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台灣版阿凡達的港式宣傳手法實在十分愚昧,這部電影不需要陪襯來成就它的魔力。魏德聖幾經波折終於完成此部巨作。2003 年,他投入 250 萬新台幣拍攝五分鐘預告片來籌集投資者對此投資,可惜計劃不成,在 2008 年拍成了他的第一部長片《海角七號》,該片達成台灣票房奇蹟,重燃魏德聖計劃十多年的夢想——《賽德克.巴萊》(上)。
《賽德克.巴萊》(上)的觀影感受有種一氣呵成的經驗,它是一部史詩巨著,節奏上行雲流水,整個故事的結構和推進十分有層次。從日軍來到小島的故事蔓延至部落族群之間的鬥爭,手法高明,故事線的安排清晰有理。雖然在時間上有跳躍,例如莫那魯道成為老頭目的出場,全靠導演在講故事上,清楚聚焦於故事線的發展,才能讓觀眾將內容前後聯結,形成豐富的觀影過程。
除了電影界的哄動,外界也紛紛冒起了各方面的討論。學者郭明正著的《真相.巴萊》,指出電影與史實的差異。當然,對「霧社事件」或該段歷史淵源有興趣的觀眾可以參考一下。不過,就電影而言,導演刻意抽起當中部分的史實內容,而主張「如何成為真正的人」的命題才是重點。故事裡面所帶出「反抗」的意味極為深遠。在此想讓讀者回想當中一場戲,就是莫那魯道與父親靈魂一同唱出二重唱的那場戲,所謂傳承的象徵,在時代轉變下回看,能夠明白多少,看透多少呢?在電影美學中,有學者曾對重複做了這樣的論述,一次是手段,兩次是重複,三次是風格。以電影角度看這場戲,一個疑問自然從心中浮現,「第三重唱呢?」
帶著這道問題還觀香港本土,每天多多少少的歷史遺址被改建,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象徵的歷史與過去了的感情,是這些東西才令我們反思。正正如《賽德克.巴萊》(上)入面,要傳承的是精神,它是存在於人的內心,而不是肉體或者物質上的。如果認為《賽德克.巴萊 (上)︰太陽旗》是戰爭片的話,或許它值得再進場重新感受電影中的精神。
文︰賈圖
《賽德克巴萊(上): 太陽旗 》
導演︰魏德聖
演員:林慶台、大慶、馬志翔、安藤政信、河原佐武、木村祐一、徐若瑄、溫嵐、羅美玲、田中千繪
片長:144分鐘
級數:IIB
語言︰原住民語及日語(中英文字幕)
日期︰2011-11-24