅力。

Mercedes-Benz Trucks 亮相 bauma 2025 打造建築運輸的可持續未來

Mercedes-Benz Trucks auf der bauma 2025: Nachhaltige Fahrzeug-, Service- und Mobilitätslösungen für den Bauverkehr Mercedes-Benz Trucks at bauma 2025: Sustainable vehicle, service, and mobility solutions for construction transport


Mercedes-Benz Trucks 將於 2025 年 4 月 7 日至 13 日 參加全球最大建築產業展 bauma 2025,展示其 40 多款專為建築運輸打造的車輛與解決方案。無論是道路建設、物料運輸、臨時基礎設施,還是應對複雜的交通環境,Mercedes-Benz Trucks 皆以堅固耐用、高效能與智能科技 滿足產業需求,並持續推動低碳運輸技術,加速建築行業的電動化轉型。


Mercedes-Benz eArocs 400:強悍耐用,電動化升級
Arocs 長期以來是建築運輸領域的重要成員,而本屆 bauma 展覽將迎來 全新電動版 eArocs 400 的全球首發。Mercedes-Benz Trucks 將深入介紹 電動動力系統如何提升建築運輸效率,並展現電動卡車在嚴苛工地環境中的優勢。

Arocs Extent 限量特仕版:百輛限定,彰顯獨特風格
Mercedes-Benz 推出限量 100 輛 的 Arocs Extent,這款特仕版車型將於 2025 年 7 月正式投產,並以專屬設計突顯個性:
深鉻黑 Arocs 字樣 的前端擾流板
霧面 Weather Gray 進氣格柵 搭配客製化飾條
LED 頭燈 & 車頂 LED 照明,增強夜間作業視野
碳纖維風格內飾 & 不鏽鋼輪軸蓋,提升質感
標配 Multimedia Cockpit Interactive 2,進一步提升數位化駕駛體驗

Arocs Extent 將提供兩款強勁動力選擇:
OM 471(第三代 Euro VI 柴油引擎)
OM 473(Mercedes-Benz 最大排量 Euro VI 柴油引擎)


全新 Multimedia Cockpit Interactive 2:智能互聯,語音控制
Mercedes-Benz Trucks 全面升級 Multimedia Cockpit Interactive 2,讓 Arocs 適應更艱困的工地環境:
12 吋數位儀表板 + 觸控螢幕,確保直覺操作
語音控制,駕駛可輕鬆操作車輛功能
新一代導航系統 + Predictive Powertrain Control(PPC),提升節能駕駛效能
TruckLive 智能車隊管理系統,實現 車輛監測、遠端診斷與維護預測

TruckLive 進一步提供 即時交通資訊 與 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交通警示),確保駕駛在惡劣環境下行駛更安全。

TruckCharge:Mercedes-Benz 全方位電動車基礎設施方案
隨著 eActros 600、eArocs 400 等電動卡車陸續登場,Mercedes-Benz 推出 TruckCharge,整合 充電基礎設施、能源管理、車隊電動化顧問服務,協助企業實現 高效且具成本效益的電動卡車運營模式。


TruckCharge 服務涵蓋:
專業充電規劃(車隊充電站建設)
即時能耗監測(電量管理與充電優化)
適用於多品牌電動卡車(不限於 Mercedes-Benz 旗下車款)

Mercedes-Benz 特殊應用卡車:Unimog、Zetros、Econic 應對各種挑戰
Mercedes-Benz 針對不同建築環境提供特殊用途卡車:

Unimog:專為極端環境設計,全輪驅動、1.2 米涉水深度,適用於極端惡劣的工地條件
Zetros:越野能力極強,搭載全時四輪驅動,適合高負載運輸(提供 8×8 版本)
eEconic:全電動城市建築運輸卡車,低底盤設計提升行人與自行車安全性


Mercedes-Benz Trucks 這次在 bauma 2025 的展出,清楚展現其 「柴油持續優化,電動全面發展」 的戰略。電動化的 eArocs 400 代表 Mercedes-Benz 進一步擴展電動車版圖,並且針對高負載、高強度的建築運輸提供新能源選擇。然而,Arocs Extent 依然配備高性能 Euro VI 柴油引擎,這表明 柴油仍是短期內的主要動力方案。

此外,TruckCharge 平台的推出,顯示 Mercedes-Benz 不只是造卡車,而是要打造 完整的電動物流解決方案。這種 「車輛 + 充電基礎建設 + 智能管理」的全方位服務,將使 Mercedes-Benz 在商用電動車市場具備更強的競爭優勢。未來,電動建築運輸是否能快速普及?柴油動力何時會被完全取代? 這仍然取決於市場需求與基礎設施發展。但可以確定的是,Mercedes-Benz Trucks 正積極佈局,確保自己能在未來運輸變革中保持領先地位。

JAC T9EV 電動農夫車香江現身


對於商用車電動化,我們一向不遺餘力地舉腳贊成。新近投入本地勞動市場的 JAC 江淮汽車 T9EV,是一部電動 Pick-up Truck,繼我們較早前試過的 Maxus eDelivery5 客貨車後,JAC 這次帶來的是香港市場首部四驅農夫車。這款車是繼 2023 年江淮推出的首部後輪驅動農夫車 T8EV 後的進階版本。


建立於 1964 年的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堅持「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發展路向,並加速向新能源方向轉型。經過 15 年發展,「T 系 + 悍途」兩大皮卡 (Pick-up) 系列已涵蓋「油、電、混、氣」四種動力選擇,出口至拉丁美洲、北美、中亞、非洲、中東海灣等超過 130 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超過 17 萬部。2024 年,憑藉出口 44,200 多部,JAC 奪得中國皮卡出口第一的桂冠。


JAC 自 2013 年進駐香港,由森那美旗下的夏巴汽車代理已有超過 10 年,較為人熟悉的主要是 5.5 噸、9.5 噸等貨車。而 T9EV 則是現有 T9 皮卡車的電動版本,採用雙摩打驅動,四門「孖屋」車廂,外形延續傳統 Pick-up Truck 設計。車頭採用類似「鼎」的鬼面罩,大型「JAC」車頭 logo 極具辨識度。油汽引擎版 T9 採用電鍍銀色,而電動版則為藍色,顯然是為了表達環保概念。車頭黑色膠框設計除了增添粗獷感,也將頭燈區分為上下兩截:上方為日行燈與流水式指揮燈,下方為大燈。此外,車門底部設有腳踏板,前後輪拱配有泥擋,而車系通用的輪圈則採用所謂的「龍鱗」設計。尾斗標準配置原廠龍門架,整體來說是穩打穩紮的 Pick-up Truck 造型。


商用車講求實用性,T9EV 在 A、B 柱設有扶手,中橋手枕內的儲物箱有冷氣吹送功能,後排椅背可摺疊以擴展載物空間,中橋亦配備冷氣風口與充電插頭。尾斗則塗有防水防滑塗層,提升耐用度。值得留意的是,後驅版 T8EV 的載重能力為 900kg,而四驅的 T9EV 反而稍低,為 800kg。車內配備兩塊高亮度 LCD 屏幕,儀錶板可透過軚盤按鈕顯示即時耗電量、平均耗電量、電壓及「車仔跟線」等資訊。中控大屏幕則提供胎壓顯示、氣氛燈控制(可選擇「呼吸模式」或隨音樂變色)等功能。安全系統方面,T9EV 具備 BSD 盲點警示、開門警示、RCW 後撞警示、LCDA 車道偏離警示等,但並未配備前後自動煞車功能。內裝方面,座椅與部分內飾採用紅色針線皮革,搭配黑色膠料,營造出濃厚的農鄉風格。不過,對於一部「粗用」的商務車來說,過於高級的用料反而會顯得格格不入。


動力部分,四驅版 T9EV 由兩組摩打驅動,後摩打輸出 150kW / 約 201 匹 / 340Nm,前摩打則提供 70kW / 約 94 匹 / 176Nm。搭載「寧德時代」磷酸鋰鐵電池,容量達 88.02kWh,續航力 340km。充電方面,慢充 15%-100% 需時約 8.5 小時,而快充 15%-100% 則僅需 75 分鐘。0-100km/h 加速為 8.5 秒,整體來說行駛表現不錯,電摩打相較柴油引擎擁有更即時的扭力輸出,踩下去便能感受到動力湧現。駕駛模式提供 Normal、Eco、Sport、Snow 及 Off-road 五種設定,Eco 模式下僅使用後輪驅動以節能,Normal 和 Sport 模式則逐步增加前摩打輸出。另可透過大屏幕調整剎車踏板力度 Comfort 或 Standard 及能量回收程度 More 或 Standard,提供一定的操作樂趣。


柴油車轉為電動後,自然少了「達…達…達…達…」的震動與噪音,取而代之的是更安靜的駕駛體驗。車身針對 544 個部位採用了 59 項 NVH 降噪技術,但葉片彈簧懸掛仍然保留了農夫車特有的「搖船」行車感。

這次 JAC T9EV 的四驅版本讓電動皮卡車的選擇更豐富,但 340km 續航力是否足夠應付本地農夫車用家?這可能是潛在買家最關心的問題。其實對於商用用途來說,充電時間和續航力仍然是關鍵考量,雖然 75 分鐘快充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但如果日常行駛範圍較大,可能還是會有點擔心。不過話說回來,這部車確實解決了傳統柴油皮卡的噪音與震動問題,加速表現更是大幅提升,如果你想體驗電動農夫車的駕駛感受,T9EV 倒是不失為一個新選擇!


尾斗標準裝有原廠龍門架和防水防滑塗層,後驅的 T8EV 載重量有 900kg,四驅的 T9EV 反而較少,有 800kg。


車系共用的輪圈有所謂「龍鱗」設計。


門底有腳踏板,前後輪拱有泥擋。


T9EV 是現有 T9「皮卡」車的電動版本,由雙摩打驅動,有四門「孖屋」車廂。


仿效「鼎」的鬼面罩,「弓」形的車頭黑膠設計除帶來粗獷感外,亦將頭燈框出上下兩截,上面日行燈和流水式指揮燈,下面大燈。


皮革內飾和座椅有紅色針線,皮質和其他黑膠物料有較大農鄉味。


A、B 柱設有扶手,中橋處有冷氣風口和充電插頭。


後排椅背可拍低來承載需要拍低後排椅背的東西。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8.5 秒,電摩打比柴油引擎更有一踩即去的扭力反應;兩塊屏幕反光反得頗勁。


Brake 踏有 Comfort 和 Standard 兩種重量。


安全系統有 BSD 盲點有車警示、開門有車警示、RCW 後撞警示、LCDA 離線警示,不見有前後自動煞車。


段拖慢充電有 More 和 Standard 兩度。


多顏色的氣氛燈光可選擇「呼吸」模式或跟音樂變色。


Drive Mode 在中台波棍轉盤旁設有按鈕,有 Normal、Eco、Sport、Snow 和 Off-road 五種踩電和分動反應。


後摩打有 150 kW /340牛頓米輸出,前摩打有70kW /176牛頓米。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前、後永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88.02kWh
續航距:340km
最大馬力:前摩打 – 70kW 約 94 匹,後摩打 – 150 kW 約 201 匹)
最大扭力:前摩打 – 176牛頓米,後摩打 – 340牛頓米
波箱設計:單一減速齒

體積:5,330 x 1,965 x 1,920m

重量:3,260kg

價格:$368,800
查詢電話:3913 8292 (夏巴汽車)
查詢網址:https://jacmotors.hk/

Mercedes-Benz 改革!實現「精益、更快、更強」

Mercedes-Benz Group AG – Capital Market Day including Annual Results Conference 2024, Stuttgart Mercedes-Benz Group AG – Capital Market Day including Annual Results Conference 2024, Stuttgart


Mercedes-Benz 近期揭示了其史上最大規模的產品與技術發佈計劃,並針對未來競爭力提出了全面的性能提升計劃。計劃中不僅包括數十款新車與升級版車型,還包含了革命性的 MB.OS 智能操作系統 和未來數年的電動化轉型。

豪華與科技,雙軌並行
Mercedes-Benz 一向以 卓越設計、先進技術和頂級工藝 打造每一輛車,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其 「地位感設計」,從高端豪華到運動性能,無論是電動車 (BEV) 還是混合動力車,顧客可根據需求選擇車型,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動力系統。
• CLA 將作為新一代車型,提供純電或 48伏小型高效燃油引擎,創造全新車型的高效能範本,並對市場帶來新標準。
• G-Class 和 Maybach 等高端豪華品牌,將繼續擴充新車型,並推出 全新更小型的 G-Class,為冒險者帶來新選擇!

智慧平台與技術創新
• 透過 MB.OS 系統,Mercedes-Benz 為車主帶來 全方位智能體驗,從 資訊娛樂系統到自動駕駛,每一個車輛都將變得更加智能。
• 新一代自動駕駛技術,支援 Level 2++ 和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將在全球範圍內逐步實現,包括 中國和美國 市場。

隨著 CLA 首次搭載的 AI 增強系統 MB.OS,Mercedes-Benz 讓車主享受 無縫數位體驗,搭載 MBUX 虛擬助手,提供更智能、自然的對話互動。這不僅是 車聯網的突破,還將為未來車型帶來更多的 人工智能驅動功能。
• 新推出的 G-Class 電動版 和 全電動 E-Class,將滿足市場對豪華 SUV 和高效運動型轎車的需求。
• Mercedes-AMG 則計畫推出 下一代 V8 引擎 以及 高性能電動車型,進一步擴展其性能市場。

全球擴展與本地化
• 中國市場 將成為 Mercedes-Benz 的重心之一,品牌將加強本地生產,並推出七款 專屬中國市場的車型,包括本地開發的 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技術,以適應快速變化的需求。

成本控制與生產靈活性
• 生產成本將降低 10%,並計劃大幅減少固定成本,透過數字化技術和 AI 推動生產流程的創新,提升整體效率。
• Mercedes-Benz 計劃到 2027 年將本地化生產比例提升至 70%,在美國和中國市場進行更多本地化生產,進一步優化供應鏈和減少成本。

Mercedes-Benz 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是對市場需求的敏銳反應,更是對未來的 深刻布局。從 智能化 到 電動化,品牌正在積極塑造一個更為 高效且可持續 的未來。對於車迷來說,未來的幾年將是充滿 驚喜與變革 的時刻,無論是新款 CLA 還是 G-Class 電動版,都令人期待不已!

Mercedes-Benz 模組化擴展!迎接電動與燃油雙動力時代


為了更靈活地滿足市場需求,Mercedes-Benz Vans 宣布未來將採用全新的模組化、靈活且可擴展的 Van Architecture,讓燃油與電動車型共用相同平台,提升生產效率與成本效益。

雙動力平台戰略
• 2026 年起,Mercedes-Benz Vans 將推出 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VAN.EA),以全電動技術為核心,專為未來移動需求打造。
• 在此基礎上,品牌同時開發 Van Combustion Architecture(VAN.CA),為市場提供最先進的燃油動力廂型車,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 VAN.EA 和 VAN.CA 共享約 70% 的零件,可在同一條生產線上製造,最大化協同效應,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精準市場區隔
• 高端豪華市場:VAN.EA 和 VAN.CA 將提供針對私人用戶的 豪華級廂型車,強調舒適性、科技感與高端質感。
• 商業運輸市場:Mercedes-Benz 也將提供 高端商用廂型車,結合高效載貨能力與優越的燃油或電動續航,確保運營經濟效益。

Mercedes-Benz Vans 這一波升級,等於是在電動化過渡期內,確保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品牌都能保持競爭力。無論是私人豪華 MPV 還是專業運輸工具,這套 雙動力平台 絕對是個「左右逢源」的聰明選擇!2026 年後的廂型車市場,肯定會變得更精彩!

Mercedes-Benz 轉型之路:盈利增長計劃大公開!


Mercedes-Benz Group AG(MBG)在 2024 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務報告,並同步公布未來數年的產品及業務提升計劃,目標是進一步增強品牌競爭力,確保在市場中的穩固地位。

財務表現:穩健增長
• 2024 年,Mercedes-Benz 工業業務部門錄得 92 億歐元自由現金流,展現強勁的現金產生能力。
• 企業推出「Next Level Performance」計劃,力求讓 Mercedes-Benz Cars 回到 雙位數的銷售回報率(RoS),以提高盈利能力。
• 2025 年的整體收入預計將略低於 2024 年,而集團 EBIT(息稅前利潤)及工業業務的自由現金流預計將顯著低於去年水平。
• 股東回報計劃 方面,將派發每股 4.30 歐元的股息,並啟動 最高 50 億歐元的股票回購計劃(需獲得年度股東大會批准,回購上限為 10% 股本)。

強勢產品陣容來襲
Mercedes-Benz 計劃自 2025 年起,展開一連串全新車款的上市計劃:
• 2025 年推出全新 CLA,作為新世代電動車的開端。
• 2026 年推出 S-Class 大改款,提升豪華車市場競爭力。
• 計劃推出全電動版 GLC 及 C-Class,進一步擴展 BEV 純電車陣容。
• Mercedes-AMG 將陸續推出多款 高性能 BEV 及電動化高科技內燃引擎車型,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 預計至 2027 年,隨著多款新車或改款車型上市,銷售將逐步增長。

Next Level Performance 計劃:全面提升競爭力
Mercedes-Benz 推出「Next Level Performance」計劃,以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及盈利能力,重點包括:
• 擴展直銷模式,增加銷售管道收益。
• 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強化品牌忠誠度。
• 優化全球生產布局,提升工廠效率及靈活性,計劃在 2027 年前 降低 10% 生產成本。
• 與供應商合作降低材料成本,並進一步削減固定成本。

設計與科技升級
• 旗下 純電(BEV)及電動化內燃引擎(ICE)車型 將各自發揮優勢,確保豪華感、空間、舒適性及效率不妥協。
• 採用 智能模組化設計,標準化車載科技(資訊娛樂系統、ADAS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提供一致的使用者體驗。
• 針對不同市場需求(如中國市場),靈活調整產品配置,以維持競爭力。

Mercedes-Benz 在 2024 年展現出強大的財務韌性,而未來幾年更將透過新車款與營運策略,確保品牌在豪華車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作為車迷,我對 2025 年的 CLA、2026 年的 S-Class,以及未來的 AMG 電動猛獸都充滿期待!看看這波 Next Level Performance 會帶來怎樣的驚喜,Mercedes-Benz 這場「轉型升級戰」,絕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