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開起來舒不舒服,過去一直仰賴專家憑經驗與直覺評估,但如今這項工作也有了更科學、更高效的解決方案。Porsche Engineering日前研發出一套以人工智慧(AI)為基礎的駕駛舒適度評估系統,透過精密感測器與神經網絡技術,提供客觀且一致的分析結果,將可大幅加速車輛底盤開發與調校過程,更有望導入量產車款,實現車輛自我監控與即時調整的願景。
Porsche工程師強調,每款新車上市前都會經歷多次駕駛舒適度測試,從垂直方向的車身震動、側傾、輪胎彈跳到遇到坑洞時的反應,都需經過反覆的驗證。但由於人類主觀感受因個人喜好與駕駛經驗不同,評價常存在些微差異,且缺乏客觀標準。因此,透過AI評估系統協助進行客觀量化分析,成為未來底盤調校的重要輔助工具。
開發團隊首先在Porsche位於德國Weissach的測試場內,使用精密感測器蒐集大量底盤動態數據,同時搭配專業工程師進行主觀評分。經過多次實驗後,再將這些數據與評分資料輸入神經網絡進行學習訓練,最終實現以AI對舒適度進行精準評估。
為提升實際應用性,研究人員也進一步優化了感測器配置,將原本六個昂貴且複雜的高精度加速感測器,精簡為四個成本較低、安裝較便捷的賽車級感測器,並證明仍能維持高度準確性。AI系統的訓練時間只需一天,而完成單次測試分析僅需數分鐘,極大地提升了評估效率。
未來,這套AI系統除了可在新車開發階段輔助工程師進行底盤快速調校外,更可應用於自動化測試設備中,透過反覆模擬特定路段,進行自動底盤參數優化。此外,更令人期待的是,此系統未來亦可能安裝於量產車輛內,實時監控底盤狀態與駕駛舒適性,成為日常駕駛中的智能伴侶,確保用戶享有穩定且安全的駕駛體驗。
Porsche Engineering這項創新不僅解決了以往舒適度評估的主觀性問題,也大幅縮短底盤開發週期,未來若能進一步整合於量產車中,將有效提升用車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甚至可能開啟下一波汽車智能化與個性化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