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C
Hong Kong
Tuesday, April 2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00

Toyota Corolla Cross 日本推出更新版


Toyota推出了經過部分升級的Corolla Cross,這次升級主要針對動力系統進行了更新,並增強了安全配備和連接功能。混合動力車型全面升級至1.8升混合系統,全新電動模組實現了更低油耗和更高動力輸出。汽油車型則從傳統的1.8升引擎升級至2.0升Dynamic Force引擎,同樣實現了低油耗和高動力輸出。Toyota Safety Sense功能得到擴展,新增了主動駕駛輔助系統,支持駕駛員的方向盤和制動操作,以及在交叉口右轉時檢測對向直行車輛,以及在左轉或右轉時檢測對向方向的橫過行人等功能。


新增了支援連接導航的顯示音響系統,並提供了一個10.5英寸的大屏幕顯示,以及車內Wi-Fi功能。Z等級車型將儀表板升級為全液晶12.3英寸TFT彩色多功能顯示屏,提升了視覺效果。外觀方面,新增了包括新色Massive Grey在內的8種外板顏色選擇,並為混合動力車型增加了三種雙色搭配選擇。

這次的Corolla Cross升級,使得車型在動力、安全和連接功能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售價範圍為2,184,000日元至3,459,000日元,提供了更多選擇,相信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Nissan 概念車 2023 第四彈 Hyper Punk 跨界電動車


日產汽車揭示了全新的「Nissan Hyper Punk」電動概念車,這是第四代的概念車型。這款擁有前衛時尚設計的「Nissan Hyper Punk」,針對那些注重風格和創新,尋求提升自我表達和創造力的用戶而設計,是一款緊湊型跨界電動車。透過車內的連接技術,讓用戶能夠在車內進行創作活動或與創作者進行合作,實現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以及車內外的無縫連接。

這款立體多面體的外觀設計展現了汽車與數字的融合。其出色的風阻性能和極簡主義的設計彰顯了力量感,不受傳統觀念的約束,代表了車主想要展現與眾不同的自我表達以及日產挑戰新技術和設計的精神。


引人注目的車身顏色在不同角度和光線下呈現出不同的色彩。搭載了23英寸大尺寸輪圈的設計,使其具有穩定的特點,適合在城市和越野環境下行駛。此外,與車身融為一體的多面體造型的前大燈、尾燈以及獨特的尾部簽名造型進一步突顯了這款車的獨特性。

內飾以和紙和摺紙為靈感,實現了和式風格與數字和藝術的融合空間。例如,車載攝像頭拍攝到的周圍景色可以根據車主的喜好轉換為日本文化的象徵,如漫畫風格的景色或各種圖案的景色,並投射到包圍司機的三面顯示屏上,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融合。


頭枕內置生物感測器,可以檢測司機的健康狀態等信息。基於檢測結果,人工智慧可以分析司機的心情,自動調節照明,或者從內置於車內的音響播放最適合當下氛圍的音樂,激發創作活力。此外,所需的設備可以隨時在車載電池充電並使用。在與朋友舉行活動等情況下,通過車輛對一切的通信(V2X)功能,也可以從車輛提供所需的電力。

「Nissan Hyper Punk」以其極具前瞻性和風格獨特的設計,為那些渴望突破傳統,追求創新和自我表達的車主帶來一個全新的體驗。這不僅是一款汽車,更是一個能夠啟發創意和提升生活品質的移動藝術品。

Citroen 全新 e-C3 推出 23,300 歐元開賣

Copyright William Crozes @ Continental Productions


這款全電動 e-C3 在 Citroen 受歡迎的第四代 C3 車系中矚目登場,自 2002 年首代問世以來已售出超過 560 萬輛。C3 是品牌最受歡迎的車型,佔歐洲 Citroen 銷量的 29%。在 2022 年,C3 在歐洲 B 級車市場中佔了整體 11%。

這款全新 e-C3 標誌着 Citroen 開創新的篇章。這個富有活力且大膽的品牌正在重新定位自己,挑戰製造出具有網絡、公平和實惠價格的歐洲設計、歐洲製造的全電動 B 級掀背車,以使零排放出行的好處普及化。

Citroen 首席執行官 Thierry Koskas 解釋道:“提供平價車輛一直是 Citroen DNA 的重要部分。但隨着 SUV 的普及和在城市周圍駕駛電動車日益受歡迎,消費者對 B 級車的期望也發生了變化,這對歐洲汽車製造商來說變得越來越具挑戰性。獨特地,Citroen 正以全新、全電動的 e-C3 挑戰這一挑戰,為歐洲買家提供一款全新、時尚、舒適的 B 級車,它具有完整的配備,專為歐洲設計和製造,並且極具實惠性,起價僅為 23,300 歐元。”

車內寬敞,以簡單而精緻的表面打造,給乘客帶來了家居客廳或休息室的氛圍。全新 e-C3 的 Citroen Advanced Comfort 座椅量身定制,採用額外泡沫,從第一次接觸開始提供親切柔軟的感覺,無論行駛距離多遠,都提供支撐。

它繼續以全新的設計,1.57米的高度,為前座乘客提供了多出 30 毫米的頭部空間,使駕駛位置更高,更具控制感和安全感。每個人都能從更好的外部視野中受益,這有助於提升乘坐時的幸福感。實際上,與前車型相比,全新 e-C3 在幾乎所有尺寸上都更寬敞,儘管只比前一代長 19 毫米、寬 6 毫米。後排乘客的肘部空間比市場平均值多 19 毫米,前排比平均值多 21 毫米,後座膝部間隙是同級車中最優秀的,比平均值多出至少 20 毫米。

在全新 e-C3 中載物和行李變得輕鬆。寬敞的內飾配備了方便聰明的儲物空間,包括在車門板、中控台和中央扶手箱下。此外,中控台還提供無線充電墊(“Max”版標配)。舒適的 60-40 折疊後座(“Max”版標配)以及後輪拱之間的寬度達到了 1015 毫米,確保車主可以隨時運輸較大的物品,而後座後面的 310 升行李箱容量對於大多數購物之旅來說應該足夠了。


全新 e-C3 的高度(不包括車頂槓桿)為 1.57 米,比前一代高,並且具有SUV風格的地隙,使乘降更加輕鬆,並在城市和郊區行駛中提供更穩固的行駛體驗。全電動 e-C3 的最低離地高度為 163 毫米,而前車型的最低離地高度為 135 毫米。

首款在 Stellantis 推出的具成本效益、BEV 原生平台採用 44 kWh LFP (鋰鐵磷酸鋰) 電池組,提供最多 320 公里(199 英里)的 WLTP 行駛里程,並且具有 100 kW 直流快速充電功能,可以在 26 分鐘內將電量從 20% 充至 80%。

標準的交流充電,從 20% 充至 80%,使用 7 kW 功率大約需要 4 小時 10 分鐘,如果可用 11 kW 則需要 2 小時 50 分鐘。通過標準附帶的 Mode 3 充電線,輕鬆使用家用和公共交流充電設施,這對於在家中使用壁掛盒進行定期充電以及在公共充電站進行外出充電都非常理想。這條充電線可以在單相 7.4 kW 或三相 11 kW 壁掛盒上充電。


全新 e-C3 配備了 83 kW(113 匹)馬力的電動機和全自動變速器,可以在約 11 秒內從 0 加速至 100 公里/小時(62 英里/小時),並具有預計的最高時速 135 公里/小時(84 英里/小時),足以應付日常的駕駛和交通,尤其在城市和郊區環境中。

車主還可以計劃行程,實時監控充電狀態和電池電量,並通過新的 e-ROUTES 應用程序享受完整的導航體驗。這是專為 Citroen 電動車設計的,屬於該公司“Connect Plus”連接服務訂閱的一部分。通過 MyCitroen 應用程序,e-C3 駕駛員還可以管理充電計劃,以及在發車前預熱或預冷車輛,並檢查其電池電量和位置。


選擇 “Connect Plus” 選項的全新 e-C3 駕駛員將受益於一套專用的新工具,使他們的車主體驗更加輕鬆。這些工具包括:
Citroen e-ROUTES 應用程序專為 Citroen 電動車開發,是駕駛員有效的路線規劃、輕鬆的電池電量監控和實時充電網絡數據Passport。通過此集成應用程序,駕駛員可以放心行駛,行程時間將縮短,最佳和最可靠的“實時”充電網絡數據可供查閱,他們始終會知道到達時的電池電量將保留百分之多少,並且如果有必要的話,將自動重新定向。

E-Remote 允許車主使用他們的 MyCitroen 應用程序作為 e-C3 的遙控器,以便在出發前預熱或預冷車輛,管理充電計劃,監控充電狀態,並顯示車輛位置。

全新 e-C3 的豐富的 Citroen 最新駕駛輔助技術集合旨在照顧每個乘員的心理和身體,尤其是駕駛員,包括:
主動安全制動是一個緊急制動系統,可在 5 到 135 公里/小時的速度下,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幫助減少對車輛乘員以及行人和自行車騎手的傷害。

主動偏離車道警示系統可幫助駕駛員保持在道路車道標線之間的正確位置,方法之一是在車輛偏離車道時輕輕修正方向盤,或者在低速時警示駕駛員偏離車道。它在 60 至 180 公里/小時之間起作用,並在使用方向燈時停用。


駕駛員警示警示駕駛員車輛軌跡不適當時。這種兩步警報首先檢測到車輛搖擺,並通過聲音和消息警示駕駛員“小心駕駛”,然後在檢測到四次搖擺時發出額外的警報和消息,建議“駕駛危險”。咖啡休息警示在連續駕駛 2 小時,速度超過 65 公里/小時後,建議駕駛員休息,如果未休息,則每小時重複一次。

速度限制識別閱讀速度限制標誌,並在 Citroen 抬頭顯示器上顯示這些信息,以通知駕駛員。該智能系統利用導航系統中保存的速度限制數據,也可以閱讀臨時速度限制標誌。巡航控制器配有速度限制器,可以讓駕駛員限制其最大速度,以確保符合法定限速。

電子手煞車(EPB)在發動機停止時自動應用,並在踩下油門時自動釋放。駕駛員可以通過中控台的控制杆手動操作 EPB。此外,上坡起步輔助可以在坡度大於 3% 的坡道上保持車輛幾秒鐘,以幫助駕駛員防止意外移動。

智能束頭燈使用擺放在擋風玻璃上的攝像頭,在檢測到對向車輛並安全通過時,自動在近光和遠光之間切換。

車尾泊車傳感器在倒車時將駕駛員對障礙物的接近進行聲音警告,包括兒童。後視攝像頭在倒車檔擺放時啟動,以提供車輛後方的視圖,並通過 10.25 英寸彩色屏幕(如果配備)向駕駛員警告可能的障礙物。


為客戶簡化購車體驗是一個關鍵優先事項。在許多歐洲市場,全新 Citroen e-C3 將以公平且實價提供,入門版“You” 的起價為 23,300 歐元。

全新 e-C3 是該地區首款由歐洲製造商以這個價格水準提供的全新電動 B 級車,並在歐洲 Stellantis 汽車設計網絡設於巴黎附近的Velizy-Villacoublay的 Stellantis Trnava製造廠製造。全新 Citroen e-C3 將於 2024 年第二季度登陸經銷商。

儘管 Citroen 預計全新 e-C3 將顯著影響歐洲設計和製造的 B 級掀背車市場,但尋求更低價格的全電動城市通勤者還有更多好消息。朝向 2025 年,將推出一款具有 200 公里行駛里程的新版本,使全新 Citroen e-C3 變得更加經濟實惠,售價為 19,990 歐元。

BMW 全新 5 系電視廣告即將上廣播


全新的BMW 5系列轎車不僅以優雅而運動的設計和全新的電動系統(在BMW i5中)吸引眼球,更以其豐富的數字創新成就了傑出的表現。這部車已進入第八代車型,將於2023年10月21日在德國上市,並推出了一個同樣具有創新精神的推廣活動,聚焦於數字媒體的首創方法和經典廣告。

新的BMW 5系列將先進的電氣化驅動技術與開創性的駕駛輔助系統和數字服務相結合,這不僅提升了舒適度和安全性,也推動了駕駛艙的數字化。為了以一種吸引人和客戶為導向的方式呈現這些創新技術,BMW在活動中融入了情感豐富的故事情節和富有遠見的功能編輯內容,尤其會吸引科技愛好者的目標群體。這種方法的一個關鍵元素是圍繞著一群天使的新品牌創新活動,他們的工作現在得益於新的BMW Proactive Care服務等因素,變得更加輕鬆。


BMW Proactive Care是一項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服務,將與新的BMW 5系列轎車同時推出。它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檢測BMW車輛的維修需求,並主動向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而無需客戶自行採取行動。從基於條件的維修到數字輪胎診斷,從電池保護到自動緊急呼叫功能的事故檢測,新的BMW 5系列轎車能夠以許多不同的方式識別維修需求或對幫助的需求,並根據客戶的偏好通過適當的通信渠道將其報告給BMW。


這項新服務承諾僅僅是BMW在數字技術使用方面再次開創新局的眾多創新之一。基於BMW 作業系統8.5的全新顯示和控制/操作系統BMW iDrive with QuickSelect提供了許多功能,包括支持廣泛的音頻和視頻流媒體服務,以及全新的車內遊戲形式。此外,配備主動變換道輔助功能的新型公路輔助系統實現了廣泛的半自動駕駛。例如,在特定情況下,司機可以將手離開方向盤,並將其舒適地放置,前提是他們繼續專心致志地監視路上的情況。

這款全新的BMW 5系列轎車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化駕駛體驗,同時融合了令人振奮的科技創新,讓我們對未來的汽車技術充滿了期待。無論是其先進的驅動技術,還是革新性的駕駛輔助系統和數字服務,都讓這款車成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商務轎車,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駕駛體驗。

林寶堅尼 Revuelto 在意大利進行了首次公路和賽道試駕


從現在起,林寶堅尼將擁有兩顆躍動的心臟 – V12引擎的轟鳴聲和電動機的創新能量。 誕生於聖亞加塔·波隆尼的Revuelto 首次在公路和賽道上進行了試駕,靜谧地穿行於市中心的街道,翻越瓦爾多比亞德內的山巒,沿著格拉帕山的蜿蜒山路前行,最後抵達旅程的終點——位於羅馬附近的瓦萊倫加賽道。


車隊的每一輛Revuelto都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顏色和細節搭配,強調其來自電力驅動和引擎動力組合而成的全新車身架構的獨特性能。 作為首款HPEV高性能V12混能超級跑車,Revuelto擁有極為出眾的性能表現:從0-100km/h加速僅需2.5s,最高時速超過350km/h。 得益於電驅動扭矩向量分配系統,卓越的動力帶來絕佳的表現,四輪驅動也在全電模式下適用,確保超級跑車Revuelto在賽道和日常駕駛中都能展現出強大實力。

林寶堅尼與Bridgestone輪胎合作,後者為Revuelto研發了專屬定製的Potenza Sport輪胎,可增強新車的運動性和高速性能,並設計出高性能組合,前輪265/35 ZR20搭配後輪345/30 ZR21 Potenza Sport輪胎(無內胎版)。 為了滿足Revuelto駕駛者的需求,Bridgestone還研發定製了Blizzak LM005輪胎。

Volkswagen ID.4 香港 2024 年 Q1 交車


全新抵港的 Volkswagen ID.4,從外觀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將 ID. 家族清晰、流暢、強大的風格轉化到 SUV 領域。溫柔流暢的線條與銳利的秢角交替出現,透過空氣動力學的設計細膩地降低空氣阻力並同時兼具美學上考量,讓風阻系數低至 0.28 Cd,加上標配19吋「Hamar」合金輪圈並採用扁平車身設計,氣流更流暢地劃過車身從而增加續航。


另外 ID.4 Launch Edition 配備了最新的 IQ.LIGHT 智慧矩陣 LED 頭燈,每個燈模組由18個獨立的LED 組成,其中有 11 個可以進行個別開關和調光。通過額外的聚光燈輔助,它們以智能控制連續遠光照明的方式發出光線,以最充足光亮的燈光照明道路而又不會眩目其他道路使用者;由頭燈上別樹一幟的蜂窩狀開口、至車頭標誌性的燈帶貫穿左右,一體式的頭燈外觀讓ID.4 瞬間卓絕群倫。Launch Edition 還包括創新的一體式 3DLED 尾燈組合連尾流水式指揮燈,其弧形光線燈組具有立體及雕塑般的視覺效果,尾燈採用發光二極管,並透過紅色燈帶連接,煞車時以「X」形狀亮起,突出ID.4的動態。


ID.4 是由 82kWh 鋰離子電池驅動,根據 WLTP 標準,提供最高550公里續航力。如在快速充電站,只需不到30分鐘即可充至80%電量,最大充電功率可達135kW。而在一般電動車交流電充電器,最大充電功率可達11kW。內置的熱管理系統更可將電池保持在約攝氏25度的理想溫度範圍內,讓行車更安全放心。


除了全新的底盤平台,ID.4配上一個全新、更強大的電動驅動系統 – 永磁同步摩打(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後輪驅動摩打的輸出馬力可達 210kW 及最大 545 Nm扭力,由靜止起步加速至每小時100公里僅需6.7秒,並達到限制在180公里/小時的最高速度。永磁同步摩打的主要優勢之一是其高效率:在幾乎所有駕駛情況下,效率均超過90%。包括變速器和電子控制部件,電動驅動摩打只重約90公斤。總括而言,ID.4 的綜合耗電量為每100公里/16.05 kWh (WLTP) 。

作為第二代電動車,ID.4採用專為純電動車設計的全新 MEB 模組化電動車底盤平台。它採用了前麥花臣柱式懸掛系統及五連桿後懸掛,兼顧操控和性能的理想平衡。而低重心電池底盤設計的架構讓重量分配接近最理想的50:50。在不增加外部車輛尺寸的情況下提供了寬敞的內部空間。ID.4 短前懸,長軸距,車長為4,584毫米,而軸距為2,771毫米,讓車內空間極為寬敞。


高壓電池平坦地被置於車輛底部靠近中央的位置,確保車輛低重心的同時,能夠獲得優秀的動態行駛表現,同時可實現平衡的軸荷分配。行李廂容積為543升,在摺疊後背部時可增至1,575升。智能動力回收系統在實現零排放純電動行駛的同時,車身結構和空間布局也受益於MEB平台設計,提供了寬敞的車廂空間和良好的乘坐舒適性。

到港型號均由德國製造並提供六種車身顏色選擇,當中包括全球首次應用於ID.4上的海岸藍(Costa Azul)。全新 Volkswagen ID.4 建議零售價為$359,800「1換1計劃價錢」,另設升級版本 Launch Edition建議零售價為$379,800「1換1計劃價錢」。全新 Volkswagen ID.4現正接受預訂,首批ID.4 預計將於2024年第一季開始交車。

BMW 第六代電池量密度提高超過20%!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也將提高30%


BMW集團正加速推進其電動出行計畫,並越來越多地依賴於地區供應鏈,符合“本地化服務本地市場”的原則。該公司旨在在車輛生產附近採購諸如電池電芯等零部件,並逐步實現初級材料的本地化供應鏈。

比利時公司Umicore現已被聘為在北美建立本地供應鏈的進一步合作夥伴。Umicore將向我們的電池電芯供應商AESC提供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新工廠的陽極活性電池材料。這是加強BMW集團地區供應鏈並確保電動車生產的重要一步。

根據“本地化服務本地市場”的原則,我們的合作夥伴AESC目前正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弗洛倫斯建設一家電池電芯工廠。該工廠初期產能為30 GWh/a,專門生產為第六代BMW eDrive技術開發的創新圓柱形鋰離子電池電芯。生產電池電芯和陽極原材料的電力將完全來自可再生資源。


BMW AG採購和供應網絡負責人Joachim Post表示:“BMW集團在世界三個主要地理區域實行全球均衡的採購策略。我們在美國的電池電芯供應商將來源於加拿大的重要原材料。我們很高興看到加拿大在為BMW集團在北美建立強大高效的電池電芯供應鏈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BMW AG董事會主席Oliver Zipse在2022年10月已經宣布對美國生產基地進行了17億美元的大規模擴建投資。其中包括7億美元用於在伍德魯夫建設BMW集團的新裝配中心,該中心將為未來的全電動BMW X車型提供高壓電池。在初期階段,這個約93000平方米的設施將生產第六代電池模組。該裝配中心還將創造約300個新工作崗位。


新的第六代電池格式將使能量密度提高超過20%,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也將提高30%。與此同時,電池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將減少多達60%:一方面是由於電池供應商依賴於來自可再生資源的能源,另一方面是通過在鋰、鈷和鎳等原材料中使用一定比例的二次材料。

大眾汽車集團前 9 個月純電動車銷量增加 45%


2023年前九個月,大眾集團積極推進其轉型工作。全球純電動車交付量增加了45%,達到了53.15萬輛,使純電動車在整體交付量中的佔7比從去年同期的6.1%提升至7.9%。僅第三季度,純電動車在總交付量中的佔7比就由去年同期的6.8%上升至了9%。從一月到九月,歐洲保持了最強勁的增長勢頭,交付量增長了61%,達到了34.11萬輛。純電動車在美國的交付量增長了74%,達到了5.03萬輛,並在中國實現了4%的增長,達到了11.71萬輛。

集團的純電動車交付中,有64%的份額歸屬於歐洲市場,其次是中國(佔7比22%)和美國(佔7比10%),其他市場則佔了4%。

截至九月底,大眾乘用車品牌交付了27.3萬輛純電動車,這也是集團內純電動車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奧迪,交付了12.3萬輛(佔7集團總數的23%),SKODA交付了5.44萬輛(佔7集團總數的10%),SEAT/CUPRA交付了3.23萬輛(佔7集團總數的6%),保時捷交付了2.79萬輛(佔7集團總數的5%)以及大眾商用車交付了1.96萬輛(佔7集團總數的4%)。

在2023年前九個月中,最成功的純電動車型包括:
大眾ID.4/ID.5 – 16.21萬輛
大眾ID.3 – 9.05萬輛
奧迪Q4 e-tron(包括Sportback)- 7.79萬輛
SKODA Enyaq iV(包括Coupé)- 5.44萬輛
CUPRA Born – 3.23萬輛
奧迪Q8 e-tron(包括Sportback)- 2.18萬輛
今年的成就實在令人振奮,純電動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也顯示了大眾集團在電動車領域的積極投入和不懈努力。

Nissan 固態電池將應用在未來 MPV 身上


Nissan汽車在10月17日發表了其最新的電動車概念車型「Nissan Hyper Tourer」,並將在「2023日本移動性展」展示該車型。這款「Hyper Tourer」將日本獨有的款待精神、高質感和自動駕駛技術融合,打造成一款高級的電動MPV。外觀方面,車身採用了展現日本傳統美的流暢車身板和銳利的特色線條,車側由前方流向後輪拱的設計既提高了空氣動力性能,也讓人感受到電動和自動駕駛的順暢駕馭。

此外,車身周圍的白色腰線不僅作為車頭燈和特色燈光的功能,還以格子為靈感設計的輪圈等細節元素,與簡潔大面積的車身搭配,營造出未來感十足的氛圍,賦予了跨越級別的真實感。


全平板的車內配置了縮小版的各種零部件,通過結合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態電池,實現了「Nissan電動技術願景」的創新。這項技術實現了超低重心化,並通過進化的e-4ORCE電動四輪控制技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平穩駕馭體驗,為乘客提供了舒適的乘坐感受。此外,搭載了V2X功能,可以利用儲存在大容量電池中的電力為家中、辦公室等充電,同時也可以在旅途中以及各種商務場合充分利用。


此外, Hyper Tourer還配備了全自動駕駛技術,可以使駕駛席和助手席進行360度旋轉。在完全自動駕駛模式下,駕駛席和助手席可以旋轉成與後座面對面的位置,後座乘客可以通過佩戴可穿戴式顯示器在中央顯示屏上查看和操作導航、音頻等信息。此外,搭載在頭枕上的具有生物感應功能的人工智能可以根據駕駛員和乘客的腦波、心跳等來判斷情緒,並自動調節空調和照明等設置。

這款Nissan Hyper Tourer融合了先進的科技和日本獨特的款待文化,為未來的出行體驗開創了嶄新的可能性。

奧迪宣佈莫他拿將於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2023 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


莫他拿(Edoardo Mortara)將於11月重返東望洋賽道(Guia Circuit),這位人稱“澳門先生”的明星車手曾在這條全長6.2公里的傳奇街道賽道七度奪魁,奧迪將劍指第五座澳門 GT 杯冠軍獎盃。首度舉辦于2008賽季的澳門 GT 杯,在時隔3年之後,本賽季將再度被指定為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FIA GT World Cup)的賽事平臺。

“我們很高興地宣佈‘澳門先生’莫他拿將出戰全球最重要的 GT3 衝刺賽。”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莫他拿上賽季在澳門 GT 杯上演不可思議的絕地反擊,最終斬獲亞軍,本賽季我們在澳門仍有許多未完成的任務!”

“我們對於奧迪運動亞洲地區合作夥伴的不懈投入感到非常欣喜。”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 Chris Reinke 表示,“莫他拿將與我們的亞洲車手陣容一同出征,他非常有望在這場全球矚目的 GT3 賽事中奪魁。我們萬分期待第70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以及2023賽季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

意鋰駿汽車售後服務中心獲得Stellantis集團認證


位於新界葵涌大連排道金龍工業中心的意鋰駿汽車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今天開幕,並已正式投入服務。標誌著意鋰駿汽車有限公司在香港市場取得重要里程碑,並開啟了在香港的另一新篇章。意鋰駿汽車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獲得Stellantis集團認證,專營集團旗下四大高端品牌,包括Alfa Romeo、Fiat、Abarth和Jeep。中心佔地6,000平方呎,樓高五米,設有空調恆溫設備的零配件和保養配件倉庫,擁有四個獨立的維修工作間、一個獨立的汽車美容工作間,以及以Alfa Romeo陳列室設計概念打造的新車交車房。通過現代風格重新詮釋經典品牌形象,為顧客提供尊貴的體驗。


中心提供全面的原廠售後服務,服務包括定期保養、換油、原廠零件及配件、保養、政府驗車前檢查、汽車美容和鍍膜服務等,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的需求。聘用經過全面培訓並且具有豐富維修經驗的專業註冊機械和維修技師,通過連接原廠的網上技術支援系統,維修程序完全按照廠方的詳細工序和檢查進行,採用原廠零件及配件,確保與其他汽車組件百分之百相配,質量可靠。我們致力於為香港車主提供最全面、最準確無誤的專業一站式原廠保養維修服務。


Stellantis集團亞太及總經銷商售後服務主管Jamie Francis Morais先生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們對集團在香港的發展感到興奮,意鋰駿汽車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的開幕將為集團旗下標誌性品牌的新與舊車主提供專業的原廠保養服務。」

他續說:「我們非常自豪地看到Alfa Romeo品牌在美國指標性J.D. Power調查中的銷售滿意度指數中蟬聯高端品牌第一。而今年亦再次在J.D. Power 2023 U.S. Initial Quality Study (IQS) 初期品質研究調查中,品牌更再次蟬聯高端品牌第一,並在整個汽車行業中排名第三。我們相信意鋰駿汽車團隊將在銷售和售後服務方面保持與集團同樣的標準,注重聆聽客戶的意見,履行服務承諾,旨在為香港的客戶提供最佳的服務體驗。」


意鋰駿汽車有限公司始創人劉碧文先生表示:「繼Alfa Romeo灣仔告士打道陳列室開幕後,意鋰駿汽車多品牌售後服務中心今天正式開幕,成為Alfa Romeo、Fiat、Abarth和Jeep品牌在香港的售後服務商,標誌著品牌在香港的另一新篇章。我們很高興成為集團亞太區首批以新品牌形象設計的售後服務中心,以最高標準展現品牌的核心價值,為車迷和顧客提供獨特而全面的體驗。」他續說:「我們為所有新的Alfa Romeo提供五年保養期,這不僅展示了我們對產品質量的自信,提升品牌形象,同時亦希望藉着延長保養期為車主帶來安心,保護他們愛驅的二手市場價值。」

ALFA ROMEO STELVIO QUADRIFOGLIO 正式抵港


Alfa Romeo Stelvio Quadrifoglio 實現了「必要之美」的概念,這款高性能 SUV 外觀與性能竟能融為一體。從空氣動力學到速度、輸出和操控性,設計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其功能和目的。引擎蓋上設有散熱通風口,側面中央冷卻器的通風口、高性能的側裙模式、與車身同色的沙板輪拱和尾部四個排氣喉等。獨有的“Trilobo”圖案和經典的“Kamm tail”車尾形式無疑是向Alfa Romeo的傳統作出致敬。 Stelvio Quadrifoglio 的前方散發著力量和魅力,Alfa Romeo的盾形格柵周圍附有凹槽,肌肉感十足的造型,側面的中央冷卻器通風附設可識別“trilobo”圖案,以及“3+3”全 LED 矩陣頭燈。從側面看這部SUV既性感又具備了高性能的動態,輪拱上附有獨特的“quadrifoglio” 幸運四葉草圖案。 車身整體尺寸雖然小巧適中:車長4700mm、高1680mm、闊2160mm,但卻表現出非一般的動態和力量。 儘管尺寸小巧,Stelvio 卻能傳達出活力和力量訊息,輪拱和車身顏色的使用強調了這一點。 四出式排氣管和深色5幅式20 吋合金輪圈絕對地增強了SUV的視覺吸引力。


Quadrifoglio採用90°夾角V6全鋁合金2.9公升六缸引擎,輕巧而且緊湊。引擎座落於底盤較低位置,目的是把重心進一步降低。引擎採用雙渦輪增壓配搭,峰值增壓為 35 psi,提供最強動力輸出和平坦的扭力曲線。最大扭力於 2,500 至 5,000 rpm之間能發出強大的600Nm。渦輪增壓器整合在排氣歧管裡,採用低慣性單渦流形式,具有可變增壓管理功能,能令油門有最迅速的反應。以上的先進技術帶來了令人引頸以待的性能數據,包括 Giulia Quadrifoglio 的 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要 3.9 秒;Stelvio Quadrifoglio 的加速時間為 3.8 秒。 Giulia 的最高時速為 308km/h,Stelvio 的最高時速為 285km/h。 兩款車系均在德國的紐布靈賽道上創下了令人驚訝的圈速成績。

性能以外,燃油效率也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課題,引擎內置的汽缸暫停運作功能,讓這台六汽缸引擎在有需要或適當時候只使用三個汽缸運行。啟動/停止系統透過車輛靜止時關閉引擎來進一步提高燃油效率。引擎內置有高速、高耐用性的ESS啟動器,只要鬆開煞車踏板一剎那,引擎能在極迅速下立即重新啟動,把時間大大縮短。除此之外,可變壓力的油泵配置也有助降低油耗。與引擎連接的是由ZF提供的8前速自動波箱,波箱經過特別的調校,在競賽模式下快速轉檔只需要 150 毫秒就能完成。波箱具有鎖定離合器,確保了在檔時的加速力。波箱會根據駕駛者在 Alfa DNA Pro所選擇的行車模式進行性能,行駛和操控調節。電子控制汽缸暫停運作系統配合於節能駕駛模式才出現的「Sailing」功能,Quadrifoglio 在排放和燃油消耗方面會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效率。為了要有最佳和最直接的操控效果,提升駕駛樂趣,Giulia 和 Stelvio Quadrifoglio 均在軚盤兩邊設置有大型鋁合金轉檔加減式手動撥片。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香港 $1,408,000 開賣


ALFA ROMEO 新款 Giulia Quadrifoglio 擁有一股懾人的不凡魅力,其束勢待發的造型,像隨時可以征服任何賽道及彎道。車首的巨型立體式盾型格柵,富有標誌性的 “Trilobo”,突顯了愛快獨有的廠徽。在這個Alfa Romeo格柵的兩側是嶄新的“3+3”式頭燈組合,連接先進的自動調節全LED矩陣頭燈,具備了防眩光及自動適應光束功能,在任何情況下可以保持最佳照明狀態。車側線條設計正好反映出Giulia那近乎完美的50/50黃金重量比例以及迷人的意大利式設計,Alfa Romeo的設計師利用了懸掛的低離地距、長引擎蓋及闊後沙板組合,展現出Giulia的成熟和穩定。緊湊的線條,車身兩側的腰線、不一樣的車門,都有連接著車頭盾型標誌的趨勢,讓人不期然對愛快設計的傳統性作出敬禮。讓人想起了昔日的Giulietta Sprint。即使從平面角度去觀看,Giulia仍然具備了Alfa Romeo獨特和永恆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見難忘。巨大的Brembo煞車卡鉗及選配的19吋暗灰五幅式合金輪圈,跟進取式的車身造型堪稱絕配,表現了愛快的傳統風格。

Giulia Quadrifoglio的尾部,同樣具有懸掛的低離地距及肌肉型的形態。精心打造的水平尾燈加強了新車寬度的觀感。與前之一樣,車尾底部也備有整合式擾流器管理氣流的去向,提升房跑車在高速行走的穩定性,以及增強快彎的下壓力。左右兩邊四出式的排氣喉傳遞了Alfa Romeo迷鍾情的排氣聲頻,令整個尾部設計達到完美境界。


Quadrifoglio採用90°夾角V6全鋁合金2.9公升六缸引擎,輕巧而且緊湊。引擎座落於底盤較低位置,目的是把重心進一步降低。引擎採用雙渦輪增壓配搭,峰值增壓為 35 psi,提供最強動力輸出和平坦的扭力曲線。最大扭力於 2,500 至 5,000 rpm之間能發出強大的600Nm。渦輪增壓器整合在排氣歧管裡,採用低慣性單渦流形式,具有可變增壓管理功能,能令油門有最迅速的反應。以上的先進技術帶來了令人引頸以待的性能數據,包括 Giulia Quadrifoglio 的 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要 3.9 秒;Stelvio Quadrifoglio 的加速時間為 3.8 秒。 Giulia 的最高時速為 308km/h,Stelvio 的最高時速為 285km/h。

性能以外,燃油效率也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課題,引擎內置的汽缸暫停運作功能,讓這台六汽缸引擎在有需要或適當時候只使用三個汽缸運行。啟動/停止系統透過車輛靜止時關閉引擎來進一步提高燃油效率。引擎內置有高速、高耐用性的ESS啟動器,只要鬆開煞車踏板一剎那,引擎能在極迅速下立即重新啟動,把時間大大縮短。除此之外,可變壓力的油泵配置也有助降低油耗。與引擎連接的是由ZF提供的8前速自動波箱,波箱經過特別的調校,在競賽模式下快速轉檔只需要 150 毫秒就能完成。波箱具有鎖定離合器,確保了在檔時的加速力。波箱會根據駕駛者在 Alfa DNA Pro所選擇的行車模式進行性能,行駛和操控調節。電子控制汽缸暫停運作系統配合於節能駕駛模式才出現的「Sailing」功能,Quadrifoglio 在排放和燃油消耗方面會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效率。為了要有最佳和最直接的操控效果,提升駕駛樂趣,Giulia 和 Stelvio Quadrifoglio 均在軚盤兩邊設置有大型鋁合金轉檔加減式手動撥片。


為了達成以上效果,底盤使用了碳纖維、鋁和複合材料等超輕量材料組合來減輕重量並增強操控表現。 前後車架、避震塔頂部分、煞車系統、懸掛部件、車門和沙板均由鋁合金製成。至於Giulia Quadrifoglio,更用上了碳纖維引擎蓋、主動空氣動力前分流器、後擾流板和可選配碳纖維車頂。 Giorgio底盤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特點,是配用重量僅7kg的碳纖維傳動軸,其低扭轉的彈簧比率可提升燃油效率和加速能力,促使行車更穩定和順暢。 前後車架、前避震塔頂、煞車系統、懸掛零件、車門、沙板均採用鋁合金材料製成,進一步減輕重量。後方的複合式橫軸以鋁合金和複合材料製成。新車使用的碳陶瓷煞車碟較傳統鐵鑄煞車碟重量足足減輕了 50% 。因此,Giulia Quadrifoglio 能夠擁有同級最優秀的235.8 kW/ton功率重量比, Stelvio Quadrifoglio 亦有著出色的 208.7 kW/ton功率重量比。 懸掛系統經過精心設計,能同時兼顧性能和舒適性。Giulia 的轉向比例為11.8:1,Stelvio 的轉向比例12.1:1,是同級對手裡最直接的轉向系統,前懸掛採用獨特的雙搖臂設計,而後懸掛則採用帶有垂直桿的愛快連桿後軸設計。

主動式懸掛系統能夠適應任何情況下的駕駛條件,駕駛者可以透過 Alfa DNA Pro 行車模式選擇進行調節。性能異常出色的 Brembo 碳陶瓷 (CCM) 煞車系統, 前煞車由六活塞鋁製卡鉗和 390 mm碳陶瓷碟片組成,後煞車則採用四活塞卡鉗和 360 mm碳陶瓷碟片。與傳統鐵鑄碟片相比,碳陶瓷碟片能把重量大幅度降低,並大大提升煞車效率。Giulia 和 Stelvio Quadrifoglio 還採用了多項增強駕駛體驗的先進技術,包括增強駕駛樂趣的創新車輛技術解決方案。

Quadrifoglio 擁有嶄新的底盤控制 (CDC) 系統,該系統可以說是強大動力背後的「大腦」,負責協調車上各項主動系統,包括:穩定控制、自動調節軟硬度的懸掛系統、Giulia Quadrifoglio 專有的主動空氣動力前方分流器;透過動態預測,CDC可以確保行車期間有最佳的平衡性、兼有安全及順暢的駕駛表現。


整合式煞車系統取代了傳統的電子穩定控制(ESC)單元及煞車輔助系統,能提供更迅速及即時的煞車反應。嶄新的機電系統設計可以更快地增加壓力來提高煞車效能,並可以與 Alfa DNA Pro 行車模式選擇一起改變煞車感覺及反應。 因此,這個輕量化技術解決方案有效地提供了新水平的煞車反應和煞車距離。

Active Aero 前分流器(Giulia Quadrifoglio 專有)
Giulia Quadrifoglio 配備獨有的前方主動空氣動力分流器,可調節碳纖維前下方的擾流板,以改善空氣動力學、提高下壓力和任何速度下行車的穩定性。 動態前分流器由兩個電動控作器調校,可產生高達 100 kg的下壓力,並為 Giulia Quadrifoglio 帶來 0.32 Cd的低風阻數值。


Giulia 和 Stelvio Quadrifoglio 均配用來自Giulia GTA的機械式限滑差速器。這個差速器保證有最佳牽引力,提升運動駕駛感覺。透過控制車輛穩定性並在轉彎時將扭力重新調配,能夠提供充夠的駕駛動力、提高對濕滑路面的控制能力並減少轉向不足。

Giulia 和 Stelvio Quadrifoglio 為駕駛者提供屬於可選配項目,與博世(Bosch)合作開發的駕駛輔助系統 Plus。系統提供 2 級自動駕駛功能,考慮到交通擠塞或長途旅行期間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對駕駛者的影響。2 級自主權可以讓駕駛者在特定條件下,對於車輛維持控制的同時,能夠暫停加速器、煞車和轉向的操作。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 2023 11 月中環海濱激戰連場


中國香港站年終賽單位向傳媒公布了賽事最新資訊。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嘉賓包括大中華籌辦機構 : 協創匯動有限公司及大會項目管理機構: 世界場地越野車賽(香港)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思禮先生、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博士、香港汽車會副會長張劍雄先生、中華文化學院姜增和先生、大會項目管理機構:世界場地越野車賽(香港)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雲維熹先生、冠名贊助商Sport & Events Logistics and We Send Anything, CEO Mr. Pier Carlo Bottero、富利堡企業有限公司MG香港及澳門獨家經銷商亞太賽事集團黃毅力先生、富利堡企業有限公司 Chief Operation Officer Ernest Tse、Asia Pacific Motorsport Group (APMG) 亞太賽事集團Race Manager Ivy Cheung、飄移學院創辦人陳子健先生與及希路能源有限公司CEO 及創辦人曾偉華先生。

賽會亦特別邀請了今屆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唯一女車手,來自富豪建築設備經銷商車隊之瑞典RX賽壇新星克拉拉 • 安德森 (Klara Andersson) 專程來港出席新聞發布會。克拉拉 • 安德森是World RX 史上第一位在國際拉力賽頂級賽事中登上頒獎台的女車手,個人曾擁有瑞典越野拉力賽冠軍頭銜。

2014年創辦之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World RX),已先後在全球多個重要城市舉辦一連兩天的賽事。今年,這項由國際汽車聯會(FIA)與Rallycross合辦的國際盛事早於6月展開,並已在歐洲及非洲進行連場大戰。經過一星期前在南非開普敦舉行之兩日分站賽後,本季年終賽已定於11月11及12日在香港隆重舉行,大會將於中環海濱活動空間搭建國際級越野賽道,市民可於面對維多利亞港的城市區域親睹越野車比賽。


史上首場城市錦標賽 錄得多項創舉
迄今,全球有6項大型錦標賽是由FIA主辦,當中只有兩項是完全使用電動且零碳排放賽車的錦標賽,而「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就是其中之一,當今亦只有香港曾經舉辦過這兩項賽事。「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2023」將會見證這項全電動賽車項目首次落戶亞太地區,並是首項電動賽車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列為「M」Mark大型體育活動。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 2023很高興成為一項「M」品牌認可活動,協助 提升香港作為亞洲體育盛事之都的形象。獲大型體育活動 事務委員會頒發的「M」品牌,標誌著緊張、精彩、刺激 的大型體育活動。

作為首次以市中心為賽場的中國香港站年終賽,會以迷人的維港景緻與繁華大都會市貌為背景。全長1,225 公尺長的賽道,主要由特別鋪設的碎石 (37%) 和中環封閉柏油路段(63%)交替組成。

據主辦賽會在記者會上介紹,賽道起點將先安排碎石路路段彎(雙 90 度左轉彎),隨即進入短而急速的第二彎和第三彎。其後在未密封的路面會設計為長距離拖曳路緊接至右側髮夾彎第四彎。駛出髮夾彎後,車手將在賽道上最長的大直路發揮全速馬力,直衝第五和六號連續兩個右轉彎角 (六號彎可以由香港摩天輪俯瞰再重回碎石路段,並在進入七號彎時越過鋪設的障礙物。

或者,車手也可以選擇跳入小丑圈 (Joker Lap),該段賽道較標準圈短 23公尺,但賽道設計會更緊湊、更曲折且速度更慢。小丑圈和主圈會在終點線前匯合。連環設計的特色路段,將為這項歷史性首個市中心賽道擺下高難度的越野賽車技術挑戰,屆時必令越野車迷和觀眾市民拍案叫絕。

國際越野賽車隊精英雲集
在這項車壇矚目、並屬全球首個男女同場競技的FIA國際賽事,香港觀眾將會欣賞到當今頂尖男女越野賽車手熾熱爭鋒。大眾汽車經銷商包浩斯車隊 (Volkswagen Dealerteam BAUHAUS) 的頭號車手、瑞典約翰 • 克里斯托弗森 (Johan Kristoffersson) 為五屆越野車世界冠軍,今季以四冠一季成績在車手積分榜以107分排高踞榜首,比次位的漢森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車隊 (Hansen World RX Team) 另一位瑞典車手凱文 • 漢森(Kevin Hansen) 領先36分,屬本季奪標大熱。

仍不乏機會後上的車手,還有萬彩無域慕尼黑摩托車隊(ALL-INKL.com Münnich Motorsport) 的蒂莫 • 謝德(Timo Scheider)。這位德國車手剛在開普敦賽以驚人表現勝出,完成一連兩天的賽事後以總分68分升上第三位,與凱文 • 漢森(Kevin Hansen) 僅距3分。

當然,這場男女同場競技的賽事,讓人注目的是唯一女車手、來自富豪建築設備經銷商車隊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aler) 的克拉拉 • 安德森(Klara Andersson)。年僅23的她是FIA越野車壇星級大使,是世界RX史上第一位女性參賽者,也是首位在國際拉力賽頂級賽事中登上頒獎台的女性車手;這位前瑞典越野拉力賽冠軍曾於 2020 年瑞典青少年越野車錦標賽以雙十之齡獲得亞軍,翌年首度擠身FIA RX2e 錦標賽,在比利時 Spa-Francorchamps亮相越野車世界賽壇。

本地精彩活動繁多
為期兩天的年終賽,每日均安排超過20場賽事,包括世界車手賽及本地車手的排位賽、預賽、晉級賽、淘汰賽和總決賽。賽會亦加插多項精彩本地賽項,其中MG本地車手賽共有15位本地車手以M.G. X Power RS4 雙馬達四輪驅動賽車一較高下。賽車為賽道競技特別版,規格比世界賽車更強。

除此之外,於日前電視首播、為期數週的賽車主題真人秀節目《我要做車手》,最後勝出的5位參賽者亦獲寶貴機會,在11月中環海濱的世界級越野車場地一顯身手。而作為慶祝本季賽事的完美總結,本地知名藍調音樂人亦會於「Rally X 爵士音樂會」演出,包括屢獲殊榮的電子爵士樂隊Code和本地前衛自由即興爵士樂團Fountain Collective。2023年度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總冠軍將於11月12日年終賽結束後誕生,賽後將即時舉行頒獎典禮。
門票現已發售

從賽事連場兼具嘉年華氣氛的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年終賽2023,門票即日起於https://www.ticketflap.com/worldrxhk2023公開發售。門票類別包括普通門票(自由企位,港幣310元起)、看台(自由座位,港幣860元起)、看台貴賓區週末通行證(30人)和餘興派對:Rally X 爵士音樂會(港幣350元起)。

Yamaha Motoroid 2沒有手把電單車登場


大約六年前,當 Yamaha 首次揭示了 Motoroid 電動摩托車概念時,它看起來像是科幻電影中的一個奇異裝置。現在,公司推出了經過精煉的 Yamaha Motoroid 2,這部野性的自平衡電動摩托車似乎更接近現實。Yamaha Motoroid 2 在設計上進行了顯著的創新,放棄了大部分傳統摩托車的機械結構。後擺臂提供了像大多數傳統摩托車一樣的懸掛,但還包括一個樞紐,使得車輛的後半部分可以獨立傾斜。後部裝有一個軸承電機,由一個看起來相當小的懸掛式電池組提供動力。

新 Atlas 對比起車輛的其餘部分,描述了前叉的運作方式“令人欣慰地正常”。這是因為沒有像傳統摩托車上那樣的把手。相反,把手被剛性手柄取代 – 實質上僅僅是用來抓住的把手。


實際上,前叉如何旋轉或擺動的方式,以及樞紐式後擺臂如何幫助轉向,甚至還不清楚。可以確定的是,Yamaha Motoroid 2 設計為自平衡,甚至可能是無騎手,這意味著它可以在有無人駕駛的情況下自行行駛和保持平衡。在無騎手騎行時,該車可以使用面部識別和手勢控制來跟隨人們。一個大型中央腳架設計用於在 Motoroid 2 減速停車時降下來。當車決定再次啟動行駛時,這個架子可以自主升起。新的車身上點綴著藍色氛圍燈,這也是為了一個未知的原因而突出在假油箱區域上方。

儘管 Yamaha 不太可能真正生產這樣的電動摩托車,但有趣的是該公司認為這個想法具有足夠的價值,以開發第二個概念,甚至開發一個可工作的原型,該公司表示將在明年一月的日本移動展示活動中展示。

Motoroid 2 當然不會很快出現在街上,但是 Yamaha 已經開發並推出了幾款功率較低的電動摩托車,與 Honda 採取相似的方法,首先專注於電動滑板車。

豐田將公開 FT-3e 和 FT-Se 概念車


豐田將公開 FT-3e 和 FT-Se 概念車,豐田提出了一個關於未來汽車和汽車帶來的新體驗價值的構想,這種價值將通過電動化和智能化來實現。

他們認為,未來的出行工具將不僅僅是物理移動的工具,還將成為每個用戶價值觀的生活夥伴。BEV具有出色的操作反應和令人心動的設計,此外,它還具有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進行定制的功能,以及可以輕鬆搜索城市信息的便捷功能,使汽車將成為用戶獨特愛戴的車輛。


這是一個關於下一代BEV概念車型的理念,通過創新技術提供嶄新的駕駛體驗,並為每個用戶的日常生活增色添彩。汽車內外的數據和能量移動將使社會實現碳中和,並促進更加美好的社會建設。

在設計上,他們致力於使組成立體的面和線盡可能簡單,同時追求先進感和美感的外觀設計。他們在車身側部下方到門上方沿著配置了數字顯示屏,當駕駛員接近汽車時,它將顯示電池剩餘電量、車內溫度和車內空氣質量等信息。


此外,他們提出了一款高性能的運動型BEV模型,作為碳中和時代的一種選擇。該模型將由TOYOTA GAZOO Racing提供,將共享FT-3e的主要組件,同時進一步追求操縱穩定性和空氣動力性能。通過軟件升級,他們的目標是使汽車與駕駛者共同成長。

在設計上,他們採用了寬而低的比例,並採用了具有先進感的單體輪廓,以降低空氣阻力。他們還引入了下一代座艙,使駕駛者能夠更直觀地進行操作,提供更加沉浸式的駕駛體驗。此外,通過將儀表板的頂部設置得較低,他們確保了更好的可視性。他們還引入了一種新型的膝墊,以在行駛時保持身體穩定,這是對行駛時的G(重力加速度)的一種保護措施。

Renault Kardian 10 月 25 日現身巴西


Renault全新的Kardian車型以其獨具特色的外貌吸引眼球,前格柵上鮮明的Nouvel’R標誌以及雷諾全新車型的特色照明燈光設計,凸顯了其品牌形象。具備較高的離地間隙和車頂橫梁,全新的Kardian擁有現代時尚堅固的SUV所需的一切。而且其車身線條緊湊(長度不足4.15米),在都市中也能得心應手。全新的雷諾Kardian將於10月25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隆重亮相,向全球展示其風采。

DS 7 VAUBAN 推出插電式混動車


WELP集團和DS汽車間的合作關係迎來了新的一頁。在為法蘭西共和國總統打造DS 7 ELYSEE之後,這兩個機構推出了一款新的裝甲型號:DS 7 VAUBAN。DS 7 ELYSEE是一款獨特的設計,以DS 7 E-TENSE 4×4 300為基礎,配備裝甲、車身在中柱後方延長約二十厘米以及特殊設備,將其打造成一款實用工具。這款獨特車型引發的熱潮為開發一批小型裝甲DS 7鋪路。DS 7 VAUBAN是WELP集團和DS汽車的新合作成果,由WELP法國在埃里蒙庫爾特建造,這是在接管了前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工廠的一部分後進行的。

DS 7 VAUBAN的名字來自於17世紀末建造的防禦工事。沃邦(Vauban)的防禦工事 – 分佈在法國十個不同的省份 – 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總的來說,沃邦的Sebastien Le Prestre Marquis de Vauban監督了法國和歐洲的一百多個城市和堡壘,其中包括獨立的或者是組合的堡壘。在亞洲和非洲,一些城堡和堡壘也採用了沃邦所建立的體系。

DS 7 VAUBAN被設計為基於DS 7 E-TENSE 4×4 300的特殊防護車輛。輕量級的芳綸纖維和安全玻璃使該車輛達到VPAM 4級的防護水平。內飾的改造由經驗豐富的裝潢師進行,保證了卓越的精緻程度。

除了手冊中提供的額外設備外,還可以根據要求提供一些選項,包括保護(自動滅火器、封閉式通風、警報器和對講機等…)、乘客舒適性(額外的USB插口、閱讀燈等…)或車輛個性化(車身顏色、內飾飾板、縫線、旗幟支架等)。首批範例將於2024年4月推出。

雷諾全新 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 最長可走 322 公里


這款車型和雷諾旗下的其他電動商用車一樣,沒有在傳統燃油版車型的優勢上作任何妥協,提供了高性能和多樣化的選擇及定制可能性。雷諾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繼承了這款車型40多年來的所有優點,使其成為了這一細分市場的標誌性車型,也成為了歐洲第三暢銷的商用車。

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在貨車中仍然提供最佳的長度、多功能性和存儲空間定制選擇:
– 兩種長度(5.08米和5.48米)和兩種高度(1.967米和2.498米)
– 貨車模式下的貨物空間從5.8立方米到8.9立方米
– 長度可達4.15米(在帶隔板的L2型延伸版中)
– 最大牽引能力達到920公斤,有效載重能力達到1.1噸
– 提供地板座艙版本
– 可以從我們擁有超過359家認證車身製造商的網絡中獲得極高的靈活性和幾乎無限的定制選擇。


車內的儲物空間總共達到88升(控制台中為19.7升,門中為14.6升,座椅下為54升)。在一些版本中,手套箱實際上是一個Easylife抽屜,具有巧妙的開啟系統,使駕駛員更加便利,容量為6.6升。Trafic Van是第一款配備“移動辦公室”的商用車型。當您放下中間的座椅時,後部就成為一個桌子(包括筆記本存儲槽)或用於用餐的桌子。多虧了雷諾Trafic Van,這款智能設備成為了工匠們必不可少的工具。搭載了52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全新的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在充電間隔中可以行駛高達297公里(WLTP)。這通常對於一整天的使用來說已經足夠,且具有最佳的擁有成本和使用成本。電池享有8年或16萬公里的保修期。在保修期內,如果電池健康狀態下降到額定水平的70%以下,將免費更換。

全新的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由一台90千瓦(122馬力)的電動機驅動,提供245牛頓米的瞬時扭矩,因此在各種情況下都可以平穩輕鬆地駕駛。Eco模式可限制車輛功率,保證最佳續航里程,還有一個“長里程”版本,速度限制在9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為322公里。傳統的液壓制動系統現在還包括了自適應再生制動系統(ARBS),最大程度地實現了能量回收。

全新的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提供三種充電器選擇:
– 單相7千瓦交流充電器,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家庭插座
– 22千瓦交流快速充電器,可在不到25分鐘內為電池充電50公里(WLTP)
-明年將提供50千瓦直流快速充電器

最後,通過MyRenault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或雷諾Easy Link多媒體系統(所有版本均配備),全新的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提供了多個具體的服務,包括:
– 定時充電和遠程電池狀態監控
– 預熱駕駛室
– 沿途充電點
– 使用剩餘續航里程到達的目的地清單

L2(H1和H2 Van,FloorCab和CrewCab)的訂單將於10月開放,交付將於11月開始。L1(H1 Van和CrewCab)的訂購將於11月開始,交付將於12月開始。


製造來自法國,位於SANDOUVILLE工廠
將雷諾Trafic在SANDOUVILLE工廠生產的決定於2010年,雷諾投資了2.3億歐元對該工廠進行改造,以生產具有600種可能組合的LCV。2014年開始生產,現在每天有近600輛雷諾Trafic貨車在SANDOUVILLE工廠生產-或者在兩個班次中每80秒生產一輛Trafic。這家工廠生產的車輛約75%出口。SANDOUVILLE仍然處於技術前沿,現在正在為今年推出的Trafic E-Tech 100%電動車做準備。

這裡的1677名員工還生產尼桑(Primastar)和雷諾卡車(Trafic Red Edition)等車輛,並應對著能源過渡和脫碳(該工廠的能源管理系統於2023年2月獲得ISO 50001認證)、工藝數字化和創新等多個挑戰。全新的Trafic Van E-Tech Electric的電動機和充電器是在雷諾的諾曼第CLEON工廠製造的,電池是在Flins組裝的,Gretz-Armainvilliers負責車輛電氣化。

Honda e:N1 香港 $319,880 開賣


Honda e:N1底盤和動力系統設計傳承自本田的動感基因,讓駕駛者享受爽快駕駛樂趣,開啟一段全新的本田電駕體驗。 e:N Architecture是電動車一種模組化設計,乃品牌全球電動化策略的一部分。基本理念是透過高硬度核心車身結構,展現車輛高動態的性能。e:N1架構中的代號「F」代表前置摩打、前輪驅動,將會應用於本田未來的中小型EV。


三合一摩打於F平台上經過巧妙封裝,並安裝在前軸之上,包含了動力驅動單元、電動摩打和傳動系統,總重量僅為77.4公斤。高性能150 kW摩打效率達到出眾的92%,扭力高達310 Nm(車輪為2,788 Nm),0-100公里加速為7.6秒。e:N1擁有輕盈而堅固的車身框架,以混合高強度鋼材組成,佔車身47%的總重量。結合高抗扭剛性及輕量化設計,e:N1比部分緊湊型SUV車型輕100公斤以上。


e:N1的車箱地板下安裝了68.8 kWh三元鋰電池,提供高達412公里的里程(WLTP),具快速充電功能,使用DC快充器和CCS連接器,可在約40分鐘內從30%充電至80%。而使用標準AC充電器時,可在6.5小時內完成5-100%的充電。高密度195Ah電池置於e:N1地板下方中央位置,配備集成水冷系統;此佈局有助實現低重心及重量置中,不需額外部件即可提升路面操控和整體空氣動力性能。

e:N1運用巧妙設計提升了空間的實用性及功能性,並提供更大的載物空間;同時由於電池安裝在地板下,腳部和頭部空間更顯充裕。e:N1設有低尾門開口和平地台設計,便於安放不同大型行李或戶外活動物品。後排座椅放下時,e:N1的最大車尾箱容量為361升;而後排座椅摺疊時,最大載重量則達到1,176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