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C
Hong Kong
Thursday, May 1,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06

Alfa Romeo Giulia GTS 爽快跑房


重返香港的 Alfa Romeo,我們先前試過它們史上首部 SUV Stelvio,車子在休旅車的包裝下有爽快和跑格的駕駛感覺,不禁令我們想到重心較低的 Giulia 定必是一部好玩的跑房車,今次我們終於可以試到它,車子與香港賣的 Stelvio 一樣,同是 280 匹的 GTS 型號,原價 $798,000,早鳥優惠賣 $708,000。


Giulia 車系較 Stelvio 早兩年在 2015 年推出,2022 年兩車同時小改,車子以長車頭、長陣距、短前後外懸、車倉靠後這典型跑格身形比例、簡潔的線條、優質的造功來反映 Alfa Romeo 百多年來的意大利品味和技術。Giulia 最新的小改地方與 Stelvio 一樣,改用仿照 Zagato 和 Proteo 概念車的「3+3」全 LED Matrix 頭燈,即日行燈/指揮燈以 3 個『C』字發亮的設計,鬼面罩和泵把風口組成的三葉型車頭入風口有新的網面,全 LED 尾燈有新圖案,Stelvio 用茶色燈殼,Giulia 則是透明殼。 


Giulia 的機械設計賣點與 Stelvio 一樣:輕量物料有碳纖維傳動軸,鋁質頭冚、車門、沙板,鋁懸掛和制動系統,50:50 平衡重量分佈;同個 Integrated Braking System(IBS)brake-by-wire 制動系統,制動泵、動力輔助和穩定系統結合為一組輕巧的組件,帶來更快制動反應;前雙搖臂懸掛有「半虛擬」轉向幾何,除能隔掉路面雜訊而傳來清晰軚感外,Caster 角度和前輪觸地面隨軚扭動仍保持統一,Alfa 專利設計的後輪「四條半」連杆懸掛,能保持角度準確;2.0 升渦輪增壓引擎是 Alfa 新一代鋁質引擎系列,Giulia 的 GTS 型號同有 280 匹 / 400 牛頓米輸出,自動波箱有 8 速,車子是形象上更跑格的「Q2」後驅而不是 Stelvio 的「Q4」四驅,有 LSD 限滑差速器;安全和輔助系統同有前撞警示和自動煞車、有「嘟嘟」警示而沒有扭軚功能的離線警示、自動跟速和可校四格跟車距離的自動巡航系統。 


車子的車廂設計差不多與 Stelvio 完全一樣,在 Alfa 傳統的「望遠鏡」形儀錶盒內,指針儀錶在 2022 年小改時改為全 TFT 顯示,儀錶中間的顯示區有跳字車速、「車仔」跟線、G-force 錶。轉數錶內可「碌」出胎壓顯示、耗油量或「冇野」。中台屏幕有油溫/Boost Gauge/扭力錶、耗油量史、慳油評分版面,全是黑/白/紅色顯示,似 Mazda 和 Audi 的精簡多於似平治和寶馬的花巧。在波棍台上意大利國旗圖案旁的 Alfa DNA 反應系統,同有「D」for Dynamic、「N」for Natural 和「A」for Advance efficiency 三個模式來改變油門、軚盤、波箱、穩定系統反應,沒有 Individual 模式可以自定,後驅的「Q2」亦沒有四驅分動可改。主要標準裝備有中橋後排冷氣出風口、鋁腳踏、鋁門檻片、雙區冷氣、無線充電、Harman Kardon 音響、門邊格、前座椅背繩網格,尾箱有彈低後座椅背的拉柄,兩截的大天窗,前有電動窗簾,後窗簾手動;軚盤按鈕有撻火制和巡航系統。 


一如所料,Giulia 的操控反應比 Stelvio 更爽,貼路性能有中上水準,軚感是輕巧得來頗直接的那種,但我們略嫌太輕,懸掛屬偏舒適,若軚盤稍重和懸掛稍硬一些的話感覺會更加實在,不過這只是個人喜好。相比重量有 1,660 kg 的 Stelvio,只重 1,429kg 的 Giulia 奇怪地 0-100km/h 加速同需 5.7 秒,主觀感覺上亦差不多,加速力不算很狂,轉數初段比較冷靜,起步後便好去得很,每「番腳」踩油都有一點 Lurbo Lag 都是預期之內,排汽聲浪偏靜,轉數錶紅線在 5,500rpm 開始,6,000rpm 截油,轉數不算高。根據各模式而改變顯示圖案的儀錶,同樣是「D」時才有齊轉數錶和車速數字顯示,用「N」和「A」時只有「1」和「7」(千rpm)和「260」(km/h 最高速度),叫人難以知道轉數和速度。波段顯示縮在一角,太細了,若能出現在中央顯示區會較好。整體而言是一部舒適的有操控靚房車。

同體形的四門房車,有如平治 C-Class、Audi A4、BMW 3 系和 Lexus IS,不過香港有賣的 C 200、A4 40、318i 和 IS300h 屬初級型號,未及 Giulia GTS 的性能水平,C 43 4MATIC、RS 4、M3 則是高了兩級的百萬元高性能版本,以 Alfa 的價位和性能水平來看,似乎沒有直接對手。


輕量物料有碳纖維傳動軸,鋁質頭冚、車門、沙板,鋁懸掛和制動系統,重量分佈 50:50。


在 Alfa 傳統的「望遠鏡」形儀錶盒內,指針儀錶在 2022 年小改時改為全 TFT 顯示。


車子 2022 年小改時改用「3+3」全 LED Matrix 頭燈,即日行燈/指揮燈以 3 個『C』字發亮的設計。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是 Alfa 新一代鋁質引擎系列,Giulia 的 GTS 型號同有 280 匹 / 400 牛頓米輸出。


「半虛擬」轉向幾何,除能隔掉路面雜訊而傳來清晰軚感外,Caster 角度和前輪觸地面隨軚扭動仍保持統一。


現代化跑車用上全數碼錶板已經是標準配置,這部車也不例外。


安全和輔助系統有前撞警示和自動煞車、離線警示、跟速跟距自動巡航系統。


DNA 反應系統有三個模式來改變油門、軚盤、波箱、穩定系統反應,沒有 Individual 可以自定,後驅的「Q2」沒有四驅分動可改。


全LED尾燈2022年小改時有新圖案,Stelvio用茶色燈殼,Giulia則是透明殼。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5cc
最大馬力:280 匹 / 5,250 轉時
最大扭力:400 牛頓米 / 2,25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650 X 1,860 X 1,438 mm
重量:1,429 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798,000 起(早鳥優惠 $708,000)
網址:http://www.alfaromeo.com.hk/
查詢:3911 1931 (Azzurri Automobile Limited)

文:James Chan
攝:Jeff Poo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2026 年迎來全新電動系列


Lexus 宣布,在即將於10月舉辦的「2023日本移動性展覽」上,將揭示計劃於2026年引入的次世代電動車(EV)概念車型。這款Lexus將於2026年推出的次世代電動車,不僅對車體結構進行了革新,也徹底改變了生產方法,同時全面更新了軟體平台,設計也堅持了Lexus的獨特風格。


這一消息於「LEXUS SHOWCASE」中首次公布。由Lexus國際總裁渡邊剛先生發表,他強調了Lexus品牌的多樣性和電動化發展,並介紹了2023年上半年首度亮相的新車型陣容,以及為實現碳中和社會而挑戰電動車開發和推廣的Lexus汽車製造和努力方向。

在此活動中首次亮相的「LM」「LBX」「GX」「TX」,分別代表著不同的車型特點,例如「LM」作為豪華專屬司機車的全新選擇,「LBX」則超越尺寸的層次,致力於回歸真我,輕鬆自在地享受駕馭樂趣。而「GX」則是一款真正的越野車型,在公路上也能提供高品質舒適的駕馭體驗。另外,特別針對北美市場推出的「TX」,配備了舒適的三排座位,能夠讓家人和摯友們愜意出行。此外,Lexus也預告了GX將在2024年中於日本國內發售。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中還宣布了搭載氫燃料引擎的「ROV Concept」將啟動針對客戶的體驗計劃,並公布了正在開發中的電動化技術方向。Lexus 將為未來的出行帶來更多驚喜和創新!

Audi Q4 e-tron 更高續航里程、更高效率


Audi正有計劃地推動其全電動車型的成長路線。在2023年上半年,相較於其他電動車型,Audi Q4 e-tron 系列貢獻最為顯著,使交付量大幅增長了 51.2%。2024年度款將對其進行全面升級,包括新調校的懸掛系統、提升的效率、獨特的引擎聲音,以及升級的標準配置。此外,在優化的動力系統和更高的充電功率之外,Audi還擴展了這些車型在駕駛輔助系統中的功能。選配的自適應巡航輔助功能現在也能幫助兩款車型進行道路變道。更新後的車型將於9月26日開始接受預訂,起價為52,950歐元。

所有 Q4 e-tron 車型均配備一個大型電池,提供77千瓦時的淨能量(82千瓦時的總能量)。優化的電池化學組成提升了直流充電功率,使其在理想條件下能夠在約28分鐘內將電量從10%提升至80%。四輪驅動車型現在可達到最大的直流充電功率為175千瓦,而後輪驅動車型則為最大的135千瓦。


電池保護功能會自動將充電水準限制在80%,以延長電池壽命。為確保智能的行程和充電規劃,e-tron 路線規劃器優先考慮高效能的 HPC 充電站(高功率充電可實現超快速充電)。如果駕駛者選擇了建議的路線,系統將在新的Audi Q4 e-tron 車型抵達所選定並存儲的充電站之前,啟動電池預熱。如果駕駛者將 HPC 充電站設為目的地,系統將啟動熱控系統,以確保電池在充電站快速充電。Audi Q4 e-tron 系列車型首次引入了事後調節功能,通過此功能,車輛的熱管理系統會在行駛或充電後,如果超過固定的溫度閾值,則會對電池進行冷卻。

對於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所有Audi Q4 e-tron 車型現在均配備了後軸上的永磁同步電機。


此次升級使Audi Q4 e-tron 系列車型獲得了一款完全重新開發的永磁同步電機,其高效能和更大動力備受矚目。這些車型因而獲得了增強的續航里程和卓越的動力輸出。例如,Audi Q4 Sportback 45 e-tron1 在WLTP測試環節中達到最高562公里的續航里程。

Audi Q4 45 e-tron2 和Audi Q4 Sportback 45 e-tron1(後輪驅動)提供210千瓦(286匹馬力),並能在6.7秒內從靜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時(62英里/小時)。Audi Q4 45 e-tron quattro3 和Audi Q4 Sportback 45 e-tron quattro4(四輪驅動)搭載同樣210千瓦(286匹馬力),加速時間為6.6秒。頂級車型Audi Q4 55 e-tron quattro5 和Audi Q4 Sportback 55 e-tron quattro6 配備250千瓦(340匹馬力),僅需5.4秒即可從靜止加速至高速公路速度。所有車型的最高速度現在為180公里/小時(112英里/小時)。


新的電動馬達採用了優化的熱管理技術,以實現更高的效率。該系統具有節能冷卻功能:由於變速箱中齒輪的幾何形狀和排列方式,以及專為運輸和分配油的特殊形狀組件,動力傳輸系統的溫度幾乎不升高。而冷卻迴路則確保了油的溫度受到控制。相關的一個組件是固定子外部的水冷套筒。

配備運動懸掛系統的車身降低了15毫米。新的彈簧/減震器調校和新的方向盤調校提供了平衡、穩健的駕駛體驗,以及典型Audi的響應靈敏的操控感。Audi Q4 e-tron 車型對方向變化的反應更為直接,使其擁有更強的運動性和敏捷性。

APAS 論壇探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場景


汽車科技研發中心(APAS)今天成功舉行「APAS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論壇 (論壇),與過百位專家及業内人士共同探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應用於智慧城市及數字經濟中的機遇和挑戰,及探索各種應用場景,攜手建設香港成爲一個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提升香港在全球創新科技和高質量經濟發展的競爭力。

北斗系統是由中國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及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適用於交通、能源、農業、通信、氣象、自然資源等行業,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並稱全球四大衞星導航系統。根據《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007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增長6.76%,反映產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帶動技術應用的需求和投入。北斗系統亦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資料,2021年支持北斗系統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已達3.24億部,佔内地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94.5%;2021年内地安裝使用北斗系統的營運車亦超過780萬輛。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致開幕辭時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自主研發到面世,至今不過短短30年,已取得重大成就,香港特區政府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亦是全日二十四小時接收來自包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為市民提供大量地理空間數據。我深信北斗系統與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深度融合,將有巨大潛力。我亦鼓勵在座各位可以多加利用各個政府部門於『資料一線通』網站提供的多項開放數據,結合北斗系統,研發更多造福市民及商界的應用,加快推動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

汽車科技研發中心行政總裁張梓昌博士致歡迎辭時表示:「為配合國家於《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中提及的新時代中國北斗發展成就和未來願景,以推動北斗系統進入全球化發展新階段,汽車科技研發中心目前正積極探討將北斗系統及自動駕駛結合的可行性,善用北斗系統於亞太地區擁有高精度的優勢,促進北斗系統在汽車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以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精準度、安全性及可靠性,共建創新及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北斗導航技術與應用交通運輸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林伯瀚博士致歡迎辭時表示:「我們引領世界時空物聯大數據大融合人工智能雲平台。從前沿創新的數字底坐、數字孿生,到芯片板卡演算法,擁有我們自主的知識產權。我們期待著協同香港特區政府各部門、院校、企業和市民,為創建香港成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讓香港數字經濟與生活,更安全、可靠、高效、持久地閃爍飛揚。」

論壇邀請多位行業專家進行演講,包括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沈軍博士、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機械人及人工智慧部總經理葛明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物聯網研究院陳武教授、順豐控股股份公司副總裁兼鄂州機場專案指揮長馮曉平先生、合眾致晟香港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昊先生,與在場過百位業內人士分享與北斗系統相關的議題,包括了解北斗系統的應用發展、對智慧城市發展的潛在應用及影響等,並分享真實案例,讓參加者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機遇。

活動當日亦舉辦展覽,展出與北斗系統相關的最新產品及服務,包括智能安全帽、測量儀器、執法紀錄儀等,讓參加者親身了解北斗系統的應用案例。

汽車科技研發中心期望透過是次論壇,加速推進北斗系統在各領域的應用及相關研發項目,以配合國家於2035年建成以北斗系統為核心的目標,更加廣泛、更加融合、更加智慧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系統,與世界共享中國北斗系統建設的發展成果。

豐田提供 500 輛 Mirai 給 2024 年巴黎奧運會及殘奧會


豐田他們將成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及殘奧會的全球合作夥伴,為正式車隊的一部分提供這些環保車型。

豐田和巴黎2024大會共同致力於降低比較2012年倫敦和2016年里約奧運會等之前大會的碳排放量,目標為減少50%。而這將主要依賴於百分之百電動化的車輛。

Mirai採用搭載氫燃料電池的轎車,代表了豐田在實現零排放方面的承諾。這些車輛將使用由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官方水素合作夥伴Air Liquide提供的可再生能源來進行充氫。

對於這一消息,巴黎2024主席Tony Estanguet先生表示:「舉辦一場典範且更環保的大會是巴黎2024的目標之一。我們很高興豐田,作為巴黎2024的全球合作夥伴,在大會的正式車隊中提供氫燃料電池車型’MIRAI’,這將是朝著更環保方向邁出的一大步。我們對豐田的承諾表示感謝。」

資料來源:https://newsroom.toyota.eu/toyota-announces-500-fuel-cell-mirai-in-the-official-fleet-for-the-olympic-and-paralympic-games-paris-2024/

Nissan CARAVAN 推出 50 周年的特別版


這次日產汽車宣佈將於10月10日推出紀念「CARAVAN」誕生50周年的特別版車型「50th Anniversary」,售價為348萬3700元至445萬3900元。「CARAVAN」首款車型於1973年以1BOX風格的商用車面世,成為戶外和休閒活動的引領者,並在此後持續演進,提升了安全性、舒適性和設計等方面,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

這款紀念「CARAVAN」誕生50周年的特別版「50th Anniversary」以「GRAND PREMIUM GX」為基礎,配備了以黑色為主調的黑色前格柵、帶側轉向燈的電動折疊遙控門鏡(黑色)、黑色門把手、黑色滑門導軌、黑色進氣格柵、黑色後門飾條等特別裝備。

此外,還在AT飾條和後部安裝了印有「50th Anniversary」標誌的徽章,並在車身側部貼上了標誌,座椅靠頭上還刺繡有標誌,突顯了這款50周年紀念車的特別氛圍。車身顏色共有4種,包括專屬色「卡仕米亞米米米灰」。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型將於2024年3月前進行限時販售,若達到生產上限,將視情況結束訂單接受。

全新 Fiat 600e 電動歸來


FIAT持續引領可持續城市移動的浪潮,推出了全新Fiat 600e,這款車型是品牌B級市場的重要補充,也標誌著品牌回歸B級市場。這款車融合了你喜愛的B級市場特點,並在各個方面進行了升級:較大的車內空間、更長的續航里程、更強的“Dolce Vita”魅力。簡單來說,全新Fiat 600e將B級市場和B-SUV市場的精華結合,為你帶來美麗、愉悅、愜意的駕駛體驗。繼上世紀50年代的前輩和暢銷車型Fiat 600之後,這款全新Fiat 600e置身於迅速成長的B級市場的核心位置,同樣以家庭移動為特點。

新Fiat 600e代表了城市愛好者和戶外運動愛好者的理想解決方案,完美體現了品牌的義大利風格和可持續性價值觀。它既時尚又美麗,擁有4.17米的寬敞車身,可以容納五名乘客,提供同級領先的前置車廂空間,搭載的電池組在WLTP綜合循環模式下具有超過400公里的續航里程,在城市環境下更可達到超過600公里(WLTP城市循環模式),並提供先進的安全功能。全新Fiat 600e分為兩種全電動版本,分別是Fiat 600e La Prima和Fiat 600e RED,是一個家庭友好型解決方案,讓你充分體驗純正的義大利“Dolce Vita”,同時關注環境和社會公益事業。


全新Fiat 600e有5個車門,提供寬敞的乘坐空間,擁有5個座位和15升的內部儲物空間。客戶可以將個人物品放在智能中央隧道中——該隧道配備了定制的蓋墊和靈活的杯架,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座椅背袋和策略性的前置儲物空間。行李箱的容量也很大,擁有360升的載貨容量。除了車內空間的多功能性,這款車型還具有出色的電動性能。搭載的54 kWh鋰離子電池給予新600e在WLTP綜合循環模式下超過400公里的續航里程,城市環境下更可達到超過600公里,使其成為既適合日常城市使用又適合週末郊遊的理想選擇。為了優化充電時間,新600e配備了100 kW的快速充電系統,可以非常迅速地為電池充電。例如,充電至80%僅需不到半小時,這差不多是為週末郊遊打包行李所需的時間。該車型還配備了11 kW的車載充電器和Mode 3充電電纜,可在家中或公共場所實現不到6小時的充滿電。發動機輸出功率為115 kW,實現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僅需9.0秒。全新Fiat 600e為你提供了選擇的空間:每位客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風格選擇“生態模式”、“正常模式”或“運動模式”。

FIAT的工程師們致力於在後排最大化腿部空間和空間感,並提供額外的行李箱空間和儲物空間。通過移動H點,他們在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增加了30毫米,空間感增加了22毫米,使得新600e成為家庭出行和長途旅行的理想選擇。通過使門環增寬37毫米,進出車輛變得更加容易。後部還增加了6厘米,以最大程度地擴大行李箱空間,而後部的更深弧度則在內部擴大了行李箱空間,使其成為同級最佳的行李箱容量,讓人們可以攜帶所有所愛之物。此外,全新Fiat 600e在前部還提供了超大的儲物空間。


工程師們不僅在最大化內部空間方面進行了努力,還從車型的靈活性入手,從車身尺寸和軸距開始:4.17米的全長和2.56米的軸距,幫助客戶輕鬆應對狹小空間。轉向半徑為10.5米,屬於同級最佳水準。兩種駕駛模式可幫助駕駛員進行城市操作,即“正常模式”,使操作變得輕鬆自如,以及“生態模式”,也可以節約燃料;而“運動模式”則在郊外駕駛時獲得最佳的操控、加速和動力享受。此外,全新Fiat 600e具有專門調校的懸掛系統,使崎嶇的道路感覺更加平穩,無論在任何類型的地形上都能提供舒適的駕駛體驗,同時優化了車身運動控制,讓你在路上盡情享受。

最後,FIAT的工程師們致力於提高效率和可持續性,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引擎,噪音比上一代引擎降低了50%。從Fiat 600e項目的起點開始,主要得益於引擎和電池技術的發展,該車的續航里程提高了25%。額外的續航里程部分歸功於對空氣動力學和重量的努力改進。受到已經具有良好空氣動力學特性的Fiat 500的啟發,工程團隊對每一個細節進行了優化,以提高效率,並將600e的重量比上一代Fiat B級車型降低了10%。

Porsche new Panamera 最後測試階段


在距離全球首演僅幾個月之前,全新的保時捷Panamera正在巴塞羅那進行最後的測試駕駛。這些測試的主要焦點是動力系統,其中包括全新的保時捷雙離合器變速箱(PDK)和新開發的具有主動避震控制的底盤。

就在新Panamera即將推出之際,工程師們正在巴塞羅那及其周邊地區檢查新車型的最後細節。這款運動轎車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測試程序,在這些程序中,這款四門運動轎車在全球四大洲上展現了其優點。例如,美國的測試檢查了高海拔和低氧氣條件下的動力系統性能,或者驗證了引擎冷卻系統和極端高溫下的空調性能。


在斯堪的納維亞,Panamera在極低溫下行駛;在南非,它征服了困難的路況;在亞洲,高濕度的空氣和巨大城市中的交通阻塞為整體包裝提出了特殊挑戰。“我們會對每款新車進行深入測試,以滿足我們的要求,當然也要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開發經理Marcel Hönemann表示。“我們設定的標準始終是規格中定義的發展目標。新Panamera必須在性能、舒適度和音響方面表現出色。”

在保時捷,選擇合適的動力系統對於實現最佳性能至關重要。新一代Panamera車型具有全面升級的引擎系列,重點放在可持續動力系統和高效性上。“在為第二代Panamera提供三款E-Hybrids之後,我們將在新Panamera中增加第四款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這是對我們客戶巨大需求的回應。在某些國家,Panamera中E-Hybrids的比例幾乎達到100%。新的派生車型是一款高性能車型,完美融入多功能車型陣容,” Panamera產品線負責人Dr Thomas Friemuth報告說。“我們正在提高Panamera在所有E-Hybrid車型中的電動性能,包括駕駛動力學以及電動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等重要領域。在我們的測試中,純電動力的行駛距離比前車型多高達70%。”


新一代Panamera的所有E-Hybrid車型的基礎是一個全新的、性能更強的電動馬達,現在完全集成在新的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傳動殼中。它在更低的重量下提供了比其前身更高的動力傳動和再生性能值。它的能量來自一個容量明顯提高至25.9千瓦時的高壓電池。一個功率為11千瓦的車載充電器縮短了充電時間,盡管能量容量增加。

對內燃引擎的根本性修訂有助於提高效率和性能。新一代Panamera的所有動力系統都已為未來的排放標準做好準備。“我對我們在電動化方面取得的進展感到高興。在Panamera中無縫且和諧地整合和結合兩種動力系統。通過新的動力系統,當加速時,汽車表現出色和可靠,” Panamera產品線動力系統項目經理Arno Bögl在測試中報告道。


除了全面修改的引擎系列外,新Panamera還包括其他新的開發。Panamera首次提供了可選的高端底盤,具有主動避震控制和一系列額外功能。“憑借主動底盤,我們正在設定新的標準。我們在巴塞羅那港的鵝卵石上感受到了這一點,非常舒適;在城市外部的蜿蜒鄉間道路上非常動感和靈活。範圍無與倫比,”Thomas Friemuth表示。新Panamera搭載了半主動底盤,標配了新的雙閥避震器,可以獨立調節壓縮和回彈階段。這顯著擴大了新標配底盤中舒適和高性能底盤調節之間的範圍。

在世界首演之前,將對新Panamera進行最後的微調。保時捷將於2023年11月24日在迪拜的保時捷偶像節(Icons of Porsche Festival)上展示這款四門運動轎車的第三代。將在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期間供節日參與者參觀。

Volkswagen 第三代 Tiguan 正式推出純電可走 100 公里


Volkswagen隆重發佈全新Tiguan,這也是這款暢銷車型的第三代,實現了全球首發。Tiguan如今是Volkswagen在世界范圍內最成功的車型之一,自2007年首次推出以來,已有超過760萬人選擇了這款緊湊型SUV。新車型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早期進入經銷商展廳。

品牌技術發展董事會成員Kai Grünitz表示:“全新Tiguan是Modular Transverse Matrix(MQB evo)演進的最新階段,為第三代Tiguan提供了高度創新的技術基礎。得益于MQB evo的大規模經濟效益,Volkswagen再次將眾多高科技成果民主化,例如DCC Pro或具有約100公里電動續航里程的新混合動力系統,使成千上萬的駕駛員能夠享受到這些成果。”


MQB evo實現的新技術發展使Tiguan在幾乎所有方面都有所提升。搭載全電動續航里程約100公里的新混合動力系統使這款SUV比以往更高效。此外,所有eHybrid版本的交流充電速度將更快,同時首次標配快速直流充電功能。基于第四代模塊化信息娛樂矩陣(MIB4)打造的清晰設計的數字儀表板提供了最高水準的信息呈現,並引入了數字服務和應用程序。操作界面設計一貫自解釋。此外,諸如前座椅的氣動按摩功能或首次在Tiguan中使用的IQ.LIGHT HD矩陣頭燈等新系統源自高級Touareg車型。全新的自適應底盤控制DCC Pro優化了舒適性和動力學性能。最新一代的Park Assist技術實現了自動停車和開車離開停車位。

這款緊湊型SUV具有全新的外觀設計,前車頭以極具特色的超扁平LED頭燈和玻璃覆蓋的水平條帶為特點,顯得強而有力。散熱器格柵開口現在位于保險槓的外側,氣簾確保了最佳的空氣引導。簡潔設計的前車頭凸顯了風阻系數從0.33降至0.28的改進。側肩線強調了輪胎蓋上的運動感(最大20英寸輪胎)。新的水平LED條紋突出了不可混淆的Tiguan車尾。


Tiguan的內飾採用了全新的概念和設計,以其高水準的材料和做工脫穎而出。此外,全新的儀表板設計直觀易用,與之緊密相連,設計簡潔智慧。模塊包括新的數字儀表板(采用防反射塗層的平板式數字儀表),一個高達38厘米(15英寸)的娛樂信息屏幕,具有全新的菜單結構和圖形,一個新的抬頭顯示(投影到擋風玻璃上)以及一個集成OLED顯示屏的新多功能駕駛體驗開關。這個新的旋轉控制開關配有自己的迷你屏幕,可用于控制駕駛模式、收音機音量或背景照明顏色。相比之下,可以使用新的IDA語音助手使用自然語言輕松調整許多車輛和娛樂功能。

由于MQB evo,Tiguan可以實現各種驅動類型。例如,將提供渦輪柴油引擎(TDI)、渦輪汽油引擎(TSI)、輕混合動力渦輪汽油引擎(eTSI)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eHybrid),未來將僅與自動變速箱(DSG)配套提供。與VolkswagenID.車型和新Passat相同,未來將通過方向盤右側的轉換開關來改變檔位,其操作原則直觀易懂。將開關向前轉至“D”可前進,向后轉至“R”可倒車,同時通過按下開關側面來激活手剎。所有Tiguan車型還擁有方向盤后面的撥片。


MQB evo為全新底盤世代提供了基礎。除了一系列的個別措施外,Volkswagen還對自適應底盤控制DCC進行了翻新:增加了可選的雙閥避震器的DCC Pro版本。新車型還將標配MQB系統的車輛動力學管理器,這是目前的Golf GTI首次亮相。該系統控制著電子差速器(XDS)的功能以及DCC Pro系統中受控避震器的橫向動力學部件。針對特定輪胎的制動干預和選擇性的避震器硬度變化可提高在動態轉彎時的舒適性和性能。這使得車輛的操控更加穩定、靈活和精準。

全新的ergoActive Plus座椅具有氣動四向腰部調節和氣動十腔壓力按摩功能,與Tiguan高品質的特性完美契合。此外,還有一個在特定外部溫度下自動啟動座椅加熱或通風的編程功能。


Tiguan是首款搭載新開發的IQ.LIGHT HD矩陣頭燈的MQB車型之一。這種互動式照明系統也同步為高級Touareg開發 – 因此兩款SUV共享相同的頭燈基本設計。HD代表高清,即燈源的高分辨率。對于Tiguan來說,總共有38,400個多像素LED(每個頭燈19,200個多像素LED)照亮了道路和周圍環境,使得舒適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全新的提升。

Tiguan配備了眾多便利和輔助系統,這些系統都是標配。除了側面輔助(變道輔助系統)、前方輔助(自主緊急制動)、車道保持(車道保持系統)和後方視野(後視攝像系統)之外,還包括動態路標顯示。還將提供大量可選系統,包括Park Assist Pro(具有遙控停車功能,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由駕駛員在車外控制自動停車和開車離開停車位)和拖車輔助(用于拖車輔助操縱)等技術。


新一代Tiguan的長度增加了約三厘米。高度、寬度和軸距基本保持與前輩相同。新一代車型的行李箱容量充分體現了其出色的空間利用:盡管這款SUV僅稍長,但其行李箱容量增加了37升,達到652升(當裝載到後座靠背的高度時)。

這次Tiguan的更新讓這款經典SUV焕發出嶄新的活力,新的科技與設計使其成為了一款更加智能、高效的座駕。不論是全新的數字儀表、高清矩陣頭燈,還是豐富的輔助系統,都將為駕駛者帶來更便捷、安全的駕駛體驗。不容置疑,這款全新的Tiguan將成為Volkswagen車系中的一顆耀眼明星,為駕駛者帶來全新的駕馭體驗。

理光香港全新混合式工作間隆重揭幕


理光(香港)有限公司(下稱Ricoh)作為值得信賴的智能工作間專家,一直致力提供廣泛範疇的創新解決方案,以實現更高效益的智能混合式工作間。適逢Ricoh今年踏入60周年,香港Ricoh亦邁向新里程於正式宣佈啟用全新的混合式工作間,應用將公司旗下一系列產品及方案,除了可讓員工體驗嶄新混合工作模式,更可讓企業到訪時一睹一系列最新頂尖專業技術。自Ricoh開始提供全方位數碼化服務後,是次的全新混合式工作間已經變成一個科技與人員相結合的智能工作環境,為日後更多的辦公室數碼轉型作先驅。通過Ricoh的混合式工作間,客戶能充分體驗高效及具成本效益的「智能工作間」顧問服務,相信能賦予企業創建進一步靈活及高效的工作潛能,大大拓展業務版圖。

Ricoh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將人員、流程及技術聯繫一起,讓企業專注前行,因此設立這個革新的工作環境,為員工提供一個更舒適、創新和具協作性的混合式工作間,從而發掘更多機遇,發揮公司優勢。自2017年以來,Ricoh一直以優化工作空間為目標,是次全新創建的智能工作間為公司節省了30%傳統辦公空間,更將超過60%的固定工作區域轉化為共用空間,可根據員工需要轉換成不同會議設定,例如智能會議艙、大型會議室、公共協作空間、康樂設施等,提供多用途的協作空間。全新混合式工作間內的新設施更包括一系列智能設備,例如智能訪客管理系統,不僅使訪客能夠預先登記、提供安全的門禁系統和訪客識別變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外,亦可為員工提供最佳的數碼體驗,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以更有效及暢順的方式工作。 


Ricoh相信合適的混合式工作間解決方案不但能滿足員工對彈性、靈活性和流動性的需求,亦可透過安全、合規和統一程式確保業務持續運作。這個全新混合式工作間還配備了現代化智能會議室,提供先進的會議技術和設施,讓員工能夠遙距與團隊進行高效的協作。考慮到疫情後視像通話及會議已成為團隊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配備了先進語音和視訊會議技術、互動電子白板和會議室解決方案,更可讓身處其他會議室的員工同時加入視像會議,令每一位員工都能夠輕鬆跨越團隊、時間、工作空間和地點的限制進行聯繫及協作,從而創造更好的工作體驗,提高員工幸福感。 

理光(香港)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嚴創基今天於開幕活動時表示:「今天很高興大家能聚首一堂,與我們尊貴的客戶們和業務夥伴們一同見證Ricoh全新混合式工作間的隆重開幕。這個全新辦公空間配備了不同高端的數碼化技術和系統,目標是提升員工的參與度,促進更具活力的工作模式,一起解決公司的需求和挑戰。藉這次機會更冀望能啟發我們的客戶,將頂尖的專業技術融入他們的業務當中,因此今天會是我們Ricoh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很榮幸能與各位一同成長,開創未來。」 

對於每個企業來說,創新都是來自於不同思維的交流和合作,Ricoh希望可以將工作間用作更多協作、學習和創新的機會,讓員工體驗到協作和與同事溝通的重要性。因此,Ricoh的全新混合式工作間特別設置了多個共用空間,打造開放式的工作環境,鼓勵員工之間互相交流。這些共用空間提供舒適的休息區、討論區和智能工作區,為員工提供了一個彼此分享想法和啟發靈感的場所。Ricoh相信,通過促進員工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將激發創新思維,推動公司的發展和成長。  


合適的混合式工作間解決方案不但能滿足員工對彈性、靈活性和流動性的需求,亦可透過安全、合規和統一程式,確保業務持續運作。因此Ricoh將辦公室化身成一個協作中心,讓員工可以共用資源及工具,促進無縫的團隊合作。 

除了創新的工作環境,Ricoh也為自己重新規劃的混合式工作間提供環保與可重用的軟硬件設計選項,達致資源重用。新混合式工作間內的多用途公共協作空間,為員工提供一個舉行會議、培訓和活動的場所。此外,混合式工作間還提供了單車機、乒乓球桌和自助飲品機等休閒娛樂設施,除了大大提高員工之間互相連繫及對公司的歸屬感外,更能為員工提供更愉快的工作環境,平衡工作與生活。 


為了保護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公司亦鼓勵員工積極進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同時,智能照明系統也被廣泛應用在混合式工作間中,以節省能源並減少能源浪費。為了讓員工輕易掌握自己的工作環境,Ricoh亦推出了Ricoh Staff App,以自動化方式管理燈光及監察室內空氣質素,同時收集碳排放資訊,以確保員工在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只需使用手機便能輕鬆存取與控制混合式工作間內多個裝置及程式。透過這些可持續的設施和措施,理光致力於實現良好的資源分配,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並為員工提供一個健康、舒適和可持續的工作間。 
Ricoh全新混合式工作間的開幕標誌著他們對創新、可持續性和員工福利的承諾。這個全新的辦公環境將為理光的團隊提供一個促進交流、激發創新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平台。 Ricoh全新混合式工作空間現正開放予企業客戶參觀,可於網上登記預約:https://www.ricoh.com.hk/insights/registration-for-live-showcase-tour

BANG & OLUFSEN 與 FERRARI 法拉利推出聯乘限量系列


Bang & Olufsen 與賽車運動先驅 Ferrari 今日宣布攜手推出全新系列,透過重新設計一系列耳機和揚聲器,彰顯 Bang & Olufsen 在鋁材方面的卓越工藝,更展現兩大品牌對優雅、力量及精準的共同追求。該系列第一批產品包括:Beosound 2 家用揚聲器、Beoplay EX 入耳式耳機及 Beosound Explore 便攜揚聲器,隨後 Beoplay H95 頭戴式耳機亦將於10月上架。所有產品均用上令人印象深刻的紅色,與Ferrari 品牌代表色彩相呼應。

Bang & Olufsen 首席執行官 Kristen Teär 表示:「我們對這次合作感到振奮。在共同創作過程中,我們體驗到濃厚的歷史使命感。這要追溯至B&O 和 Ferrari 的創業初期,Ferrari 創辦人 Enzo Ferrari 及 B&O 兩位創辦人 Peter Bang 和 Svend Olufsen 皆是富有遠見之士,他們勇於打破現狀,重新定義各自的專業。他們的成就傳承數十年至今,繼續將兩個品牌推往更高的層次。」

Teär 補充:「B&O 和 Ferrari 將一流的性能、優雅的美學及精湛的工藝相結合,攜手打造這一系列產品。兩個品牌豐厚的歷史底蘊令這次聯乘生色不少,讓這次合作堪稱經典。」

逾半個世紀以來,兩大品牌一直走在創新的前端。源於丹麥斯特魯爾的Bang & Olufsen 自 1925 年以來為全球音響視聽塑型;而來自意大利馬拉内羅的 Ferrari 亦自 1947 年起顛覆整個汽車行業。兩大品牌加起來超過 150 年的創新精神在這次合作中匯聚成流。


設計靈感源於超級跑車,讓美妙音色有跡可尋
此系列產品衝出 Bang & Olufsen 原有的設計框架,作出了更大膽的嘗試,Bang & Olufsen 業務開發及戰略合作高級副總裁 Christoffer Poulsen 表示:「我們一向致力將經典揚聲器自然地融入人們家居,同時憑精緻的設計使產品脫穎而出。今次合作系列的取向則有所不同,它們就是為了表現個性而生,本身就像超級跑車般,所到之處盡是鎂光燈和話題的焦點。」

Beosound 2 家用揚聲器提供 360 度的家庭音響體驗,讓音樂填滿整個空間。靈活的設計令揚聲器可以放置在地板、桌子或架子上,亦可輕鬆地移到不同房間。主動式 RoomSense 技術和内置接近傳感器將 Beosound 2 的美感與智能技術融爲一體,以嚴選高規格鋁材打造的機身既能突顯其無縫美觀設計,又確保音質清晰。

Ferrari 系列中當中的 Beosound 2無線揚聲器均在 Bang & Olufsen 位於斯特魯爾的 5 號工廠 (Factory 5) 進行了陽極氧化處理,以是次系列標誌性的紅色重新演繹設計。鋁製機身經過拋光處理,光澤度極高,將其濃烈紅色極致表現。Ferrari 標誌性的徽章印於網罩下方,更是畫龍點睛。


Beoplay H95 頭戴式耳機是 Bang & Olufsen 的旗艦耳機,以創新技術提供一流的音色體驗。客制化的鈦金屬驅動器提供前所未聞的聆聽體驗,適應式主動降噪功能讓佩戴者只需旋轉耳罩即可調節降噪模式。Beoplay H95 耳罩採用柔軟羊皮和記憶棉製成,加上長達 38 小時的連續播放時間,經久耐用。
Beoplay H95 耳機採用永恆經典的 Ferrari 漆黑色調,以激光蝕刻出 Bang & Olufsen 和 Ferrari 躍馬標誌。耳罩下方的鈦金屬揚聲器網罩經過陽極氧化處理,呈現出專為此次合作系列而挑選的濃郁紅色。


Beosound Explore 便攜式揚聲器專爲戶外活動而設。Beosound Explore 達 IP67 防塵和防水等級,適合隨身攜帶,同時附有藍牙和快速配對功能,只需點擊一下即可享受長達 27 小時的音樂播放,續航一整天。
Beosound Explore 現配上激光蝕刻的 Ferrari 躍馬標志,以及專爲冒險而設的矚目黑色鎖扣。揚聲器的兩層主體經過紅色和黑色陽極氧化處理,讓網罩和黑色機身形成強烈對比,格外耀眼。


Beoplay EX 入耳式耳機是 Bang & Olufsen 迄今為止功能最全面的真無線藍牙耳機,擁有主動降噪功能及無與倫比的音質。配有無線充電盒,方便在旅途中享受長達 20 小時的音樂體驗。配備六個内置麥克風和智能波束成形技術的 Beoplay EX 不但適合作電話通話,用於欣賞音樂亦是一個享受。

Ferrari 系列的 Beoplay EX 右耳塞上印有引人注目的燙黑效果 Ferrari 標志,底下是品牌代表性的紅色玻璃,經過切割和拋光,呈現鏡面般的光澤。

Ferrari 系列產品將以 Bang & Olufsen 香港專門店為線下獨家銷售點,由即日起開始發售及預售。

本田 Motocompacto 電動滑板車售價不用 1,000 美元


全零排放的 Motocompacto 設計符合現代都市出行的需求,為騎士提供了一種方便、有趣的替代交通工具,極大地降低了碳足跡,同時也帶來了便利。擁有最高時速達15英里和全零排放的行駛里程長達12英里(約20公里),Motocompacto 可以在折疊和準備出行的兩種狀態下,通過普通的110伏特插座在短短3.5小時內充滿電。

美國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研發業務部門副總裁Jane Nakagawa表示:”Motocompacto 是本田的獨特之處,它是我們更大範疇電動化策略的一部分,具有趣味性、創新性,也出人意料。” 她繼續說:”與我們的全新純電SUV一同推出,Motocompacto 通過提供端到端的零排放交通選擇,支持我們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Motocompacto是由俄亥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本田工程師設計和開發的,它是個人電動交通的創新解決方案,獲得了32項專利。這款獨特的折疊式滑板車可以迅速變成一個緊湊、輕便且可堆疊的收納盒,方便隨身攜帶在車內、大眾運輸工具上,或者收納在狹小的地方。

Motocompacto非常適合在城市和大學校園內通勤。它的設計充分考慮了騎士的舒適和便利,配有舒適的座椅、牢固的腳踏、車上儲物空間、數字速度表、充電指示和舒適的提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可以通過藍牙®調整個人設置,包括照明和駕駛模式。


本田發展與製造美國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兼設計工程部門負責人Nick Ziraldo表示:”Motocompacto 用戶友好且易於操作,騎起來非常有趣,但同時也考慮到了安全、耐用和安全性。它采用了堅固的熱處理鋁合金框架和輪子,明亮的LED前照燈和尾燈,側面反光器,以及踏板支架上焊接的鋼製鎖環,可以與大多數自行車鎖兼容。”

充電快速便捷,配備了可以方便存放在車上的標準緊湊充電器。
Motocompacto 的設計簡約時尚,非常適合貼上貼紙、貼紙和皮膚等個性化裝飾。此外,還將推出一系列有趣而實用的品牌 Motocompacto 配件,包括頭盔、背包、服裝等,進一步增添了擁有它的喜悅。

更多關於 Motocompacto 的信息可以在 Motocompacto.honda.com 網站上找到。

MAZDA MX-30 Rotary-EV 轉子引擎版本登場


Mazda宣布推出前所未有的新電動車「Mazda MX-30 Rotary-EV(MX-30 旋轉引擎電動車)」,這款車採用了Mazda獨有的旋轉引擎作為發電機預計將於11月正式發售。


MX-30作為Mazda主導電動化的車型,之前已經在國內引入了純電動車和輕混合動力車型。以「活出自我」為理念,透過純粹而舒適的駕馭、討喜的設計,以及溫暖室內空間的用料,提供顧客獨特的創造性時刻和體驗。MX-30 Rotary-EV在保留了MX-30的基本價值的基礎上,擴展了作為電動車的使用方式,成為一款串聯式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它完全由馬達驅動,擁有107公里的純電行駛里程,可以應用於日常的各種場景,同時通過旋轉引擎發電實現更長的行駛距離。


作為發電機,採用了全球唯一實現量產的Mazda旋轉引擎。這款新開發的發電用旋轉引擎充分發揮了旋轉引擎的優點,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所需的輸出性能,將高功率馬達和發電機配置在同一軸線上,並安裝在引擎室中。通過將這個緊湊的電動驅動單元與17.8千瓦時的鋰電池和50升的燃料箱結合,實現了獨特的串聯式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


此外,它還具備充電功能,支持普通充電和快速充電,以及1500瓦的供電功能。可以根據不同使用場景選擇“純電模式”、“普通模式”和“充電模式”三種行駛模式,全力支持顧客的活躍汽車生活。

另外,MX-30 Rotary-EV還提供了特別版本「Edition R」,以象徵旋轉引擎的復興,採用了「Return」(返回)的縮寫「R」作為命名,外觀和內飾以黑色為主調,並在車頂側採用了Mazda首款乘用車型「R360 Coupe」的馬龍紅金屬作為點綴。此外,車腳墊和座椅靠頭採用了旋轉器形狀的徽章和浮雕工藝等專屬設計。

Mazda將繼續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不斷演進「享受駕馭樂趣」,並致力於為顧客在日常生活中創造移動體驗的感動,傳遞「活出自我」的喜悅。MX-30 Rotary-EV售價介於4,235,000日圓至4,917,000日圓之間,已含消費稅。

引擎規格:
排氣閉:0.83cc
最大馬力:53kW/rpm
最大扭力:112Nm/rpm
馬達規格:
最大馬力:125kW
最大扭力:260Nm
電池容量:17.8kWh
油缸:50L
油耗:15.4km/L
電力續航距離 107km

豐田發表先進電池技術路線圖


豐田最近宣布將於2026年開始生產新車型的新電池電動車工廠。這些車輛不僅在設計和製造方面有所不同,還將使用一系列新型先進電池來提供動力。已經公開了四種下一代電池的詳細信息,展示了液態和固態電解質方面的最新技術進展。豐田還預覽了固態電解質電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生產設施的總裁Takero Kato在“改變汽車未來”研討會上表示,到2030年,這些下一代車型將佔到豐田預計全球銷售的350萬部電動車的1.7百萬部。他還強調,一系列電池技術將是吸引更廣泛客戶基礎的關鍵。

“我們將需要各種電池選擇,就像我們擁有不同類型的發動機一樣。提供與各種車型和客戶需求兼容的電池解決方案非常重要,”他說。

液態電解質電池的性能提升
液態電解質是目前電動車電池的主流技術。豐田正在進行全面改進,包括更高的能量密度、成本競爭力和充電速度。

正在開發三種主要電池類型:性能(鋰離子)、普及(磷酸鋰鐵)和高性能(鋰離子)。
1.性能(鋰離子):計劃於2026年與下一代豐田電動車一起推出,性能鋰電池將在改進的車輛空氣動力學和減輕車輛重量的情況下,將行駛里程提高到800公里以上(497英里)。

預計性能電池還將提供:
與當前的豐田bZ4X BEV相比,成本降低20%
SOC 10-80%的快速充電時間為20分鐘或更短

2.普及(磷酸鋰鐵):豐田正在開發高質低價的電池,以為客戶提供與今天不同動力系統的選擇。
普及型電池使用了豐田為其金屬氫化物(NiMH)電池開創的雙極技術,並使用了廉價的磷酸鋰鐵(LiFePo)作為核心材料。豐田預計該電池將於2026-27年面市。

預計普及型電池還將提供:
與當前的豐田bZ4X相比,行駛里程增加20%
與當前的豐田bZ4X相比,成本降低40%
SOC(充電狀態)10-80%的快速充電時間為30分鐘或更短

3.高性能(鋰離子):豐田還正在開發高性能電池,該電池將結合雙極結構、鋰離子化學和高鎳陽極,實現行駛里程超過1,000公里(621英里),當結合改進的空氣動力學和減輕車輛重量時。

預計高性能電池還將提供:
與性能電池相比,成本進一步降低10%
SOC 10-80%的快速充電時間為20分鐘或更短
預計在2027/28年投入市場


固態電池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電動車的潛在改變者。豐田已經在改進這項技術的過程中取得了突破。豐田固態鋰離子電池具有固態電解質,可以實現離子的更快移動以及更大壓電容忍度和高溫容忍度。這些特性使電池適用於快速充放電,並以更小的形式提供電源。到目前為止,這種技術的折衷是預計電池壽命較短,但豐田最近的進步已克服了這一挑戰,該公司已將重心轉向將固態電池投入大規模生產。目標是使這些電池在2027/28年準備好供商業使用。最初這項技術的引入是為了混合動力電動車(HEV),但現在豐田的主要重點是將其用於下一代電動車。

預計豐田的第一款固態電池將提供:
與性能電池相比,行駛里程增加20%(約1,000公里/621英里)
SOC 10-80%的快速充電時間為10分鐘或更短

進一步的固態技術活動
豐田已經在開發高規格的固態鋰離子電池,目標是與性能電池相比,巡航里程提高50%。

優化電池高度以提高里程
空氣動力學在確定所有車輛的行駛里程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努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電動車的行駛里程時,重點是減少或優化阻力系數(Cd)評級。

豐田通過專注於CdA(阻力系數乘以A,即車輛的正面積)來進一步努力。因為正面積的乘法效應對行駛里程性能的影響更大。

電池的高度是豐田思考的核心。通常,電池位於車輛底板下,這可能會增加車輛的整體高度。這反過來會對CdA產生不成比例的乘法效應,因此對車輛的行駛里程性能產生不利影響。

如果可以降低電池的高度,則車輛的整體高度也將隨之降低,CdA可以得到改善,從而提高整體行駛里程。

當前豐田bZ4X的電池組高約為150毫米。豐田計劃將電池高度降低至120毫米,而在高性能運動型號的情況下,其中也希望實現低臀部高度,電池高度將降至100毫米。

F1 2023 新加坡:法拉利辛斯為車隊帶來今季首勝


在新加坡灣區街道賽道上,辛斯和法拉利車隊贏得了新加坡大獎賽冠軍。這位西班牙車手從一開始就主導了整個週末,但今天的比賽是一場非常緊張的馬拉松,一場長達62圈的國際象棋遊戲,辛斯完美地掌控了比賽,再次證明他不僅速度快,而且策略頭腦出色。這是賽恩斯的第二個一級方程式比賽勝利,繼去年在銀石贏得比賽後,對於法拉利車隊來說,這是第243次勝利。車隊還取得了出色的成績,陸克萊以第四名完賽,他只因在進站時遇到了車陣阻礙而失去了在起步時所佔據的第二名位置,而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進站。這是Frederic Vasseur的領導下車隊的首個勝利,也讓法拉利在車隊積分榜上的第三名,僅落後於第二名的平治24分。


比賽過程中,辛斯在中性輪胎上完美起步,他的隊友則是唯一一位裝載軟輪胎的車手,這使他在起步時成功超越了平治羅素。從那時起,辛斯以舒適的速度奔馳,目的是保持車隊聚在一起,使其他車隊無法實施雙停策略。當沙展Logan Sargeant在第20圈撞車時,安全車出動,兩名車手因此進站進行唯一的一次輪胎更換,裝上硬輪胎。由於剛好平治咸美頓在那一刻趕到,這使得陸克萊稍微延遲了出站時間,導致他失去了比賽中所佔據的位置。在重新起步時,辛斯襲擊了麥拉倫車手,但這讓他成為了咸美頓超越的目標。在第44圈,平治雙雄在虛擬安全車期間進行了第二次進站,裝上新的中性輪胎,為比賽的最後部分發動進攻。

最後的緊張結局,羅素和咸美頓的速度非常快,趕上了辛斯,並在比賽剩下五圈時開始追趕辛斯和羅利斯。辛斯展現了出色的戰術智慧,允許諾里斯足夠靠近以利用DRS,從而在整個比賽中保護了他免受羅素的進攻,一直保持領先,直到收到黑白格。


辛斯 Carlos Sainz #55:
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週末,從一開始就讓人難以置信。整個團隊在這裡和馬拉內羅所做的龐大工作,使他們配得上這場勝利,我很自豪地把它獻給了所有團隊成員和tifosi(法拉利車迷)。

在我這一方面,我們完美地執行了整個週末的比賽,我認為我們在最後的驚險部分也完美地掌控了比賽,為諾里斯提供了DRS,並在整場比賽中控制了節奏。當然,提早進站意味著我們必須讓輪胎持續更長時間的運轉,最後幾圈幾乎是在極限狀態下進行,但我非常高興我們成功做到了。今晚我們要慶祝一下,但從明天開始,我們將開始為鈴鹿賽道做準備。讓我們繼續保持努力。


陸克萊 Charles Leclerc #16:
對於整個團隊的成績,我感到非常高興。過去幾周為了更好地了解車的性能,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今天終於見到了成果。恭喜辛斯整個週末都做得非常好。

我們的計劃是我以軟胎起步,並在喬治(羅素)之前佔據位置,這是正確的選擇,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幸的是,在安全車期間的進站時,由於交通阻礙,我們失去了一些位置。但我們今天的比賽執行非常出色,所以我很高興。在整體表現方面取得進步真是太棒了,希望下週在日本也能證實。

Frederic Vasseur – 車隊負責人
我為整個團隊在這個週末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每個人都做得非常出色。我們知道我們一直在取得進展,在新加坡我們成功地發揮了SF-23的所有潛力,部分歸功於馬拉內羅所做的偉大工作。我們在排位賽中證明了競爭力,今天在比賽中也是如此。辛斯在比賽中表現出色,始終掌控著局勢,尤其是在最後幾圈,當他巧妙地確保諾里斯能使用DRS來抵擋羅素的進攻時。
如果不是在進站時遇到交通阻礙,辛斯可能也會站上頒獎台。我們很高興成為第一支結束紅牛的連勝紀錄的車隊,也很高興拿到這些積分,這使我們在車隊積分榜上保持了爭奪第二名的位置。現在我們轉戰蘇茲卡,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賽道,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保持這種積極的趨勢。

John Elkann – 法拉利主席:
我們都可以為今天的勝利感到非常高興。祝賀整個法拉利團隊,包括賽道上和馬拉內羅的所有人,首先要感謝辛斯,在整個週末的比賽中速度非常快。

F1 2023 新加坡:平治羅素失手錯失爭奪前三機會

Formel 1 -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 Großer Preis von Singapur 2023. George Russell Formula One - Mercedes-AMG PETRONAS F1 Team, 2023 Singapore GP. George Russell


羅素和咸美頓分別在出發時排名第二和第五,羅素在比賽初期失去了一個位置給快速起步的勒克萊克法拉利,而咸美頓在短暫繞過第二個彎道後保持了他的起跑位置,然後歸還了幾個位置給羅素和羅利斯。

在前場保持了控制節奏,輪胎管理成為實現必要首次進站長度的關鍵焦點。然而在第20圈,安全車出動打破了這個節奏。


在雙重停車過程中,羅素重新排名第二,而咸美頓保持第五。在重新起步後不久,他輕鬆超越了法拉利辛斯陸克萊,並加入了一組四輛車,包括羅素、領先的法拉利辛斯和麥拿倫羅利斯。

在第43圈的虛擬安全車給了一個大膽的策略選擇的機會,兩輛車都換上了中等輪胎,目的是在比賽的最後階段爭取回失去的時間,爭奪勝利。

這幾乎成為了一個勝利的策略,因為羅素和咸美頓齊心協力,追趕到了前兩名。在最後三圈,羅素幾乎成功超越了麥拉倫,但最終未能完成這個超車。

在最後一圈的猛烈嘗試中,羅素碰到了牆壁,比賽因此結束,而咸美頓則躍居第三名,登上了頒獎台。


咸美頓:這個週末我們冒險嘗試了偏離常規的輪胎策略。我覺得今天的比賽應該是兩次進站,而車隊做得很棒,讓我們重新回到了前方。不過在比賽初期被迫歸還了兩個位置真是可惜,但我保持冷靜,繼續努力。整個週末,我對車的表現並不完全滿意。今天的情況好了一些。如果昨天感覺一樣好,我想我本來可以爭奪前排。這可能會改變我今天的比賽,但我仍然很高興能夠登上頒獎台。對於羅素的情況非常不幸。我們努力追趕前方的車手,我們的輪胎非常熱。他整個週末表現出色,我知道他會振作起來。現在我們期待著前往日本,讓我們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


羅素: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我覺得我距離贏得比賽只差半輛車的長度。如果我能超越羅利斯,我相信我可以超越辛斯。不幸的是我錯過了那個機會。在最後一圈,我犯了一個一兩厘米的錯誤,撞到了牆壁。這個錯誤遮蓋了我整個週末的表現。直到那個時候,這真是個精彩的賽季。車的表現很棒,團隊也做得非常出色。我們的策略非常出色,也很大膽和積極。賽道上非常精彩,現在站在這裡一無所獲真是心碎。不過,我們也有一些積極的收獲。今晚和明天早上我可能會度過一個糟糕的晚上。但我會將這一切拋在身後,下週在日本會回來更強大。

Toto Wolff 車隊負責人及首席執行官:咸美頓今天比賽得非常出色,他做了一個出色的工作,成功躋身頒獎台。對於羅素在比賽結束時發生的事情感到遺憾。在一個強勁的週末結束時犯了一個非常小的錯誤,但這就是賽車 – 他今天99.99%做得對。顯然,如果我們遵循其他人的策略,要贏得比賽將會很困難。我們採取了積極的態度,在虛擬安全車時換上了中性輪胎。數據是堅實的,我們就這樣做了。最終,躋身頒獎台真是太棒了,我們距離更大的成績差一點點。總的來說,我們似乎在不斷進步的W14上取得了進展。整個週末我們的車速都非常快,所以讓我們看看我們在鈴鹿會做些什麼。讓我們迎接挑戰吧。

Andrew Shovlin 賽道工程總監:今天我們的比賽非常有趣。策略團隊做出了一些大膽的決定,車子也運作良好。這讓整個團隊都想起了在比賽前排名爭鬥的愉快時光。羅素簡直是在第一時間來到車庫,為這個錯誤道歉;未能拿到那些分數真是遺憾,但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將永遠一起經歷高潮和低谷。我們可以說的是,我們與法拉利爭奪冠軍賽季第二名的戰鬥現在將變得更加精彩。我們在積分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歸根結底,這將取決於在接下來的七場比賽中誰的車最好。這個週末將給整個團隊帶來更多的動力和能量,讓我們能夠在每一場比賽中都站在前排。我們將從這裡帶走許多積極的因素,迎接我們的日本之行。

F1 2023 年新加坡航空新加坡大獎賽吸引了 264,108 名觀眾前來觀看


儘管為了計劃中濱海灣浮動舞台的改建,灣畔看台在今年關閉,導致今年的觀眾數量較2022年的記錄容量減少,但也因應這一損失,引入了六個新的看台以及額外的站票,由於需求非常旺盛,這些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今年的觀眾人數超過了先前宣布的2023年為期三天的預期出席人數為25萬。


在過去的兩天裡,這個夜間賽車的家園見證了賽道上的精彩比賽,其中卡洛斯·塞恩斯(Carlos Sainz)在激動人心的排位賽中奪得了法拉利隊的第七個新加坡桿位,領先於梅賽德斯車手喬治·羅素(George Russell)和賽恩斯的隊友查爾斯·勒克萊克(Charles Leclerc)。新加坡現在正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今晚可能會出現第六位不同的比賽冠軍。


在過去的兩天裡,帕當音樂舞台上由Post Malone,Kings of Leon以及88rising呈獻的嘉賓陣容,包括Jackson Wang,Niki和Rich Brian,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粉絲。持票人今晚可以期待在第4號帕當舞台上欣賞到羅比·威廉斯和Groove Armada的精彩表演,以及在第1號碼頭舞台上欣賞到Kings of Leon和瘋狂合唱團的表演。

作為對2024年需求持續旺盛的一個跡象,明年比賽的超級早鳥票在僅僅72小時前開售就已經售罄。下一階段的門票將於9月26日起通過官方網站www.singaporegp.sg以早鳥價格提供。

MARINA BAY STREET CIRCUIT, SINGAPORE – SEPTEMBER 16: An aerial view of the action during the Singapore GP at Marina Bay Street Circuit on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23 in Singapore, Singapore. (Photo by Zak Mauger / Motorsport Images)
MARINA BAY STREET CIRCUIT, SINGAPORE – SEPTEMBER 16: Carlos Sainz, Ferrari SF-23 during the Singapore GP at Marina Bay Street Circuit on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23 in Singapore, Singapore. (Photo by Lionel Ng / Motorsport Images)

電動貓巴士將現身日本「愛・地球博記念公園」


MONET Technologies和豐田開發短距離・低速型的電動車「APM」(Accessible People Mover)為基礎,將以「貓巴士」為靈感,推出名為「APM貓巴士」的車輛。計劃在2023年度內於愛・地球博記念公園(位於日本愛知縣長久手市)投入運營。這項計劃得到了來自豐田、豐榮交通、吉卜力工作室和愛知縣等五方的基本協議書。

這款由豐田開發的APM電動車是一款短距離、低速度的移動工具,具有前排司機座位,第二排可坐三人,第三排可坐兩人,總載客量為6人。車身尺寸約為長3.9米 × 寬1.6米 × 高2.0米,最高時速為19公里。


五方企業旨在使愛・地球博記念公園的內部移動更加有趣、舒適,同時提升整個公園的吸引力。他們一直在推進APM貓巴士的運營計劃和研究,旨在實現在愛・地球博記念公園內乘坐APM貓巴士進行的獨特體驗。

各方的角色分工如下:豐田負責APM貓巴士的製造、租賃和相關的維護保養,豐榮交通負責APM貓巴士的駕駛業務和運行支援,吉卜力工作室提供並監督APM貓巴士的設計,愛知縣則負責愛・地球博記念公園的環境整治和行政上的相關許可手續等。

MONET將與豐榮交通共同負責APM貓巴士的運營,詳細的開始運行時間和路線等細節將會在確定後進行公布。這項計劃將為愛・地球博記念公園增色不少,讓遊客們能夠以全新的方式探索公園,相信這將成為一個有趣的體驗。

BYD 於八月在巴西電動車銷售排行中取得領先地位


巴西BYD在八月份100%電動車和PHEV登記排行榜中奪得首位。根據巴西電動車協會(ABVE)的數據,全國共有656輛電池電動車上路,比第二名競爭對手多了六倍之多。

BYD DOLPHIN成為八月份最暢銷的電池電動車。BYD在所有已登記的電池電動車型中也佔據了前三名。BYD的656輛車超過了其他所有汽車製造商的總和(511輛車),顯示了巴西消費者對BYD汽車日益增長的信心。

“我們為我們邁向更可持續未來的旅程慶祝了一個重要里程碑。感謝我們客戶的支持,以及我們團隊和經銷網絡的不懈努力,BYD在電動車登記方面取得了顯著的增長。這一成就凸顯了我們提供創新且環保的交通解決方案的承諾。” BYD巴西總經理李楓表示。


BYD DOLPHIN在僅兩個月內在國內市場售出了超過4,000輛,刷新了該國電動車銷售歷史紀錄。BYD DOLPHIN可以在10.9秒內從0加速到100公里/小時,最高時速可達150公里/小時。作為Ocean系列的首款車型,DOLPHIN在外觀和內部設計中融入了許多海洋和海洋生物的元素。這款車型由全球汽車設計市場上知名的Wolfgang Egger和Michele Paganetti共同開發。根據Inmetro的數據,它是巴西市場上最節能的電動車。

BYD SONG PLUS DM-i 在上個月最受歡迎的插電式混動車型中排名第一

SONG PLUS在上個月的最受歡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中獲得首位。BYD SONG搭載先進的DM-i超級混合技術,具有未來感,可以在不同的使用模式之間切換。對於短距離行駛,它使用電動系統(以實現更節能),而對於長途行駛,它智能地切換到混合模式,結合熱能和電動引擎,確保行駛超過1,000公里。

總的來說,BYD在電動和混動車型登記方面排名第三。隨著BYD銷售的增長,電動車市場份額也實現了顯著增長,八月份在國內市場輕型車總登記數中,電動車所占比例達到歷史新高,接近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