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C
Hong Kong
Tuesday, April 2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1

日產新管理層確定!新 CEO 上場,迎接全新挑戰!


日產汽車(Nissan)正式公布全新管理架構,以確保短中期目標的達成,並推動長遠發展。根據 3 月 11 日的董事會決議,新任管理層將於 4 月 1 日正式生效,其中最矚目的變動是現任首席規劃官(CPO)Ivan Espinosa 將接替內田誠(Makoto Uchida)出任代表執行役社長兼 CEO,帶領日產邁向新時代。

新管理層架構與關鍵人事變動
在新的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 EC)架構下,Espinosa 直接管理以下核心高層:
• Guillaume Cartier:除了現有的首席績效官(CPO)和 AMIEO(非洲、中東、印度、歐洲、澳洲)管理委員會主席身份外,還將負責全球市場營銷與客戶體驗,進一步強化品牌形象與消費者互動。
• 赤石永一(Eiichi Akaishi):接替中畔邦雄(Kunio Nakaguro)成為首席技術官(CTO),掌管未來技術開發與創新。
• 平田禎治(Teiji Hirata):接替坂本秀行(Hideyuki Sakamoto)成為首席製造官(CMO),負責生產業務與供應鏈管理(SCM)。
• Jeremy Papin:繼續擔任首席財務官(CFO),確保財務穩健。
• Steven Ma(馬剛)、安德光郎(Mitsuo Ando)、井原徹(Toru Ihara):分別繼續負責中國市場管理、產品質量以及人力資源。

至於即將卸任的管理層,包括內田誠與坂本秀行將擔任董事職位直至 6 月股東大會後正式退任。此外,品牌與客戶體驗負責人星野朝子(Asako Hoshino)、戰略與企業事務負責人渡部英朗(Hideo Watabe) 也將於 3 月 31 日正式離職。

為何這次變動值得關注?
日產近年來的經營狀況可謂跌宕起伏,從 2019 年的高層內鬥風波,到新能源戰略推進緩慢,一直在努力重建市場信心。而這次人事變動意味著日產正在進一步加速轉型,希望通過新管理層帶來更靈活的決策與更有力的市場推動力。

Espinosa 作為新任 CEO,過去一直負責產品規劃與技術創新,這代表日產未來可能會更聚焦於新能源車(EV)與智慧技術發展,特別是在與 Renault 及 Mitsubishi 的聯盟合作下,如何提升電動車市場競爭力,將成為最大挑戰。而赤石永一接管技術部門,也顯示日產可能會加快固態電池與 e-POWER 技術的商業化,迎戰 Toyota 和 Tesla 等對手。

未來日產會變成點?
講到日產,不少車迷都會想起 GT-R、Z 系列等經典跑車,但近年來日產的產品線卻偏向「保守」,未能完全迎合市場趨勢。而在這次管理層調整後,日產的戰略是否會變得更激進?例如加強電動化,或者推出更具競爭力的新車型?這一切都值得關注。

新 CEO Espinosa 的最大考驗,不僅是如何帶領日產回到「世界前列」,還要解決內部成本控制、提升品牌形象等問題。作為車迷,我希望日產可以「重拾自信」,不再只是靠聯盟合作生存,而是真正推出讓人驚喜的新產品,讓市場重新愛上 Nissan!

全新 Audi Q5 豪華與實用完美結合


自 2008 年推出以來,Audi Q5 一直是品牌最受歡迎的 SUV 之一。如今,第三代 Q5 強勢登場,不僅保留了經典設計元素,更進一步提升空間實用性、駕駛體驗與先進科技,讓這款中型 SUV 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無論是城市穿梭、長途旅行,還是戶外探險,全新 Q5 都能輕鬆應對,成為真正的全能座駕。


靈活空間配置,日常與旅行皆宜
全新 Audi Q5 針對空間利用做出優化,行李箱空間可根據需求調整,當後排座椅完全放倒時,載物空間可擴展至 1,473 公升,適合攜帶大型運動器材或行李。值得一提的是,後座可前後滑動,並可調整靠背角度,讓乘客與行李空間達到最理想平衡。行李箱蓋板更首次可輕鬆收納於地台下方,提高便利性。

此外,Q5 亦貼心考慮到家庭使用需求,標配 後座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固定點,甚至副駕駛座亦可安裝兒童座椅,讓年輕家庭出行更輕鬆。中央扶手下方設有 大容量儲物格,前後排均提供 USB-C 充電埠,前方更支援 高達 100W 充電輸出,可為筆記本電腦或平板快速補充電量,全面提升科技體驗。

全新 MHEV plus 系統,兼顧動力與節能
作為 Audi 「Vorsprung durch Technik」(技術突破)」 理念的代表,第三代 Q5 全面搭載 MHEV plus 48V 輕油電混合動力系統。透過變速箱內的 動力回收發電機(Powertrain Generator),不僅能在滑行或減速時回收能量,還可提供 部分純電行駛,有效降低油耗,提升駕駛體驗。在城市內駕駛,這套系統能讓 Q5 在低速行駛時更安靜、更平順,同時減少油耗與碳排放。


自適應氣壓懸掛,應對多變路況
Q5 的全新 自適應氣壓懸掛(Adaptive Air Suspension) 讓駕駛者可根據不同路況調整車身高度,在越野模式下可升高 30mm,甚至在低速行駛時可提升至 45mm,確保行駛穩定性與舒適度。即使在惡劣地形,Q5 仍能提供良好的行路感,展現 Audi 一貫的優異操控表現。

數碼化座艙與 AI 智能語音助理
新一代 Q5 的科技配置亦進一步升級,搭載 AI 智能語音助理,可透過語音控制車輛功能,如空調溫度、導航等。此外,Q5 採用全新 MMI 觸控資訊娛樂系統,中控螢幕與抬頭顯示器上可見 AI 互動化虛擬角色,為駕駛增添科技感與趣味性。

>Matrix LED 頭燈與 OLED 尾燈,夜間行車更安全
夜間駕駛時,全新 Matrix LED 矩陣式頭燈 可根據路況與對向來車智能調整照明範圍,提供更清晰的視野。尾燈方面,Q5 配備 第二代數碼 OLED 燈組,內含 266 個獨立發光單元,能夠呈現多種燈光動畫,並在「Coming Home」模式下提供專屬動態燈效,讓車輛在夜晚更具辨識度。


Q5 依然是豪華 SUV 的標竿
Audi Q5 一直是中型豪華 SUV 的佼佼者,第三代車型進一步提升舒適性、科技體驗與實用性,無論是日常代步、長途旅行,還是戶外活動,它都能輕鬆應對。更重要的是,全新 MHEV plus 動力系統成功兼顧動力輸出與節能需求,讓駕駛者在享受 Audi 先進技術的同時,亦能符合環保趨勢。對於需要一輛兼具豪華感與實用性的 SUV 車主來說,Q5 依然是不容忽視的選擇。

BMW M Hybrid V8 紀念 50 週年塗裝亮相 Sebring 12 小時耐力賽!


BMW North America 迎來 50 週年紀念,而 2025 年的 Sebring 12 小時耐力賽(3 月 15 日)正是這段歷史的最佳見證。BMW 早於 1975 年憑藉 BMW 3.0 CSL 在 Sebring 取得勝利,正式開啟了美國賽車的輝煌歷史。今年,BMW M Team RLL 兩輛 BMW M Hybrid V8 將披上特別紀念塗裝,延續這段傳奇。這個紀念塗裝不僅彰顯了BMW在北美賽車的歷史成就,也將目光集中在這場賽事的重要性。


1975 年對 BMW 來說是關鍵的一年,當年 3 月 15 日,BMW North America 正式成立,而數日後,BMW 3.0 CSL 在 Sebring 12 小時耐力賽中成功奪冠,為 BMW 在美國的賽車歷史寫下了輝煌的開篇。這場勝利標誌著 BMW Motorsport GmbH 與 BMW North America 攜手開拓美國市場,也確立了 BMW 在北美賽車領域的重要地位。今年,BMW 特別為 M Hybrid V8 設計了一款專屬的 50 週年紀念塗裝,將 1975 年至今的歷史里程碑融入 Sebring 賽道的輪廓中,並向 BMW 在北美的半世紀賽車成就致敬。BMW Motorsport GmbH 的創辦人之一 Jochen Neerpasch,以及 1975 年 Sebring 冠軍車手 Brian Redman 也將現身,共同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


BMW M Hybrid V8 將於今年 IMSA WeatherTech SportsCar Championship(IWSC)第二站的 Sebring 12 小時耐力賽中正式亮相,這不僅是延續 BMW 在北美的賽車傳奇,更是向過去 50 年的歷史致敬。這款混合動力超跑搭載了一台 4.0 升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並結合了混合動力技術,總輸出達到 640 多匹馬力,挑戰 GTP 頂級組別。50 週年紀念塗裝的亮點包括融合了 Sebring 賽道輪廓和 BMW 北美賽車歷程的設計,同時還加入了 BMW M Motorsport 的三色條紋,向經典的 BMW 3.0 CSL 致敬。


BMW 今年的賽事陣容非常強大,將全面出擊。在 GTP 組別方面,BMW M Team RLL 將攜帶 BMW M Hybrid V8 力爭總冠軍,而在 Daytona 開幕戰中,該車隊已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這次 Sebring 賽事他們仍然是總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在 GTD-PRO 組別方面,Paul Miller Racing 團隊的 BMW M4 GT3 EVO 是 IMSA 冠軍車隊,奪冠機會極大。而在 GTD 組別方面,Turner Motorsport 團隊的 BMW M4 GT3 EVO 也將力爭登上領獎台,繼續延續過去的卓越表現。BMW 在 Sebring 12 小時耐力賽的傳奇將繼續延續,這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對北美 50 年輝煌歷史的最高致敬。

Lexus RZ 550e F Sport 豪華純電 SUV 的極限進化


Lexus 近日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發表 全新 RZ 純電 SUV,並帶來一系列顛覆傳統的創新技術。首次搭載「Steer-by-Wire」線控轉向系統,讓駕駛體驗更直覺靈敏;同時導入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虛擬手排系統,帶來類似內燃機車款的換檔樂趣。此外,Lexus 也對 RZ 的電池系統、續航、充電速度 進行大幅升級,續航可增加 100 公里(60 英里),並加入 22kW 交流充電器與電池預熱技術,提升整體效能。這次 Lexus 不只是推出改款,而是直接將 RZ 推向豪華純電 SUV 的新境界!


Lexus RZ 550e F Sport 亮點
首款 Lexus「Steer-by-Wire」線控轉向技術,方向盤轉向角度僅 200 度
全新「Interactive Manual Drive」虛擬手排變速系統,模擬 8 速變速箱體驗
DIRECT4 智慧四驅升級,後軸輸出提升至 408PS
77kWh 高容量鋰電池,續航增加 100 公里(60 英里)
22kW AC 車載充電器 + 電池預熱技術,提升低溫充電效率
2026 年第一季於英國上市,完整規格稍後公佈

Steer-by-Wire:未來駕駛科技登場
Lexus 首次導入「Steer-by-Wire」線控轉向技術,完全取消傳統機械轉向桿,改由電子訊號精準控制方向盤角度。這項技術帶來以下三大優勢:
轉向更輕盈精準:駕駛感受更加細膩,尤其在蜿蜒山路上更具操控感
減少方向盤轉動幅度:僅需 200 度 便能從極左打到極右,市區 U-Turn 更方便
智能調整轉向反應:低速行駛更靈活,高速穩定性更出色

由於沒有物理連結,系統會透過電子訊號提供適當的路感回饋,並消除震動,讓駕駛體驗更順暢。


虛擬手排技術:電動車也能換檔?
RZ 550e F Sport 另一項創新就是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虛擬手排變速系統。這是一種 透過軟體模擬 8 速變速箱 的技術,駕駛可使用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獲得類似內燃機車款的換檔體驗。

這項技術的特色包括:
真實換檔感受:透過電子控制模擬傳統變速箱的扭力輸出變化
提供類似轉速限制器的駕駛感,可聽見模擬的換檔聲浪
提升駕駛參與感,適合熱愛駕馭樂趣的車主

這讓電動車不再只有「一檔到底」的輸出方式,而能夠帶來更豐富的駕駛體驗,吸引習慣燃油車駕駛模式的用戶。


更強的電池與充電技術
Lexus 針對 RZ 的電池技術進行大規模升級,除了更大容量的 77kWh 電池,也加入 22kW AC 車載充電器,支援更快的充電速度。此外,還有:
續航里程增加 100 公里(60 英里)
電池預熱技術,提升低溫環境下的充電效率
充電時間減少 30 分鐘,大幅縮短等待時間

這些改進讓 RZ 在日常駕駛與長途旅行中,都能提供更優異的使用體驗。

408PS 的 RZ 550e F Sport,成為 Lexus 最強純電 SUV!
全新 RZ 車系提供 三種動力選擇:
車型 / 最大馬力 (PS) / 續航里程 (預估)
RZ 350e 224PS 標準版
RZ 500e 380PS 提升版
RZ 550e F Sport 408PS 頂級性能版

其中,RZ 550e F Sport 是 Lexus 史上最強純電 SUV,不僅輸出 408PS,還透過 DIRECT4 四驅系統,根據駕駛狀況動態分配前後輪動力,提升操控樂趣與安全性。


Lexus RZ 550e F Sport,純電 SUV 的終極駕駛體驗!
Lexus 一向以「電動豪華車」自居,這次 RZ 550e F Sport 不僅提升性能,還重新定義純電駕駛樂趣。
Steer-by-Wire 讓轉向更直覺靈敏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 模擬燃油車的換檔體驗
DIRECT4 四驅 + 408PS 動力,帶來 Lexus 最強純電 SUV

對於喜愛豪華 SUV、又追求操控感的車主來說,RZ 550e F Sport 是當前市場上 最具駕駛樂趣的純電 SUV 之一。如果你是 Lexus 車迷,這輛車絕對值得期待!2026 年第一季正式登場,你準備好迎接純電新時代了嗎?

Lexus RZ 550e 登場!Steer-by-Wire + 虛擬手排技術顛覆駕駛體驗


Lexus 作為 Toyota 集團的電動車技術領導者,持續引領電動車創新。最新發表的 RZ 550e F Sport 不僅採用 Steer-by-Wire 線控轉向技術,更首次搭載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 虛擬手排變速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駕馭體驗。除此之外,Lexus 也宣布 未來 12 個月內將推出三款全新 BEV 純電車型,持續擴大電動車版圖。

Lexus RZ 550e F Sport 亮點
全球首款 Lexus Steer-by-Wire 線控轉向技術,方向盤轉向角度僅需 200 度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透過撥片模擬傳統 8 速手排換檔感受
DIRECT4 智慧四輪驅動強化,後軸輸出大幅提升
77kWh 高容量鋰電池,續航額外增加 100 公里(60 英里)
22kW 車載充電器 + 電池預熱技術,提升充電效率
預計 2026 年第一季在英國上市

Steer-by-Wire:顛覆傳統的未來轉向技術
RZ 550e F Sport 首次搭載 Steer-by-Wire 線控轉向,將機械式轉向柱完全取消,改為電子訊號傳輸轉向指令。這項技術帶來三大優勢:
精準度提升:轉向幅度更細膩,過彎操控更穩定
轉向角度更小:方向盤最大轉動角度僅 200 度,無需大幅轉動即可完成 U 形彎
智慧調整:根據車速調整轉向靈敏度,低速時更靈活,高速時更穩定

Lexus 進一步提升 DIRECT4 智慧四驅系統,後軸馬達輸出更強,讓前後動力分配更加靈活,提供更穩定的操控表現。

虛擬手排技術:電動車也能換檔?
RZ 550e F Sport 另一個重磅技術是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 虛擬手排變速系統。透過 軟體模擬 8 速手排換檔,駕駛可以使用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帶來類似燃油車的換檔感受。

雖然電動車本質上不需要變速箱,但 Lexus 這次透過軟體來「還原傳統駕駛樂趣」,讓車主依然能夠享受加減檔位的動態感,這對於熱愛駕駛的玩家來說,無疑是個 革命性體驗。

續航、充電技術全面升級
新的 77kWh 高容量鋰電池,相比前代可額外提升 100 公里續航(最終數據將待 homologation 認證),同時導入:
22kW 交流充電器,提升家用與公共充電效率
電池預熱技術,在低溫環境下優化充電速度
降低充電時間,大幅縮短 DC 快充等待時間

這些升級讓 Lexus RZ 550e F Sport 在性能、續航及充電效率上,都達到純電 SUV 的全新標竿。

Lexus 電動化戰略:2026 年再推 3 款純電新車
Lexus 在 2024 年創下 歷史最高銷售紀錄,歐洲市場更成長 20%,達 88,000 台。電動車及 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需求持續攀升,銷量比去年翻倍。未來 12 個月內,Lexus 計畫推出 三款全新純電車型,持續擴展電動車產品線,並朝 2035 年歐洲市場全面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Lexus 的純電豪華之路
Lexus 在電動車市場的策略非常清晰,透過 獨特技術與豪華體驗,與市場上的 Tesla、BMW i 系列、Mercedes-Benz EQ 系列形成差異化競爭。

Steer-by-Wire 讓電動車的操控更直覺、靈敏
Interactive Manual Drive 還原燃油車的駕馭樂趣
DIRECT4 四驅系統 + 更強後軸輸出,提升動態表現

對於 Lexus 來說,電動車不僅是環保解決方案,更是一種全新的駕駛體驗。如果你是一位重視駕馭樂趣,又想享受電動車科技的車主,RZ 550e F Sport 絕對值得關注。

Toyota Urban Cruiser 純電登場!瞄準 B-SUV 級距續航達 400 公里


Toyota 正式發表全新 Urban Cruiser,這款全電 SUV 將與 Toyota C-HR+ 及 bZ4X 一同進軍 B、C、D 級距市場,讓品牌在電動 SUV 市場中擁有更完整的產品線。新車預計 2025 年第四季在英國及歐洲上市,並提供兩種電池選擇,最高續航約 250 英里(400 公里),展現 Toyota 在電動化戰略上的積極佈局。

雙電池選擇,續航自由搭配
全新 Urban Cruiser 延續 Toyota 在純電市場的 雙電池策略,提供兩種容量選擇,並搭配前驅(FWD)或四驅(AWD)系統,以滿足不同駕駛需求:
驅動方式 電池容量 最大輸出 預計續航(WLTP)
FWD(前驅)49kWh 142bhp(106kW) 約 186 英里(300 公里)
FWD(前驅)61kWh 172bhp(128kW) 約 250 英里(400 公里)
AWD(四驅)61kWh 181bhp(135kW) 約 217 英里(350 公里)

此外,Toyota 提供 10 年 / 100 萬公里(65 萬英里)電池保固計劃,確保電池在 10 年內至少維持 70% 容量,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信心。


真正 SUV 駕馭感,兼具城市與戶外性能
Urban Cruiser 採用全新 電動車專用平台,具備輕量化、高剛性特性,車身尺寸比 Yaris Cross 稍大,並搭載:
更低車體重心,提升操控穩定性AWD 版本配備 Trail Mode & Downhill Assist Control,強化越野能力
滑動式後排座椅,靈活變化空間,提供更大乘坐或行李容量

外觀部分,Urban Cruiser 採用 “Urban Tech” 設計語言,前臉承襲 Toyota 最新 “Hammerhead” 設計,銳利頭燈搭配貫穿式尾燈組,營造更具力量感的 SUV 形象。


內裝科技感滿載,數位座艙升級
車內提供高級數位化體驗,搭載:
10.25 吋全數位儀表
10.1 吋中控多媒體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環艙 LED 燈光系統(12 種顏色可選)
高階 JBL 音響(選配)
固定式全景天窗(選配)

此外,車內科技配置與安全系統亦升級,標配 Toyota Safety Sense 主動安全系統,包括:
ACC 主動式定速巡航
車道偏離警示 & 車道保持輔助
PCS 預碰撞安全系統
360° 環景攝影(高階車型)

這些進化讓 Urban Cruiser 不僅具備城市 SUV 的靈活性,更提升駕駛安全性與智能體驗。


Toyota 電動 SUV 佈局更完整
Toyota 近年來積極布局純電市場,透過 Urban Cruiser、C-HR+ 及 bZ4X 三款 SUV,全面覆蓋 B、C、D 級距,確保市場競爭力。Urban Cruiser 作為入門 B-SUV,擁有靈活的車內空間、成熟的安全科技,以及兩種電池選擇,讓車主能根據個人需求找到最合適的選擇。雖然目前電動 B-SUV 市場競爭激烈,但 Toyota 以 雙電池策略、長續航、SUV 強項操控及耐用電池技術,展現出色的市場競爭力。未來 Toyota 計畫於 2026 年後推出更多純電車型,甚至引進固態電池技術,這將進一步改變市場格局。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適合城市駕駛、兼具 SUV 機能與電動續航的車款,全新 Toyota Urban Cruiser 絕對值得關注!

Toyota bZ4X 進化再突破!更快充電、更強動力、更長續航!


Toyota bZ4X 即將迎來首次重大升級,這款品牌首款純電 SUV 於 2022 年推出後迅速成為歐洲市場熱銷車型之一。為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新款 bZ4X 在充電效率、動力輸出及續航表現等方面全面進化,為車主帶來更卓越的駕駛體驗。

新車將提供 57.7kWh 及 73.1kWh 兩種電池選項,配備 最新 22kW AC 充電技術,最高續航達 356 英里(約 573 公里,待確認),同時 AWD 版本最大馬力提升至 338bhp,牽引力更翻倍達 1,500kg,全方位滿足日常代步及長途旅行需求。歐洲市場預計於 2025 年夏季後 上市,英國市場規格將於日後公佈。


雙電池選擇,續航自由搭配
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新款 bZ4X 提供 兩種電池組合,車主可依據預算與駕駛需求自由選擇:

驅動方式 電池容量 最大輸出
FWD(前驅) 57.7kWh 165bhp(123kW)
FWD(前驅) 73.1kWh 221bhp(165kW)
AWD(四驅) 73.1kWh 338bhp(252kW)

其中 AWD 版本馬力暴增至 338bhp,成為 Toyota 在歐洲市場最強純電 SUV 之一,帶來更迅猛的加速與更穩定的四驅表現。


續航提升!
最大續航里程可達 573 公里(WLTP),搭配新電池預熱技術,在低溫環境下仍能維持高速充電效率,確保長途旅行的便利性。

極速充電,全新 22kW AC 充電技術
新款 bZ4X 在充電技術上再進化,全面提升用車便利性:

全新 22kW AC 車載充電器(高階車型):充電速度更快,減少充電等待時間
150kW DC 快充:快速補能,適合長途駕駛
電池預熱技術(Battery Pre-conditioning):確保電池維持最佳溫度,提高充電效率

此外,新款 bZ4X 內建 EV 導航功能,可根據 電池狀態與剩餘續航距離,自動規劃最佳充電站路線,確保每次旅程更順暢。


動力系統升級,駕馭快感再進化!
新 bZ4X 採用 全新升級 eAxle 電動驅動系統,搭載 矽碳(SiC)半導體技術,提升動力輸出並降低能耗。
AWD 版本馬力提升至 338bhp,實現更強勁的加速與操控感受
牽引力翻倍達 1,500kg,提供更優秀的拖掛能力
懸吊系統調校升級,減少車內震動與行駛噪音,提升駕駛舒適度

這些強化讓 bZ4X 在 SUV 純電市場中,不僅具備長續航與高效能,同時保有 真實 SUV 的四驅能力,不論是城市代步還是越野探險,都能輕鬆應對。


外觀與內裝全面升級,更流線、更豪華
新款 bZ4X 在設計上進一步精雕細琢,帶來更具未來感的外觀與更高質感的內裝:
全新前保桿設計,造型更流線、提升空氣動力學表現
14 吋數位儀表與中控螢幕(標配),資訊顯示更清晰
全新中控台設計,提供更直覺的裝置連接與操作體驗
更強隔音技術,提升行駛靜肅性,提供更高級的乘坐感受

這些升級使 bZ4X 兼具科技感與舒適性,滿足電動 SUV 買家對於 豪華質感與駕駛體驗 的雙重需求。


Toyota 純電 SUV 迎來新時代
bZ4X 作為 Toyota 進軍純電 SUV 的重要戰略車型,這次升級展現出品牌對 電動車市場的深度佈局。不僅提供更靈活的電池選擇,還透過 eAxle 動力技術、22kW AC 充電、電池預熱等功能,大幅提升充電效率與行駛體驗。最值得關注的是 AWD 版本馬力突破 338bhp,讓 bZ4X 不再只是節能取向的純電 SUV,而是具備真正 SUV 能力與駕駛樂趣的性能車款。

未來 Toyota 計畫在 2026 年後推出更多 BEV 車型,甚至導入 固態電池技術,這將進一步改變市場格局。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 兼具續航、動力與 SUV 機能的電動車,新款 Toyota bZ4X 絕對值得關注!

Toyota C-HR+ 全球首發!C-SUV 純電市場的新王者?


Toyota 正式推出 全新純電 C-HR+,為品牌純電 SUV 陣容再添猛將!承襲 C-HR 轎跑 SUV 的經典造型,C-HR+ 以更犀利的設計、更強勁的動力、以及更卓越的空間實用性,進軍歐洲 C 級 SUV 純電市場。

Toyota C-HR+ 代表著 Toyota 在純電 SUV 領域的進化,不僅強化 SUV 的多功能性與駕駛樂趣,還提供 57.7kWh 及 77kWh 兩種電池選項,並搭載前驅與 AWD 四輪驅動版本,其中 AWD 車型馬力高達 338bhp,0-100km/h 加速僅需 5.2 秒,成為 Toyota 旗下最強純電 SUV 之一。新車將於 2025 年底 在英國及部分歐洲市場率先上市,並於 2026 年全面推向全歐市場。


運動跑格設計,延續 C-HR 獨特 DNA
Toyota C-HR 自 2016 年問世以來,以獨特的轎跑 SUV 設計吸引無數車迷,如今 C-HR+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進化,採用 更低伏的車頂線條、寬體設計與全新 LED 燈組,不僅更具未來感,也讓空氣力學表現更出色。

車頭採用 Toyota 純電家族最新設計語言,全新前保桿、進氣格柵與燈組展現出科技感與運動氛圍。車尾則透過 鴨尾式擾流設計與 LED 貫穿尾燈,塑造更具速度感的視覺效果,展現 coupe 轎跑 SUV 獨有的氣勢。

空間再進化!「Class Above」豪華座艙
C-HR+ 在 4,520mm 的車長之下,擁有 2,750mm 的軸距,提供更優異的乘坐空間。Toyota 以「Class Above」級別為標準,將 C-HR+ 的座艙提升至接近 D 級 SUV 的水平,後排座椅頭部空間與 900mm 前後座距離,使得車內空間感更寬敞,滿足日常使用與長途旅行需求。

行李廂容積達 416 公升,搭配 可滑動後座設計,可根據需求調整載物與乘坐空間。此外,為提升舒適度,C-HR+ 配備 全景天窗、雙無線手機充電板、後座 USB 充電埠、後座空調控制,讓乘客體驗更高級的旅程享受。


多種動力選擇,AWD 版成最強純電 Toyota SUV
C-HR+ 不僅具備搶眼的設計與豪華座艙,更在動力系統上提供豐富選擇,以滿足不同駕駛需求:
• 57.7kWh 電池(前驅):165bhp(123kW),適合日常都市駕駛
• 77kWh 電池(前驅):221bhp(165kW),提供更長續航與更強加速性能
• 77kWh 電池(AWD):338bhp(252kW),0-100km/h 僅需 5.2 秒!

AWD 版本不僅是 Toyota 目前最強的純電 SUV,還具備更強的抓地力與穩定性,適合應對濕滑路況或追求更高駕駛樂趣的買家。C-HR+ 續航表現同樣亮眼,最高達 600km(WLTP 待確認),並採用 電池預熱功能與節能熱泵系統,確保極端氣候下的續航表現。

智能充電技術,提升用車便利性
C-HR+ 採用 11kW 內置充電器(標配),高階車型則提供 22kW 充電器,確保更快速的交流電充電速度。此外,直流快充最高可達 150kW,可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電量,提升長途駕駛的便利性。


駕駛樂趣升級,BEV SUV 也能擁有操控快感
Toyota C-HR+ 不僅是一台高效純電 SUV,更注重操控樂趣:
• 採用 e-TNGA BEV 平台,實現更低的車身重心與更剛性的車架
• 重新調校懸吊系統,提升行駛穩定性與過彎表現
• 電子動力轉向系統(EPS)優化,提供更靈敏的轉向回饋
• 車身剛性強化,降低轉向慣性,提升操控敏捷性

無論是日常代步、蜿蜒山路,還是高速巡航,C-HR+ 都能提供令人滿意的駕駛體驗。

科技配備滿載,Toyota Safety Sense 提供全方位安全防護
C-HR+ 配備 最新一代 Toyota Safety Sense 主動安全系統,包含:
盲點監測(BSM)
自適應遠光燈(AHS)
停車輔助剎車(Parking Support Brake)
60 度環景影像(PVM)

此外,14 吋全數位化車載系統 標配,並具備 EV 導航功能,可根據電量狀況規劃最佳充電路線,確保長途旅行的便利性。透過 MyToyota App,車主還能遠端監控充電狀態、剩餘續航、行駛數據等,提升智能化用車體驗。

C-HR+ 為 Toyota 電動 SUV 帶來新高度
Toyota C-HR+ 的誕生,象徵著品牌對純電 SUV 的更高層次進化。不僅保留 C-HR 轎跑 SUV 的運動感,還在空間、動力、科技配備等方面全面提升,讓 C-HR+ 在 C 級純電 SUV 市場具備強大競爭力。最大亮點在於 AWD 版 338bhp 馬力輸出,0-100km/h 僅需 5.2 秒,讓 Toyota 純電 SUV 擁有近乎跑車等級的動力表現,這無疑是一項重大突破。

不過,與競爭對手相比,Toyota 仍需在 充電速度與電池技術 方面持續提升,未來 固態電池技術 能否讓 Toyota 進一步超越對手,值得關注。總結來說,Toyota C-HR+ 結合了 設計、空間、性能、續航與智能科技,不僅是純電 SUV 市場的新標竿,更是追求個性、駕駛樂趣與科技感買家的理想選擇!

Toyota 電動 SUV 大進擊!


Toyota 正式擴展其純電 SUV 陣容,並計劃於 2025 年推出多款新車,進一步鞏固其在歐洲 B、C、D 級 SUV 市場的競爭力。其中,全新 Toyota C-HR+ 純電版與 Urban Cruiser 首次亮相,加上升級版 bZ4X,標誌著 Toyota 在電動化道路上的重大進展。這些新車款不僅具備 Toyota 一貫的品質、耐用性與可靠性,更以強勁續航力、全新設計與智能電池管理技術,為市場帶來更具競爭力的選擇。

全新 Toyota C-HR+ 高顏值純電 SUV,瞄準 C 級市場
Toyota C-HR 自 2016 年推出以來,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 100 萬輛,成為 SUV 市場的潮流代表。如今,全新 C-HR+ 純電版正式登場,延續其轎跑 SUV 的運動風格,同時擁有更成熟、優雅的設計語言。

C-HR+ 搭載與 bZ4X 相同的電動動力系統,提供 57.7kWh 及 77kWh 兩種電池選擇,馬力輸出範圍由 165 至 338bhp,並支援四輪驅動版本,為駕駛者帶來更穩定的操控體驗。此外,車內空間進一步提升,行李廂容積達 416 公升,實用性媲美更高級別的 SUV。

C-HR+ 針對年輕客群,主打時尚、動感與科技感十足的駕駛體驗,勢必成為電動 SUV 市場的強勁競爭者。

全新 Urban Cruiser——靈活實用的都市電動 SUV
Urban Cruiser 源自 Toyota 於 2023 年發表的 Urban SUV 概念車,屬於 Toyota 電動 SUV 家族中的小型選手。雖然體積較小,但設計上依然展現出強烈的 SUV 氣場,並具備 靈活的滑動式後座設計,可根據需求調整後排乘坐空間與行李廂容積。

動力方面,Urban Cruiser 提供 49kWh 及 61kWh 兩種電池選擇,並採用 磷酸鐵鋰(LFP)電池,提升耐用性與安全性,同時降低成本,使其成為一款更具性價比的純電 SUV,適合都市生活使用。


升級版 Toyota bZ4X 更強動力、更快充電
Toyota bZ4X 作為品牌首款 eTNGA 純電 SUV,於 2022 年推出後,已成為 Toyota 電動車陣營的重要成員。2025 年,Toyota 將對 bZ4X 進行大幅升級,帶來更強動力與更高效的充電系統。

新款 bZ4X 提供 57.7kWh 及 73.1kWh 電池版本,並搭載更強勁的電動馬達,最大馬力達 338bhp(252kW),性能表現更為優異。此外,全新 22kW 內置充電器 及電池預熱功能,將大幅縮短充電時間,提升長途駕駛的便利性。

bZ4X 依然保留 XMODE 四驅模式,確保惡劣天氣與崎嶇路況下的出色操控性,進一步強化其 SUV 本色。

2026 年 Toyota 電動車攻勢持續擴展
Toyota 計劃至 2026 年底前 推出 六款全新電動車,進一步擴展純電車陣容,並沿用傳統車系命名方式,以提升消費者對 Toyota 電動車的認識與認同感。

此外,Toyota 亦積極開發全新技術,包括 純電 Land Cruiser Se 概念車,探索如何將電動動力總成應用至品牌最具標誌性的硬派 SUV。

更遠的未來,Toyota 預計推出 新一代固態電池技術,大幅提升電動車續航里程與充電效率,為電動車市場帶來革命性突破。


Toyota 電動 SUV 進化,戰略布局更明確
Toyota 一直以來堅持「多路徑技術戰略」,在發展電動車的同時,仍積極推動混合動力與氫燃料電池技術。這次推出的 C-HR+、Urban Cruiser 及升級版 bZ4X,無疑進一步完善 Toyota 在電動 SUV 市場的布局,並展現出品牌對不同消費群體的精準定位。

C-HR+ 針對追求潮流與運動感的年輕族群,Urban Cruiser 則迎合都市通勤與靈活需求的買家,而升級版 bZ4X 則為長途駕駛與戶外愛好者提供更強動力與續航力。這樣的產品戰略,無疑讓 Toyota 在競爭激烈的電動 SUV 市場佔據更有利位置。

不過,Toyota 目前的電動車型 續航里程仍未達到市場頂尖水平,在高性能純電 SUV 方面仍需進一步突破。而即將推出的 固態電池技術,將成為 Toyota 能否在未來超越競爭對手的關鍵。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次 Toyota 帶來的純電 SUV 新選擇,無疑能滿足不同需求的買家。而隨著電動車市場發展,Toyota 的後續技術升級,將成為其能否真正領跑電動車市場的重要觀察點。

Genesis GV60 大改款登場:更豪華、更智能、更具駕駛樂趣


Genesis 旗下首款純電車 GV60 迎來 首次大改款,今日在韓國正式開售。這次升級不僅帶來更強勁的動力表現,還提升了豪華質感與智能科技,讓 GV60 成為市場上最獨特的高端電動 SUV。

動感與優雅並存的全新外觀
Genesis GV60 採用了品牌設計理念 「Athletic Elegance」(動感優雅),並進一步強化其 未來感與運動感:
前保險桿重新設計,呈現立體雕塑感,營造更具侵略性的視覺效果。
前大燈採用 MLA(Micro Lens Array)技術,不僅更具辨識度,還可在解鎖車輛時呈現迎賓燈效。
後保險桿調整,加強車身寬體低趴的運動氣息,配合 21 吋暗灰色或 20 吋銀色輪圈,進一步提升質感。


新內裝升級:數碼與豪華完美結合
GV60 延續「Beauty of White Space」設計理念,並在細節上進行大幅升級:
27 吋連屏設計(ccIC):集成儀錶板與中控屏幕,無縫顯示駕駛資訊、影音娛樂與導航。
水晶球式排檔設計(Crystal Sphere):標誌性的水晶球排檔延續,增強科技感與未來感。
三輻式方向盤與懸浮中控台採用鋁製紋理飾板,提升內裝質感。
B&O 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音響:17 組揚聲器營造沉浸式音效,帶來極致聆聽體驗。

續航與充電效能大提升
GV60 配備最新 84 kWh 第四代高密度電池,讓續航里程從 451 km 提升至 481 km(WLTP)。
全新 3D 底部擾流板設計,進一步提升空氣力學效能,降低風阻。
超快充電技術:透過 350 kW DC 快充,10% 至 80% 僅需 18 分鐘,即便在冬季也能維持高效充電表現。
智能回充系統 3.0(Smart Regeneration System 3.0):可根據路況自動調整回充強度,提升能效。


駕駛樂趣全面升級
Genesis 在這次改款中大幅優化懸掛與操控表現,提供更細膩的駕駛體驗:
電子控制懸吊(ECS) 調整避震器閥門,強化穩定性與舒適性。
前後懸吊均配備液壓襯套(Hydro Bushings),有效減少路面震動。
轉向齒輪比優化,提升方向盤回饋與操控精準度。


獨特駕駛模式,打造更極致的駕駛體驗:
虛擬換擋模式(VGS):模擬內燃機車輛的換擋感受,提高駕馭樂趣。
隱藏漂移模式(Hidden Drift Mode):透過動力分配與煞車控制,提供更具挑戰性的甩尾操控。
電子限滑差速器(e-LSD):強化過彎與濕滑路面的穩定性,提升全地形駕駛表現。

在 Boost Mode 下,GV60 可輸出 490 匹馬力與 700 Nm 扭力,0-100 km/h 加速僅需 4 秒,讓它成為豪華電動 SUV 中的性能猛獸。


智能與安全科技再進化
Genesis 在 GV60 上導入更全面的數碼科技,提供更便利且安全的駕駛體驗:
✔ 語音助理升級:「Hey Genesis」喚醒語音助手,支援更多車內功能操作。
✔ Face Connect 進化:透過 B 柱攝影機,提供更精準的面部辨識,解鎖車輛與個性化設定。
✔ 新一代 ADAS:Lane Keeping Assist 2、車內監控攝影機(ICC)、數碼後視鏡等,提升駕駛輔助功能。
✔ Walk Away Lock:當車主離開車輛時,GV60 可自動鎖定車門,增強便利性與安全性。

Genesis GV60:豪華電動 SUV 新標桿
全新改款 GV60 以更長續航、更強性能與更智能化的豪華體驗,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未來,Genesis 將陸續公佈 歐洲市場售價與規格細節,並進一步擴展品牌的電動車產品線。這次改款不僅讓 GV60 在電動 SUV 市場更具競爭力,也充分展現 Genesis 持續推動 電動化、智能化與駕馭樂趣 的決心。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台豪華且極具駕馭樂趣的純電 SUV,GV60 絕對值得關注!

法拉利紅色狂潮席捲米蘭!Scuderia Ferrari HP 與 UniCredit 車手發佈會盛況空前


米蘭變成紅色海洋!超過二萬名來自歐洲各地的車迷湧入 Piazza Castello 及周邊街道,為法拉利 Scuderia Ferrari HP 車手發佈會營造出極致熱烈的氣氛。這場盛會由法拉利與贊助商 UniCredit 聯合舉辦,亦是車隊時隔六年後再次回到這座充滿賽車熱情的義大利城市。當晚充滿激情、速度與震撼,法拉利 F1 車手 Charles Leclerc、Lewis Hamilton 及車隊領隊 Fred Vasseur 親臨現場,與車迷共度難忘時刻。

車迷狂熱:從清晨開始的等候
當日最狂熱的法拉利車迷 一大清早 已經到達米蘭,為了爭取站在舞台最前排的機會。午後,DJ 音樂將氣氛炒熱,正式活動則由法拉利 CEO Benedetto Vigna 與 UniCredit CEO Andrea Orcel 開場。兩位嘉賓談及法拉利與 UniCredit 的夥伴關係,Vigna 表示:「我們與 UniCredit 的合作,不僅體現在 F1 賽事上,更延伸到這樣的特別活動。而米蘭,無疑是最適合的地點,這裡就像每年蒙扎站的氣氛一樣熱烈。」Orcel 更希望:「這片紅色的廣場,能為我們迎來一個成功的賽季!」

F1 街道飄移表演:SF90 & SF21 轟動全場
下午 5 點 15 分,Leclerc 與 Hamilton 各自駕駛著 2019 年 SF90 及 2021 年 SF21 登場,帶來 震撼的街頭飄移秀!Leclerc 率先上場,獻上 瘋狂甩尾 (Doughnuts) 與急速維修站換胎示範,點燃全場氣氛。隨後,Hamilton 亦接棒登場,帶來精彩的 燒胎 (Burnout) 及華麗旋轉,讓站在護欄旁的粉絲們驚叫連連。這場視覺與聲音的盛宴,透過 Sky Sport Italia 及 NOW 直播,讓全球車迷也能感受這場米蘭的法拉利嘉年華。

舞台訪談:Leclerc 與 Hamilton 感受「法拉利紅」的魅力
當 Leclerc 與 Hamilton 換上西裝,在 Ferrari SF90 Spider 的陪伴下來到舞台時,Piazza Castello 再度掀起歡呼高潮。車隊領隊 Fred Vasseur 先行發表感言:「感謝大家對我們的支持,這座廣場的熱情無與倫比!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全力迎接即將到來的賽季。」

Leclerc 則表示:「米蘭再一次展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氛圍,這份熱情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動力,讓我們在新賽季全力以赴。這個冬天我們投入了大量努力,希望能夠在 澳洲站 帶來精彩表現!」

對於首次以法拉利車手身份出席公開活動,Hamilton 更是感觸良多:「穿上這件紅色戰袍,真的意義非凡。我還站在這些歷史性賽車旁——像是 Michael Schumacher 曾駕駛的 F2004 和 2006 年的 248 F1,這讓我更加意識到自己正成為法拉利傳奇的一部分。」他更透露自己正在學習義大利語:「我們擁有足夠的實力去爭奪世界冠軍,而你們的熱情,將成為我們的最佳推動力!」

目標澳洲:新賽季即將啟動
這場在米蘭的盛大活動,成為 Scuderia Ferrari HP 在開季前的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接下來,車隊將前往 3 月 16 日開跑的澳洲 GP,正式拉開 2025 賽季序幕。在熱血沸騰的 Piazza Castello,這支來自 Maranello 的傳奇車隊,已準備好在世界賽場上再創輝煌!

Toyota Professional 商用車系快閃倫敦 Westfield 商場展示全面升級陣容


Toyota Professional 近期全面升級旗下商用車及貨卡陣容,並於 3 月 17 至 21 日 在倫敦 Westfield 商場高調登場,向公眾展示其多元化的車型選擇及最新動力技術,讓各類商業需求都能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全方位商用車選擇:從靈活小型貨車到重型裝載之王
Toyota 在輕型商用車市場的佈局,涵蓋從 靈活小巧的 Proace City 到最新推出、擁有 最大 17m³ 貨倉空間 的 Proace Max,提供多種車型選擇以應對各類商業需求。

與 Toyota 的乘用車產品線相同,Toyota Professional 也積極推動減碳技術,提供 混合動力(Hybrid)及純電(BEV) 選項。本次展出的車款包括:
Corolla Commercial(英國製造,市場首款全混能貨車)
Proace City Electric(緊湊型純電貨車)
Proace Electric(中型純電貨車)

Hilux GR Sport II & Land Cruiser Invincible:硬派越野貨卡同步亮相
對於需要 極限越野性能 的客戶,全新 Hilux GR Sport II 也將在展覽中登場,搭載 48V 輕混動力系統,兼具強悍動力與高效能油耗表現。與此同時,屢獲殊榮的 全新 Toyota Land Cruiser Invincible 也將一同展出,展現 Toyota 在硬派越野車市場的領先地位。

專業顧問現場解答,助客戶挑選最合適商用車
展覽期間,Toyota 會派出 專業顧問,提供車輛規格、個人化改裝、配件、性能及供應資訊,幫助企業及個人用戶找到最理想的商用車方案。

Toyota Professional 透過這次 Westfield London 展覽,不僅展現其領先的商用車技術,更強調品牌對可持續發展與商用客戶需求的重視。對於正尋找可靠、高效、環保商用車的企業或個人,這場展覽絕對值得一看!

保時捷 992.2 Cabriolet 及純電 Macan 澳門耀目登場


保時捷再度為車迷帶來驚喜!全新 911 Carrera (992.2) Cabriolet 首次於澳門亮相,與全新 純電 Macan 後驅版共同登陸澳門銀河 銀河時尚匯歐珀大堂,讓經典跑車基因與先進電動科技完美融合,為跑車愛好者帶來極致駕馭體驗。同時,保時捷專屬充電站全面升級,體現品牌對電動車市場的長遠承諾。


992.2 Cabriolet 開篷駕馭
這次展出的 911 Carrera Cabriolet (992.2) 以 Vanadium Grey 為車身顏色,搭配 亮眼紅色內裝,一出場即成焦點。車輛外觀細節經過精心調整,全新設計的前後保險桿,加上貫穿式尾燈與「PORSCHE」字樣的完美結合,使整體造型更具運動感與辨識度。後擴散器與運動排氣系統巧妙融為一體,增強視覺張力。


駕駛艙科技大幅升級,全新 12.6 吋曲面全數碼化儀表板,搭配 10.9 吋中央觸控螢幕,進一步提升駕駛便捷性與互動體驗。此外,T-Hybrid 高性能混合動力系統 亦首度登場,3.6L 水平對向渦輪增壓引擎 搭配 電動廢氣渦輪技術,提供 541 PS 最大輸出,帶來無與倫比的加速表現,將經典 911 車系推向全新境界。


純電 Macan 後驅版 E-Performance 再定義 SUV 性能
全新 Macan Electric 代表保時捷電動 SUV 的新篇章,這次展出的後驅版 以 Provence 車色示人,流線車身比例展現出 都市跑旅的極致魅力。100 kWh 電池模組,可提供 641 公里 WLTP 續航里程,搭載 800V 高壓平台,支援 270 kW DC 快速充電,僅需 21 分鐘即可將電量從 10% 充至 80%。性能方面,Launch Control 模式下可輸出 360 PS 馬力及 563 Nm 扭力,駕馭快感絲毫不減。內裝方面,全新 Macan 採用數碼化駕駛艙,10.9 吋中央觸控螢幕搭配駕駛者專屬儀表與選配乘客螢幕,讓每一次旅程皆能輕鬆掌控。設計上提供 10 種不同色系選擇,讓車主打造專屬個性座駕,重新定義 純電 SUV 的時尚與動感。


保時捷充電站升級,推動電動車新時代
配合純電 Macan 登場,澳門銀河™ 保時捷專屬充電站全面升級,增設 1 個 175 kW DC 快充樁及 2 個 30 kW DC 中速充電樁,確保電動車主享受便捷高效的充電體驗,進一步提升 Macan Electric 的日常實用性。


新款 911 Carrera 現已接受訂購*,售價:
992.2 Carrera HK$ 2,083,000 起* (MOP$ 2,145,490 起*)
992.2 Carrera GTS HK$ 2,558,000起* (MOP$ 2,634,740起*)
992.2 GT3 HK$ 3,280,000起* (MOP$ 3,378,400起*)

全新純電動Macan現已接受訂購*,售價:
Macan HK$ 618,000起* (MOP$ 636,540起*)
Macan 4 Electric HK$ 698,000起* (MOP$ 718,940起*)
Macan 4S Electric HK$ 779,000起* (MOP$ 802,370起*)
Macan Turbo Electric HK$ 928,000起* (MOP$ 955,840起*)

*製造商的建議零售價(包括首次登記稅)只供參考,不包括運輸費、保險費、道路許可證、選擇性或區域性設備。

保時捷的經典與未來並行發展
這次保時捷在澳門的亮相,既展現了經典 911 的進化,也為 SUV 市場帶來電動化新選擇。992.2 的混能技術讓高性能跑車更進一步,而 Macan Electric 則是純電 SUV 進化的完美體現。作為保時捷車迷,這種「傳統與創新並行」的策略,正好讓品牌維持其跑車血統,同時迎接電動時代的挑戰。下一步,就看 Taycan 如何迎來進一步革新了!

謝咏霖初戰 2025 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

Gerrard Xie, Hitech TGR. FIA Formula 3 Championship - Pre-Season Testing, Circuit de Barcelona-Catalunya, Montmelo, Spain. 19th February 2025.


中國新生代賽車手謝咏霖(Gerrard)即將踏上全新征途,他將於本周末到澳洲墨爾本的阿爾伯特公園賽道(Albert Park Circuit),出賽參加個人第一場2025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FIA Formula 3 Championship,FIA F3)。謝咏霖將代表Hitech TGR車隊參加澳洲站的賽季揭幕戰,與一眾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年輕車手爭奪前往一級方程式賽車的路。


經過冬季的密集準備,包括進行一系列的嚴格測試和訓練,謝咏霖已經準備好迎接挑戰F3錦標賽。總長5.303公里的阿爾伯特公園賽道會是Gerrard將要跨越的第一道難關,因為他整個比賽週末就只有一節練習賽,一節排位賽,一場20圈的衝刺賽,和一場23圈的正式比賽來讓他學習和熟悉新的賽車和賽道。然而,謝咏霖所擁有的堅定決心和應變能力,是他能不斷提升自己實力的關鍵,他將把握這個表現機會,全力專注在眼前的比賽上。

今年賽季,謝咏霖將會駕駛Dallara Automobili推出的2025版本最新F3賽車,該賽車擁有全新升級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安全標準亦有所提升。在去年底,謝咏霖曾駕駛過上一代的F3賽車,這名只有18歲的小將在較早之前,亦已到西班牙巴塞隆拿熟習過這部2025版本的最新F3賽車。


謝咏霖晉級F3的路途可說是一帆風順。來自中國大灣區的他最初參加小型賽車賽事而被認識,隨後在2022年中國四級方程式錦標賽上,以令人印象深刻的獲得13場比賽勝利而奪得冠軍。及後,他前往歐洲參加GB3錦標賽進一步磨練他的技術,亦成功在當地贏得數場比賽的勝利和前三名次。2025年,謝咏霖獲得機會晉升至F3錦標賽,並努力於累積寶貴比賽經驗,繼續朝著F1之路邁進。

所有喜歡賽車和支持謝咏霖的車迷朋友,可以關注他的社交平台帳號和他在墨爾本的首次比賽亮相,以及他將會參加的其餘2025年FIA F3錦標賽的比賽。本週末在墨爾本舉行的比賽,將會這名年輕車手踏上世界賽車舞台的重要第一步。

比賽日程
2025年3月15日
衝刺賽 (20圈) – 11:15-12:00 (香港時間 8:15-9:00)

2025年3月16日
正賽 (23圈) – 09:00-09:45 (香港時間 6:00-6:45)

自動駕駛極速新紀錄!Maserati MC20 無人駕駛衝破 318km/h


當自動駕駛技術邁向極限,世界紀錄自然不斷被改寫。Indy Autonomous Challenge(IAC)與意大利 Politecnico di Milano(米蘭理工大學)聯手 Maserati,在美國 NASA 甘迺迪太空中心的 Space Florida Launch and Landing Facility(LLF)成功刷新自動駕駛速度世界紀錄 Maserati MC20 Coupe 由 AI 系統全程操控,以 318km/h(197.7mph)的驚人速度,將 IAC 於 2022 年創下的 192.8mph 紀錄遠遠拋離。


這次挑戰的 Maserati MC20 Coupe,經過 IAC 及 Politecnico di Milano 的特別改裝,完全無需人類駕駛員介入,由 AI 驅動軟件全權掌控。該 AI 由 PoliMOVE-MSU 團隊研發,屬於米蘭理工大學 AID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riving Autonomous)高性能自動駕駛部門的一部分。這輛 Maserati MC20 其實早在 2024 年 11 月,於意大利 Piacenza 軍用機場創下 285km/h(177mph)的自動駕駛量產車紀錄,如今在美國再次突破極限。IAC 行政總裁 Paul Mitchell 表示:「這些速度紀錄不只是技術展示,而是 AI 自動駕駛技術的一次極限考驗。透過公路合法車型,我們將自動駕駛賽車技術轉化為高速公路上的安全駕駛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成果。」


NASA 跑道測試 AI 極限
這次測試場地選在 NASA 甘迺迪太空中心的 LLF 15,000 英尺(2.8 英里)超長跑道。該跑道原為美國航天飛機降落專用,如今成為全球航空航天與高科技測試中心,為 IAC 和 Maserati 提供絕佳測試環境。

Politecnico di Milano 自動駕駛技術負責人 Sergio Matteo Savaresi 教授指出:「我們的目標,是在極端條件下測試 AI 自動駕駛系統的穩定性與反應能力。這些系統早已在 IAC 競技賽中經受考驗,但透過這次測試,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其安全性與可靠性,最終應用於城市日常交通。」

這次測試不僅是速度挑戰,更是 AI 自主決策能力的考驗。自動駕駛系統必須應對極速下的空氣動力變化、車輛穩定性控制,以及不同路況的挑戰,這些技術的突破,將直接推動未來高階 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與全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


Maserati MC20 Cielo 參與 1000 Miglia Florida
測試結束後,另一輛 Maserati MC20 Cielo 敞篷版也加入了1000 Miglia Experience Florida,這輛來自 Politecnico di Milano 的自動駕駛車輛,曾在 2023 年 1000 Miglia 義大利賽段完成 60 公里的全自動駕駛,如今在美國進一步展示義大利研發實力。

1000 Miglia Experience Florida 主辦方 EGA USA 總裁 Massimo Cicatiello 表示:「1000 Miglia 不只是賽事,更是歷史、創新與義大利汽車工藝的象徵。這次與 Politecnico di Milano 合作,讓 Maserati MC20 在 AI 驅動下突破極限,充分體現了傳統與未來的融合。」


AI 自動駕駛邁向新時代
這次 Maserati MC20 在 IAC 與 Politecnico di Milano 的加持下,不僅刷新了自動駕駛速度紀錄,亦為 AI 在高性能駕駛領域帶來新突破。

過去幾年,自動駕駛技術多集中於城市低速環境,但這次測試證明:在極限速度下,AI 仍能保持穩定性與安全性,未來技術成熟後,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或將成為現實。

未來,我們或許會看到 Maserati 甚至 Ferrari 等高性能品牌,將這些 AI 技術應用於量產超跑,讓駕駛輔助系統不只是單純的安全配備,而是能夠提升操控體驗的「智能馭手」。這次突破,不只是數據上的一個新紀錄,更是智能駕駛時代的一大步。

Ferrari Roma 香港首度車聚 – 優雅與激情的完美交匯


Ferrari 在香港的官方進口商 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 近年積極打造 專屬車主活動,讓本地 Ferrari 車主可以體驗如歐美市場般的 法拉利文化與車主社群氛圍。繼 Ferrari 正式進口香港 40 周年紀念車聚、V12 車款巡遊、296 系列專屬活動後,這次輪到 Roma 與 Roma Spider 車主 首度聚首一堂,共同感受這款 融合優雅與性能的 Ferrari GT 跑車 帶來的獨特魅力。


Roma 車主聚會:純粹享受義式優雅與駕駛樂趣
3 月 9 日(星期日)上午,來自香港的 15 位 Ferrari Roma 及 Roma Spider 車主 應邀參加這場精心策劃的車聚。他們在淺水灣 Ferrari 陳列室集合,一邊欣賞彼此愛駒,一邊交流車主心得。從 Ferrari 賽車歷史、國際法拉利車聚,到個人駕駛體驗,話題不絕。

在專業攝影師拍攝完團體照後,車主們駕駛愛車 遊走港島山海美景,最後抵達金鐘 Murray 美利酒店頂層,一同享用輕鬆的早餐聚會。這場車聚雖然流程簡單,但正正是這種輕鬆愜意的氛圍,讓車主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亦讓 Roma 系列車主感受到 Ferrari 品牌強大的 車主社群凝聚力。



Roma & Roma Spider 優雅的 Ferrari,駕馭生活品味
Roma 及 Roma Spider 是 Ferrari GT 跑車家族的新時代代表,外型設計突破傳統,充滿現代感,同時保留 義大利典雅氣息。Roma 以極簡線條詮釋跑車美學,內裝採用數位化座艙設計,搭載 3.9L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輸出 620PS 馬力,完美兼顧性能與實用性。至於 Roma Spider,則進一步提供 軟篷敞篷設計,讓駕駛者能夠在藍天白雲下,感受 Ferrari 獨有的聲浪與駕駛樂趣。

這場 Roma 車主聚會,無疑讓車主們更深刻體會到這款 Ferrari 的獨特之處,不只是駕馭快感,更是一種 專屬於 Ferrari 車主的生活品味。


Ferrari 車主文化 – 超越速度的品牌精神
一個成功的超跑品牌,不僅僅是 技術與性能的巔峰,更是一種 文化與歸屬感。Ferrari 的車主社群遍布全球,每次官方或民間車聚,總能看到 擁有共同熱情的車主們聚首一堂,分享彼此的故事與駕駛樂趣。這次 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 為 Roma 系列車主舉辦的活動,不僅讓車主們建立更深厚的聯繫,也再次證明了 Ferrari 在香港市場的品牌影響力與社群凝聚力。

這樣的活動,相信未來會繼續舉辦,讓更多 Ferrari 車主能夠 體驗到真正 Ferrari 生活的樂趣。下一次,不知道又會是哪款 Ferrari 迎來專屬車聚呢?我們拭目以待!

@BlackbirdFerrari
#FerrariRoma
#FerrariRomaSpider

BMW Munich 廠房全面升級迎接 NEUE KLASSE 純電時代


BMW 集團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廠房,正積極為 2026 年夏季 NEUE KLASSE 純電車系的投產進行準備。儘管目前仍在生產現有車款,但工廠內已同時興建三座全新生產大樓,分別用於車身製造、組裝及物流,目標是打造更高效、更靈活的未來車輛生產基地。

「當 NEUE KLASSE 正式投產時,慕尼黑廠將成為一個極具靈活性、創新能力與高效表現的現代化工廠。」廠長 Peter Weber 強調,2027 年起,慕尼黑廠將全面轉型為純電車生產中心,這將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製造成本。


全面升級生產技術,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NEUE KLASSE 的全新車輛架構將大幅簡化生產流程,特別是車輛電線束(Wiring Harness)的設計,以往因應不同動力系統(燃油、混能、純電)需有不同佈局,如今統一為純電系統後,將有效減少零件數量與安裝步驟,提高裝配效率。


前所未見的測試流程:先行試產與虛擬模擬同步進行
在慕尼黑廠房全面升級的同時,BMW 亦在其位於 FIZ(BMW 研發與創新中心)的試點工廠,率先進行 NEUE KLASSE 的前期生產測試。這種「先行試產+虛擬模擬」雙軌並行的策略,有助於確保未來的生產順利展開。Weber 表示:「除了實體試產,我們亦運用虛擬模擬技術來確保生產流程的順暢。」此外,慕尼黑的生產團隊與匈牙利 Debrecen 新廠密切合作,該廠將於 2024 年底率先投產第一款 NEUE KLASSE 車型,為 2026 年慕尼黑廠的正式量產累積經驗。

全球生產網絡策略,確保產能與市場適應力
BMW 在全球各大工廠採用「靈活工廠(Flex-Plant)」概念,即同一條生產線可同時生產燃油車與純電車,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比重,確保產能與競爭力。不過,隨著電動車市場需求增長,BMW 正逐步將部分工廠專門轉為純電生產基地,如匈牙利 Debrecen 廠及未來的慕尼黑廠。這種策略不僅提升生產效率,也能確保 BMW 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專業培訓計劃,確保員工技能適應電動化時代
電動車時代帶來的變革不僅限於技術與生產模式,員工的技能培訓亦是關鍵。BMW 近年已為逾 25,000 名員工提供電動車相關培訓,並與德國工業與商會(IHK)合作舉辦工業電工課程,確保現有技術人員能夠適應電動車時代的需求。BMW 表示,在過去幾年內,公司內部已創造約 5,500 個與電動車相關的新職位,其中超過 75% 由內部調整與培訓填補,展現 BMW 在電動車轉型過程中,對員工的高度重視與長遠規劃。


BMW NEUE KLASSE 能否重塑市場?
BMW NEUE KLASSE 的誕生,標誌著品牌向純電時代邁進的決心。然而,這並非只是「推出新電動車」這麼簡單,而是涉及整個生產體系、供應鏈乃至企業結構的全面革新。慕尼黑廠房的升級,顯示 BMW 已經為未來 10 年的市場變化做足準備。然而,NEUE KLASSE 是否能在市場上重塑 BMW 的電動車地位?這將取決於產品本身的競爭力、消費者接受度,以及全球電動車基礎設施的發展速度。隨著 2026 年 NEUE KLASSE 的量產啟動,這場純電競爭將進入全新階段,BMW 是否能憑藉這次技術革新突圍而出,值得期待。

Mercedes-Benz MPV 極地嚴寒測試成功


Mercedes-Benz 正全力推動多功能車(MPV)的電動化與智能化,並於瑞典北極圈地區進行嚴苛的冬季測試,以確保新世代車款能夠應對極端氣候與複雜路況。這次測試標誌著品牌邁向 VAN.EA(Van Electric Architecture) 與 VAN.CA(Van Combustion Architecture) 兩大全新車架構的重要一步,預計 2026 年起,Mercedes-Benz Vans 將推出 純電 MPV,而 燃油版車型 也將隨後登場。無論驅動形式如何,這些新架構都將區分出 豪華私人 MPV 與高端商用運輸車款,進一步提升 Mercedes-Benz Vans 的產品實力與市場競爭力。


極寒測試:確保 MPV 在最嚴苛環境下依然穩定運行
在瑞典 Arjeplog 的極地測試中心,Mercedes-Benz MPV 進行了一系列 嚴峻低溫測試,包含 車輛動態控制、ESP® 電子穩定系統、內部暖通系統,以及 高效充電與電池管理。這些測試環節旨在模擬極端天候條件下的駕駛體驗,確保未來的 MPV 不論在北歐嚴寒、亞洲潮濕或中東酷熱環境下,都能提供卓越性能與舒適度。


低溫測試項目包含:
車輛動態測試:雪地與結冰路面摩擦力比乾燥柏油路低 90%,對 加速、煞車、轉向 影響巨大,因此測試重點在於提升穩定性與操控感。
後軸轉向技術:顯著提升操控靈活性,並減少迴轉半徑,使 MPV 在城市與狹窄道路上更易駕馭。
4MATIC 全時四驅系統:進一步增強惡劣天氣條件下的行駛安全性,無論冰雪還是泥濘路面,都能提供最佳牽引力與操控穩定性。
智能熱管理系統:透過低溫模擬實驗室,測試電池在極寒條件下的運行效率,並優化內部恆溫系統,以確保駕駛與乘客在低溫環境中仍能享有 Mercedes-Benz 一貫的豪華舒適感。
最新一代 MB.OS 操作系統:整合 800V 直流快充技術 與 22kW 交流充電,提升充電效率與智能化管理,使長途旅行更無憂。


從測試到量產,Mercedes-Benz MPV 如何重新定義未來移動方式?
Mercedes-Benz Vans 的研發主管 Dr. Andreas Zygan 表示:「我們的新世代 MPV 正在迎接全新時代。憑藉數位化技術,我們能夠即時優化測試數據,大幅縮短開發時間,並提升產品成熟度。」

未來 MPV 產品將劃分為兩大類:
豪華私人 MPV:包括高端家庭用車、專業 VIP 接送車,以及超豪華房車,滿足頂級市場需求。
高端商用 MPV:針對專業運輸與物流領域,以電動化提升 續航、動力與運營效率。


Mercedes-Benz 透過這次測試不僅驗證了新世代 MPV 的耐久性,也為 VAN.EA(電動架構)與 VAN.CA(燃油架構)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的 Mercedes-Benz MPV,將不僅僅是一台車,而是能夠適應各種需求的 高端移動空間,並以 智能化、電動化與極致舒適 重新定義 MPV 的標準。

結論:這次瑞典極寒測試的結果表明,Mercedes-Benz MPV 已準備好迎接未來的挑戰,不論在嚴寒、濕滑或極端環境下,都能展現超凡穩定性與卓越性能。隨著 2026 年 全新電動 MPV 的正式亮相,Mercedes-Benz Vans 也將迎來品牌發展的全新篇章!

2025 Toyota Corolla 歐洲版更新登場!全新內外升級提升競爭力


Toyota Corolla 作為全球最暢銷的車系之一,一直以來都以高品質、耐用性及優異的駕乘體驗聞名。來到 2025 年,全新 Corolla Hatchback 及 Touring Sports 旅行車正式登場,帶來一系列升級,不僅提升市場吸引力,亦進一步強化 Toyota 在 C-Segment 家庭車市場的競爭力。

設計升級:更時尚、更具質感
2025 年 Corolla 在外觀與內裝上均有所升級,當中最顯眼的變化包括:
新增「Metal Oxide」全新車身顏色 — 一款深紅色的金屬漆,適用於 Excel 及 GR Sport 車型,並搭配黑色車頂,營造更具動感的雙色設計。全新 17 吋雙色切削鋁合金輪圈 — 為 Design 車型提供更精緻的運動風格。
標配亮黑色後視鏡殼 — 取代原有的車身同色設計,營造更鮮明的對比效果,使整體視覺更加銳利。


內裝進化:更環保、更具科技感
Toyota 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因此 2025 Corolla 採用了更多環保材質,同時提升質感與耐用度:
全車系標配合成皮革包覆方向盤與排檔桿 — 帶來更細膩的手感與更高級的視覺效果。
全新「Design」等級專屬環保座椅材質 — 由不同顏色的回收織物製成,不僅外觀獨特,觸感舒適,亦具備耐用特性。

混能系統升級:更高效、更強勁
作為 Toyota 電氣化戰略的一部分,2025 Corolla 繼續提供1.8L 及 2.0L Hybrid 混能系統,並針對 2.0L 車型進行動力提升,最大輸出提升至 176bhp(178 DIN hp),讓駕駛體驗更加靈敏流暢,同時保持高燃油效率。Toyota Safety Sense 主動安全系統亦全面升級,帶來更智能的駕駛輔助技術,確保駕駛者與乘客的安全。


Corolla 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Toyota Corolla 一直以來都是家庭用車的首選之一,其可靠的品質、出色的油耗表現及完善的安全配備,深受全球車主喜愛。2025 年的新升級雖然不是大改款,但在設計、內裝及混能動力系統方面的提升,讓 Corolla 更加符合現代駕駛者的需求。

Toyota 近年積極推動環保材料的應用,這次 Corolla 內裝採用回收織物與合成皮革,既提升質感,同時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這點值得肯定。而全新顏色與細節調整,進一步強化 Corolla 在 C-Segment 市場的競爭力。對於想要一台兼具經濟性、可靠性及時尚感的家用車來說,2025 Toyota Corolla 依然是值得推薦的選擇。

Mercedes-Benz Trucks「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提升行車安全的智能警示系統


隨著智能技術不斷進步,Mercedes-Benz Trucks 推出全新的 「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連網交通警示)功能,透過車輛與雲端系統連結,實時偵測並傳遞道路危險資訊,為卡車司機提供更全面的行車安全保障。這項技術可識別 事故、濃霧、暴雨、道路施工、逆向行駛車輛及濕滑路面 等各類突發狀況,並透過數碼地圖與駕駛艙顯示警示信息,還會在事件發生 前 10 秒 提供聲音提醒,讓司機及早反應,避免意外發生。


如何運作?Mercedes-Benz「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的核心技術
這套系統依託於 TruckLive 服務,可透過 雲端數據 與 基礎設施運營商(如德國 Autobahn GmbH)進行資訊交換,確保即使危險尚未進入駕駛者視線範圍(如彎道後、山丘頂端、濃霧區域),也能事先警告車輛,提高行車安全性。
1.自動偵測危險:當車輛發生事故、緊急剎車或進入危險路段,系統將自動將數據傳送至 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 Cloud(連網交通警示雲端)。
2.即時廣播警示:雲端系統會即時將警告訊息發送至附近的 Mercedes-Benz 卡車以及其他 兼容該系統的車輛。
3.多重警示機制:危險資訊將顯示於車輛 導航系統地圖,若該事件影響行駛路線,駕駛艙內的 數碼儀表板將彈出警示,並透過 語音提示 通知駕駛者,以確保警告不會被忽視。

這不僅能夠讓駕駛者提前調整行車策略,亦能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緊急煞車與碰撞風險。

關鍵技術與適用範圍
「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可識別並警告 九大類危險情境:

車禍事故
車輛拋錨
道路施工
潛在危險路段
緊急剎車
逆向行駛車輛(包含自我警示與外部警示)
暴雨影響
路面濕滑
濃霧影響

系統主要適用於配備 Multimedia Cockpit Interactive 2(第二代多媒體互動駕駛艙) 並訂閱 TruckLive 服務 的 Actros 卡車,透過 車輛的遠端通訊平台 進行數據交換,以行動網絡連接至雲端。

此外,Mercedes-Benz 也與 基礎設施營運商、其他車廠 交換資訊,讓 非 Mercedes-Benz 車輛 亦可受惠於此系統,提高整體交通安全性。


帶來什麼改變?Mercedes-Benz 的創新與未來展望
讓駕駛者提前應對潛在危險
系統可在駕駛者視線範圍外提前發送警告,使駕駛者能夠 主動調整行駛方式,避免突發狀況導致的緊急剎車或意外事故。

與第三方平台數據整合,提升行車安全性
Mercedes-Benz Trucks 的 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 為 首款應用於卡車的同類型系統,並已開放與 其他車廠及基礎設施運營商 進行數據交換,使整體道路環境更加安全。

為「零事故願景」鋪路
Mercedes-Benz 目標在未來透過 即時危險通報技術,實現「零交通事故」的終極願景。此系統的問世代表著道路安全技術的一大進步,未來更將整合 人工智慧分析、車隊管理技術,進一步提升自動化風險管理能力。

讓智慧卡車邁向更安全的未來
Mercedes-Benz「Connected Traffic Warnings」的推出,不僅展現了品牌在 智能駕駛技術上的領導地位,更為全球卡車駕駛者提供了一層額外的安全保障。

隨著商用車市場持續向智能化發展,這項技術將幫助車隊管理者降低 事故率與維修成本,提升 運輸效率與安全標準。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們可以期待更完善的車聯網生態系統,為貨運業帶來更安全、更智能的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